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视传媒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2014年户外电子屏广告行业简析

2014年户外电子屏广告行业简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2)
1、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监管 (2)
2、行业自律 (2)
二、广告行业发展状况 (3)
三、行业市场规模 (3)
1、中国广告市场 (4)
2、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 (4)
四、行业风险特征 (6)
1、经济环境风险 (6)
2、市场供需风险 (6)
五、行业竞争格局 (6)
1、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7)
2、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 (8)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广告行业实行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的双层管理体制。
1、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监管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要负责广播电影电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宣传创作的方针政策、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的把握、事业产业发展规划、节目的进口和收录管理、活动宣传交流监管等一系列与影视娱乐相关的业务。
而国家工商总局则是我国广告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广告发布活动和广告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中,广告发布活动管理主要包括制定、执行、监测广告发布标准,查处违法广告;广告经营活动管理包括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取缔非法经营行为等;此外,国家工商总局还承担指导广告行业发展的职能。
2、行业自律
目前,广告行业主要的自律组织是中国广告协会,是联系政府广告行政管理机构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桥梁和纽带。
其主要职能是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
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出版业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是:电视设备、数字设备、无线设备及相关技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影视传媒类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影视传媒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影视传媒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和行业监管者提供参考。
二、行业概况1. 行业规模: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影视传媒行业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其中,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20亿元,电视剧和网络剧市场收入超过2000亿元。
2. 市场结构:影视传媒行业市场结构以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剧为主,其中电影市场占比最大,达到40%以上。
3. 竞争格局: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大影视公司市场份额超过60%。
三、财务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2022年,我国影视传媒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电影票房收入增长10%,电视剧和网络剧市场收入增长7%。
(2)毛利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其中,电影毛利率最高,达到30%;电视剧和网络剧毛利率分别为20%和22%。
(3)净利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净利率为8%,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其中,电影净利率最高,达到10%;电视剧和网络剧净利率分别为6%和4%。
2. 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流动比率为1.5,较上年提高0.2。
表明行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速动比率为1.0,与上年持平。
表明行业短期偿债能力稳定。
(3)资产负债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0%,较上年降低5个百分点。
表明行业财务风险有所降低。
3. 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次,较上年提高1次。
表明行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加快。
(2)存货周转率:2022年,影视传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率为2次,较上年提高0.5次。
华视传媒201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华视传媒201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华视传媒2012年第二季度业绩。
2012年第二季度主要的财务和营业数据201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2,810万美元,全部是广告收入。
2012年第二季度毛利为负540万美元。
2012年第二季度的营业亏损为2.01亿美元。
2012年第二季度的营业亏损主要是因为公司于本季度对公司在2008年的六个广告代理业务实体的并购以及2010年完成的数码媒体集团并购所产生的商誉和无形资产计提了 1.79亿美元的非现金减值费用。
201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为1.94亿美元。
2012年第二季度不包括股份支付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与诉讼相关的或有损失准备金、减值损失和减值产生的所得税收益的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2,070万美元。
2012年第二季度的基本每股净亏损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1.91美元(每份美国存托股票凭证ADS代表一股普通股)。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70万美元。
2012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入为90万美元。
在2012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网络可播出时间总数为41,012小时。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覆盖中国20个城市(包括独家代理以及成立了合资公司的城市),共计136,075个屏幕。
2012年第二季度公司网络的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658美元。
2012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网络每播出小时平均销售6.56分钟广告时间。
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先生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对客户的广告投放有着负面影响,也造成公司第二季度收入表现疲弱。
另外,不断攀升的媒体成本也制约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正努力通过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来降低媒体成本、加强团队建设、优化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提升节目内容质量以及从传统电视行业招募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来扩展客户资源等方式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华视传媒201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华视传媒201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华视传媒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华视传媒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8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20万美元下滑14.0%,比上一季度的2670万美元增长6.9%;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370万美元,去年同期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1430万美元,上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580万美元。
华视传媒在今年9月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预计,2013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收入将在2700万美元到2800万美元之间;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不高于400万美元。
最新财报显示,华视传媒第三季度广告收入为2850万美元,超出预期;净亏损为1430万美元,不及预期。
2013年第三季度主要业绩:-华视传媒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8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20万美元下滑14.0%,比上一季度的2670万美元增长6.9%,超出公司此前预期;-华视传媒2013年第三季度毛利润为690万美元,上一季度毛利润为450万美元;-华视传媒2013年第三季度的营业亏损为29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的营业亏损520万美元收窄43.5%;-201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37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580万美元收窄36.6%,去年同期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1430万美元;-2013年第三季度不包括股权奖励支出和与诉讼相关的或有损失准备金的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350万美元,好于公司此前预期的净亏损400万美元;-201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基本每股净亏损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0.73美元(每股美国存托股票凭证ADS代表20股普通股);-截至2013年9月30日,华视传媒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70万美元。
2013年第三季度,华视传媒用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230万美元;-在2013年第三季度,华视传媒的网络可播出时间总数为39930小时,上一季度为39495小时;-截至2013年9月30日,华视传媒的移动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覆盖中国19个城市(包括独家代理以及成立了合资华视传媒的城市),共计110383个屏幕;-2013年第三季度华视传媒网络的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687美元,比上一季度的665美元增长3.3%;-2013年第三季度华视传媒的网络每播出小时平均销售7.95分钟广告时间,比上一季度的7.13分钟增长11.5%;华视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表示:“在第三季度中,我们看到了公司运营效率整体改善的迹象,同时也看到公司的毛利率呈现出正增长的迹象,部分原因是我们在促销营销活动和程序设计创造力等方面作出了勤勉的努力。
华视传媒201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华视传媒201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华视传媒2012年第一季度业绩。
报告显示,华视传媒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830万美元,净亏损为2110万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主要的财务和营业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830万美元,全部是广告收入,略高于公司给出的收入指引。
201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负400万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为2,250万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为2,110万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不包括股份支付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和与诉讼相关的或有损失准备金的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1,800万美元,在公司指引的范围之内。
2012年第一季度的基本每股净亏损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0.21美元(每份美国存托股票凭证ADS代表一股普通股)。
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90万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为1,110万美元。
在201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网络可播出时间总数为41,012小时。
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广告网络覆盖中国20个城市(包括独家代理与合资公司的城市),共计135,762个屏幕。
2012年第一季度公司网络的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679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网络每播出小时平均销售6.31分钟广告时间。
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利民表示:“第一季度,除了季节性因素以外,部分互联网公司由于资金不到位导致广告投放量的减少,以及部分对价格较敏感的中小客户对我们2011年第四季度提价采取的短暂的适应性观望也对公司收入和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优化管理体制和媒体平台,改良我们的广告产品节目设计,并且增加向我们的媒体平台发送统一的自制电视节目。
着眼于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我们有信心公司的媒体平台能够在今年下半年吸引更多的广告投放,并带动公司业绩的反弹。
”华视传媒高级财务副总裁王焱补充道:“尽管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并且出现了部分客户推迟广告投放的情况,公司的收入出现同比与环比的下滑,但我们第一季度的广告收入仍然超出了指引范围。
华视传媒的整合时代

的数据 ,均 上涨逾 7 % ,比华视传媒 早 0
几个 月 上市 的航美 传 媒 ( MC A N)则 以 86 . 美金 报收 ,市值为 55 4 . 9亿美金 。
逆市 调 整
“
I
磊
在 华 视 传 媒 创 始 人 兼 董 事
平台规模不无关系 。 20 0 9年 , 华 视 以 1 . 美 金 的 总 价 6亿
与那 些高 价跑 马圈地 而又被 挡在 上
市 门外 的户外 媒 体相 比,李利 民认 为, 华 视 “ 去 的 谈 判 并 没 有 太 过 急 ,还 是 过 比较 靠 谱 的 ” 。 强 化 成 本 意 识 一 直 是 华 视 内 控 的一
冬及后 来的并 购备足 了弹药 。
反 观 自己的平 台 ,华 视认 为 ,其更 应该被视为 “ 传统电视” 。理 由是 , 其一 ,
传媒 反 而启 动 1 . 6亿美 金 收购地 铁传 媒
D M前 的分 众 传媒 ,曾因收购而背上 亏损 帽子;而今 ,
逆 市 收 购 ,是 加 号 、乘 号 还 是 减 号 ?
2 0 年底接受记者采访 的李利 民称 , 09 经过三个月 的过渡期 ,华视对 D MG,已 经完成 了吸 收并 购 ,接下来 ,将加 大对 现有终端平 台的深度整合 、精细化运作 。 根据雅虎财 经 1 1 月 2日的数 据 ,华 视 ( IN)收 盘 价 反 弹 至 1.5美 金 , VS 1 5
的 平 均 广 告 收 入 为 12 美 金 , 而 2 0 03 09
年第 一 季 度 至 第 三 季 度 的数 据 分 别 为
7 2 金 、8 5美 金 和 8 5 金 。 9美 6 4美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2014年4月第一节重要提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季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负责人李东生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总监CFO)黄旭斌先生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释义第二节主要财务数据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1.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表注:1、报告期内,本公司之全资子公司T.C.L.实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业控股”)取得香港上市公司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HK1777,以下简称“花样年控股”)15%的股权,实业控股初始投资成本9.6亿元小于分占花样年控股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约2.7亿元,该差额一次性收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于2013年进入了行权期,自2013年5月2日起至2014年1月12日,激励对象采用自主行权的方式行权共58,870,080份,上年同期公司总股本为8,476,218,834股,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股本增加至8,535,088,914股。
1.2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1.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单位:元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概述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净利润9.28亿元,同比增长93.1%,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长141.6%。
集团各主要产业销售收入(单位:亿元)集团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华星光电业务保持了较高的产能稼动率和综合良品率,继续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由于集团持有华星光电的股权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5.0%提升至84.4%,集团分占华星光电的净利润同比大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视传媒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华视传媒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华视传媒第一季度总营收为22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10万美元增长29.1%;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750万美元,去年同期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为1460万美元,相比之下同比收窄。
2014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和营业数据
201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20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毛亏损为2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为75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不包括股份支付费用,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的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72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的基本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和摊薄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均为1.41美元,每1股美国存托股份代表20股普通股)。
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1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出为270万美元。
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频道联播网覆盖中国19个城市(拥有独家媒体资源以及合资公司的城市),共计109,484个屏幕。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联播网播出小时总数为37,620小时。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543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每播出小时平均销售7.03分钟广告时间。
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先生表示:“2014年第一季度对华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欣喜地看到,尽管受到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我们的核心广告业务取得强劲的同比增长。
我们丰富多样的广告产品也得到了广告主的充分认可。
预计公司在2014年余下的时间将会有更强劲的表现。
此外,如早前公告的,我们与数码媒体集团献售股股东已达成了有建设性的和解安排,这将使管理层更加专注于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目标。
作为移动互联网在城市户外空间中的第一入口,我们正大力拓(55.53, 0.37, 0.67%)展构建中国最大的公共交通Wi-Fi网络。
”
华视传媒首席财务官王焱先生补充道:“尽管广告主投放仍然谨慎,但华视基础业务的增长仍然证明了我们在中国广告市场的独特价值。
随着核心广告业务的持续提升和长时间诉讼的和解,公司已做好准备迎接由移动互联网领域带来的激动人心的机遇。
”
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分析
华视传媒2014年第一季度的总收入为2,200万美元,较2013年第一季度1,710万美元增长29.1%。
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快速消费品,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游戏客户需求的强劲增长。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联播网播出小时总数为37,620小时,而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四季度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联播网播出小时总数为39,060小时和38,458小时。
2014年第一季度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543美元,而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四季度的每播出小时平均广告收入分别为394美元772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售出的广告总播出时间为264,476分钟,而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四季度的公司售出的广告总播出时间为分别为204,829分钟和352,418分钟。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在每播出小时里平均售出了7.03分钟的广告时间,而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四季度的每播出小时里平均售出的广告时间分别为5.24分钟和9.16分钟。
在2014年第一季度,共有314个广告客户直接或通过代理向公司购买了广告时间,而在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四季度内分别有361个和462个广告客户直接或通过代理向公司购买了广告时间。
作为公司广告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2014年第一季度的媒体成本为1,850万美元,较2013年第一季度的1,780万美元增加了
3.8%,较2013年第四季度的1,980万美元下降了6.6%。
2014年第一季度的毛亏损为2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一季度毛亏损为510万美元,2013年第四季度的毛利润为76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广告销售毛利润率为负0.9%,而2013年第一季度告销售毛利润率为负30.2%,2013年第四季度的广告销售毛利润为22.0%。
201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和市场费用为560万美元,较2013年第一季度的720万美元减少了22.6%,较2013年第四季度的540万美元增加了3.9%。
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本季度广告收入的25.6%,而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四季度的销售和市场费用分别占相应季度广告收入的42.4%和17.2%。
2014年第一季度的管理费用为220万美元,较2013年第一季度的230万美元减少了1.5%,较2013年第四季度的240万美元减少了9.1%。
2014年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为710万美元,201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为1,440万美元,而2013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5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息费用为3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一季度与2013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息费用分别为19万美元和3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为3万美元,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为3万美元,而2013年第四季度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为2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75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为1,460万美元,201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利润为1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和摊薄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均为1.41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不包括股份支付费用和与诉讼相关的或有损失,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720万美元,而201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1,280万美元,201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华视传媒股东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为40万美元。
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联播网中播出终端总数为109,484个,而2012年3月31日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联播网中播出终端总数为107,838个,2012年12月31日公司的移动数字电视联播网中播出终端总数为111,163个。
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共有617名员工,而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715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42名员工。
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10万美元,而201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9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出为270万美元,而2013年第四季度,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为580万美元。
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折旧和摊销费用为100万美元,资本性支出为40万美元。
公司的近期发展
任命首席战略官
华视传媒任命邓天霖先生为公司首席战略官,并于2014年6月3日生效。
邓先生将作为管理层的重要成员参与负责管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
邓先生拥有20多年通讯行业从业经历,曾于多个跨国通讯企业担任亚太区或中国区高层管理人员。
在加入公司之前,邓先生历任加拿大诺瓦特尔(Novatel)通讯公司亚太区总经理,美国哈里斯(Harris)通讯公司亚太区总经理,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互联网业务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及麦斯威尔科技公司中国首席运营官。
邓先生还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邓先生于1984年获得北京邮电大学电气工程学位,1990年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业务展望
公司预期2014年第二季度的广告收入将在3,000万美元到3,160万美元之间,同比广告收入增长12.4%到18.3%之间。
公司上述预期是在1美元兑换人民币6.1145元的基础上建立的。
公司提示本次给出的指引是建立在截至此次业绩公告日止,公司现有的已经拥有了独家媒体资源或者合资公司的业务网络的基础上的。
如果公司网络所覆盖的城市增加或减少,则管理层的预测可能因此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