斯坎伦的新社会契约论
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

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郭瑞霞((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社会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述国家起源和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其思想来源并不多元化,立论逻辑也不复杂,学者对它的批判亦从未停止过,但是它却一直经久不衰而且有所发展。
本篇文章便试图从其思想来源和立论逻辑谈起,探索其价值和不足,以及新社会契约论者对于这些不足所作出的努力,从而为社会契约论的强大生命力寻求证明。
关键词:古典社会契约论、新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国家起源Classical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new social contract theoryAbstract: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s a kind of theory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state and the legality of the political power , its thought origin is not diversified , theoretical logic is less complex and scholars to its critical also never stopped , but it has been enduring and som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ry to discuss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s thought origin and theoretical logic to explore its value and the insufficiency, and discuss the efforts that the new social contract scholars who had made to these disadvatages to seek proof for social contract theory’s powerful vitality.Keywords: classical social contract theory; new social contract theory,;natural state; origin of state一、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来源和立论逻辑。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26页PPT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社会契约论的当代解读

社会契约论的当代解读社会契约论是政治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建立社会组织的原因和方式。
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通过自愿达成的契约来建立政府和社会秩序,以保障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契约论也需要进行当代解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一、社会契约论的基本原理社会契约论最早由英国哲学家洛克、卢梭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但为了保护这些权利,人们需要通过契约建立政府和社会秩序。
社会契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由和平等:社会契约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没有人天生具有统治他人的权力。
人们通过契约自愿放弃一部分自由,以换取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保障。
2. 政府的合法性: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如果政府滥用权力或违背契约,人民有权利推翻政府。
3. 社会秩序的建立:社会契约论认为,通过契约建立政府和社会秩序,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自由。
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公正的法律和规则,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二、社会契约论的当代挑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契约论也面临着一些当代挑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挑战:1. 多元化社会: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
社会契约论如何在多元化社会中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 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平衡: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但在现实社会中,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往往与公共利益存在冲突。
如何平衡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3. 社会不平等:现代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平等问题,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社会契约论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契约论的当代解读为了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社会契约论需要进行当代解读。
【合理】陈真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述评

【关键字】合理本文发表在《世界哲学》2005年第4期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述评陈真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托马斯·斯坎伦(Thomas M. Scanlon, 1940-)是当代西方著名的道德哲学家。
他于一九六八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以后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目前担任哈佛大学的自然宗教、道德哲学和国家政体的阿尔福特教授。
一九八二年,在他的文章“非自利的契约论和功利主义”一文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他的契约论。
为了有别于他之前的自利的契约论(Contractarianism),他将他的契约论称之为“Contractualism”(“非自利的契约论”)。
一九九八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专著《我们相互间的责任》,对他自己的契约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和总结。
著名哲学家R·杰伊·华莱士对这部著作的意义及其在西方的影响作了如下评价:“毫无疑问,T·M·斯坎伦的权威性的著作《我们相互间的责任》是近几年所出现的最为成熟的、最重要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
它提出了道德哲学所有主要方面的根本性的问题。
我希望并且期望在今后数年的时间里,它对道德哲学的状况和发展方向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 本文将对斯坎伦的非自利的契约论的理论作一简要的述评。
一、道德的研究内容和真的根据在斯坎伦看来,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考虑或研究的对象或内容(the subject matter)。
他将这一研究内容又称之为真的根据。
比方说,在数学中,有一部分信念(命题)被假定为是客观的(如几何学中的公理),其余信念(如定理)的真假取决于这些被公认的信念的真假。
这些被公认的客观的信念就被称之为决定其余信念或真或假的根据。
数学哲学就是要探讨这些认为理所当然的根据究竟是否可以成为根据。
在道德哲学中也有着相似的研究内容,它们构成决定道德判断真假的根据。
那么怎样发现和决定这些客观的根据?在数学中,真信念不靠经验,虽然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真信念。
社会契约论第三卷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政治哲学理论,主 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作是基于一种 契约关系,即社会成员之间为了共同 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协议。
特点
强调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主张政 府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政府应为 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近代以来,社会契约论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 展和应用,代表人物包括霍布斯、洛克、卢梭等。
具体内容
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主张政府应尊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同时也要求人民履行相应的义务。 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一种契约关系,政府的行为应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PART 02
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的主要 内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社会契约的形成
卢梭在第三卷中提出了法律制定的原则,认为法律应该基于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而不 是少数人的利益,为现代民主立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深化了人们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三卷中深化了人们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认为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是基于社会契约的,为现代权利义务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实践中,社会契约的应用需要注重公平、正义、民 主等价值观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促进社
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契约的实践与应用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 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PART 03
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的理论 贡献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对政治哲学的贡献
1 2 3
技术发展挑战
03
现代伦理学课件最新完整版-第十章 非自利契约论

*再次,我假定各方不知道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态,或者它所能
达到的文明和文化水平。处在原初状态的人们也没有任何有关他们 属于什么世代的信息。
* 这里罗尔斯所讲的“无知之幕”,一是对人们自身的特殊状况,包括出身、
天生的资质、自然能力、智力以及心理特征等一无所知;
* 通过我们的理性或理性能力,我们选择了最能体现我们的正义感和善观念
能力的正义原则,同时,正是依据这样的正义原则,我们设置我们的基本 制度。
*
* 通过原初状态中自由平等的公民代表的协议和理性选择,最终把公平
正义的两原则作为社会建制原则。两个正义原则处于罗尔斯正义论的 核心地位。这两个原则及其相互关系规则是:
和道德理论,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政治哲 学和道德哲学理论。
* 罗尔斯之后,斯坎伦在罗尔斯的基础继
续发展了非自利契约论。
* 当代非自利契约论是对古典契约论传统
的卢梭和康德的契约论精神的发展。
*
*罗尔斯的理论在于论证建构社会制度的正义原则。 *在罗尔斯看来,社会基本制度是影响我们终生的追求与人生期望实
现的制度,我们只能生入其中、死出其外。只有一个正义的社会制 度才是我们值得维护和值得生活于其中的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德 性是正义,一个社会制度如果没有正义,或失去了正义,就没有存 在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能够体现公民的这一特性,或者说,公民如何才能在契约行动中体现 自己所拥有的自由平等权利,从而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社会协议是体现了 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 罗尔斯意识到,民主社会所确立的人人具有的自由平等权利与人们在社会
生活中的出发点以及实际状况的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一个正 义的社会制度就是要消除这些运气偶然性因素给人们带来的不平等,或者 把不平等抑制在一个正义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在罗尔斯看来,必须要 有一个适当的设置来体现现代公民的这一特性。罗尔斯以一种类似于自然 状态的设置来展现民主社会下公民的本质特征,这就是原初状态的设置。
社会契约论主要内容

社会契约论主要内容引言社会契约论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其对于人类社会组织和政府形式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1. 社会契约的起源和概念1.1 社会契约的概念解析社会契约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安全,在进入社会组织之前达成的一种无形的协议。
它强调个体以自愿的方式参与社会组织,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1.2 社会契约的起源和发展社会契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真正系统地提出和探讨社会契约的是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
他们试图通过社会契约的理论来解释政府的合法性和人民的权利。
2. 社会契约的三个阶段和内容2.1 社会契约的三个阶段社会契约的形成可以分为状态自然、社会契约和政府成立三个阶段。
在状态自然中,人们具有天赋的自由权利,但也存在安全和秩序的问题;通过社会契约,人们放弃一部分自由权利,组成政治团体;政府的成立则是社会契约的最后一步。
2.2 社会契约的内容社会契约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
权利方面,人们保留了个人的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等。
而在义务方面,人们必须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同时为社会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做出贡献。
3. 社会契约的理论家及其观点3.1 托马斯·霍布斯霍布斯认为社会契约是为了解决人类状态自然中的战争、竞争和混乱现象。
他主张个体必须将权力交给一个绝对的君主来维持社会秩序和个体安全。
3.2 约翰·洛克洛克认为人们的自然权利应当得到保护,并主张政府的合法性依赖于人们的同意。
他提出了个体的自由、财产和生命权利,并主张政府应当受到人民的监督。
3.3 让-雅克·卢梭卢梭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放弃了个人的自由权利,并主张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整体意志。
他关注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平衡,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4. 社会契约论的现实意义和批评4.1 社会契约论的现实意义社会契约论为现代民主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读后感】读《社会契约论》有感_99291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社会契约论》又名《政治权利的原理》,由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于1762年创作完成。
从作者前言可知,“在我准备从事的各种著作中,我思索得最久的,我所最感兴趣的,我愿终生从事而且我认为会使我享有盛名的,就是我的《政治制度论》一书。
”由于种种原因,卢梭将书中可独立部分抽出成册,其余部分付之一炬,两年内完成了《社会契约论》。
作为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社会契约论》不仅为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而且作为革命产物的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都直接继承和体现了卢梭的理论精神和政治理想。
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从家庭出发,以此类比,阐述了社会结构,得出社会契约,有了这个契约,人类就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
他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
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籍着法律而行动。
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
虽然公意总是对的,但是它并非总是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
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没有权力,他们只是指导者。
他们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议,只有人民自己(或者说主权者、公意)才有权设立法律。
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而非主权者本身。
他将政府分成三种形式即:民主制,即由全体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贵族制,由少数人所治理;国君制,由一人治理。
这里也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当政府职能被分配成数个机构时,人数最少的机构迟早会取得最大的权力”。
那么到底怎样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呢?这里卢梭给了一个判断标准:人丁兴旺。
无疑现代社会中国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是宗教是国家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在公民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坎伦的新社会契约论 (关于道德对错的理论): 1、求助于合理(reason) 而不是合理性 (rationality) 2、独特的道德动机
二、co核nt心en观t 点
道德对错;道德动机
在一定环境下,如果一行为的执行将不会为任何普遍 行为规范的原则系统所允许的话,那么这一行为就是 不正当的,这一原则系统作为信息充分的且不受强迫 的普遍协议的基础是没有人能够合理地拒绝的。
c一on、te背nt 景介绍
作者背景:
道德哲学家 师承约翰·罗尔斯 哈佛大学任教
《非自利的契约论和功利主义》 《我们彼此亏欠什么》
观点背景:
自利契约论:从自利 的理性人的自我立场 出发,以自我利益的 维护或增进为目的, 来确立契约或通过契 约同意确立道德与政 治原则。
非自利契约论:契 约或道德是基于某 种道德的理想或他 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从订约人的共同立 场或共同需要出发, 依据公平与互惠合 作的理想,来确立 契约或同意,并依 此确立道德与政治 原则
我们彼此亏欠什么?
斯坎伦认为实质性道德原则即我们彼此亏欠的东西主 要有:1. 保障隐私权。2. 保护人们不受他人行为 的伤害或者因他人行为死于非命。3. 不受不合理约 束追求幸福的权利。4. 保护人们不受谎言和食言的 侵害。5. 由援救原则和援助原则派生出来的帮助
三co、nt评en价t
创新VS批判
创新:自利
非自利
宏观
微观
形式
实质
实现了非自利的契约论从普遍到具体、从形式到实质的
转化
批判: 道德永远优先吗? 对合理性的标准问题语焉不详
谢谢观赏!
道德动机问题
道德重要性:针对非道德主义者 道德优先性: 为其他价值留空间
其他价值为道德让步Βιβλιοθήκη 二、co核nt心en观t 点
道德契约主义公式
(不能合理拒绝) 原则判断
正当 行为判断
不正当
主体:是一个具有推理能力的人 动机:寻求自身利益和共同遵守的原则 环境:具体环境 信息充分、不受强迫
二、co核nt心en观t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