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是针对某建筑工地降水问题,设计了一套全面的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通过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排水工程以及降水设施的建设,确保工地在降雨天气下的正常施工。
二、工程内容1. 防水工程(1)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水阻处理,采用特殊防水材料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不受水渗透。
(2) 建设雨水管网,将工地附近的雨水全部引导入管网,避免积水现象。
2. 排水工程(1) 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沟、雨水管道等,确保工地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2) 建设雨水池,将工地附近的雨水收集起来,待排水沟水位下降时再逐步排出。
3. 降水设施建设(1) 建设雨篷,将建筑施工现场遮盖住,避免雨水直接接触到施工材料。
(2) 架设抛物线管道,将降雨时的雨水引导到指定地点。
三、施工流程1. 防水工程施工流程:(1) 清理施工现场及材料搬运。
(2) 进行地基处理,涂刷防水材料。
(3) 进行地面处理,涂刷防水材料。
(4) 完成防水处理,检查工程质量。
2. 排水工程施工流程:(1) 清理施工现场及材料搬运。
(2) 挖掘雨水排水沟。
(3) 设置排水管道。
(4) 完成排水工程,检查工程质量。
3. 降水设施建设施工流程:(1) 清理施工现场及材料搬运。
(2) 搭建雨篷。
(3) 进行抛物线管道的架设。
(4) 完成降水设施建设,检查工程质量。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操作,合理安排工人的作业区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可靠。
3.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技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的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可以保证工地在降雨天气下仍能正常施工。
相关的防水、排水工程以及降水设施的建设将有效地解决降水问题,提高工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进度能够按时完成。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减少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与安全要求1.1施工目标:通过管井降水工程,解决工地降雨天气对施工现场造成的积水问题,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1.2安全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前准备2.1调查工程区域降水情况:了解工程区域的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持续时间。
2.2确定管井降水施工位置:根据工程区域的地形、坡度和水文条件,确定最佳的管井降水位置。
2.3资源准备: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管道、水泵、阀门等。
三、施工工艺与方案3.1管道铺设:根据工程需要,在工地内或周边地区铺设管道。
管道可以采用PVC管或HDPE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和长度。
3.2管道连接:使用专用的管道连接件将管道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3.3管井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在管道的适当位置设置管井,以便于水泵的安装和维修。
3.4水泵选型与安装:根据工地的降水情况和管道长度,选择合适的水泵,并将其安装在管井内。
3.5阀门设置与控制:在管道中设置适当的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关和水流量。
3.6水泵运行与监控: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安装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四、施工流程4.1确定降水施工时间: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降水较少或停止降雨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4.2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降水施工的范围和区域。
4.3进行管道铺设: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管道畅通。
4.4安装水泵和阀门:将水泵安装在管井内,并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阀门,确保水流畅通和控制精确。
4.5启动水泵进行降水:根据施工现场的降水情况,启动水泵进行降水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畅通和安全。
4.6监控与维护:定期对水泵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道的液位和水流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五、安全措施5.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 设计图纸及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规模:XX平方米4. 基坑深度:XX米5. 基坑形状:矩形三、降水目的1. 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2. 防止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受到浸泡影响;3. 提高土方开挖效率,确保工程进度。
四、降水方案1. 降水方式:井点降水2. 降水范围:基坑周边及地下管线周边3. 降水深度:XX米4. 降水设备:潜水泵、井点管、抽水设备等五、施工准备1. 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2. 准备施工材料、设备,确保满足施工需求;3.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4.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六、施工工艺1. 井点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确定井点位置,布置井点管;2. 井点施工: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将井点管埋设至设计深度;3. 降水设备安装:在井点管顶部安装潜水泵、抽水设备等;4. 降水运行:启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位。
七、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井点布置合理、施工质量合格;3. 定期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测,确保地下水位达到设计要求;4.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八、施工安全措施1. 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施工;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3.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4.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九、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1周2. 井点布置及施工:2周3. 降水设备安装及运行:1周4. 降水效果监测及调整:1周5. 施工结束:1周十、环保措施1.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2. 降水过程中,对抽取的地下水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3.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GB50345-2010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4.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技术规范》JGJ120-20125.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6.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地区基坑降水工程2. 工程地点:某地区3. 工程规模: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基坑深度约为5米4. 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 施工工期:90天三、降水工程特点分析与对策1. 降水目的: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不超过基坑底面,防止基坑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
2. 工程特点分析:(1)地下水位较高,需进行降水工程;(2)基坑深度较大,降水效果需保证;(3)周边环境复杂,需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降水对策:(1)采用明沟加集水井降水;(2)设置降水井,进行深井降水;(3)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降水效果。
四、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责任,进行技术培训。
2. 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降水设备、材料,如水泵、排水管道、集水井等。
3. 施工机械准备:准备挖掘机、吊车、搅拌车等施工机械。
五、降水井施工方法1. 施工前,对降水井位置进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
2. 挖掘井口,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3. 设置集水井,收集降水井中的地下水。
4. 连接排水管道,将集水井中的地下水排至指定地点。
六、监控量测1. 对降水井深度、降水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 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七、施工进度安排及资源配置1.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管线工程施工降水专项方案

管线工程施工降水专项方案一、前言为了保障管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降水对施工的影响,特制定本管线工程施工降水专项方案。
本方案包括降水监测、降水预警、降水应对措施等内容,旨在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降水监测1. 建立降水监测系统在管线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建立降水监测系统,包括气象站、降水传感器等设备,监测降水的强度、时长、频率等信息,确保第一时间获知降水情况。
2. 监测人员培训安排专门的监测人员,对其进行降水监测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降水信息,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
三、降水预警1. 制定降水预警标准根据监测数据和天气预报信息,制定不同降水强度对施工的影响程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标准,以便及时做出决策。
2. 建立预警通知机制确保监测人员能够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并能够传达给施工现场相关人员,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 针对不同预警等级制定不同应对措施根据预警等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暂停施工、安排人员撤离、加固施工现场等。
四、降水应对措施1. 施工现场加固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排水设施,排除雨水,确保施工现场不受积水影响;对施工场地、边坡、边沟等地点进行加固,防止受降水影响导致塌方、滑坡等安全事故。
2. 施工设备和材料保护对施工设备进行防水保护,防止受雨水侵蚀;对施工用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影响施工质量。
3. 安排人员撤离在降水预警后,安排施工现场人员及时撤离,确保人员安全;同时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确保现场人员安全撤离。
4. 临时排水设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设施,确保雨水及时排出,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五、降水后恢复工作1. 断点工作记录在降水后,及时记录工程的断点,便于后续工作恢复时对已完成工作进行评估。
2. 工程质量检查对降水影响的工程部分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不受降水影响的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工程恢复计划根据降水造成的影响,制定工程恢复计划,确保能够尽快恢复工程进度。
降水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降水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降水工程是指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在地质、土木及环境工程中采用特殊的排水、防渗控制措施和设施,使得工程安全运行,其作用不仅在于有效排除地下和地表水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同时也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规制和利用。
本次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某某工程项目的降水工程进行详细设计和施工规划,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二、施工前准备1. 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技术调研,了解工程的地质和水文环境情况,确定降水工程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
2.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时间表,明确每个施工节点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
3. 开展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安全措施、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 确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清单,并对其进行检查和采购,保证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三、施工方案1. 地表排水工程:对工程现场进行地表排水设计,设置合适的排水沟、排水管道和雨水沉积池,确保工程现场的排水畅通,避免因雨水积聚而导致的施工延误和安全事故。
2. 地下排水工程:对工程现场进行地下排水设计,设置合适的排水管道和井,通过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除,确保工程基础的稳定和施工现场的干燥。
3. 防渗工程:采用适当的防渗材料和工艺,对工程基坑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地下水渗漏对基础工程的影响,确保工程基础的安全和稳定。
4. 施工期间的监测和应急预案:在施工期间对排水设施和防渗设施进行定期监测,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排水和渗漏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 流程简介4.1 准备工作4.2 地表排水工程4.3 地下排水工程4.4 防渗工程4.5 监测和应急预案五、施工计划1. 准备工作: 2023年5月-2023年6月在此阶段,主要进行勘察、调研和方案设计等准备工作。
2. 地表排水工程: 2023年7月-2023年9月在此阶段,主要进行地表排水设计和施工,确保施工现场的排水畅通。
工程施工专项降水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6.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4. 工程地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质主要为粉土、粉砂,地下水位较高。
三、降水目的1. 保障基坑施工安全,防止基坑坍塌、流砂等现象发生;2. 便于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3. 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4.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四、降水方法1. 采用井点降水法,即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通过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排出,降低地下水位;2. 井点管采用Φ150mm的PVC管,长度根据地下水位情况确定;3. 井点管间距为2-3m,呈梅花状布置;4. 井点管埋设深度应低于地下水位1-2m。
五、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降水施工方案,确定井点管埋设深度、间距等参数;2. 井点管埋设:按照设计方案,在基坑周围埋设井点管,确保井点管垂直、平整;3. 抽水设备安装:在地面安装抽水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稳定;4. 抽水试验:启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试验,检查井点降水效果;5. 降水施工:根据抽水试验结果,调整井点管埋设深度和抽水设备运行参数,确保降水效果;6. 降水结束:当地下水位降至设计要求后,停止抽水,将井点管回填,恢复地面。
六、质量控制1. 井点管埋设:确保井点管垂直、平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 抽水设备安装: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抽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3. 降水效果监测:定期监测地下水位,确保降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4.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包括井点管埋设深度、抽水设备运行参数、降水效果等。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控制,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
工程概况包括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等。
工程目标是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环保的降水作业。
二、降水条件分析通过对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与分析,包括地下水分布、补给排泄条件、动态变化规律等,为后续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技术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三、施工方案选择根据降水条件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可能的方案包括管井降水、电渗析降水、注浆堵水等。
需综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工期等因素。
四、技术措施与工艺针对所选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与工艺。
包括降水井的布置与施工、降水设备的选型与安装、降水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等。
确保技术措施科学合理,满足工程要求。
五、施工设备与材料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明确所需的施工设备与材料。
包括降水井钻探设备、降水泵、注浆设备等,以及相应的管材、滤料、注浆材料等。
确保设备与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六、安全风险与措施分析降水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井壁坍塌、设备故障等。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加强井壁支护、定期维护设备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七、质量监控与验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降水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
包括降水井的施工质量、降水效果等。
同时,制定验收标准和方法,对降水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八、环境保护与治理在降水施工过程中,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合理布置降水井,避免对周边地下水的污染;合理处理废水,确保排放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建立环境治理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治理和修复。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详细规划和实施,本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得到有效满足,为实现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嘉丰建设有限公司降水专项施工方案莲福枫景项目井点降水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河南嘉丰建设有限公司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二.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2、水文地质概况三.施工部署四.降水设计情况五.降水量估算与降水井点施工六.施工进度计划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八.抽水监测与管理九.文明环保施工措施十.应急措施目录3..3..3...4.5..5.1515202121河南嘉丰建设有限公司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0、岩土勘查报告二. 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开封市兰考县幸福枫景住宅小区项目,位于兰考县中州路黄河路西南角。
本项目共11栋楼,其中2、5、7、9、11#楼基础施 工过程需要降水,针对该工程2/5/7/9/11#楼编制本降水施工方案, 该方案涉及楼号户型完全相同,共用一套图纸。
场区离河岸较近,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场区东侧小河沟和降水补给。
单体建筑面积 5710m2, 基底面积470m2 2、水文地质概况1、 2、 3、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 《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5、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7、 8、本工程施工图纸 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地形相对平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地区岩土自上至下划分为8个层次,各层地质特征分述如下:层①粉砂:黄褐色-灰褐色,湿-饱和,松散-稍密。
地表为填土或耕植土,厚度一般不超过1米,向下较纯净。
层②粉质粘土:灰褐色-黄褐色,软塑,含铁锰质斑纹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
层③粉土:黄褐色-灰褐色,湿-很湿,局部夹软塑粉质黏土薄层,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④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分布有粉土夹层。
层⑤粉土:黄褐色-灰褐色,切面无光泽,摇震反应迅速。
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⑥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分布有粉土夹层。
层⑦细砂:黄褐色,密实,饱和。
较纯净,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颗粒级配一般。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分布有粉土夹层。
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约0.8m~1.4m,相应标高-1.87m~-2.53m ;地下水年变幅越2米。
近5年最高水位埋深0米,高程-1.2米。
设计基准期最高水位按-1米考虑。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受大气降雨及场区东侧小河沟补给。
拟建场区地下水对人体无碍, 工人只要配备一般的劳动防护用品即可下基坑作业。
三.施工部署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水文地质报告,做好管井及观测井的平面定位、降水深度等设计工作;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渣土外运申报和天气预报资料收集工作,保障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3、排水所使用的电气元件,设备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排水施工;4、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坑内降水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5、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组织人员对基坑的变形进行检测, 若遇紧急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降水设计情况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条件, 可采取放坡开挖。
勘察期间查明场地内稳定水位埋深 1.2~1.5m,基坑施工中应采取降水措施。
本基坑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施工时配合明排疏干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降水设计所需的各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如下: 的渗透系数可取4米/天,层②的渗透系数可取0.08米/天,层③的 渗透系数可取0.68米/天。
下水位通过降水后,坑内水位距基坑底最低点应保证500mn 以上。
每个基坑内设置水位观察孔 2个,以观察坑内水位的下降情况。
基坑东侧因离河沟较近,为保证降水效果在东侧安装双排降水井 点。
00000000 O O ° O Q丄。
OO&OOOOOOOOO O OOo 0 o o o o o o o_____I oO O' O O O O 0oQ o五. 降水量估算与降水井点施工1、基本参数 据邻近场地抽水试验结果,降水深度范围内土层综合渗透系数k=4.0m/d 。
基坑设计水位降深 S 为2.8m (即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以下 2.0m ),含水层厚度H 取20.0m 。
2、基坑涌水量(Q )估算 根据等代大井法估算了该基坑的涌水量,估算时采用下式:Q=1.366[K(2H-s)s]/lg(R o /r o )层① 基坑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井点管长度为4.5米,管径为32mm 间距1.2-1.5米,集水总管径为 100mm 井点管成孔后安装井点管, 后回灌50Kg 粗砂,离地面以下1米范围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地2、5、7、9、11#楼井点平面布置图(每栋楼设5套降水设备)Q O■ 00 o 0 o Q O 0 Q 0 o Q O 0O 0 o 0 _ o口O'OOOO 。
- 0-00000^式中R o=R+ r oR=2sy KH=216.5m r o=V(F/3.14 ),F ――基坑面积(基坑面积为470m)计算结果:Q=804.34 (m/d ),总涌水量4022m3/d3、设备选用、主要材料用量选用ZY-7.5型离心泵25台(每栋楼5台),每台设备连接井点管20根;JS-45型泵5台,扬程36m流量45n3/h。
每天抽水18小时则可满足要求:45m3X 18小时X 5台=4050m。
4 、施工准备(1)施工机具a、滤管:0 32 ,长0.8m左右,在管壁上钻0 8 mm的小圆孔,孔距为50 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部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n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
b井点管:0 32,壁厚为3.0mm的UPVC f。
C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d总管:0 100MMI冈管,壁厚为4.0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 防止漏气、漏水。
e、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f、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旧设备振冲机架) 、牵引力为6t 的绞车。
g、凿孔冲击管:0 150X 5的钢管,其长度为8m成孔孔径150-200mm h水枪:0 50X 5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0 16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i、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j、高压水泵:100TSM-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2)、材料粗砂与碎石,不宜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3)技术准备a、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b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有序进场,进行机械组装和调试、报验等工作。
C、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由专业人员负责,保证施工过程按时完成。
d技术员在图纸会审后向测量员做技术交底,测量员接收与本工程有关的坐标、水准点,按图纸布置的间距进行测量放线,定出降水点位置,并经甲方、监理有关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4)、平整场地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自制简易井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井架在场地内移动。
(5)、轻型井点水管及排水明沟的布设根据地质报告及现场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基坑开挖、地下室底板施工顺利进行,基坑开挖前需先进行基坑降水,地下水位通过降水后,坑内地下水位距基坑最低点应保证500以上。
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为达到降水效果确保后续工程施工,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是沿基坑支护周边的内侧以一定间距埋入井点管,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联管与铺设在基坑边缘的集水总管相连,集水总管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原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最低点。
这种对于以排水.疏干降低淤泥含水量达到淤泥固结为目的;使边坡稳定.基坑开挖会更有利。
井点管沿基坑四周埋设,井点管管径32mm间距1.2m,埋深4.5m。
在轻型井点降水系统中,各井点是布置在基坑周围,根据基坑水位降落坡度环状井点为1/10的原理。
由于许多井点同时抽水,使各个单井的水位降落漏斗相互干扰。
因此,必须考虑群井作用,其总涌水量不等于单个井涌水量的总和,各单井的涌水量计算要小,但总的水位降低值是大于单个井点抽水时的水位降低值,这种现象对于以疏干为主要目的的基坑施工更有利。
沿基坑顶四周设砖砌排水明沟200X 300〜500mm于转角处设集水井400X 600mm深800mm基坑内沿承台外围设排水明沟300X 200mm每隔40〜50米设集水井0 500,深800mm遇拐角处另增加集水井,规格于上述相同。
做法:采用标砖砌筑120墙,内侧用1:2 水泥砂浆抹灰。
基坑内共设降水观测孔4个。
5、井点安装(1)、安装程序井点放线定位7安装高压水泵7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7布置安装总管T井点管于总管连接T安装抽水设备T试抽与检查T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埋设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排泄多余水。
2)、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
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 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
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50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 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