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800字10篇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800字10篇《海底两万里》能使读者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就仿佛穿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纱,让人看不透他;海,深不可测,至今没有人能去真正的了解他。
我从来都没有这样去了解海——读书,我曾以为书也只是把作者看到的,幻想的记录下来而已,但,《海底两万里》不一样,读了这本书,犹如身临其境。
这本书带我遨游了水中世界。
鹦鹉螺号船长带着对陆地的厌恶在水下开始生活,他的一切生活来源都来自水中,当他说出鹦鹉螺号先进的构造,当他报出那惊人的数字以及他那充满智慧的大脑,我震惊了!当鹦鹉螺号潜入水中与鱼群相伴时,我似乎也看到了那一只只可爱的鱼在我身边游动······读完了这本书,我闭上眼睛,仔细的回味中着书中的内容,我想,这段记忆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最令我佩服的是鹦鹉螺号船长解决事情的态度,冷静,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丝毫的紧张,如果那时遇到那种事情的人是我,我能像他一样镇定吗?我遇到一件小事就紧张,烦躁,想的不是如何去解决这件事情,而是怎么去逃避,到最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逃避是没有用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想办法,鹦鹉螺号被卡住,船长懂得用涨潮的时候逃出来,如果没有经验和知识,或许鹦鹉螺号就会被永远的卡在那里,遇到浮冰,船长聪明的想到可以从浮冰下穿过,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妈妈说,从浮冰下穿过这不是很容易就想到吗,怎么体现他的智慧?但,如果没有船长的机智,怎么会有鹦鹉螺号,从冰冷的海洋下穿过,或许当时只有鹦鹉螺号可以做到吧——虽然是幻想,但我还是被吸引住了,作者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海怪之谜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海怪之谜读后感
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
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鹦鹉螺号”的故事。
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
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
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
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
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
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船长,驾驶着这艘潜水艇,是一个不
明国籍的人。
他友好的接待了从大陆上来的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
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这个人会多种语言,他不喜欢登上大陆,
总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呆在海底下面,并且也不和大陆上的人们
来往。
这一部分介绍了整本书内所有的主要人物,比如尼摩船长,阿龙
纳斯教授和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等等。
在小说的这一部分,就已经介绍了一部分海底的奇妙景象,给人以流连忘返的感受。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船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海底两万里1-12章读后感(精选73篇)

海底两万里1-12章读后感(精选73篇)海底两万里1-12章读后感(精选73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两万里1-12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底两万里1-12章读后感篇1起初,我对《海底两万里》是毫无兴趣的,经过老师的介绍,我带着好奇心翻开了这部极具科幻艺术的小说,在阅读这部小说的同时,我相当于与阿龙纳克斯等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壮美、勇敢的旅行。
从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开始的一段充满想象的旅行。
这件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淌无人知晓的“怪物”——所谓的独角鲸。
一位叫阿龙纳克斯的教授接受邀请并与他的仆人——孔塞伊一同参加了捕捉行动,但两人在捕捉过程中,不幸与捕鲸手内德。
兰德一同落入水中,三人醒来时发现所谓的怪物原来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并结识了这艘潜艇的艇长:尼摩。
从此,这个与世隔绝的尼摩艇长带着他自己建造奇妙的潜水艇和他的“俘虏”一同遨游海底世界。
整个航程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尼摩艇长一行人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经受许多惊险。
在印度洋的采珠场与大鲨鱼展开搏斗,在红海里追捕濒于绝种的儒艮,在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狩猎,穿越阿拉伯海底隧道,参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礼,还遇到了潜艇搁浅堵人围攻,冰层封道……。
在十个月的慢慢航程中“鹦鹉螺”号载着尼摩等人一起经过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回到北冰洋,最后阿龙纳克斯教授,孔塞伊和内德。
兰德三人起逃回了陆地,并把尼摩艇长的秘密公布于众。
这本书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在此次旅行中,我与尼摩艇长等人随着事情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有时轻松愉快,有时惶恐、不安……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完成自然的知识启迪。
例如,人们在无法确定方向之时,可利用太阳来确定方位。
同学们,这就是集神奇的想象力,严谨的科学性,朴质的人性美于一身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精选52篇)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精选52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精选52篇)《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最终是想要告诫人们:没有梦想,没有理想,是不行的。
但梦想也不代表着空想,需要实际行动来实现。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怕失败,只怕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
只有梦想,加上行动,才会有进步,才会成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1《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一部巨著。
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惊险万分,扣人心弦。
海底森林、珊瑚王国、去南极点、杀章鱼群……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现了一个怪物,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独角鲸”。
于是,美国的“林肯号”逐洋舰特地去追捕这个“独角鲸”。
并邀请海洋学界知名人土阿龙纳斯先生一起参加。
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被“独角鲸”救起,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海洋中出现的怪物“独角鲸”是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
“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名子)的船长尼摩邀请他们一起再做一次海底旅行。
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多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还是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
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书中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
阿龙纳斯,是一位对知识勇于探索,永不满足的人;当尼德劝他逃走,他犹豫不决,他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发现仔细观察,并做了笔记。
康纳尔,一位对主人忠实的小伙子,对动物分类了若之掌。
任何动物只要知道名字。
就能分出它属什么类,哪一科……十分详细。
尼德兰,他是一位脾气爆躁的人,但他也很善良。
他曾救过尼摩船长的命,非常勇敢。
尼摩船长,这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脾气反常不定,难以捉摸,时好时坏,不知对陆地有什么仇恨,这完全是个迷。
就连他本人也是个迷。
书中想象合理、大胆。
初中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24篇最新2022

初中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24篇最新202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名著,近年来已经被有关教育部门纳入中学生必读课外书里,作为初中生的你有没有看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中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24篇最新2022。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初中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篇1刚开学时,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
我看着看着,不禁喜欢上了这本书,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读后感。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英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
他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了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作家凡尔纳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和仆人康赛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入“鹦鹉螺”号后的种种经历。
尽管凡尔纳没有下过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丝毫看不出虚假的痕迹,反而让我感到十分的惊险。
我以后一定要学习这种写作手法,使我的作文内容更通顺、更生动、更活泼、更精彩!初中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篇2初一下学期,我在家里认真读了一本科幻巨着《海底两万里》有感而发。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着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系列中的一本。
它的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它的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
五年级下册作文读后感500字10篇

【导语】读后感通常是指,在读过一本书或者是看一篇文章之后,想要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以及启迪的文章。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五年级下册作文读后感500字《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
善良秀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
波希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靠街头卖艺为生,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因为不忍心望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理解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无限同情,从而产生的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同情心描述了最下层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礼貌世界里的人的美德,互助互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
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
显然是在必须程度上融入了十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显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捣毁圣日尔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
巴黎圣母院中极端的美丑对照,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感情,这也许正是浪漫小说的魅力所在。
做一个善良、高尚的人,比什么都重要!2.五年级下册作文读后感500字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
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
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篇(实用)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5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第1章神出鬼没的海礁引入我们的思考。
首先,他是说,在1866年发生了一件怪事,出现了莫名奇妙的现象。
文中还介绍说,它的体积很大,动作也是相当的灵敏。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引出海上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引起我们读者的好奇心。
他们还做出了猜测,还有事实。
通过这一点我们看出,猜测与事实相结合。
让我们知道,此事并不会是谣言,有事实为证。
通过他们的观察,估计这只哺乳动物的身长至少在350英尺以上。
尽管“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船身都有100米长。
可是像这样的报告,一份接着一份,在各大城市的中心,怪兽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人们在咖啡馆里赞叹,在报纸上记载,甚至搬上舞台,深情并茂地演出。
文中还用了青鱼与这只怪物相比较。
这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它比鲸鱼还大。
可是__中又告诉我们,在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怪物好像已经被埋藏了起来,这只是好像。
人们还说他不可能死而复生,问题也好像已经解决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新生的一些事儿又摆在了公众们的面前,这一次涉及的已经不再是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是一项需要避免的真实而严重的危险。
危险到底是什么呢?哪只怪物变成了小岛,礁石和暗礁。
难以确定,让人琢磨不透。
至今,人们只是叫他怪物,却没有给他相应的名字。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2《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小说,一本科幻小说,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在当时已是登峰造极之作,但现在看来还有很多的bug,那些难的我也就不讲了,我就讲一个很浅的吧!在全书中,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出一件事,就是大厅的两侧可以打开,从里面的玻璃板能观察到外面,甚至在3000米深的水下也能打开,这么逆天的玻璃能承受多大的力,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显而易见的bug?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要发现这个bug,首先要明白一条物理学定理:压力=大气压力十(密度×重力加速度深度)说实话,当它只在海下1500米处的位置压强大约2609磅的力钢铁都受不了,何况玻璃!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这条公式:水的压力是从水面开始计算的,若深度为0,则你只承受大气压力,水的密度(1__103KG/m3)重力功速度代表的是单位水量,再乘以深度,等式右边的第二项表示的是单位面积水的重量,边就是水的压强,照这么计算,水下200米处就有20个大气压强那么大的压力,我这么解释总能听懂了吧!最后,我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它是一本科幻小说,就是那些高大上的东西都是编的,不要当真,这只是一本小说。
大禹治水读后感_大禹治水读书心得五篇

大禹治水读后感_大禹治水读书心得五篇自然界里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这些灾难常常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危害。
有的让人们没有了家,有的让一个原本繁荣的城市变得一塌糊涂,不堪设想。
洪水就是其中的一种自然灾害。
关于整治洪水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大禹治水》。
关于《大禹治水》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禹治水》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今天,我读了大禹治水这故事,让我懂了许多道理。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家。
尧派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这是因为鲧虽然花费了好长时间,但都做了无用功,他没有利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舜接替尧选禹去治水,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大水治服了。
大禹父子俩治水的方法不同,大禹父亲用的是堵,大禹用的是疏通,治水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仅要有毅力和决心,还要充分利用原理,发挥自己的智慧,不能像大禹父亲那样。
我的学习也不例外,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草率解决,不遵守规律,这样都是不行的。
以后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要有不怕挫折的精神,遵守事物发展的规律,把各科的学习成绩搞好,也能把生活中的事情解决好!自然界里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给人类、家园带来的是极大的伤害。
有的人失去了一个美好的家;有的人失去了亲人;还有的人失去了一个美丽的生命……今天我就读了一个有关治水的传说,是谁治的水呢?他的名字叫:大禹。
读了这个故事,很是让我感动。
这个传说的内容是这样的:自从舜接受了皇位以后,果真不负所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读后感读书让我成长
——读《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有感
闲暇之余终于读完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本书,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让我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我得以重视自己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
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观点。
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让人一次领略,就如同转瞬之间遍览名山大川一般痛快!
张瑞敏说过:“尽管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能力,但大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何种的优秀的能力。
想要自己开发、发展出一条路,就要和别人不同”,这就是我们说的思想决定出路。
如何产生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书中提到2点:先是要注重小的细节;其次要改变观念。
书中举例说到从乡下来的两个卖菜的商贩,由于一个将菜打理得水灵灵,而另一个却将菜一股脑儿地摆在那里,就这么一个细小的差异,使得一个在城里站稳了脚,而另一个
只好回到了乡下。
由此可见,细节上细小的差异,结果会带来成功与失败的巨大反差。
就像我们平时看日出日落一样,这可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谁都会看的,但是真正能静下心来留心观看的,可能没有几个人,因为整天都在忙碌中慌乱地度过,边静心的时间也都被占据了。
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的生活不是如果书中这样说的吗?生活中有许多繁琐的事情让我们常常不能专注的去做好一件事。
而每次这个时候,我们总会为自己找这些或那些的借口,而恰恰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放弃了成功的机会。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
记得我曾经带了一个托班,托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差如何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了,我们决定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保证孩子在幼儿园吃饱穿好不生病。
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为了让孩子们吃饱,我们每天每餐都做到保证让孩子吃两碗饭,对于那些吃得慢、爱边吃边玩的孩子,我们陪在他旁边进行督促提醒,对于那些挑食的孩子,我们会想方设法的让他多吃一些,平衡饮食。
特别是班上的田雨轩、丁晓雨两个特殊儿童,一个是上幼儿园之前没有吃过饭,在家只喝牛奶长大的;一个是不会咀嚼、十分挑食的孩子。
为了让他们能学会吃饭,不在幼儿园里瘦
下去,我们可是想了很多办法。
不但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请食堂的杨阿姨为孩子们准备了稀饭,通过稀饭中水与饭的搭配,让这两个孩子逐步学会吃饭。
现在这个两孩子无论是在身高、体重上都是我班的中上等水平,这与我们对其进行的进餐指导是分不开的。
为了让孩子不生病,我们每次户外活动时都会给孩子们带上毛巾,并及时给他们隔汗,回来时也会及时对毛巾进行晾晒。
午睡时及时检查幼儿袖口有没有打湿的情况,如果有打湿,及时给幼儿进行晾晒,以便幼儿起床后可以穿到干净合适的衣服。
其次我们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午睡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我班近一半的幼儿午睡中都需要端尿,为了防止让孩子起床上厕所时受凉生病,我特别从家中拿来一个不用的新凉水壶给男孩进行端尿。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小细节,才让我们班孩子在开学的第一学期健康成长着,而也是这一些小细节羸得了家长的认可。
末学期我们班上的家长们都自告奋勇的为我们写来感谢信,送来锦旗,这与我们一切从细节做起是分不开的。
细节体现一个人的做事观念,而观念恰好说明一个人的思路。
在成功说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想改变命运首先就改变性格,要改变性格首先应改变习惯,要改变习惯首先应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首先改变思想,要改变思想首先要改变心态。
这个命题所包含的道理是:一个人要想成功,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心态,改变陈旧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思路,然后才能让行动慢慢开花结果。
书中提到“换种思路,换种出路”的观点让我眼前一亮。
这不正好是我所欠缺的吗?文章中提到“转换思路,需要的是智慧和冷静、机智的头脑,思路就是新的世界”最好的适应和生存法则就是改变,打破常规,换一种思路。
记得我们开展《中班操作材料》的使用验证活动时,在刚开始,由于对这个操作材料不熟悉,说心理话我是觉得这个操作盒完全是加重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在活动时我只想着如果让操作盒中的材料能运用到教学中而忽视了如何运用操作材料来解决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呢?例如在《我很幸运是一只青蛙》的活动中,我一直认为我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在开展语言故事的活动中,孩子们不能运用手偶来完整的讲述故事,这节语言活动无法在我班开展。
但在一次听周玮老师的教学活动中让我突然改变的想法。
周老师将本次语言活动的重点放在了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习说“我会……还会”的短语,在活动中让原本在我看来只能进行表演的手偶开展了分类找家的活动,这不正如书中提到了“换个思路”的说法嘛!每次设计活动时,我总是考虑这是一节什么领域活动,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要求,而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换一种方法行不行。
在提问时,每次对于孩子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总时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还心中想着一定是他们回答不了,
却忽视了如果我换一种方面来提问行不行……是呀,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不断的更换思路,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领先与人。
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成长,我喜欢读书,我热爱读书,今天在这里我只是分享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书中的一点内容,希望在今后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多的读书心得。
20xx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