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从原理到应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是生物学、生物工程以及药物化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提取天然产物、发现新药物以及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信号转导机制等方面。
在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研究时,需要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
本文将从原理、方法及应用三个方面入手,介绍现代以及其应用。
原理: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是指将复杂的混合物中的有用成分索取出来,而该成分通常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因此,分离和纯化的成果往往是非常少的,需要注意提高分离的效率和选择性。
生物活性物质通常是复杂多样的,并且在混合物中的浓度非常低。
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才能使其荟萃反映出来。
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按照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分子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子交换、透析、层析、电泳等。
方法:离子交换是一种最常见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生物物质的电荷差异,在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吸附和脱附。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将有机化合物固定在其中的高分子物质。
在离子交换分离过程中,生物物质溶液经过树脂的时候,离子交换树脂会对其带电的分子进行吸附,并将其吸附在树脂表面。
然后,根据逐渐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使得生物物质逐渐从树脂上脱离下来。
通过这样的多次处理,离子交换可以获得比较纯的生物物质。
透析是另一种分离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大小的分子通过不同大小和孔径的透析膜来进行过滤分离。
透析膜的孔径通常比生物物质小,这使得生物物质可以通过,而较大的分子则无法通过。
层析是一种分离和纯化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合样品注入到含有不同固定相的层次柱中,根据各种机制,在柱中形成不同的化学分析区段。
通过轻重分离,生物物质被不同的区段结合,直到最终获得纯化的物质。
电泳是一种根据电荷或大小分子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技术。
这种技术需要用到电极,将溶液浸泡在盐桶中,然后试管中的分子通过盐桶电极的分离进入试管腔。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是指在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中用于分离、纯化和富集目标物质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优化方案。
一、传统分离方法1.蒸馏法: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通过升华、再凝结的方式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常见的如常压蒸馏和高压蒸馏等。
2.结晶法:通过溶解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将溶质从溶液中逐渐结晶出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3.萃取法:是利用溶剂对物质的选择性溶解性差异,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抽提出来的一种方法。
4.离心法:是利用旋转离心机的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开来。
5.过滤法:利用过滤膜或过滤纸等过滤媒介,通过物理隔离的方法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二、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1.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差异相互作用,使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
2.电泳法: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或分子的运动进行分离的方法,常见的有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电聚焦等。
3.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多孔性或选择渗透性,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通过膜的分离作用实现纯化和富集的方法。
常见的有微滤、超滤、纳滤、渗透、气体分离等。
4.不溶溶液分离法:基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容性产生的相互不溶而分离目标物质,例如冷沉淀法、沉淀法等。
5.扩散操作技术:利用渗透扩散,通过膜的渗透性,使得溶液中的分子在不同组分之间发生传递、富集和分离。
例如蒸发扩散、结晶扩散、渗透扩散等。
6.静态和动态分离技术:利用吸附剂对目标物质进行吸附,然后进行再生和分离的方法。
静态方法包括吸附剂固定在固定床上,动态方法则是通过流体对吸附剂进行冲洗和脱附。
7.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色谱和质谱相结合,既可以获得分离和纯化的结果,又可以进行成分的鉴定和结构的分析。
以上只是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中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技术会被引入和应用到分离领域。
分离纯化的方法

分离纯化的方法分离纯化是化学、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并且提纯目标物质,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或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分离纯化,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之一是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将混合物与溶剂进行充分的接触混合,然后通过分液漏斗等工具将两相分离,从而得到目标物质的溶液。
接下来,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将目标物质得到纯化。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是结晶法。
结晶法是通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将混合物加热至溶解度极限,然后逐渐冷却,使目标物质结晶沉淀出来。
通过过滤等操作,可以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晶体。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是色谱法。
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移动相,将混合物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长短来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是电泳法。
电泳法是利用物质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混合物加载到电泳槽中,然后施加电场,使不同物质按照迁移速度的不同而分离开来。
通过电泳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效分离纯化。
综上所述,分离纯化是化学、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手段,而萃取法、结晶法、色谱法和电泳法是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混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得纯净的目标物质。
分离纯化的方法

分离纯化的方法分离纯化是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的化合物或生物分子,并去除杂质。
在实验室中,科研人员经常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或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色谱和电泳等。
首先,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它利用不同大小的孔径来分离固体颗粒和溶液。
通过选择合适的滤膜或过滤纸,可以将溶液中的固体颗粒或大分子物质过滤掉,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溶液。
过滤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
其次,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固体分离纯化方法。
当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溶质会结晶沉淀出来,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通过适当的溶剂选择和控制结晶条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晶体产物。
另外,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它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来实现分离。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它们可以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和分子大小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从而得到高纯度的化合物。
最后,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分离纯化方法,它根据生物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电泳可以根据分子的电荷、大小和形状进行选择性分离,常用于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
综上所述,分离纯化是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它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技术。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有效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的化合物或生物分子,并得到高纯度的产物,为后续的实验和应用奠定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应根据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分离纯化方法,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结果。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技术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技术前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具有各种生物学功能,如结构支持、催化反应、传递信息、运输物质及免疫防御。
而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早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门领域。
然而,大多数生物体中的蛋白质都混杂着众多的其他大分子物质,为了研究或应用某种特定蛋白质,就需要将它从其它物质中分离纯化出来。
今天我们就要来讲一讲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技术。
一、蛋白质分离的基本原理蛋白质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的性质来分离具有不同特性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各种性质包括分子大小、分子形状、电荷、亲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等。
根据这些不同的性质,分别选择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纯化效果。
二、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的分类根据分离方式的不同,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分子筛层析:分子筛层析是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形状来进行分离,其原理是在一定的缓冲液中,将特定孔径大小的陶瓷或聚合物微球填充进层析柱,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从层析柱中流出不同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可以使蛋白质得到较好的分离纯化,但需要考虑蛋白质的保护。
2. 表面等电聚焦(IEF):表面等电聚焦是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来进行分离,其原理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板上加上一组垂直于电泳方向的电场,在酸性一端放置一种酸性缓冲液,碱性一端放置一种碱性缓冲液,中间分别加入样品,蛋白质会在等电点处停留,使得不同等电点的蛋白质得到了分离和收获。
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多品种、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
3.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根据蛋白质与其他化合物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分离,其原理是特定的化合物置于层析柱中,当特定的蛋白质与化合物结合时,蛋白质就可以纯化出来。
如在层析柱中放入钙离子,就可以纯化出骨钙蛋白,并且可以通过控制钙离子浓度来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4. 透析:透析是将样品分子分离于透析膜之内或之外的方法。
通常将混合物放置于透析袋内,在培养基、缓冲液等适当环境中,透析袋内的小分子会从透析膜渗透出去,而较大的蛋白质则被留在透析袋内。
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方法

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方法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成为了现代制造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并在提高工业产品的纯度、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气体分离方法1. 吸附分离技术吸附分离技术基于不同气体在固体吸附剂上的吸附特性进行分离。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吸附分离技术适用于气体混合物中组分之间吸附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如氧气与氮气的分离。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利用薄膜的选择性传质原理,将气体混合物通过具有特定孔径和渗透性的膜进行分离。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有渗透膜法、气体扩散法和化学反应膜法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气体分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精馏分离技术精馏分离技术是通过气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当两种或多种气体的沸点差异较大时,可通过不同的沸点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气体。
精馏分离技术在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和高纯度气体的制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气体纯化的方法1. 吸附纯化技术吸附纯化技术通过吸附剂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实现气体的纯化。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等。
吸附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煤气净化、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
2. 冷凝纯化技术冷凝纯化技术是利用气体中杂质的不同沸点进行分离。
通过低温冷凝,将气体中的杂质液化并分离出来。
冷凝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取高纯度气体,如液氧、液氮的制备过程中。
3. 催化纯化技术催化纯化技术是通过催化剂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反应转化,实现气体的纯化。
常见的催化剂有铜、铁、铂等。
催化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氢气纯化、氨气纯化等领域。
三、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气体分离与纯化技术。
1. 新型膜材料的研发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新型膜材料,如金属有机膜、多孔有机聚合物膜等。
生物制药中的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制药中的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制药是一种通过生物学过程生产的药物,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系统生产出的生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但是,由于不同来源的生物制剂中含有大量的复杂成分,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来提取所需的成分,从而达到纯化和提纯的目的。
一、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技术概述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技术是指通过化学、物理等方法对发酵产生的混合物进行处理,将所需的成分分离和纯化。
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包括:1. 溶液层析技术溶液层析是一种通过分子结构、大小、电荷等特性,通过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利用吸附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化合物分离开的技术。
溶液层析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生物制品的分离和纯化中。
2. 凝胶过滤技术凝胶过滤是一种利用孔径大小分离分子的技术。
通过将混合物在凝胶柱中进行过滤,大分子会被阻挡在凝胶柱表面,而小分子则可以通过凝胶柱被洗脱。
凝胶过滤主要应用于分离纯化大分子的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
3.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利用有机或无机离子交换体作为固定相,通过可控制的盐度梯度和pH值来分离混合物的不同成分的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带电性物质的分离和纯化中。
4. 亲合层析技术亲合层析是一种通过将特定物质负载在固定相上,与混合物中的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分离纯化目标分子的技术。
亲合层析一般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分离和纯化中。
以上四种分离纯化技术,在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过程中经常使用。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会考虑到最终产品的纯度、产量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
二、现代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的进展当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
以下是一些新技术的介绍。
1. 前体蛋白纳米管系统前体蛋白纳米管系统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物分子直接吸附在纳米管表面,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分离纯化的意义

分离纯化的意义分离纯化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复杂的混合物中的目标物分离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获得高度纯净的目标物。
本文将从分离纯化的定义、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定义分离纯化是指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分离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纯化步骤去除杂质,最终获得纯净的目标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技术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原理分离纯化的原理是基于目标物与杂质在物理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
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有: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泳等。
三、方法1.凝胶层析凝胶层析是指利用凝胶的孔隙大小、形状和表面性质对混合物中的分子进行分离的技术。
凝胶层析可以分为大小分离和亲和分离两种方式。
2.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可以分为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两种方式。
3.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利用亲和剂与目标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力进行分离的技术。
亲和层析可以分为亲和层析和免疫亲和层析两种方式。
4.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是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的技术。
气相色谱可以分为气体-固体色谱和气体-液体色谱两种方式。
5.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是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的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分为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和亲和色谱等多种方式。
6.电泳电泳是利用电场对混合物中的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技术。
电泳可以分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两种方式。
四、应用分离纯化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药物研发中,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高度纯净的药物物质,并检测其纯度和效力。
在蛋白质研究中,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特定的蛋白质,并进行结构和功能研究。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分离纯化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特定的分子,并开展相关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滤(≥0.1m)、超滤(10~100nm)、纳滤 (1~10nm)、 反渗透(≤1nm)
2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
一、大孔吸附树脂简介
1、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与基本骨架
CH CH2 CH CH2
m
+
n
CH CH2
CH
CH2
CH
CH2
CH
CH2
CH
CH2
CH
CH2
CH
2、国产树脂的主要类型
骨架结构: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腈、异丁烯等 交联剂:二乙烯苯等 致孔剂:甲苯、石蜡、汽油、煤油、碳醇、聚乙烯醇等 分散剂:明胶等
1 、对有机物的选择性良好,无机盐存在非但不 干扰吸附反而有利于吸附。 2 、吸附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好, 经久耐用。 3 、再生容易,一般用水、稀酸、稀碱加低碳醇、 酮等有机溶剂洗脱即可。 4 、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树脂品种,可适用 多种化合物。 5、一般系小球状,液体阻力较小,使用方便。 6、树脂脱色能力强,效果接近活性炭。
4.分子大小差异
5.离解程度不同
19
1.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调节温度(如结晶) 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水提醇沉、醇提水沉、 醇醚法等)
调节PH(酸提碱沉、碱提酸沉) 加入某种沉淀试剂
20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 分离
分配系数K
分离因子β
K=CU / CL
73 66
Ds2
Ds5
苯乙烯
苯乙烯
非极性
非极性
642
415
59
104
型号 Dm2 Dm5 X-5
生产企业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树脂骨架 α -甲基 苯乙烯 α -甲基 苯乙烯 苯乙烯 苯乙烯 苯乙烯 苯乙烯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水,含水溶剂装柱 含水流动相通过树脂 可交换离子与树脂上的交换基团交换,吸附到 树脂上 中性及无交换离子的成分流出 将吸附到柱上的成分洗脱下来
10
4. 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 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液体的两个不同组分,在一定温度时 都有各自的蒸气压,其蒸气压的大小与各组分 单独存在的蒸气压一样,整个体系的蒸气压为
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之和,即:
p = pA + pB
11
12
常压下用水蒸气蒸馏时,植物原料中的挥 发油等因受热扩散而成为气相,因此具有一定 的蒸气压。 因p = p 水+ p有,当p=大气压时,混合 物沸腾,此时p 水﹤ p ,即混合物在低于 100℃以下沸腾,有机物与水一起蒸出来。冷 凝后分层,即得有机物。 因此,对于那些热稳定性较差和高温下要 分解的化合物的分离,水蒸气蒸馏是一种有效 的方法。
5、国产大孔吸附树脂的主要型号及生产企业
型号 生产企业
沧州宝恩化工 有限公司 沧州宝恩化工 有限公司 沧州宝恩化工 有限公司 沧州宝恩化工 有限公司 沧州宝恩化工 有限公司
树脂骨架
极性
比表面积 (m2/g)
孔径
HPD100 HPD300
苯乙烯
非极性
550 650
35 27
苯乙烯
非极性
HPD400
HPD500 HPD600
医药工业 化学工业
中草药提取
酶,纤维素精制 金属离子萃取
烃类分离
共沸物分离 高分子化合物分离 植物油脂萃取
食品工业
酒花萃取 植物色素提取 天然香料萃取 化妆品原料提取精制
18
化妆品香料
二、天然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分离依据:共存成分的性质差异
1. 溶解度差异
2. 分配系数不同
3. 吸附性差异
抗生素类生产: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 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肽类、博莱霉素类、含 氮杂环类及其它新抗生素的分离、提纯
中药新药研发:丹参总酚酸 、红花总黄色素、 管花肉苁蓉总苯乙醇苷等
中药和天然药物生产:人参总皂苷、三七总皂 苷、银杏叶总黄酮、喜树碱、苦参碱等
5.根据物质离解程度不同分离进行分离
缺点:
溶剂用量大:20~30BV
树脂预处理时间长:2~3天
环境污染较大 :
2、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
简单再生:用不同浓度的溶剂按极性从 大到小梯度洗脱,再用2~3 BV的稀酸和 稀碱溶液浸泡洗脱,水洗至pH值中性即 可使用。 强化再生:先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洗 脱后,再反复用大体积稀酸、稀碱溶液 交替强化洗脱后水洗至pH值中性,即可 使用。
天津试剂二厂
乙烯、吡啶 天津试剂二厂
370 80 90
含氮
极性 强极性
天津试剂二厂
强极性基团
型号
SIP-1100
生产企业
上海医药工业 研究院 上海医药工业 研究院 上海医药工业 研究院 上海医药工业 研究院 上海试剂厂 上海试剂厂 上海试剂厂 上海试剂厂
树脂骨架
极性
比表面积 (m2/g)
孔径
90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苯乙烯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比表面积 (m2/g)
孔径
D2
D3 D4 D5 D6 D8
乙基苯乙烯
乙基苯乙烯 乙基苯乙烯 乙基苯乙烯 乙基苯乙烯 乙基苯乙烯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382
133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南开大学化工厂
466 712
对非极性成分吸附强
溶剂极性
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力
溶质可被极性弱的溶剂洗脱
22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
(1)凝胶滤过法
凝胶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
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分离
23
第一部分 中药药效物质提取、分离与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
(2)膜技术
24
显微镜下的膜
25
工 业 应 用 的 反 渗 透 装 置
8
破坏细胞壁结构 选用适当的酶作用于植物材料,将细胞壁的 组成成分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的致密构 造,从而减小了传质阻力,有利于溶剂对有 效成分的溶出。
酶法除杂 选择适当的酶类,使提取液中的蛋白质、果 胶、淀粉等杂质降解或除去,同时可提高有 效成分的溶出率。
9
植物提取中常用酶类
纤维素酶
温的方法使SF变成普通 气体,被萃取物则自动完全或基本析出,达到分 离。
15
16
超临界CO2流体的特性
临界温度为31.1℃,临界压力为7.2MPa, 临界条件容易达到。 化学性质不活泼,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 好。 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
17
超 临 界 流 体 萃 取 的 应 用
4
提取溶剂的选择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化合物倾向于 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倾向于溶 于非极性溶剂,分子量太大的化合物往 往不溶于任何溶剂。
水 乙醇
5
溶剂提取的方式
索氏提取器
煎煮法
回流提取
渗漉提取
连续回流提取
6
2. 辅助提取技术
超声波清洗仪
微波炉
7
3. 酶法提取技术
生物酶解机理 1.植物细胞壁构成 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物质构成; 具有一定硬度的固体结构,是提取植物有效成 分的主要屏障。 2.酶法提取原理 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蒽醌类、 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大部分存在 于细胞壁内,少量存在于细胞间隙。
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比表面积 (m2/g) 266 413 500-600
孔径 24 32 290
D-3520
D-4006 H-107 AB-8 NKA-9 NKA-Ⅱ S-8
非极性
非极性
480-520
400-440
85-90
65-75
非极性 1000-1300 弱极性 极性 极性 极性 100-120 280-300 480-520 130-140 250-290 155-165
CH CH2 CH CH2 聚合
非极性树脂
+
CH CH2 CH CH2 CH CH2 O CH3 O C C CH3 CH2 C N
弱极性和 极性树脂
+
+
CH CH2
或 O C
CH CH2
聚合
3、三菱化成的大孔吸附树脂
聚苯乙烯系列合成树脂:
Diaion: HP20, HP21 Sepabeads: SP825, SP850
13
5. 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SCF)是 指在临界温度(Tc) 和临界压力(Pv)以上, 以流体形式存在的物 质。 向该状态气体加 压,气体不会液化,只 是密度增大,具有类 似液态性质,同时具 有气体性能.
14
提取
SCF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和穿透性能,因而 表现出良好的萃取性能。 SCF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 加而增加,极性增大,利用程序升压可将不同极 性的成分有选择地溶解提取出来。
β=KA / KB (KA KB )
上层 下层
β100 10β100 β2 β1
1次萃取,基本分离 1012次 100次以上 无法分离
21
3. 根据物质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
——物理吸附的基本规律 极性相似者易于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