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期末复习总结题

合集下载

传播学期末复习总结最终版.docx

传播学期末复习总结最终版.docx

最终版打印出的讲义上还有增补A.传播学兴起的原因:(根据题目回答客观/主观原因)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客观原因:媒介:这个时期的美国,大众报刊己经高度普及,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美国成为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成为各界急迫而重大的课题。

政治:从美国建立前后起,报纸(再加上后来的广播、电视)就被纳入美国的政治机制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总统大选,塑造政治形象等。

战争:战时更离不开媒介対民众的发动,对士气的鼓舞,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世界各地社会变革的产生,使得对媒介的研处更具紧迫性、重要性。

经济: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扶持,媒介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滋养,竟争性媒体为了更好地经营和发展,需要对媒介的传播效果和技巧进行研究,从而推动传播学发展。

社会: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弊都得到充分显露,要求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他:与传播学有衔接点的社会科学为传播学提供基础;逃亡美国的欧洲学者推动传播学的发展。

主观原因: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H・D•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徳、卡尔•霍夫兰,这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卩4大奠基人。

除此之外,施拉姆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B.传播学重要人物及其理论贡献拉斯韦尔:他出版了《世界大战屮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屮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他最早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川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提出5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o 这个模式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卢因:研究群体动力学,将群体研究纳入传播学研究领域,提出“场论”,研究了社会网络的传播结构。

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好)

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好)

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好)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传播?定义:所谓传播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传播的四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的三环节:信息的传达、信息的接受、信息的反馈2、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贡献哈罗德.拉斯韦尔(三功能说)贡献:1)从政治学角度研究传播,是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他的政治宣传和战时轩轩研究代表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2)提出“5W”模式,是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上必然出现谈到的入门理论3)他可以论证了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谐调功能、传递文化遗产功能)4)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传播信息进行研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贡献:1)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2)通过搜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3)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过程,提出了传媒的弱效果论,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等著名观点,对于认识传播过程和效果有重要意义库尔特.勒温(把关人理论)贡献:1)他拥有把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变成重要研究目标的思想方法2)理论上创立了场论,开创了群体传播对于个人行为的效果的研究3)提出了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圆满解释4)他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创性人物卡尔.霍夫兰贡献:态度的改变1)源于科学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2)人口集中——城市人口的集中造就了规模化的信息需求3)政治和战争的需要:二战时知识分子的迁移;战时宣传的需求第二章传播原理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经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4个阶段从动物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五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人类语言它的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有逻辑性3)人类语言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人类语言没有外部刺激的时候也能自主发音5)人类的音声带有节奏和韵律,并能欣赏这种节奏和韵律2、传播的四大功能拉斯韦尔提出的“三功能说”+(赖特补充了一个功能)娱乐功能传播的负功能:1)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4)麻醉精神:(1)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2)由剥夺人的行为能力之一拟态环境理论,通过模拟现实而营造的理路,它充分真实环境的区别在于事实的选取和组合拟态环境论:通过模拟现实而营造的环境*李普曼认为人类生活在2个环境中,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人类意识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大众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类认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内向传播(乔治.米德—“主我客我”的理论,布鲁墨的“自我互动”理论)定义:人的内向传播的是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生活从生理机能上来讲:内向传播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人脑活动→机体反应,这些环节和要素构成。

传播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信息传播B. 意义构建C. 传媒技术D. 社会心理答案:B2.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中介,通过媒介传播信息称为()。

A. 线性传播B. 多元传播C. 双向传播D. 单向传播答案:D3. 市场营销传播的目标是()。

A. 增加知名度B. 增加销售额C. 宣传产品特点D. 形成品牌形象答案:B4. 在群体传播中,影响传播的最重要因素是()。

A. 传播媒介B. 传播渠道C. 传播内容D. 传播者答案:D5. 社交媒体的典型特点是()。

A. 单向传播B. 多样性C. 受众被动D. 商业化答案:B6. 通过大量的媒介渠道和广告投放来达到传播目的的策略是()。

A. 效果导向B. 群众导向C. 资源导向D. 市场导向答案:C7.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通过评价、规划和预测等方法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是()。

A. 传播分析B. 传播规划C. 传播执行D. 传播评估答案:B8. 传播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其中实验研究的特点是()。

A. 自然环境B. 随机性C. 长期性D. 主观性答案:B9. 传媒监管的目的是()。

A. 维护媒体秩序B. 限制新闻报道C. 提高媒体收入D. 控制网络发展答案:A10. 在跨文化传播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

A. 忽视差异B. 适应差异C. 强制改变D. 否认差异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答案: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交往中信息传递和意义构建过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社会群体等。

2. 请解释媒介是信息传播的中介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案: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承担着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的角色。

例如,电视作为一种媒介,通过电视节目将新闻、娱乐等信息传递给观众。

3. 简要描述社交媒体的特点,并说明对传播学研究的意义。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4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指的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A.短期的预期效果B.短期的非预期效果C.长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非预期效果2.人类的传播行为具有()。

A.可预知性B.非选择性C.主观性D.ABC都对3.()开创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传统。

A.卡西尔B.索绪尔C.莫里斯D.皮尔士4.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是()。

A.记者B.广播电视C.编辑D.传播媒介5.格伯纳认为每天看电视超过()小时的观众可称为重度观众。

A.2B.4C.6D.86.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

A.霍夫兰B.库利C.戴维森D.塔奇曼7.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的体现。

A.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B.记者C.编辑D.受众8.《空中水银剧场》改编自()的经典之作《世界大战》。

A.赫伯特·威尔斯B.奥森·威勒斯C.约翰·豪斯曼D.霍华德·古奇9.“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1959)这一定义强调传播是()。

A.“共享”B.“符号”C.“互动、关系”D.“目的”、“影响”、“反应”10.群体具有()特征。

A.目标共同性B.主体共同性C.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D.以上全部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1.人际传播的动机是()。

A.认识自我的需要B.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C.维持组织发展的需要D.情感沟通的需要12.客观世界中,信息的四大基本特征包括()。

A.客观性B.普遍性C.表达性D.流动性13.下列不属于传播学信息的研究范畴的是()。

A.DNA里的遗传信息B.电话线传输的电子信息C.动物求偶发出的生物信息D.新闻报道里的娱乐信息14.以下哪些观点和研究与大卫•莫利有关()。

《传播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doc

《传播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doc

《传播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填空题(每小题I分,共10分)1、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2、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3、沉默的螺旋4、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6、符号、符号、精神内容7、初级群体、次级群体、镜中我8、环境监视功能(了解)、社会协调功能(沟通)、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9、认知、心理和态度、行动10、内在的控制机制、名词解释:1、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2、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避免孤立,个人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一般会首先对周围“意见气候”环境进行观察。

发现自己属于多数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公开自己的意见;反之则屈从于社会压力转向“沉默”。

3、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4、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2、体态符号;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文化信息)5、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如听众、观众、读者等等。

二、简答题1、主我(I)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me)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德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介质(信息)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2、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primary gro叩)和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叩)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把群体分为两大类: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群体传播主要研究非组织群体传播。

湖师大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

湖师大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

传播学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Ⅰ、传播?(一)什么是传播?“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的土地。

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

”——威尔伯·施拉姆非人世界的传播人类世界的信息传播(Human Communication)1、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公元前10万年)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非语言传播在人类当代传播活动中依然存在。

2、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公元前10万年出现)任何现代传播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基本媒介语言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思维本身语言开拓了人们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但语言又是文化的边界。

《旧约·创世纪》第11章第l~9节耶和华与巴别3、传播的文字媒介(公元前3500多年出现于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传播能力。

建议阅读:古埃及第18王朝的历书(公元前15世纪)最早的完整文字作品:死亡之书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第19王朝时期)4、印刷术的发明——现代传播的先导(规模传播成为可能。

)中国6世纪出现雕版印刷、11世纪出现泥活字印刷。

1450年德意志的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唤醒了沉睡的欧洲。

古登堡和最早的印刷品(15世纪中叶)15世纪德国的印刷作坊5、现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6、电子媒介(广播、电视)7、网络媒介说文解字傳播《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Communication▲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印欧语源为kom-moini▲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意◆美国库利1909《社会组织》“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它任何最新成果。

”(社会学传统)◆美国皮尔士1911《思想的法则》“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惟一手段是像(icon)。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判断题:5个,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6个,30分论述题:1个,20分考试内容:☆1。

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

诞生于美国的原因:(1)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传播学诞生的条件:(1)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

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2)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答:四大奠基人:(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a.主要内容:传者→ 讯息→ 媒介→ 受者→ 效果↓ ↓ ↓ ↓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b.贡献: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②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③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能、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2)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贡献:①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②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3)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a。

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①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择性接触媒体)②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二级传播”)b.贡献:①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②倡导并确立了“实地调查法”(4)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a.主要内容:《大众传播实验》(1949)、《船舶与说服》(1953),学术主要关心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诸条件,如信源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以及受传者本身的属性条件等,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最终版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

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

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

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

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

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

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

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

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

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

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

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一、填空1、文字属于(语言)符号。

2、声音的高低大小属于(非语言)符号。

3、福娃属于(非语言)符号。

4、五星红旗属于(非语言)符号。

5、体态属于(非语言)符号。

6、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体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7、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施拉姆)。

8、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态度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概念。

9、(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10、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分为信息本身的传播和(以此相伴随的情感或感情)的传播。

11、流言中伴随大量的(谣言)。

12、大众传媒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成和传播的专业化组织。

13、(麦克卢汉)第一个提出地球村理念。

二、简答1、人类传播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广播媒介传播阶段,电视媒介传播阶段,新媒体传播阶段2、画出拉斯维尔的SW模式图并解释。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甲问乙你吃饭了么?传播者是甲,讯息是吃饭了么,通过语言渠道,对乙说,效果是乙去想自己吃饭了么。

3、画出澳斯克德的循环图并解释。

(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讯息——(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甲问乙吃饭了么?乙说我还没吃,你吃了么?编码者是甲,讯息是吃饭了么?译码者是乙,然后乙对信息进行翻译知道甲问她吃饭了么。

然后甲为了回答甲成了编码者,讯息是我吃了,你吃了么。

甲成为释码者得到讯息后进行翻译成为释码者,知道乙吃过了并问他吃了么.三、论述1、感觉、知觉是人的传播的基本类型,请解释并举例论述。

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

感觉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冷热,等做出的反应,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比如大白兔奶糖,甲第一次吃的时候,通过眼睛是到糖是白色的,圆筒形状的,通过嗅觉知道糖有一种奶香,吃了以后知道糖是硬的,在嘴里慢慢变软,甜甜的牛奶味。

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比如对于大白兔奶糖,甲曾经吃过,所以当想到大白兔奶糖的时候,就会脑子里浮现出奶糖的信息,知道糖是白色的,圆筒形状,闻起来有一种奶香,吃了以后刚到嘴里是硬的,然后慢慢变软,甜甜的牛奶味。

2、请举例论述电视媒介的正负功能。

1政治功能监视,比如电视台通过记者去查找社会矛盾,搜集生活上的问题。

协调,比如政府或相关群体对记者报道出的社会矛盾,生活问题,出台政策,制定相关规定。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比如央视青歌赛有原生态比赛通过这种形式将我国地方传统音乐让大众知晓,进行保护。

2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信息,比如人们通过电视报道知道某个地方的特产非常好,然后商家会来这里进行选购。

解释信息和活跃市场,比如电视台有专门研究股市的节目,人们通过观看节目了解行情,然后进行投资。

3一般社会功能娱乐,消遣活动摆脱工作和现实问题,附带的学习和社会化。

比如娱乐节目,科教节目。

向社会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比如政府机关通过电视新闻向大众宣布新法律法规4负功能电视看得时间长了会得近视眼,电视分级不完善(性,暴力),虚假广告,信息太多造成人们不去思考,扭曲历史3、请举例论述大众媒介的正负功能。

四、实践1、通过近期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在全国热播,请谈谈大众媒介如何实现其经济及社会传播效益?征婚交友节目在中国荧屏出现并非新事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征婚交友节目似乎进入了瓶颈期,原先风起云涌的征婚交友节目风光不再。

不过,江苏卫视的新派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横空出世,成为2010年最为火爆的电视节目。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其很好的利用了大众传媒的特点。

1社会文化的凸显,优秀的电视节目应该植根于社会现实,用鲜活的语言典型、真实地将社会文化或者社会意识表达出来,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

而《非诚勿扰》抓住年轻人率真、张扬的特征并予以充分挖掘,通过小小的新派交友舞台展现出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婚恋价值观,折射、凸显出多样甚或对立的文化人生。

2、差异化的设计,电视节目作为媒介生产的产品,应该与同一产品具有差异化,应该通过差异化尽可能满足受众的收视需要与收视期待,实现电视产品的价值。

其表现为先期挑选嘉宾,节目中的嘉宾年龄跨度大,职业更是五花八门,形象、职业、收入、感情经历差异化的选择使得《非诚勿扰》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具有更多可看的内容3、节目主持人的选择与把握,《非诚勿扰》选择主持人时,为了让节目更加厚重,更考虑到这个主持人要熟知人情世故,很自然想到民生新闻主持人孟非。

另一位主持人乐嘉擅长心理分析,可以给嘉宾一些建议和提示。

这些建议实际上暗含了一定节目深度,即帮助嘉宾和观众抛开世俗的表象,挖掘内心最真实的东西。

4、创新化的编排,江苏卫视借电影《非诚勿扰》之余温达到宣传的效果。

首先,节目采用平列式的节目结构,每位男嘉宾的从出场到离开即构成一个板块。

其次,主持人是节目的线索,贯穿于每个平列的板块。

第三,现场音乐的恰当运用烘托了现场的气氛,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5、戏剧化的演绎,每个男嘉宾的出场到离场即构成一个板块,每个板块程式化设计明显,节目流程清楚。

但是,在这种简单的过程中,又充满了悬念与冲突。

对故事的直接设置、解释、解决的总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悬念设置与解答,一步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除了悬念之外,冲突也是节目中必不可少的“戏剧要素”。

嘉宾的意见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而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冲突能够紧紧地扣住观众的心弦,起到引发观众兴趣、共鸣和思考的效果。

年轻人婚恋观的关注和探讨支撑起了《非减勿扰》的舞台,创新的节目策划以及悬念的营造、差异化的设计又使节目具有了娱乐化的色彩。

2、通过2009年春晚小沈阳一夜走红现象,谈谈你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功能认识。

小沈阳借春晚的舞台一夜成名,并不是偶然的。

小沈阳一夜成名固然有本山大叔、央视平台、自身造诣三个因素,除此以外,小沈阳一夜成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缜密的媒体的营销策划。

一、与众不同,让自己脱颖而出,男女杂糅的形象、标准的东北爷们娘娘腔;以及在央视春晚极少出现的超强明星模仿秀,使得小沈阳能够首先锁定观众的眼球,最后激发观众谈笑议论的热情。

二、品牌背书,让自己值得信赖,简单讲就是通过借助第三方强势品牌的影响力来提升自身的可信度和知名度。

小沈阳是赵本山的徒弟,赵本山是中国的表演艺术大师,我是赵本山徒弟就是小沈阳的一大卖点。

三、事件营销,让别人去讲故事。

小沈阳的表演艺术形象(半男半女)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再加之今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在内容上也存在一定争议性,于是媒体们对;小沈阳现象;展开了深入报道和全民大讨论,小沈阳的曝光率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得到提升,其身价也在呈倍数地增长。

在小沈阳的表演中其实可以看到很好的利用媒体。

搞笑的表演娱乐了大众,题材又来源于生活现实,观众在观看一笑的同时也会被其表现出来的生活现实所打动。

传媒不仅仅只是呈现表演本身,小沈阳现象中的种种矛盾,种种争议,在引起大众的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其知名度,使的雪球越滚越大。

实在是编不出来了,暂时结尾,你们继续编。

这两道题,前面自己写对非诚勿扰和小沈阳成功的看法,谈谈为什么成功。

后面往大众媒体功能上套,3、请你根据生活实例,谈谈谣言的特点,并谈谈你认为如何利用传播媒介减少谣言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大众传媒是一种集合行为,它的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正是谣言制造传播的好平台。

所以如何避免谣言成为重要的思考,我认为要避免谣言就要认清谣言的本质。

长久以来,人们对谣言存在着种种误解。

比如认为谣言就必定是虚假的、臆造的或荒谬的。

把谣言看作是人类非理性行为的周期性爆发。

在这种消极观念影响下,谣言现象的诸多方面是无法解释的,直接导致对谣言的理解走入死角。

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谣言有以下特点:一是必须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流传,二是必须为众多人相信,三是它是与事实有出入的消息。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

一个谣言往往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然后就开始迅速繁殖、流传开来。

一般来讲,一次完整的谣言传播通常经历了形成期、高潮期和衰退期等三个阶段。

在谣言传播的形成期,只有少数人作为谣言的发源地相互议论,随之谣言的传播速度开始加快,迅速传给谣言的次级源地,再传给他人形成一种"锁链式传播",这样就进入了谣言传播的形成期。

在形成期,谣言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谣言很快呈燎原之势,参与传播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当谣言为绝大多数公众所接受,传播达到或者接近一种平衡状态,谣言传播就进入到了高潮期。

其后,随着谣言重要性的减弱,谣言传播的频率开始下降,谣言传播逐步进入衰退期,直到谣言完全消失。

造谣者心理或是娱乐或是为了发泄或者是为了竞争,传谣者心理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定相信谣言,他也可能根本不相信谣言,或者对谣言将信将疑。

相信谣言的人,往往在谣言与自己利益相关时,表现出巨大的传谣热情。

或者在谣言与己无关时,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不相信谣言的人,在谣言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即使明知是谎言,也会参与谣言的传播,甚至会添油加醋,使谣言更为"合理化",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所以针对这样的特点,认为避免谣言的关键在于让信息透明化,利用大众传媒的特点,只要第一时间透露事实真相,做出反应,让大众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谣言就无法制造。

比如西藏事件,正是当时政府的犹豫,让西方媒体趁机进入,cnn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诋毁国家形象,以至于完全陷入被动。

而之后的新疆事件,有了教训后的政府迅速作出反应,让事实透明化,谣言就得以避免。

所以,要避免谣言,就务必让信息透明,不隐瞒事实。

这是我的答案,仅供参考,自己举例子最好不要和我的一样。

不然评卷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影响。

论述,实践,是我的个人答案,因为是活题,没有标准的,不会的参考我的答,自己动手改改。

简答题图,我画不出来,你们最好看看书,按书上的来画。

Ps:这个只是我个人的答案,也只是个范例,仅供你们参考。

希望你们能根据这个写出自己的卷子,不要完全照抄。

只要态度端正学校不会让你们挂科的。

祝你们有个好成绩,有个好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