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3年高中历史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同步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代表人物、作品及风格特点及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自主学习】【教材解析】幻灯片一、西方不同流派文学的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二、为什么说荒诞剧是反传统的戏剧?荒诞派戏剧在容或形式方面都是反传统的。

它的基本特点为第一,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第三,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与传统戏剧有着根本的不同。

三、误区指导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学生容易弄混。

两者产生的背景不同,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4.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

5.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精)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精)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岳麓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探讨荒诞剧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主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能简单通过名著来解读历史。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鉴赏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作品去总结作品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能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等基本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能对各种历史资料概括、比较、整理,做到论从历出、史论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4、教学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及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教学策略手段采用讲练结合法默写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学习新课: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背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高潮年代的产物(1).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2).揭露了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对未来寄予理想,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3).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二)、代表及作品1、拜伦(英)①、《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②、《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2、雪莱(英)代表作(《西风颂》)(三)、影响、意义:(1)、以卓越的诗歌创作和坚决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2)、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丑恶(矛头)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一)、背景: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批判现实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席卷全欧,形成欧洲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1).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日益暴露(二)、代表及作品1、巴尔扎克(法·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案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案

教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浪漫主义文学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最后强调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展深化。

5、巩固提升1.恩格斯指出: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 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A. 古典主义文学B. 浪漫主义文学C.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 现代主义文学2.“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 他要用笔来完成”, “他立志使他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 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他也做到了”。

“他”是()A. 巴尔扎克B.拜伦C. 托尔斯泰D. 雨果3、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 “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 是它的本质。

”下列文学作品中, 创作风格与车尔尼雪夫斯观点不一致的是4.《尤利西斯》用大量篇幅表达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不分段落, 没有标点, 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充分体现了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

这部小说体现了哪一文学流派的创作特征()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5.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产生于革命和改革激荡的时代②描绘了新世界的绚丽画面③反映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失望④揭露了大企业时代的黑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1969年, 瑞典学院常任理事罗金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 “如果4分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学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学案
2、成就:
(1)拜伦及其作品①拜伦是浪漫主义诗人。
②代表作品:《》(“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被人们称为“英雄”。
《》(未完成、“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③特色:辛辣的讽刺现实社会,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
(2)雪莱及其代表作品
①雪莱:英国的诗人。
②代表作品:《》(“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贫富分化、金钱至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人们不满加剧,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人物及作品:司汤达的《》、巴尔扎克的《》(被誉为“”)、托尔斯泰的《》。
3、特色:注重细节描写,真实再现典型人物,剖析社会本质问题。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4、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作品及作者是
A、《西风颂》雪莱B、《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C、《人间喜剧》巴尔扎克”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托尔斯泰
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在文学领域兴起了荒诞派,其特点不包括
A、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戏剧冲突B、反映了人们通过斗争找到了出路和光明
C、其内容大多是描绘人类痛苦受难的画面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
6、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坛①浪漫主义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感情②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③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人的苦闷和迷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材料一: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重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

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教学过程新课学习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

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高中历史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课时训练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考点解读】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课标解读: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流派,深刻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

要了解这几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学艺术特点及其影响,认识文学作品的风格反映了时代的特征,理解文学创作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特定时期的文化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知识梳理】一.浪漫主义文学----诗歌1.背景(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社会现实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反映到文学艺术界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

2.成就(1)拜伦:创作了大量具有和精神的诗篇,塑造出追求、、的人物,人称“”,其代表作是《》和被誉为“”的百科全书《唐潢》。

(2)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诗中充满和,体现一种真正的精神,代表作是《》。

3.艺术特点:(1)揭露丑恶的现实,憧憬美好的未来,体现的追寻。

(2)想象力丰富,通过___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对__________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小说1.背景:(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__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审视与批判。

2.成就:(1)巴尔扎克:代表作是《》,展示了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被誉为“”。

(2)托尔斯泰:代表作是《》,展现了在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揭示了的光辉与阴暗面。

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是近代的《》”。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单元概述】19——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

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哪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艺术家,用自己的文字、音符、色彩,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既有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拜伦、雪莱、贝特克、贝多芬、莫奈、德彪西、卓别林等文学艺术大师,又有《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英雄交响曲》《日出·印象》《牧神午后·前奏曲》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随着物质世界的日新月异,文学艺术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空前加强,文学艺术领域异常活跃,流派众多,异彩纷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际的文学艺术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在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寻求着新的发展。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弄清“文化”这一概念。

在广义上它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狭义上它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

第二,要明白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要理解文化发展的特点,即多样性、连续性、时代性。

我们应该尊重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承。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学习目标』1.知道18世纪以来的文学流派2.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4.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5.苏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6.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7.荒诞派文学与《等待戈多》【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1.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____________的年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主导一切;文化上: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2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①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生活描写;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以客观真实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他们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②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偏重于理想和幻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是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③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一大批典型人物形象。

3.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2)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

4.拜伦(1)作品风格:拜伦的诗篇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2)代表作: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

由于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战争,拜伦的最后一部长诗《唐璜》未完成。

但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气势宏伟,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5.雪莱:(1)作品风格:将人类的未来寄予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代表作:《西风颂》。

这是是一篇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重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背景;《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自主梳理】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学艺术是社会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1)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
(2)资本的剥削给人们带来的失望;
(3)对启蒙理性的幻灭;
(4)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到文学领域,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2、浪漫主义的特点:
(1)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2)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激情。

3、成就:
(1)拜伦及其代表作品
①拜伦是浪漫主义诗人。

②代表作品:《》(“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被人们称为“英雄”。

《》(未完成、“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③特色:辛辣的讽刺现实社会,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
(2)雪莱及其代表作品
①雪莱:英国的诗人。

②代表作品:《》(“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③特色: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乐观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一】
1.结合必修一第三单元、必修二第二单元、必修三第三单元相关内容思考: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社会背景:
随着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潮流。

代表作有:
2、成就:
(1)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
①巴尔扎克: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自称;创作宗旨:是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力图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

②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被誉为“社会的百科全书”,”完整的”小说集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2)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②代表作:《》,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2)揭露黑暗,塑造英雄。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二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的信仰基督的地主。


(1)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
(2)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举例说明)
(3)从恩格斯和列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
19世纪中叶以后,风起云涌,文学流域出现了反映这一历史要求的文学家,俄罗斯作家高尔基是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描写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刻画了以母亲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小说被公认为是
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1、荒诞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荒诞派戏剧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反戏剧”。

2、荒诞派戏剧的背景: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受着严重的社会精神危机。

如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西方人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产生了困惑和迷惘。

3、贝克特及其代表作
(1)贝克特荒诞派戏剧鼻祖之一
(2)代表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1969年,贝克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时的评语是:
【合作探究三】
为什么主题为“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构建体系】
【知识拓展】
1、比较拜伦和雪莱异同
(1)相同点①相似经历:两人都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又都因为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②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③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有力支持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的旗帜。

(2)不同点: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①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拜伦式的英雄),表现作者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立和忧郁。

②雪莱的作品则体现了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

2、《战争与和平》小说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

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

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罗曼.罗兰赞誉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学习检测】
1.雪莱是与拜伦齐名的诗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的诗体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B.“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是其名言C.马克思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D.其代表作是《西风颂》
2.“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此话出自
A.雪莱 B.拜伦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3.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作品作者是A.《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 B.《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C.《人间喜剧》巴尔扎克” 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托尔斯泰
4.下列关于西方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出现的
B.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失望后出现的
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开始显露 D.是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5.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6.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在文学领域兴起了荒诞派,其特点不包括
A.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戏剧冲突 B.反映了人们通过斗争找到了出路和光明 C.其内容大多是描绘人类痛苦受难的画面 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
7.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D.对社会生活的不满
8.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
A.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 B.这时一部历史小说
C.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D.真实地记录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的情况
9.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
A. 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B.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的描绘
C.对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扬 D.对封建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强烈谴责10.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坛①浪漫主义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感情②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③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人的苦闷和迷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一】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主导一切;
文化上: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合作探究二】
(1)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战争与和平》通过1812年卫国战争,把众多人物与事件组织到一起,描写了俄国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

(3)都是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

【合作探究三】
贝克特以荒诞的内容和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反抗。

【学习检测】
1——5CCBDD 6——10BDA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