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初级会计实务第6~8章知识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六章财务报表第一节资产负债表【考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方期末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期末余额-坏账准备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方余额+预付账款贷方余额预付款项=应付账款借方余额+预付账款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余额预收款项=应收账款贷方余额+预收账款贷方余额口诀:见收找收,见付找付资产在借方,负债在贷方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开发支出”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应付职工薪酬”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所属的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分析填列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余额-长期借款(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存货跌价准备等6.其他(1)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2)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第二节利润表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短期借款”“资本公积”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考点】利润表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利润表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项目一、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减: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税金及附加反映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根据“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销售费用根据“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管理费用根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研发费用”明细科目发生额-“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发生额项目研发费用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的发生额,以及“管理费用”科目下的“无形资产摊销”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财务费用根据“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其中:利息费用利息收入项目加: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根据“投资收益”发生额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发生额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根据“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发生额项目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减:营业外支出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项目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一)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2.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二)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六、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七、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第三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考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企业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综合收益总额;(2)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3)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4)提取的盈余公积;(5)实收资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专项储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税会实务】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方法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便于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其编制依据、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所作的补充说明。
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有以下五种:
1.尾注说明,一般适用说明内容较多的项目;
2.括弧说明,为会计报表主体提供补充信息;
3.备抵与附加账户,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4.脚注说明,是在报表下端进行的说明;
5.补充说明,解释一些无法列入会计报表主体中的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内容传统报表附注一般至少披露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l.企业的一般情况,包括企业概况、经营范围和企业结构等内容;2.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记账原则、计价基础、利润分配办法等内容;
3.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包括对主要报表项目的详细说明;
4.分行业资料,如果企业的经营涉及到不同行业,且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人的10%(含10%)以上的,应提供分行业的有关数据;
5.重要事项的揭示,主要包括对承诺事项、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交易等内容的说明。
报表附注编制中的问题目前,报表附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披露不充分。
分析目前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所披露的情况,不难。
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内容【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会计中所指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 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以及两方或 多方同受一方控制的各方。关联方关系主要指:(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 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 (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2)合营企 业;(3)联营企业;(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 密切的家庭成员;(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 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者 如为企业时,不论他们之间有无交易,都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 下事项:(l)企业经济性质或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及其 变化;(2)企业的主管业务;(3)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动。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六、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 企业集团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除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上述应附注 的事项外,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 子公司名称、业务性质、母公司所持有的各类股权的比例;纳入合并会 计报表的子公司增减变动情况;未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的名称、持股比例,未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原因及其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的情况,以及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投资的处理方法;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非子公司(其他被投资 公司)的名称、母公司持股比例以及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原因。 子公司与母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处理方法。 在未进行调整直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在合并会计报表中说明其处 理方法;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经营业务与母公司业务相差很大 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有关资料。 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又称期后事项。它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至 会计报表报出口之间所发生的事项。按其是否调整会计报表分为调整事 项和非调整事项。 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所提供的新的证据有助于 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有关项目金额作出新的确认,而需要对会计 报表作调整的事项。通常包括: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值;已确定获得或 支付的赔偿;发现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发生的舞弊和会计差错;发现 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作出的会计处理;由于税率变 动,改变了资产负债表日及之前的税金和利润等。
会计报表附注是什么_会计具体做什么工作

会计报表附注是什么_会计具体做什么工作〔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具体解释。
那你知道会计报表附注是什么吗?接下来我就告诉你会计报表附注是什么。
会计报表附注是什么:它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做的解释。
一般地讲,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不符合会计假设的说明;(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状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说明;(6)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9 )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必须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会计报表附注有什么要点:分析税赋减免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上市公司必须要承当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将影响主营业务利润,其他税金还将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上市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会引起各年上缴税额变动,投资者应该对此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利润对税收减免的依附程度。
并且应该关注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并合计所得税减免优惠撤销时对总利润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子公司对总利润的影响程度一家上市公司可以有多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各家子公司对总公司利润贡献、盈利能力影响都不同。
分析上市公司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基本状况,可以找出对公司经营活动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并作出重点调查和分析。
或有事项说明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将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确保等。
或有事项可分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假设确认为负债,则必须确认支出,不确认为负债时只必须做相关说明;或有资产不记入收益。
《会计报表附注编制要点与技巧》

《会计报表附注编制要点与技巧》会计报表附注编制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关于财务报表项目的补充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要点与技巧。
一、附注编制的目的和意义1. 提供补充信息:附注可以提供财务报表项目的补充信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2. 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附注可以提供更多详细数据和背景信息,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使读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更准确的判断。
3. 合规性要求:根据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公司必须编制一份完整的附注,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
二、附注编制的步骤1. 收集相关数据:首先,会计人员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详细信息、相关合同和协议的细节等。
2. 分析数据:在收集到数据后,会计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哪些信息需要在附注中披露,以及如何披露。
3. 制定编制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会计人员需要制定附注的编制计划,确定编制的内容和顺序。
4. 撰写附注内容:根据编制计划,会计人员将数据转化为文字,撰写附注的内容。
在撰写过程中,需要遵循明确、准确、透明的原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5. 审核和完善:完成附注的初稿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审计师的审查,确保附注的内容完整、准确,符合相关准则和要求。
6. 最终编制和发布:经过审核和完善后,会计人员可以最终编制附注,并将其发布在财务报表中。
三、附注编制的要点1. 重点披露重大会计政策:会计报表附注应重点披露公司所采用的重大会计政策,以及对财务报表影响较大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
2. 揭示重要事项:附注应揭示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相关的重要事项,如重大合同、业务风险和法律诉讼等。
3. 提供比较数据:附注应提供财务报表项目的比较数据,以便读者对公司的发展和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 说明不同会计期间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不同会计期间之间的差异,附注应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具体调整项目。
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附注要点与技巧

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附注要点与技巧附注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关于财务报表中数字和信息的解释和补充。
附注的编制需要一定的要点和技巧,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探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附注要点与技巧。
一、附注的作用和重要性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对财务报表数字和信息的解释和补充。
附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和信息,提供了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深入了解。
附注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并提供了对公司风险和潜在问题的警示。
二、附注的编制要点1.准确性:附注的编制应准确无误,确保数字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编制附注时,需要仔细核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和信息,并与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对照,确保编制的附注符合规定要求。
2.完整性:附注应包含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重要信息和解释。
编制附注时,需要全面考虑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确保没有遗漏重要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和信息进行逐一解释,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报表中的内容。
3.一致性:附注应与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和信息相一致。
编制附注时,需要与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和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如果发现不一致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附注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
三、附注的编制技巧1.简明扼要:附注的编制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编制附注时,需要突出重点,将关键信息和解释放在前面,避免使用过多的文字和术语,以便读者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附注的内容。
2.清晰明了:附注的编制应清晰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的语言。
编制附注时,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术语,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附注的内容。
3.重点突出:附注的编制应突出重点,将关键信息和解释放在显著的位置。
编制附注时,需要将重要的信息和解释放在附注的开头部分,以便读者能够更快地找到并理解重要的内容。
4.逻辑连贯:附注的编制应逻辑连贯,避免信息的重复和冗余。
会计报表怎么编制

会计报表怎么编制会计报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对财务信息进行编制和披露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会计报表的基本编制过程。
第一,明确编制会计报表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遵守一定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和报表格式等。
第二,收集和整理会计核算数据。
企业需要将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核算,并将核算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财务会计报表所需的数据。
第三,编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的核心部分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包括积极一侧的资产和负债的归类和分析,以及权益一侧的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和调整。
第四,编制利润表。
利润表是会计报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净利润等信息。
利润表的编制需要对企业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分析,计算得出净利润等重要指标。
第五,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会计报表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进行核算和分析,计算得出净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
第六,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需要对企业的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核算和分析,计算得出各项指标。
第七,编制附注和报表附件。
附注和报表附件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信息部分,它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和详细数据资料。
最后,对编制好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核和审计。
企业应当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编制好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核和审计,确保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小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原则与方法

⼩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原则与⽅法财务报表附注旨在帮助财务报表使⽤者深⼊了解基本财务报表的内容,财务报表制作者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流量表的有关内容和项⽬所作的说明和解释。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制附注的原则与⽅法(⼀)原则编报附注,应把握如下⼏点原则:(1)定性、定量结合。
附注披露的信息应是定性与定量信息的结合,具体表现为明细资料和⽂字描述,从⽽从质和量两个⾓度对⼩企业经济信息完整地进⾏披露。
(2)合理排列和分类。
附注应当按照⼀定结构进⾏合理的排列和分类,有次序地披露相关信息,做到按逻辑顺序排列,分类披露,条理清晰。
(3)与财务报表趋同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附注的相关信息,应当与各类财务报表列⽰的相应项⽬相互参照,以有助于外部使⽤者理解相关联的信息,从⽽从整体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
(4)附注的编报时间。
《准则》规定:“⼩企业财务报表⾄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四)附注”。
因此,只要是按规定要求在⽉末或季末、年终编制财务报表的,附注也必须同时编报。
但是,附注中的利润分配表注明为“××年度”,因此,1~11⽉份可以不编报。
(⼆)⽅法编制附注的⽅法为:(1)直接使⽤会计账簿记录资料。
如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应付职⼯薪酬的明细资料、应交税费的明细资料等。
(2)需要单独建⽴有关资产市场价格信息的备查簿,并进⾏连续、完整记录。
如短期投资的市场价格、存货的市场价格等。
(3)使⽤报表和账簿记录相结合编制。
如利润分配表的编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编制。
(4)根据需要使⽤相关合同或经营计划进⾏编制。
如对外担保合同、未决诉讼和未决仲裁⽂书、发⽣严重亏损的持续经营计划、未来经营⽅案等。
附注具体项⽬的编报(⼀)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编制声明⼩企业可参考以下⽰意格式,编写声明:1.本企业声明,编制的以上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的反映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等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
之所以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首先,是因为它拓展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内容,打破了三张主要报表内容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又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限制。
其次,它突破了揭示项目必须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局限性。
再次,它充分满足了企业财务报告是为其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的要求,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最后,它还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比如,通过揭示会计政策的变更原因及事后的影响,可以使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差异更具可比性,从而便于进行对比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会计报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报表附注,无论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希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价值。
本文主要探讨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编制内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一)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
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五种:1、尾注说明:这是附注的主要编制形式,一般适用于说明内容较多的项目;2、括弧说明:此种形式常用于为会计报表主体内提供补充信息,因为它把补充信息直接纳人会计报表主体,所以比起其他形式来,显得更直观,不易被人忽视,缺点是它包含内容过短;3、备抵与附加账户:设立备抵与附加账户,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信息,这种形式目前主要是指坏账准备等账户的设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