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猪饲料和营养及研究之进展动态赵克斌

合集下载

母猪发情异常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母猪发情异常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 注意事项5.1 加强日常的管理 仔猪缺铁时,会影响血色素合成量和红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蛋白质和糖类的形成,导致红细胞出现异常。

缺铁之后,仔猪的抵抗能力差,很容易患病,加强日常的管理很关键。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或者在饲料中加入微量元素。

加强仔猪的营养保健,保证营养的均衡,给仔猪补充铁剂,及早训练仔猪采食,一般情况下,在仔猪7日龄左右就可以进行采食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胃肠道的能力,同时能够获得饲料中的铁元素,能够预防缺铁性疾病的发生。

在仔猪饲料中加入铁剂,效果显著,是目前最重要的缺铁性贫血症的治疗方法。

此外,在补充微量元素的过程中,要避免锌、铜和锰等元素过多,会影响铁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5.2 补铁注意事项 第一,把控补铁的时间,否则会导致仔猪中毒,不能过早补铁。

针对1月龄以后的仔猪,不适合注射有机体铁。

研究表明,补铁的最佳时机为仔猪3~4日龄左右,在两周龄进行第2次肌肉注射补铁,仔猪一月龄后一般不选择肌肉注射补铁,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铁剂,禁止将铁剂和其他的药物混合使用,否则会影响补铁的效果。

第二,加强对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补铁工作。

养殖户开始认识到母猪缺铁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加强对妊娠期后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的补铁工作,可以保证母猪胚胎的生长,有利于体内铁贮存。

此外,母猪在哺乳期间会丢失大量的铁,造成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母猪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母猪在产后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应该在生产前的5周使用氨基酸螯合铁饲养喂母猪,在饲料中加入该物质可以保证吸收,也能满足乳猪对铁的实际需求。

6 结语仔猪铁缺乏症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死亡,为此,养殖户应该加强重视,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加强卫生管理和饲料管理,可适当的给仔猪补充铁剂,口服或者肌肉注射,促进仔猪对铁的吸收,保证仔猪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王若军.有机微量元素在养猪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饲料工业,2001(5): 43~45.[2] 倪干英,房玉红等.仔猪缺铁性贫血病的诊断与治疗[J]. 兽医导刊,2010(06): 55.[3] 赵克斌.猪饲料和营养研究最新进展与动态[J]. 猪业科学,2007(1): 58~63贺彬/湖南省邵阳市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422000马桂娟/湖南省新宁县马头桥镇政府便民中心 422716摘 要:母猪发情受遗传、饲养、营养和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留意后备母猪的隐性发情、假性发情、持续发情和断续发情等发情异常现象,一旦母猪不能及时配种,不仅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还会由于持续饲养增加养猪成本。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专题报告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蒋宗勇在养猪业,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只有养好猪,才能给猪场带来经济利益。

而在饲养过程中,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养好猪的必要条件。

在养猪的各个环节,母猪、仔猪、育肥猪,其所需营养均·有所差异,因此要细化饲养管理。

母猪营养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近些年,我国保持年上市生猪6.6亿头,母猪存栏量约为4800万头,但我国母猪生产性能远低于发达国家生产水平。

过去五年内,母猪营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

这些规模化猪场以饲养瘦肉型猪为主,瘦肉型母猪和传统母猪的营养需求有很大的差异。

母猪的营养水平及能量水平对妊娠母猪体况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体况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母猪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其繁殖性能。

在生产实际当中,规模化养猪场妊娠母猪采取限饲的手段,根据体况的胖或瘦来凋节其饲料用量,让其达到理想的体况。

郑爱荣等报道,妊娠35d以内按照维持需要的1.2倍饲喂母猪,其胚胎存活率最好,显著高于维持需要的2或0.6倍,所以这个阶段,控制营养水平非常重要。

徐盛玉等进一步证明饲喂过高或过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引起母猪孕酮分泌过高或过低,降低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视黄醇等,降低胚胎成活率。

营养水平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能量水平。

实际生产中,妊娠母猪一般采用限饲的管理方法,能量水平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

周平等报道,按NRC推荐量给59.0kg后备母猪减少或增加叫12.5个百分点的饲粮能量水平,母猪发情率随能量水平增加而提高。

但若过度限饲,母猪妊娠期( 30d至分娩) 能量限饲( 80%NRC推荐水平)会抑制后代仔猪早期生长及肌纤维发育,降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

此外,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3%油脂粉,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

限饲也有一个弊端:在猪场中,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妊娠母猪傲傲叫,因为每天给它们的饲料量非常有限,它们很饿。

浅谈猪饲料组成与猪的营养研究

浅谈猪饲料组成与猪的营养研究

浅谈猪饲料组成与猪的营养研究 李志威(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1 国内养猪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7 000多年以前就将野猪驯化作为家畜饲养,猪肉自此成为人类主要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1]。

2000年我国的生猪出栏量已经超过5亿头,到2015年出栏量已经超过7亿头,国内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非常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国,猪肉产品占全国肉类产品的50%,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内对猪肉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产业已经形成独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并在国家号召下向规模化、集约化及标准化的方向发展[2]。

在国内对猪肉产品的高需求下,养猪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养殖模式、健康环保、猪肉质量、产品安全成为目前行业的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在猪的养殖与饲料科技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

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猪肉的质量一直是猪营养研究和饲料研发的重点方向。

目前国内的养猪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国内猪的生长环境较差,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猪的健康水平较低、繁殖性能低下、疾病发生率高,限制了猪的生长潜力。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开展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综合养殖技术、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技术、无作者简介:李志威,1995年,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摘 要:我国是传统的养猪大国,同时也是猪肉产品消费大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都位居国际之首。

国内对猪肉的需求量居高不下,促进了国内养猪行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国内的小型养猪场正逐渐减少,大型养猪场的数量正逐渐上升,养猪业正走向集约化养殖的道路,猪场对饲料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在当前环境的刺激下,猪饲料和猪营养的研究进展也在高速发展。

文内主要从目前猪饲料组成和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养猪业提供参考,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关键词:猪;饲料;营养抗猪肉与饲料营养和安全保障技术、饲料资源评价与饲养标准研究,带动了全国猪营养饲料研究的发展方向[3]。

低碳高效养猪的成功实践

低碳高效养猪的成功实践

低碳高效养猪的成功实践胡成波1,时吉刚2,李彬2,张寿慧2,孙昕2 (1.辽宁省丹东市畜牧兽医局辽宁丹东 118000:2.辽宁省丹东市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辽宁丹东 118011)低碳养猪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近几年来,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通过采取培育新品种、实行健康养殖、利用高效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节水减排技术和创新管理机制等低碳养猪措施,实现了猪康乐生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多赢。

特将其成功做法推介如下。

1培育优质高产低碳新品种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为了充分发挥农业部良种工程项目单位、辽宁省辽宁黑猪原种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不断强化保种、科研、繁育、推广职能。

在国知名养猪专家王林云、盛志廉、陈清明、张永泰、张伟力、罗明、彭中镇、段城中、经荣斌、杨公社、葛云山、郭传甲、潘玉春、王希彪、张树敏、曾勇庆、曹洪战、王楚端、边连全、黄瑞华、赵克斌、王新谋等(图1、图2、图3)现场指导下,用信息化育种新技术选育和培育适于粗放饲养,并能较多地饲用青粗饲料的优质特色高产低碳黑毛猪种。

该场在辽宁黑猪保种选育的基础上,从1999年开始导入外血用半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应用三项信息化实用育种新技术,培育优质低耗的黑猪新品种(图4)。

一是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进行遗传评定。

就是用BLUP综合利用群体中所有家系亲属的记录来估计青年母猪和公猪的遗传性能,大大提高遗传改良的进度。

二是用B超活体测定技术。

通过B超声波图像进行活体测定猪的背膘厚以及眼肌面积(图5),不必等屠宰后进行测定,提高选育进展和效率。

三是用育种软件GBS进行数据分析。

用GBS软件计算配种公母猪间的亲缘系数,结合保留血统安排选配,及时淘汰总体性能差的血统。

11基金项目: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规模化猪场无公害猪肉生产技术的研究”(2002202001)之一。

作者简介:胡成波(1963—),男,辽宁东港人,高级畜牧师,长期从事大型种猪场育种、生产与管理工作,新丹黑猪选育研究课题组主持人。

日粮蛋白质和能量可能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日粮蛋白质和能量可能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日粮蛋白质和能量可能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Dietary Protein,Energy May Influence Performance,Carcass著者:John Goihl译自:Feedstuffs,Feb.23,2004译者:赵克斌罗兰合成氨基酸在猪日粮中的使用降低了日粮粗蛋白的水平,减少了氮的排放。

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降低了饲料成本。

据研究报道,与饲喂较高蛋白水平、不补充氨基酸的日粮相比,饲喂猪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肉猪的胴体稍微肥一些。

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由于采食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的猪消耗较少的能量用于代谢多余的日粮粗蛋白,因此提供更多的能量用于合成脂肪。

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粗蛋白导致能量的消耗增加,影响组织器官的大小和代谢。

另外,与采食16%粗蛋白日粮的肉猪相比,采食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的肉猪产生的热量较少。

研究人员已经证实,在热应激情况下,如果日粮配制能减少或避免氨基酸的过量,可改善猪和鸡的生产性能。

另外有报道显示,在热应激情况下,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来降低体增热,这样导致猪的生长速度降低,而饲料利用效率基本不变。

体增热是指动物在消化和代谢过程中消耗而释放出的热量。

研究人员B.J.Kerr,L.L.Southern和T.D.Bidner,K.G.Friesen以及R.A.Easter做了2个试验,以研究在两种环境温度下、3种日粮净能水平下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试验1240 头杂交试验猪约4周龄断奶,饲喂同样的日粮直到试验开始。

试验目的是研究在热应激情况下,不同的日粮粗蛋白水平和补充合成氨基酸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猪舍宽1.4米、长2.3米,地面为一半漏粪地板、一半水泥实地面。

猪舍温度和湿度在整个试验期和各处理间保持不变。

每天10小时正常光照、14小时暗光照。

当试验猪体重平均达到28.7 kg时开始饲喂试验处理日粮(表1),试验期为28天。

猪肉安全问题及生产安全猪肉的措施

猪肉安全问题及生产安全猪肉的措施

HeiIOngjiang AnimaI Science绿色养殖anc V eterinary M ecicine NO.12,2004收稿日期:20040616作者简介:单体中(1979),男,浙江杭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猪肉安全问题及生产安全猪肉的措施单体中,汪以真(浙江大学饲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中图分类号:S87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034(2004)120068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产品的消费已从单纯对数量的需求转为对品质和安全的需求。

加入WTO ,这无疑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我国的猪肉进入国际市场扫清了贸易壁垒,但同时也应看到所面临着的严峻挑战。

由于当前养猪生产单纯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不太重视环境保护,肉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等问题,阻碍贸易的肉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猪肉产品的出口。

1 猪肉产品的安全问题1.1 抗生素药物残留抗生素等抗菌促生长药物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药物在猪肉中的残留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周桂莲等[1]研究报道,抗菌药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和过敏反应,而且也可引起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例如,庆大霉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较广泛,在猪肉中常常会沉积残留,人食入这样的猪肉达一定量时,就会引起人的一些不良反应,对人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因此,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筛选和生产专供兽用的抗菌药物,同时规定猪肉中禁止添加人畜公用的抗生素。

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了无公害猪肉中抗生素最高含量指标,见表1。

表1 猪肉中抗生素最高含量指标mg /kg抗生素指标金霉素"0.10土霉素"0.10庆大霉素"0.10氯霉素不得检出磺胺类(以磺胺类总量计)"0.101.2 激素类饲料添加剂残留激素类添加剂,主要是指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它们都促进家畜的生产力,具有稳定的增产效果。

猪饲料和营养研究进展

猪饲料和营养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09年第36卷第2期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3·
酸损失)。然而,需要指出的是SID值会受基础内 源氨基酸损失量的影响,因而也会受到饲料摄入量 的影响。因此,应该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和在接近 自由采食的状态下测定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值和 SID值。另外,当将SID应用到饲料配方中时,基础 内源氨基酸损失必须被作为动物氨基酸需求的一部 分加以考虑。
万方数据
·24·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中国畜牧兽医 2009年第36卷第2期
猪饲养标准、ARC猪饲养标准等。有的则按动态模 型给出营养指标定额,可以根据猪的体重、不同生产 阶段、瘦肉(蛋白质)组织的沉积速度、性别、健康状
况、环境因素得到相应的营养物质需要定额,比较科 学,实际上NRC(1998)推荐了大量猪的养分需要预 测模型。
修回日期:2008-10-16 作者简介:符林升(1980一),男,内蒙古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畜
牧信息。 通信作者:熊本海(1963一),男,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l2802)。
(TID)等阶段,目前相对科学的是氮校正回肠消化 率(SID),并且得到国际同行的基本认可。有关饲 料氨基酸效价的概念、缩写及英文定义见表2。
2猪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猪营养需要是猪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依据之
一,是合理利用饲料、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实现科学化饲养的基础。随着猪遗传育种研究的不 断发展,现代猪生长快、瘦肉率高,营养需要也在不 断变化中,各国的动物营养学家或一些大型的国际 营养、育种公司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将国内外最新几 年的猪营养饲养试验研究成果,特别是定量研究成 果,还有猪生产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加上饲料营养 价值评定方面的成果,按照生理阶段、性别、体重、生 产用途、生产水平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已有的猪 营养需要标准进行更新与完善,供生产和科学研究 应用。饲养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定时各国或各 地的生产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所以饲养标准具有 地区差异性和特殊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比较 权威、适用的饲养标准有:美国NRC(1998)猪营养 需要、美国Feedstuffs猪营养供给量推荐值,英国 ARC猪的饲养标准、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德国

家禽饲料的适口性及采食控制

家禽饲料的适口性及采食控制

家禽饲料的适口性及采食控制
Bou.,ARE;赵克斌
【期刊名称】《国外畜牧科技》
【年(卷),期】1989(016)006
【摘要】各种饲料由于适口性不同,家禽的采食量也不同。

而采食量的减少必然会导致肉鸡增重放慢,蛋鸡产蛋率下降。

一、影响采食量的一般因素 1.鸡的记忆如果
某种饲料曾经引起过鸡的消化紊乱或其他不适,鸡以后就会拒食这种饲料。

此外,家
禽适应新饲料比较困难。

2.饲料的物理性状家禽比较愿意采食粉碎得较粗的饲料、颗粒料或压片料,不愿采食粉碎得很细的饲料。

粘性饲料因不易下咽和难于挑食,鸡
也不愿采食。

开食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小鸡的采食量就低,致使生长缓慢,饲料利用效率不高。

3.饲料的引诱力饲料的颜色和光泽有引诱家禽采食的作用。

家禽喜爱
有光泽的饲料,在颜色上,家禽偏爱绿色。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Bou.,ARE;赵克斌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5
【相关文献】
1.饲料适口性和猪的自由采食量 [J], 王伟山
2.饲料适口性可提高幼龄仔猪的采食量 [J], 陈琳
3.青贮饲料品质奶牛采食量和适口性的影响估计 [J], Miett.,H;王杰
4.非营养性添加剂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量 [J], 程伶
5.绵羊的粗饲料采食量和采食速度与适口性的关系 [J], Kondo,S.;刘建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