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给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专业学生姓名班级设计题目某县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资料1.设计为某县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

2.城市总体规划图一张,比例为1:2000,该市地形较为平坦,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城市西侧有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经过。

市区没有较明显的分界线,有三家较大的工厂。

3.城区的人口密度为450人/ hm2,综合用水量标准根据城市所在区域特点查阅规范确定。

4.工厂的用排水情况见下表工厂用水量表工厂名称最大供水量(m3/h)平均供水量(m3/h)最大排水量(m3/h)平均排水量(m3/h)备注甲850 750 650 600 排水无害乙720 600 500 450 排水无害丙640 480 360 300 排水无害5.甲、乙、丙三个工厂人数分别为:350人,300人,280人。

6.学校由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学院等组成,学校总在校生20000人。

7.政府机关日常工作人员800人。

8.医院的床位数为360床,医院工作人员有200人。

9. 商业日人流量为10000人/日。

10. 气象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0º,夏季最高气温36º,冬季最低气温-12º,冻土深度0.7米。

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11.水文资料:该地区年降雨量636毫米,最大月降水量159毫米,其中1964年年最大降水达到1185毫米。

河流的常年平均水位为13.26米,最高水位14.23米。

最大暴雨强度公式根据城市所在区域查手册确定。

12. 电力资料:该城市用电由城市电网统一供给,能够满足用电需要13. 设计主要参考资料:《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给水排水数据手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教材》;《建筑制图标准等技术资料》。

14.其他资料:城市的地质条件为:上层0.5米的耕地土质,下面是3.3米的亚粘土和5.7米的细沙,再下是石灰岩。

城市建筑物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8米。

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节2一、工程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2二、设计基本资料–––––––––––––––––––––––––––––––––––––2三、设计内容及要求–––––––––––––––––––––––––––––––––––2 第二节–––––––––––––––––––––––––––––––––––––––––––––––3一、在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3二、计算街区面积–––––––––––––––––––––––––––––––––––––3三、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3四、水力计算–––––––––––––––––––––––––––––––––––––––– 4五、绘制管道纵剖面图––––––––––––––––––––––––––––––––5 第三节–––––––––––––––––––––––––––––––––––––––––––––––6一、在平面图上布置雨水管道–––––––––––––––––––––––––––6二、计算街区面积––––––––––––––––––––––––––––––––––––6三、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6四、水力计算–––––––––––––––––––––––––––––––––––––––––7 参考资料–––––––––––––––––––––––––––––––––––––––––––101第一节设计说明书一、工程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运用已学的排水管网的专业知识,完成某开发区完全分流制排水(污水、雨水)管道的设计。

二、设计基本资料设计基本资料见课程设计任务书三、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方案1.污水管网设计方案(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2)根据设计人口数、污水量标准等计算污水设计流量(3)进行污水管道水利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等设计参数(4)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与污水处理厂的位置(5)绘制污水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2.雨水管网设计方案雨水管网最小覆土厚度为0.8(所有点的覆土厚度均不小于该值),雨水管如果埋深多大,可以用重新布置管线、起端改为加盖板的明渠、中下游管道改为矩形渠道等方法减小埋深。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 城市设计人口南岸区:人口密度420人/ha;江北区:人口密度400人/ha。

(3)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定额南岸区:180L/cap.d;江北区:160L/cap.d。

(4) 城市工业企业分布、市区地面覆盖情况该市分为南岸区、江北区,市内工业企业有皮毛厂、针织厂、棉纺厂、食品厂、化工厂各一座,还有商业和服务性质的公共建筑。

市区地面种类如:屋面占36%,混凝土路面占16%,碎石路面占10%,非铺砌路面占20%,绿地占18%。

(5) 工业企业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见表1.1。

(6) 公共建筑表1.1 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表市区内公共建筑物排出污水流量见表1.2。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1总论 (1)1.1 设计依据 (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1.3 设计原则 (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3)2方案选择和确定 (4)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8)3.1 污水管网定线 (8)3.2 污水设计流量 (10)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3)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19)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 (20)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1)4.1 雨水管网定线 (21)4.2 雨水设计流量 (22)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26)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 (27)5结论 (28)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 (29)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30)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30)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30)1.2 计算举例 (30)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 (31)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1)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3)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4)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 (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 (44)2.1 暴雨强度公式 (44)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44)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44)2.4 径流系数 (45)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 (46)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 (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47)三个人体会 (50)四参考书籍 (52)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3.支管的布置与定线
根据该镇街区建筑特征,为便于用户接管排水,街道支管采用低边式布置,具体布置见图纸。
根据以上步骤,该镇污水管网布置图中,主干管为1-10,具体划分为:1-2,2-3,3-4,4-5……9-10共9段;干管划分为:11-29,具体划分为1-11,11-12,12-13,13-14,9-15,15-16,15-17,17-18,8-19,19-20,20-21,21-22,6-23,23-24,24-25,2-26,9-27,27-28,28-29共19段,其余管段为支管。
2.污水总干管纵剖面图一张、某一雨水干管纵剖面图一张
3.设计计算与说明书
(一)城镇规划资料:
1.某城镇规划图
2.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状况:(见下表)
区域
名称
街坊人口密度(cap/ha)
房屋建筑
层数
卫生设备
状况
近期
远期
河南区
250
400
3
室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河北区
350
500
5
3.各种性质地面所占百分比: (见下表)
根据地形条件,主干管采用正交布置形式且沿地势较低(方便引入河流)的河流岸堤布置。考虑到该镇有两个工厂,一个在河上游,一个在河下游,污水干管最好以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的工厂为起始端,以便较快发挥效用和保持良好的水利条件,所以将工厂2作为干管起点进行敷设管道14-13,13-12,12-11…以及污水厂位置建于街区9处,详见图纸。
职工人数
淋浴人数
职工人数
淋浴人数
职工人数
淋浴人数
职工人数
淋浴人数
1
3000
1.3
300
100
400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前言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现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健康和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保证。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给水管道工程和排水管道工程两大类。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设计使我们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能使我们掌握查阅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产品目录的方法,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的水平,作好一个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熟练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详细计算和培养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提高方案的比较、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

培养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熟练专业软件应用。

本次对上海市给排水管网设计包括给水、污水、雨水三个部分。

通过参考管道课本和有关的资料进行了管网定线,给水流量,污水流量,雨水流量的计算,初步设计出了该城市的管网路线,在此基础上又绘制出了给水等水压线图,污水干管剖面图。

通过这次设计,我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老师给予指出。

目录前言 (1)目录 (2)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3)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5)2.1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5)2.1.1总变化系数: (5)2.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6)2.2.1设计要求 (6)2.2.2 污水干管及主干管设计流量附表 (7)2.2.3 污水干管及总干管水力学计算附表 (7)2.3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 (7)2.3.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7)2.2.2选择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7)2.2.3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组合 (7)2.2.4确定需要提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 (8)2.2.5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9)第三章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1)3.1雨水管网系统布置特点 (11)3.1.1特点 (11)3.1.2管网的布置 (11)3.2 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12)3.2.1该城市的平均径流系数Ψav (12)3.2.2 单位面积的径流 (12)3.3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13)3.3.1 雨水干管水力学计算附表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上海市排水管网设计一、设计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比例:1:10000;2、城市各区人口:10-20万第一区:10 万人第二区:10 万人第三区:20 万人;3、根据城镇规模依据综合标准定.4、城市位于我国地区;5、该城的冰冻深度为米;6、污水处理厂之处地下土壤为亚黏土,平均地下水位在米以下;7、沿总干管的地下土壤为亚沙土,平均地下水位在米以下;8、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工业企业排水特征为:20-30 L/s工厂类型最大班排水量日排水量水质特征备注甲25L/s 25L/s 污水乙30L/s 30L/s 污水9、水体特征:最高水位:米,最低水位米;常水位:米,最低水位时河宽米;10、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冰冻深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大作业题目城市污水管网得设计姓名姜晨旭学号2014010650指导教师王庆宏成绩二○一七年六月目录(一)设计概要 (2)1、1设计题目 (2)1、2设计内容 (2)1、3设计资料 (2)1、4设计参考资料 (3)(二)排水系统 (3)2、1排水体制 (3)2、2排水体制得选择 (4)(三)管网设计 (4)3、1管道定线 (4)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得施工、运行与维护方便; (4)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4)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5)3、1、4污水干管定线 (5)3、2水量计算 (6)3、3水力学计算 (8)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8)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9)(四)图形绘制 (10)(五)管材设计 (11)(一)设计概要1、1设计题目1、2设计内容(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3)完成水力计算,通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4)绘制主干管得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1)人口密度为400cap/ha;(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3)工厂得生活污水与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就是8、24L/s与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二)排水系统2、1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以采用各自独立得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

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种。

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1总论11.1 设计依据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1.3 设计原则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32方案选择和确定32.1 排水体制的确定3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4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63.1 污水管网定线63.2 污水设计流量9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12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18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19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194.1 雨水管网定线194.2 雨水设计流量20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3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25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255结论25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27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27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27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271.2 计算举例29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29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30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31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32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432.1 暴雨强度公式43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43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442.4 径流系数44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45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47三个人体会49四参考书籍50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设计依据1.1.1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 城市设计人口南岸区:人口密度420人/ha;江北区:人口密度400人/ha。

(3)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定额南岸区:180L/cap.d;江北区:160L/cap.d。

(4) 城市工业企业分布、市区地面覆盖情况该市分为南岸区、江北区,市内工业企业有皮毛厂、针织厂、棉纺厂、食品厂、化工厂各一座,还有商业和服务性质的公共建筑。

市区地面种类如:屋面占36%,混凝土路面占16%,碎石路面占10%,非铺砌路面占20%,绿地占18%。

(5)工业企业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见表1.1。

(6)公共建筑表1.1 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表市区内公共建筑物排出污水流量见表1.2。

表1.2 市区内公共建筑物排出污水流量表(7) 暴雨强度公式56.0)64.6()lg 65.01(1272++=t P q (L/s.ha)(8) 水文气象资料①城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冰冻深度0公尺; ②土壤为砂质粘土,地下水位距地表8米;③在水厂东侧公路桥处,河流二十年一遇最高洪水位245.0米,95%保证率的枯水位240.0米,常水位242.0米,水面平均比降3‰;④风向、风速:主风向为东北风,最大平均风速为2.4m/s ;⑤气压:平均气压为738.81mmHg;⑥气温:最高气温为43℃,最低-2.8℃,年平均温度18.1℃,一年中6℃以下的天数为3.2天;⑦湿度:年平均湿度为67.8%。

(9)现有给排水状况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及工厂生产用水均由城市自来水厂供应,水厂规模70000m3/d。

本市无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市区内原有零星合流制排水渠道,但断面太小,损坏严重。

(10)其它资料该市交通发达;电力可以保证供应;各种建筑材料和管道制品均可供应;有雄厚的施工技术力量。

1.3 设计原则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和环境保护要求统一规划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既技术先进,又切合实际,安全适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1.4 设计范围和任务某市规划的城区范围。

根据给予的城市总平面图和设计原始资料,独立完成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包括:绘制排水管道总平面图一张,污水、雨水主干管纵断面图一张,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2方案选择和确定2.1排水体制的确定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

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和维护管理费用。

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的很重要的工作。

排水体制的选择应该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状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之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二者的优缺点比较见表2.1。

表2.1 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比较通过上述比较,完全分流制体系工程造价虽然稍高,但是环保效果好,管理方便,对于该市本身来讲,只有一条B江流过,其对该市以后发展的意义很大,必须保护好江水资源,环保要求高;又由于市内无任何污水处理设施,市区内原有零星合流制排水管渠,但断面太小,损坏严重,没有必要利用原来的排水设施,应该重新施工。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在新建地区排水系统一般采取分流制。

综合考虑分析,本工程即属于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并结合该市的地形,气候,原有排水设施的状况等因素考虑,本市的排水系统的体制选择完全分流制(雨污分流制)。

2.2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这是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是否合并的问题。

当工业企业位于城市内,应尽量考虑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利用城市排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这是比较经济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废水都能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执行。

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间彼此不宜混合,多数采用清污分流、分质分流,当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成分与水质同生活污水相似时,可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用同一管道系统来排放;生产废水可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者在生产中重复使用。

一般食品厂及肉类加工厂等废水,水质与生活污水相似,当工厂位于市区内或距市区较近时,可考虑将这类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符合排入城市下水道的工业废水,单独的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排放,一般并不经济合理。

本市目前的工厂有皮毛厂、针织厂、棉纺厂、食品厂、化工厂,大部分都位于市区内。

其中,食品厂、皮毛厂的废水水质与生活污水相似,可以经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与生活污水统一处理;针织厂、棉纺厂污水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可直接排入污水管道;化工厂的污水水质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在厂内设置废水的局部处理除害设施,以满足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标准,然后再排入污水管道;医院的废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之后才能排放。

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

废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应设置监测设施。

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该市污水处理可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选择方式,即江北区和南岸区各单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分别对各区的污水进行分散处理以及通过过江倒虹管将污水合并到南岸区或江北区进入同一污水厂的集中处理。

综合考虑本市的地形,气候和水体状况以及城市的发展规划,并经过经济技术比较,采取将本市江北区和南岸区的污水合并集中处理的方式,而不采用每区各单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分别对各区的污水进行处理,具体考虑因素如下:(1) 将污水合并处理可以体现规模效益,虽然目前南岸区的污水流量较江北区大,但分析南岸区的地形和发展现状,南岸区的发展已经受到限制,相对来说江北区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并且地势较宽阔。

综合来看,两岸的污水量并不大,若分开处理建两个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前期投资及运行费用大,同时不方便运行管理,消耗人力,经济效益不明显。

因此,将两岸污水合并处理设一个污水厂较为合理,且两个污水厂的建设、运行、管理费用远远大于铺设倒虹管和建设泵站的费用。

考虑到各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考虑到未来扩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南北合建污水厂符合该市的长远发展与城市利益。

(2) 根据水流方向和常年风向,选择污水厂的场址。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污水厂位置的选择必须在城镇水体的下游,便于处理后出水会用和安全排放;污水厂厂址的选择应该有扩建的可能。

南岸区的污水流量较江北区大,按理把江北区的污水收集到南岸区处理更经济。

但南岸区的污水厂选址受给水厂与其取水口的制约且该处选址存在着排入江中的污水发生回水问题的可能。

南岸区下游为两江交汇的凸岸,容易形成回水,若在南岸建污水厂,为避免安全隐患则需将污水厂的排出口伸至江北区沿岸,工程造价高。

另外,根据南岸区的地形,其沿江下游的地面相对较高,将收集的污水输送到拟建于下游的污水处理厂,势必使管道埋深加大,从而增加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

而江北区属于开发区,随其发展,人口会越来越多,污水量也越来越大,相应的污水厂规模也应该扩大。

而根据南岸区的地形,该地区已无扩建可能,若将污水厂建在南岸区,规模不能扩大。

所以考虑将南岸区的污水通过江面最窄处与江北区污水合并,将污水厂修建于江北区下游地势平坦的地方,且污水排放口的设置需深入江心。

具体选址参见某市排水管道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 设置过江管道。

根据估算,将南岸区的污水输送到江岸时,管道的埋深已经比较大,所以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考虑采用在江面较窄处设置过江倒虹管的方式,通过下文的计算,将南岸区的污水用泵站压送通过倒虹管至对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