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66页PPT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66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讲义共52页文档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讲义共52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讲义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区域地理 天气和气候(共59张PPT)

区域地理    天气和气候(共59张PPT)

用等 降 水 量 线 拓 展 与 应
5、判断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③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 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④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 则降水多。
季风环流:
①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②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 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何把社区服务与居民社区工作的做好 。 20XX年7月20日,我与同学四人在到了 社区居 委会西 园小区 欣乐社 区进行,开始了 这 个暑期的社会实践。乐社区居委会作 为城北 区的优 秀居委 会,给了 我们几 个人一 个
的实践平台。 在这之前,我们总认为居委会里的社区 工作就 是一个 “家长 里短”的 集中的,甚至暗 自 佩服那里的工作人超强的耐心。刚到 居委会 的时候,尽管我 们对能 处理好 社区工 作
低气 温
夏季
8℃ 10℃
12℃
大陆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线
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
拓 展
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 向高纬,为暖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寒流
24℃ 22℃
应 用
洋流由温度低处流 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 纬流向低纬,为寒流。
不同点: (1) 降水量多少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1500—2000mm之间,热带
而成
度大陆夏季的午后
地形雨
湿润气流遇山坡“爬升”,温度下 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天气和气候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天气和气候
90° 80° 70° 60°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冰 原 苔 原 气 气 候 候
大陆东岸
P
M
N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90° 80° 70° 60°
40°
温带海洋 温带季风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气候
K C
地中海气候 F 30°
20°
10°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 E
冰雹
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P31相关内容回答下列 问题,同时完成相应学案部分: 1.了解气温的含义、气温的测定以及 平均气温测量方法。 2.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及 影响因素有哪些?
1、气温的变化
最高气 温 14:00 (地方 时) 最低气温 日出前后 温差 气温日较差
日变化 北半球陆 地 北半球海 洋
下图是我国东南部地区一月、七月等温线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七月等温线图中A、B两地的气温特点及其 形成原因。 气温低于周围地区山脉或山地(地势较高或海拔较高)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B
1000 1500
A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等降水量线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海陆影响
6、判断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③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 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④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 则降水多。
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冬季风控 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 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标题: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域地理、天气和气候是自然地理学中相互关联的三个重要概念。

它们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而且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各种地理环境的独特特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区域地理是一个地方地理环境的总和,包括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

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征。

例如,在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也较为丰富;而在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温差较大。

天气是指某个地区短期内(例如一天或一周)的大气状态和现象,如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等。

这些要素的变化不仅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还受到更大范围的气候特征(如季节、气压场、气候带等)的制约。

例如,在热带地区,气温普遍较高,降水充沛;而在极地地区,气温极低,降水较少。

气候则是长期(如30年)内某个地区天气变化的总体特征。

气候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大陆和海洋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等。

例如,在赤道地区,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候普遍炎热潮湿;而在副热带地区,受高压和低压系统交替影响,气候干旱或温和。

人类社会在这些自然力量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

例如,在寒冷地区,人们通常会建造防寒的住所和衣物,并发展出相应的取暖技术;在热带地区,人们则更注重防暑降温和排水技术。

总的来说,区域地理、天气和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

它们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这些自然力量,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课件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课件一、课程导入欢迎大家来到区域地理课程,今天我们将探讨天气与气候这一重要主题。

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深入了解,我们将探索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因素以及天气现象。

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做出适应性规划。

世界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共90张PPT)

世界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共90张PPT)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北 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 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日变化: 日较差 ·年变化: 年较差
合作探究:
哪些地方(条件下)气温日较差大/ 小 哪些地方(条件下)气温年较差大/ 小
示意图
影响因素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夏季不 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 屏障) 地势高(气温垂直递减,高度每升 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成因: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 流层的某一高度 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 之为“逆温”
·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
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 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 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 下面,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 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 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 雾。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 2、气候:是在多年观测一个地区天气状况的基础上,由大量天 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变化过程。
3、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类型 天气 气候
时间长短 短时间 长时间
是否稳定 多变
相对稳定
牛刀小试:下列说法,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1、昆明四季如春。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明天大风降温。 4、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一、气温的分布规律 (2)空间变化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word精品文档23页

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word精品文档23页

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锋面和高低压系统。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一般变化不大。

二、气候的三大要素(一)气温1、气温及表示方法气温:大气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

单位:oC摄氏度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2、等温线判读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问:一天中,陆地与海洋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的时间相同吗?一年中呢?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①纬度:低纬大,高纬小(太阳高度日变化小)②海陆位置:内陆大,沿海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形地势:大尺度高原山地(海拔越高越大),中小尺度地形(凸地﹤平地﹤凹地);④天气:晴天大,阴天小(2)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①纬度:纬度越高越大(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变化大);②海陆位置:内陆大,沿海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地形地势:高原山地小,平原大。

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用什么表示?——等温线★等温线的特点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下垫面性质均一 (3)1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7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4)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 的沙漠地区,非洲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5-10★ 成因:如果a ﹥b ﹥c ,则该地位于_____半球的_____季节; 如果a ﹤b ﹤c ,则该地位于_____半球的_____季节。

七上4——天气和气候

七上4——天气和气候

西
西


东南风7级
南 南
空气污染指数是指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 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空气质量的高低,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2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 气温的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 (注意: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计算)
气温的日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__后__2_时_左__右__(__1_4_时__)。 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日__出__前__后_。 气温日较差:一__天__中__最__高_气__温__与__最__低_气__温_。的差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干燥
A
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B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3、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 变暖的趋势, 这主要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的缘故。
1.根据下表数据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B
A.8 ℃ B.9 ℃ C.10 ℃ D.12 ℃ 2.根据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见下表),判断当地
的气候类型是 B
A.高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某地气候资料图”(图
回答 3~4题。 3.气候资料所属的地区是
A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③中纬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④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大陆
A
B
A图北半球1月份
B图南半球7月份
问:A、B两图分别是什么半球的几月份(1或7)?
一月陆向南,七月陆向北
练习 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C
(4)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洋流和地形)
寒流
8 ℃
12 ℃
10
10


12
A
B 海℃洋
问:图示当中图一和图二的洋流是哪个半球的什么类型的洋流? 方法一:画一条横线表示同一纬度
I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大陆
F 温带
50°
40°H地中海气候
30°
G 性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35°
E亚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B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0°
A
热带雨林气候
10°


(2)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F、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 半球一月夏季时,陆地升温快, 海洋升温慢,使得同一纬度, 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
问:北半球一月时,北美大陆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弯曲方向?
规律—北半球七月为夏季,此时,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海 洋向南。南半球也是如此,但是不突出。
大陆
6℃ 海洋
8℃
16℃ 14℃
10℃
海洋
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通常用气温月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来表示,在北半球,1月 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南半球则相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通 常用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来表示。
如: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
气温℃
最低气
温出现 在日出
原因:与大气环流有关
30°N/S,大陆西侧受副高影
全年
全年 响强烈,全年少雨,多为热
少雨
少雨 带沙漠,亚热带沙漠气候
副高
N
S
赤低
90° 60° 30° 0° 30° 60° 90°
极 地 高 压
副赤副 热道热 带低带 高压高
副高

信风干燥
地 高 压
30°N/S,大陆西侧信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加剧了干燥程度
副极低 副高
40°
60°
原因: 1.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风从海来,降水丰富。且沿岸有暖流 2.大陆东岸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季风强烈,夏季风从海来; 3.大陆中部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少


结论: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
5、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暖湿气流
地形因素: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60° 30°
思考:为什么30°N/S,大陆东侧降水多? 原因: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强大的季风从海洋吹 来,带来大量的降水。而大气环流中的信风也从海洋吹来。
4、降水的空间分布
60° 40°
问:描述40°到60°纬线大陆东中西降水的特点? 分布规律—40°到60°纬线,大陆东西两侧降水丰富;大陆中部降 水少。
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划分温度带(五带)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现象,降水类型 2.利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特征 3.利用等降水量线,自主学会分析全球降水变化规律 4.通过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下垫面,解释各个纬度带降水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降水量分布规律;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2.难点: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前后
30
25
20 15
最高气
10
温出现
5
在午后
0 -5
14时
-10

2 4 6 8 1012 14 16 18 20 22 24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问:内陆和沿海,晴天和阴天气温日较差谁更大?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
气温℃
最冷月 是1月
30
25
20
最热月
15 10
五、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可以归属于纬度因素,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③海陆因素 ④地形因素 ⑤洋流因素 ⑥人类活动
1、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6、下垫面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如果城市内部存在丰富的水体,在城市热岛效应影 响下,易降雨。
7、洋流对降水的影响
洋流:暖流増湿,寒流减湿。
小结:降水
水汽 凝结核 冷却
降水形成 的条件
降水的地区 分布规律
赤道多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
温带多雨带 极地少雨带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大气降水 降水类型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现象 2.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分析日较差、年较差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 3.利用等温线,自主学会分析全球气温变化规律 4.通过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解释各种 气温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气温分布规律和气温分布的成因 2.难点:气温分布规律和气温分布的成因
思考:为什么40˚-60˚,大陆东西两侧降水丰富;大陆中部降水少。 原因:与大气环流、海陆因素、洋流有关
湿润
湿润
北半球
极高
极地 东风
冷干
N
S
90° 60° 30° 0°
极副 地极 高地 压低

副赤 热道 带低 高压 压
30° 60° 90°
副 热 带 高 压
副 极 地 低 压
极 地 高 压
暖湿
盛行 西风
G温带季风气候
3、
90°

80°
冰原气候
90° 80°

极地高压控制

70°

60°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洋较
远,终7年0°
受大陆气 团控制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成 因 盛行西风控制

40°
地中海气候
性气候
30°
副高、信风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热力
35° 性质
4、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分——非地带性分布(因素)
① ②
问题:①、②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分析形成原因? ①是高山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 原因:都是地形因素。①海拔高,青藏高原,气温低,气候寒冷;②海拔高, 东非高原,沿海水汽很难进入高原内部,形成降水偏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本节结束


③ ③
3、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①东南信风带来湿润气流;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原因: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海拔升高,地面辐射减少。 并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 减弱。
1.A的气温数值范
围是-10-0 ℃ ,
B的气温数值范围
是 10 -20 ℃ 。
2.试着判断出A地
是 青藏高原 地区。
一月北半球

19℃

22℃
A
B
0° 问:A、B谁是海和陆?同一纬
度A、B两点温度的高低? A高于B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 半球一月冬季时,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使得同一纬度,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
一月南半球
C 海

22℃
D
19℃

问:A、B谁是海和陆?同一纬
度D、C两点温度的高低? D高于C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洋流
地形地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类型 2.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3.利用全球气候分布图分析气候分布规律 4.通过全球气候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下垫面,解释各个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气候的特征、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的成因 2.难点:气候的特征、气候的成因
7、欧洲温带 海洋性气候延 伸至北极圈内:
(1)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A
B
C
D
E
A G
H
I
J
例 读下图,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
A为 地中海气候 B为 温带季风气候
2、
全 球 气 候 分
8
10
9
7 3
6
11 4
5
2

1
2、 全 球 气 候 分 布
90°
90°
L
冰原气候
80°
80°
K
70°
苔原气候
70°
J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二、降水
1、 降水的形成条件:
A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 B有凝结核 C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锋面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