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六种类型
诗歌鉴赏的六种类型

诗歌鉴赏的六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
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XXX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1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平(朴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寄义:表层寄义+深层寄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归纳综合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伎俩+抒发什么情感+评判(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鉴赏,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与情感。
本文将归纳总结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学科内容。
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词按题材和形式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楚辞、唐诗等。
每一类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了解其分类有助于更好地鉴赏和理解。
二、古诗词的体裁古诗词的体裁分为诗和词两大类。
诗又可分为诗经、楚辞、汉赋、骈文等。
词可以分为宋词、元曲等。
不同体裁的古诗词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
三、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古诗词作为文学形式,有其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
比如,古诗词注重音韵的把握和节奏的呼应,追求意境上的意蕴和形式上的美感。
同时,还常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四、古诗词的韵律结构古诗词的韵律结构是其独特之处。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都有其特定的韵律模式和押韵方式。
韵律结构的掌握不仅能够体现作者的才情,还能增强作品的美感和节奏感。
五、古诗词的背景与意境古诗词往往描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通过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可以更好地把握其语言表达和意境。
同时,古诗词的意境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六、古诗词的名句欣赏古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们凝练而含蓄地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学习古诗词鉴赏,要重点欣赏和理解其中的名句,掌握其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
七、古诗词与时代文化古代的诗词作品往往承载着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
学习古诗词鉴赏,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把握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义。
八、古诗词的比兴手法比兴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意境。
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能够更好地解读并欣赏其中所表达的意义。
高考高中语文诗歌语言风格及表现手法知识点梳理

古诗词语言风格知识点梳理【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高考诗歌鉴赏中几种类型

诗歌鉴赏一.形象类(一)。
意象(即景,物,人等),意境类命题方式: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解题思路:1 描摹诗歌图景 2 概括意境特点 3 剖析作者思想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的画面(分值多时,可加上意象进行描绘诗中图景),营造了一种XX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XX的情感。
例:(09全国卷)军城早秋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秋天汉关的景象:朔云边月满西山。
夜晚,秋风,汉关,朔云,冷月更催飞将追骄虏,西山,是一幅夜景图。
营造了一莫遣沙场匹马还。
种阴沈浓重的氛围,寓意边境局势[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的紧张。
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二)物象类分析思路:提炼所写事物特征的词语挖掘事物内在的品格,精神抓好物与志的“契合点”,了解作者意图例:早梅解析: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张渭化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一树寒梅白玉条,“迥”字表现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迥临村路傍溪桥。
喻,表现早梅的冰清玉洁。
不知近水花先发,答案: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疑是经冬雪未消。
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问:诗人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三)人物形象命题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描摹诗中词人形象。
答题思路:1 明确诗歌中的形象(性格特征)。
2 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例:读下诗,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解析: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形象。
众鸟距己众鸟高飞尽,高且已飞去,独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云独去闲。
孤僻。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他的高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二语言类(一)对诗歌语言特色的鉴赏。
常见语言风格: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神韵命题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分析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高中语文常见古诗题材分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要想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之 古典诗词分类鉴赏 课件(65张ppt)

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①(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 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2)怀古伤己:①表达希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 人的缅怀之情;②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 意;③古人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却不能才尽其用,对比之下郁郁 寡欢、消极遁世。
(3)借古讽今:①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 族的前途命运,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②置身其外,站在历史的 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谨严,写景细致入微,感
情含蓄蕴藉,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
解析 答案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 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 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
担忧。
解析 答案
(2)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答案 相同点: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 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不同点:《其三》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 爱护与同情;《其六》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 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者 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知识分子的笔下,多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 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 愁多了。
高考语文备考古典诗词分类鉴赏精讲(6类)

高考语文备考古典诗词分类鉴赏精讲(6类)1.咏物诗词鉴赏要义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经典诗词鉴赏一、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鉴赏总: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分:1、前二句“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
“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
“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
2、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
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
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总: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
俗中见奇,翻出新意。
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
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二、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鉴赏总: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主旨)分:1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
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
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
“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2、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六种类型
一、分析形象型
1.提问格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
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1)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2)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1)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2)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三、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2.解答分析: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
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3.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五、炼字型
1.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