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器皿操作知识.共63页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操作培训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操作培训1. 烧杯- 在操作前,检查烧杯是否有裂纹或损坏。
- 将要测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并确保液面处于眼睛水平线上,以便准确地读出体积。
- 不要用手直接拿取烧杯,可以使用烧杯夹。
2. 试管- 试管通常用于混合或加热液体。
在操作前,确保试管没有裂纹或损坏。
- 在加热液体时,试管应倾斜放置在火焰上,避免直接加热试管底部。
- 加热后,试管应慢慢冷却,以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试管破裂。
3. 钳子和夹子- 在移动烧杯或试管时,可以使用钳子或夹子来夹住玻璃器具,避免烫伤或滑落。
- 使用钳子或夹子时,确保握紧器具并稳固。
4. 分液漏斗- 使用分液漏斗时,确保漏斗的龙头关闭,并在倒液体时,缓慢地旋转瓶塞,以避免液体溅出。
- 在操作后,要清洁分液漏斗,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5. 电热套- 使用电热套时,确保套圈的大小与容器相适应,不要过小或过大。
- 在使用电热套加热时,应注意不要触碰电热套本身,以免造成烫伤。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玻璃器具和设备的操作培训,每种器具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室操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在实验室中,除了玻璃器具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常用的设备和仪器,它们在实验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实验室常用的设备和仪器的操作培训:1. 分析天平- 在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之前,必须先校准。
放置标准校准砝码在天平盘上,然后调节天平直到平衡。
- 在称量前,清洁天平盘,确保其干净,以避免外部干扰导致误差。
- 在称量样品时,注意慢慢加入并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记录,避免因为加入过快导致误差。
2. 恒温槽- 在使用恒温槽之前,检查槽内是否有水,确保水位适当。
- 根据实验需要,设定好恒温槽的温度,并等待槽内温度稳定后再进行实验操作。
-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让恒温槽发生剧烈震动或晃动,以免造成样品溅出或槽内水位波动。
3.pH计- 使用pH计前,首先校准pH计,并确保电极干净。
实验室玻璃器皿基础知识ppt课件

量出式 吸量管、滴定管、量筒(杯)
· 吸量管: 移液管(A)、刻度吸管(A,B) · 滴定管: 酸式和碱式(一级、二级)
量入式
容量瓶(一级、二级)
玻璃量器的洗涤
新玻璃量器的洗涤
新玻璃器皿,因在加工过程中会残留少 量的碱性物质,宜用少量稀酸荡涤冲洗, 然后用中性洗涤剂(洗衣粉、洗洁净均 可)水浸泡20min以上,再用抹布擦洗。 彻底洗净后,用常水将洗涤剂冲洗至无 泡沫,再冲洗3~5次。最后,用蒸馏水 冲洗3~5次(如为色谱用玻璃器皿,还 要用双蒸水冲洗3~5次)。
实验室玻璃器皿基础知识
常用玻璃器皿的分类
量器:吸液管、量筒、滴定管、容量瓶
容器:试剂瓶、试管、离心管、培养皿
烧器:烧杯、烧瓶、坩锅、试管 滤器:漏斗、玻璃滤芯 换热器:冷凝管 蒸馏器:多为成套的器具
挥发器:表面皿
研磨器:乳钵
其它:玻璃珠、玻璃棒、玻璃管
玻璃量器的分类
碘量瓶
碘量瓶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特别是碘量分析。 使用时注意,放置等待反应进行完 全时,必须在瓶口处用少量蒸馏水 密封,以防碘的升华及空气混入。
铬酸洗液的配制
理化分析实验室,最常用的洗液是
铬酸洗液。铬酸洗液的配制方法有 几种。在此仅介绍使用最广泛的一 种方法。 小心加热100ml工业用浓硫酸,同 时缓慢加入5g工业用重铬酸钾粉末。 边加边搅拌,至重铬酸钾全部溶解 后,冷却备用。
玻璃量器的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吸量管:非干燥的吸量管,预先用欲取液体润洗2~3次。 吸取液体时,以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吸量管刻度线上方较 方便处(以保持手指操作灵活为度),将管尖插入到液体 最底部,再轻轻向上稍稍提起至距容器底部约0.5cm。左 手握吸球,以拇指压出吸球内空气后,将吸球尖部接压在 吸量管口,慢慢放松拇指,将液体吸入管内至刻度线上方 约1cm处,移开吸球,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将管尖 处贴靠在盛液体器皿的内壁上,提高吸量管至管口高于液 面,略微放松食指,使管内液面平稳下降至起始刻度线, 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取出吸量管,用吸水性良好的纸张 (如滤纸)将吸量管外壁的液体吸干,插入受器中,管尖 靠在受器内壁上,使吸量管与海平面垂直,倾斜受器,使 其内壁与吸量管约呈15°夹角。松开食指,让管内液体自 然沿受器壁流下。 对吸量管尖部滞留液体,依不同吸量管的相应要求进行处 理。按下表规定处理:
器皿的使用方法

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化学检验实验大多都用定量分析,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与实验所使用的玻璃器皿是否清洁,能否正确使用不同规格的玻璃量器有直接关系。
因此,学习和了解有关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和清洁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常用玻璃器皿的规格和使用化学检验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分两大类,一类作为容器用的玻璃器皿如试管、烧杯、试剂瓶等;一类为用于计量液体体积的,称计量玻璃量器,如量筒、量杯、移液管等。
其体积计量单位为毫升;因其计量的检定条件是以20℃为标准,故在量器上标示出m1、20℃的字样。
(一)刻度吸管刻度吸管是化学检验实验室使用较多的一类定量移取溶液的玻璃量器。
其规格有0.1、0.2、0.5、1、2、5、l0ml等数种。
根据是否需吹出管尖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将刻度吸管分成完全流出式和不完全流出式两种类型。
所谓完全流出式是以溶液注入吸管的总体积计量的,使用这类吸管时,需将残留在吸管尖端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吹出,通常在这类吸管的上部管壁上标有“吹”和“TC'’字样;不完全流出式吸管体积的计量不包括管尖最后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使用这类吸管时,不能将残留在管尖的液体吹出,该类吸管上部管壁常标有字母“TD'’字样。
使用刻度吸管时,将管尖插入液面下约1cm处,吸管上的刻度面向操作者,用橡皮球吸取液体至所需量标线上稍多点,速用食指堵住管口,吸管移至液面上,垂直吸管,轻轻放松食指,将多余溶液徐徐放回试剂瓶中,待吸管内液体弯月面之最低点恰好与所需量之标线相切,用食指压紧管口,让管尖在瓶壁上轻触并稍停,待吸管外壁上粘附的液体流人瓶内,再将吸管移至容器内,松开食指,让吸管内液体自然流出即可。
吸管的规格较多,根据不同的移液体积,正确选用适宜规格的吸管是很重要的,如用10ml的吸管吸取0.1ml溶液或取液1.0ml用0.5ml吸管吸取两次等,这种不正确选用吸管的移液方法,均会人为导致分析误差增大,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化学精品PPT课件

的浓度不变。 注意: (1)移液管外的水要用吸水纸擦去,不能带到溶液中 (2)润洗时,溶液不能回到溶液中,否则会稀释溶液。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移液管
3、操作: (1)吸取溶液,左手拿洗耳球,右手的拇指和中
主要作用:
1、溶解:玻璃棒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速度; 2、过滤:使过滤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液中; 3、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防止局部温 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测定溶液pH值: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将 其沾在pH试纸上,呈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布氏漏斗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布氏漏斗
主要作用:用于减压过滤的一种瓷质仪器 操作要领:
1、漏斗底部平放一张比漏斗内径略小的圆形 滤纸,并用蒸馏水润湿; 2、漏斗颈的斜口要面向抽滤瓶的抽气嘴; 3、抽滤过程中,若漏斗内沉淀物产生裂纹, 要用玻璃棒压紧消除; 4、滤液不能超过抽气嘴; 5、抽滤结束时,切勿先关真空泵,要先撤掉 真空管,以免发生倒吸。
分液漏斗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分液漏斗
主要作用:
1、用于互不相溶的液—液分离; 2、用于制备反应中加液体。
操作要领:
1、不能加热、磨口旋塞必须原配; 2、使用前必须查漏; 3、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旋塞处不能漏液; 4、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管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倒出。
容量瓶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容量瓶
主要作用: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浓度的溶液
三角漏斗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三角漏斗
主要作用:
过滤液体或向容器中倾倒液体。
操作要领:
一贴: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玻璃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玻璃仪器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玻璃仪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器材,由玻璃材料制成,具有透明、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玻璃仪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须知1. 仪器检查:在使用玻璃仪器之前,应仔细检查仪器的完整性和无损坏情况,确保没有裂纹、破损或其他缺陷。
2. 清洁要求:使用前应将仪器进行清洗,使用中也要保持干净。
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接触其他腐蚀性物质,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3. 温度变化:玻璃仪器对温度变化敏感,特别是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玻璃破裂。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避免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或将冷的仪器放入热水中。
4. 手套和护眼镜: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建议戴手套和护眼镜进行操作,避免碎片伤害。
三、使用方法1. 液体量取:使用量筒或烧瓶等容器进行液体的量取时,应将仪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注视液体与刻度线的位置,以读取正确的体积值。
2. 洗涤:使用洗涤瓶或金属管进行玻璃器皿的洗涤时,要确保水流顺畅,并避免瓶颈堵塞或喷射的水压过大造成破损。
3. 加热:使用玻璃仪器进行加热实验时,应将仪器均匀放置于布垫上,避免直接接触热源,以免引起热胀冷缩导致破裂。
使用燃气灯或电炉时,应将火焰或电炉温度逐渐提高,避免急剧温度变化。
4. 搅拌: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时,应注意控制转速,避免诱发玻璃器皿的共振破碎。
同时,搅拌子的尺寸应与容器底部相匹配,以确保均匀搅拌。
5. 密封:进行蒸馏实验或其他需要严密封闭的实验时,应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并确保所有接口紧密贴合,以防止气体或液体的泄漏。
6. 维护:使用后及时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洁,存放时避免摔落或受到外界冲击。
对于有损坏或裂纹的仪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四、安全警示1. 避免碰撞:在使用和携带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拍打玻璃仪器,以免破碎或割伤。
2. 防止破裂:碱性溶液、浓硫酸等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会对玻璃造成侵蚀,应谨慎使用,并避免长时间的暴露。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常识

实验室几种常用器皿的使用常识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一、容量瓶的使用常识容量瓶常用来把某一数量的浓溶液稀释到一定体积,或将一定量的固体物质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
1 试漏:使用前,应先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密合,为此,可在瓶内装入自来水到标线附近,盖上塞,用手按住塞,倒立容量瓶,观察瓶口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把瓶直立后,转动瓶塞约180度后再倒立试一次。
为使塞子不丢失不搞乱,常用塑料线绳将其栓在瓶颈上。
2 洗涤:先用自来水洗,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
如果较脏时,可用铬酸洗液洗涤,洗涤时将瓶内水尽量倒空,然后倒入铬酸洗液10-20mL,盖上盖,边转动边向瓶口倾斜,至洗液布满全部内壁。
放置数分钟,倒出洗液,用自来水充分洗涤。
再用蒸馏水淋洗后备用。
3转移:若要将固体物质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通常是将固体物质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后,再定量地转移到容量瓶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但不要太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同时直立,使附着在烧杯嘴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中。
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洗3-4次,洗涤液按上述方法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
如果固体溶质是易溶的,而且溶解时又没有很大的热效应发生(例如抗坏血酸),也可将称取的固体溶质小心地通过干净漏斗放入容量瓶中,用水冲洗漏斗并使溶质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如果是浓溶液稀释,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浓缩液,放入容量瓶中,在按下述方法稀释。
4 稀释: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稀释到约3/4体积时,将容量瓶平摇几次(切勿倒转摇动),作初步混匀。
这样又可避免混合后体积的改变。
然后继续加入蒸馏水,近标线1cm时应等待15~30S,然后小心地逐滴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为止。
盖紧塞子。
5摇匀: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右手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将容量瓶倒转并振荡,再倒转过来,仍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15~20次,即可混匀。
实验室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

草酸洗液:5~10g草酸溶于100mL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此溶液用于洗涤高锰酸钾洗后产生的二氧化锰。
碘-碘化钾洗液 :1g碘和2g碘化钾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而成。用于洗涤硝酸银黑褐色残留污物。
有机溶剂:苯、乙醚、丙酮、二氯乙烷、氯仿、乙醇等可洗去油污或溶于该溶剂的有机物质。使用时注意安全,注意溶剂的毒性与可燃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基本 操作及注意事项
烧杯、量筒、称量皿、刻度管、移液管、锥 形瓶、分液漏斗、容量瓶、漏斗、玻璃砂芯 漏斗、滴定管等。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
玻璃量具的分类
量出式:移液管(A)、刻度管(A,B)、 滴定管、量筒 量入式:容量瓶 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移液管、刻度管
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检查移液管的管口和尖嘴有无破损,若 有破损则不能使用; 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管壁2至3次,以确保所移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3.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 定。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 温度。 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 , 温度计精度0.1℃。
4.先将干净并且外部干燥的50mL容量瓶,在台 秤上粗称其质量,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准确 称至小数点后第二位(0.01g)。
5.从滴定管0刻度匀速把蒸馏水滴入已称重的容 量瓶中,记录滴定管刻度及容量瓶重量,根据蒸 馏水的质量及密度计算得滴定管的体积。
4.A”管甚少有带“吹”的,带“吹”的一般都是“B”或“快”的管子。
容量瓶
1、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
2、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 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 使其倒立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 处检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 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 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这样做两次 检查是必要的,因为有时瓶塞与瓶口, 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
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

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1 认领仪器按照仪器单领取和认识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
2 玻璃仪器的洗涤 (1)震荡水洗(2)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毛刷刷洗倒废液——注入一半水——选好毛刷,确定手拿部位刷洗——如是反复。
(3)刷洗后,再用水连续振荡数次,必要时还应用蒸馏水淋洗三次洗净状态下,水均匀分布不挂水珠(如左图所示);未洗净状态下,器壁挂着水珠(如右图所示)。
玻璃仪器里如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加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附有油脂等污物可先用热的纯碱液洗,然后用毛刷刷洗,也可用毛刷蘸少量洗衣粉刷洗;对于口小、管细的仪器,不便用刷子洗,可用少量王水或重铬酸盐洗液涮洗;用以上方法清洗不掉的污物可用较多王水或洗液浸泡,然后用水涮洗。
( (1)不要未倒废液就注水 (2)不要几支试管一起刷)3 仪器的干燥(1)晾干(左图)与烤干(右图)(2)吹干(左图)与烘干(右图)(3)气流烘干(左图)与快干(右图)4 常见玻璃仪器的使(1)量筒与量杯(2)移液管移液管使用注意事项: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大小合适的移液管,如取1.5ml的溶液,显然选用2ml移液管要比选用5ml移液管误差小;吸取溶液时要把移液管插入溶液,避免吸入空气而将溶液从上端溢出;移液管从液体中移出后必须用滤纸将管的外壁擦干,再行放液;不可用移液管直接从瓶中移取溶剂或溶液,剩余溶剂或溶液不可倒回贮液瓶,应作废弃物处理。
(3)滴定管操作步骤:洗涤——涂凡士林——检漏——装入操作液——滴定管排气——滴定操作。
(4)容量瓶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容量瓶的瓶塞是否漏水,合格的瓶塞应系在瓶颈上,不得任意更换。
容量瓶刻度以上的内壁挂有水珠会影响准确度,所以应该洗得很干净。
称量的任何固体物质必须先在小烧杯中溶解或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容量瓶绝不应加热或烘干。
容量瓶定容完再翻转摇匀,若翻转摇匀后定容,会因加的水或溶剂过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