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气革命其实是个“骗局”油价低致破产或掩盖其“骗局”事实
页岩革命源于美国的真相

页岩革命源于美国的真相美国在页岩革命中发了一笔横财,各国于是纷纷想起我家也有页岩啊,一些小伙伴发现自家的储量竟然不比老美少,于是也要闹页岩革命。
然而不闹不知道,一闹吓一跳:原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太不容易啦!OPEC出来一脸无辜地说:咱别闹了,都放弃吧!话说,“页岩中也有石油天然气”,这个消息已经在地球上传了快200年了。
页岩油气革命的关键技术——水平井已经快90岁了,水力压裂也快70岁了,地球人都知道。
但,为什么页岩油气革命偏偏发生在美国?因为,美国盛产冒失鬼。
冒险这事儿,做好了就叫冒险家,做不好就叫冒失鬼。
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总部脚下,是一个巨大的页岩构造。
就算只有1%的可能从中搞出油气来赚钱,这头石油巨鳄也绝不会放过。
那么,一个不起眼的石油个体户,十几年如一日地在这块页岩上砸钱搞采气试验,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上期,我们讲了米切尔、哈姆等押上家底,在同行的嘲笑中,一根筋十几年,终于打响了页岩革命的第一枪,在家底赔光前夕,从巨鳄嘴边叼走了一大块肥肉。
然而,如果只有这三两个冒险家,页岩革命的那点星星之火,是不可能这么快就烧疼OPEC屁股的。
永远不会有人关注冒失鬼们除了赔光家底,还失去了什么。
也很少有人看到冒险家成功光环的背后,有多少眼泪在飞。
豪普特富勒搞出页岩气,却没找到大气田,他的公司死在页岩革命黎明前,而捡起接力棒的米切尔能源却跑到了终点,你向谁去喊冤?对石油一窍不通的阿拉伯移民苏基,一拍脑门觉得美国是夺么的需要天然气,于是忽悠巨额搞了个天然气进口港,然而建成后,他突然发现,美国有一种烂大街的产品叫页岩气。
于是苏基又借了100亿美元,改成出口港。
当第一艘LNG巨轮驶出港口时,天然气已经跌到白菜价了。
麦克伦登和沃德的合作冒险步步惊心,页岩气革命刚冒出星星之火,他们就疯狂融资、买地,不管地下有没有气,经历了股票猛涨、金融危机、家庭危机、合作散伙、被董事会扫地出门等悲喜剧。
谁都知道,冒失鬼的成功概率不高。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原因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原因分析
页岩气和页岩油可是美国所谓“再工业化”的三块基石之一(另两块为3D打印和制造业自动化),所以页岩气和页岩油产业的意义就在于,如果,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的储量和产量能够达到预期,那么美国将在2018年前后达成能源独立,甚至成为油气净出口国。
如此不但会进一步降低美国工业的能源成本,还能通过出口带来巨大的收益,对于工业的再发展的确十分有利。
目前的价格对页岩油很不利,使用目前的技术,那么这次能源革命很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美国的“再工业化”也会缺失掉一个基础。
价格下降,必然有供需关系出现问题这一因素。
首先在需求上,中美两个石油消费大户都下调了需求。
而欧洲一方面需要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需要降低对俄国能源的依赖,也想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供给上,一方面,美国的页岩油上马项目太多、太快,产能过大,拉低了油价。
2008年到2014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了3.5倍,达到每日450万桶,已经能对油价产生显著影响。
另一方面,这个世界最大供应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拒绝限价,释放产能。
沙特希望通过释放产能,压低油价,来打击竞争对手,因为毕竟自己实力相对雄厚,能够忍受长时间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对世界石脑油市场的影响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对世界石脑油市场的影响【摘要】美国页岩气的开发与勘探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堪称是现代社会的一场“页岩气革命”。
美国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使页岩气从此登上世界能源的舞台,成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对世界天然气和石脑油的市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现状出发,从石脑油的应用方面分析了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给世界石脑油市场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页岩气发展石脑油市场影响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其分布地点多是在盆地地貌中分布比较广、厚度也比较大的页岩层中。
页岩气与常规的天然气相比采收率不高:天然气开采率,常规的采收率能达到60%及以上,而页岩气的采收率却只有5%-6%左右。
但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开采寿命比较长。
根据初步的测评数据显示,页岩气的世界资源量超过了450万亿立方米,其中仅北美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总量就已经超过10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页岩气资源总量的将近四分之一,其次是中亚与中国的页岩气资源也占据了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美国拥有的页岩气资源较多,页岩气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对世界能源市场,尤其是石脑油产生了重大影响。
要明确这种影响,首先我们应该对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1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现状19世纪20年代初期,是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最初时期。
1821年,Mitchell 能源公司首先发现了第一口页岩气井。
该页岩气井,位于美国肖拖夸县泥盆系,是Mitchell能源公司在Durdirk中钻探出来的第一口天然气井。
该井中的天然气就潜藏在21米深处,8米厚的页岩缝隙中。
但由于页岩气开采难度较大,直到2000年时,页岩气在美国的产量仍然很低,只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左右。
随着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对页岩气的开采技术也开始不断上升,2000年以后美国开始加快对页岩气的开发速度。
截止到2006年底,美国境内已经开采的页岩气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将近40000,页岩气的产量在美国天然气总产量中已经达到5.9%,接近311亿立方米。
[美国能源革命祸与福]福祸相依
![[美国能源革命祸与福]福祸相依](https://img.taocdn.com/s3/m/28cc7a2633d4b14e8424683c.png)
[美国能源革命祸与福]福祸相依自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中东石油危机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把追求能源供应安全作为长远目标。
其实美国不缺石油资源,直到10年前产量还稳居世界第一。
但需求不断增加,必须靠进口来填补缺口,于是造成一种印象:依靠进口是宿命,能源是美国国力的软肋。
总部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美国于2020年超过沙特,重居全球最大石油产国。
这势必给美国制造业复兴带来保障。
这场革命是怎么发生的?简单说就是在高油价刺激下,科技创新带来的。
当原油价格超过100美元一桶,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开采原来不值得开采的石油和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燃料的天然气。
首先的突破口是用水力压裂技术把天然气从页岩中解放出来,页岩气从占美国能源微不足道的地位上升到去年的37%,使得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比起欧洲,便宜三分之二,比起日本便宜四分之三。
这对高能耗的产业,如电解铝、玻璃、钢铁、石化业说来是可观的比较优势。
基于成本的考虑,连欧洲的空中巴士都决定在美国设厂制造飞机。
但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有无水分?曾经以《石油战争》(TheEpicQuestforOil,Money,andPower)获普利策奖的叶尔金(DanielYergin)在《金融时报》撰文对预测持保留的态度。
主要理由是用过去几年突飞猛进的能源生产作为参照点,没有充分考虑供应瓶颈和需求疲软对未来发展的负面因素。
其他能源分析家也认为前景过于乐观。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供职于路透社,报道能源领域。
时值两伊战争,油价节节飙升,造就了不少名噪一时的巨富,风光程度不亚于后来的对冲基金大鳄。
但原油价格的上涨带来的冲击,使经济衰退,从而减少能源需求,高价格的驱动使原来闲置的油田重新生产,且海上油田加大开采,供应增加,油价从当时一桶三十美元跌到二十美元。
在能源市场上,这个简单的经济学供需和价格原理常常被忽视。
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造就了金融贵族世家,南方德州牧场上钻油的牛仔一夜成为暴发户的种种故事,经过好莱坞演绎成为美国大众文化。
石油价格低停产就不赔钱吗还真不是

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就在沙特和俄罗斯还在僵持不下,各自都把责任推给对方的时候,美国以及美国页岩油开采企业却已经坐不住了。
4月1日,美国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 Corp)已经正式向法院提起破产保护。
一方面,美国方面肯定不甘于国内页岩油企业受到石油价格战的波及伤害,另一方面,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则在谋划着把美国也纳入到“石油减产计划”当中。
鉴于石油作为能源刚性需求的特殊性,此次沙特发起的“石油价格大战”已经不再是商业层面的竞争,而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政治,能源话语权的较量。
什么事一牵扯到政治,就会复杂的更多,有机会另写一篇来讨论吧,下面主要来说说本次石油价格战,为什么美国页岩油企业会承受莫大的压力。
按照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理解:当石油价格低于开采成本价的时候,最多就是暂时停产,等过一段价格上扬在重新复工不就是了,最多,就是期间工人的工资问题,偌大的石油企业,总不会因为暂停一段时间就破产倒闭吧?中国人的心理之中,负债经营的逻辑并不是很清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念,但是美国人会这么想吗?当然不会!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告诉了世人“透支消费”有可能产生的弊端,而美国油企承受不住价格战,实际上也是“透支消费”惹的祸。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停产并非必然带来破产的结果。
虽然会失去暂时的销售额,但是也不再有生产成本,本来,最多也就是没有产生利润而已。
如果算上一些必要的费用(如工资等),那么企业也就是小亏。
但是,如果企业是靠借贷来完成前期融资,美国页岩油企业的整体债务是以百亿美元作为单位来计算的,且不说债务到期的偿还问题,仅利息这一项,就足以让停产的企业承受不起了。
实际上,虽然沙特在2014年针对美国页岩油企业发起的“石油价格战”虽然没有获胜,但是却从某种程度上整体提高了美国油企的金融风险。
再加上全球并没有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中真正恢复过来,2020石油价格战让美国页岩油产业陷入“危机”,只不过是几种合理可能性中的之一。
石油价格下跌或重创美国 页岩气市场可能崩溃

石油价格下跌或重创美国页岩气市场可能崩溃2015.1继5日重挫逾5%后,国际油价6日失守50美元大关后,7日,NYMEX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继续下挫,最大跌幅接近2%,并同时刷新逾五年半新低,其中,NYMEX原油价格跌至47.14美元,布伦特原油跌至50.22美元。
在新年后的一周时间,国际原油已经累计下跌10%左右。
针对石油价格走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近日,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接受了和讯网的独家访谈。
丁一凡表示,石油价格持续暴跌,将给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石油价格上涨,对于整体经济来说是不利的,因为石油是基础能源,而且有一个风向标的作用。
石油价格上涨,所有的能源价格都上涨,包括煤炭、天然气。
而石油价格下行,那么其它价格也都下行。
丁一凡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石油下行对于遏制通货膨胀有利,但如今全球最担心的却是通货紧缩。
这一点在中国也非常明显,经济增长放慢,PMI指数一直在下滑。
也就是说,中国也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
而石油作为经济最基础的原材料,它的价格下跌,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意味着原材料价格下降,其利润将会提高,当然是好处,但是会加重通货紧缩。
针对美国的影响,丁一凡认为,美国近期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很大程度上是靠新能源产业支撑的。
特别是页岩气和页岩油产业的发展。
但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有。
之所以之前没有得到大发展,是因为它的投入太高,成本太高。
而在石油价格非常低的情况下,就根本不值得做。
而此前石油一直在高位运行,石油一直是在100美元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开采页岩油、页岩气,就有利润可赚,所以大家都开始搞,促成了一轮产业发展。
但很多人指出,页岩气和页岩油的盈亏点大概在50美元上下,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石油降到50美元以下,那么页岩气和页岩油就没有人再干了。
事实上,如今美国的页岩气、页岩油企业的债券,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美国:页岩气革命打破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美国:页岩气革命打破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吉莲·邰蒂【期刊名称】《重庆与世界》【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1页(P85)【作者】吉莲·邰蒂【作者单位】英国《金融时报》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今年冬季,英国亿万富翁、化工制造商英力士(Ineos)的创始人吉姆·拉特克里夫(Jim Ratcliffe)希望掀起一场本土的页岩气革命。
他提出,如果社区或土地所有者与英力士合作开发页岩资源,就会给予他们6%的未来收益,这远远超过英国以前的分成比例。
他表示:“这将改变局面,”并解释称,“6%分成的想法是从美国照搬过来的。
”自2010年以来,美国类似的分成计划帮助启动了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
实际上,这种分成承诺得到广泛认可的几率并不高:在英国,页岩气开采仍备受争议,迄今为止基本上遭到否决。
但我们有必要为拉特克里夫的尝试欢呼。
要明白这一点,先让我们看一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的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吧。
该报告中有一份不起眼的补充阅读,试图计算出页岩革命对美国行业的影响。
无论对欧洲工业集团还是对纳税人和政界人士来说,其结果均发人深省。
正如IMF所指出的那样,美国的页岩革命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即便欧洲和日本的价格在上涨。
这是因为,与石油不同,天然气不容易在全球运输,这意味着,区域天然气价格可能会因资源位置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
今年早些时候,美联储(Fed)在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估计,自2006年以来,这种价格差异使得美国制造商的产出扩大3%,投资增长10%,就业增加2%;具体的能源相关行业受到的影响则更大。
然而,IMF的研究显示,能源成本的差异导致美国制造业出口增长6%,并辩称,美国天然气价格相对欧洲每下降10%,工业产出就会高出0.7%。
乍一看,这个0.7%的差距可能不太重要。
但如果这个差距维持多年的话,它对竞争力和产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美国上演二次“页岩革命”

Slobe I 环球第二次"页岩革铲 以石油巨头兼并、整合页岩油产业为主导,带动页岩油商业模式的转变。
图为美国二叠纪盆地页岩油开采现场。
李晓东 供图美国上演二次“页岩革命乃□张红梅美国二次“页岩革命”由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全球知名石油巨头引领,将以石油巨头兼并、整合页岩油产业为主导,带动页岩油商业模式的转变,对全球石油市场格局产生冲击。
2019年二季度,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在Permian 盆地的产量均有所增加。
埃克森美孚的产量比去年同期 增长7%,达到每天390万桶油当量,而雪佛龙则增长9%,至每天308万桶。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的页岩油产能大幅提速,以及极具杀伤力的桶油成本水平,都 预示着美国第二次“页岩革命”的来临。
石油巨头引领二次“页岩革命”由于发展前景被市场各方看好,美国的页岩油成 为全球知名石油公司投资的重点。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计划大幅提高处在美国页岩油热潮中心地带的 油田产量,表明下一个页岩油勘探开发时代将由这些682019 /10中国石化⑥obe I环球全球知名石油公司巨头主导。
作为美国石油行业老大哥的埃克森美孚,在页岩油投资上表现得尤为激进,目前正在以引领之势掀起第二次“页岩革命”□埃克森美孚把公司的重心转向美国页岩油盆地寻求新的增长,这表明埃克森美孚认为页岩油的产量是其未来的关键。
任何市场都是先做的吃肉,后做的喝汤。
要知道,埃克森美孚并没有剪到2011年美国第一次“页岩革命”的“羊毛”。
而这次,埃克森美孚显然不想错过新机会。
埃克森美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明确指出,埃克森美孚不会盲目投资,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快速回效”的项目上,包括页岩油气开发在内的这些项目。
埃克森美孚用于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资金占勘探投资总额的1/3左右,而这个比重在2018年达到50%,使其在二叠纪和巴肯地区产出的年均增幅达约20%。
同时,根据此前计划,埃克森美孚从2018至2020年将年平均支出提髙至约260亿美元,这意味着到2025年,埃克森美孚的页岩油产量将提高约75万桶油当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页岩气革命其实是个“骗局”油价低致破产或掩盖其
“骗局”事实
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下跌,美国会有一大批页岩气公司宣告破产,这或许会掩盖美国页岩气革命是一场骗局的事实。
页岩气企业的来势汹汹让人再次想起了美国一直标榜的页岩气革命,外界也一直有阴谋论的猜测。
那么,页岩气是否真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大阴谋?
我一直认为页岩气是一个空前的骗局张捷在接受采访时说。
他称,页岩气和油井产量曲线不一样,开采之后衰减速度非常快,维持其产量很不容易;其次,由于开采页岩气对地下水及岩层的结构要求特别高,其开采成本要远远高于常规石油。
提到美国页岩气便宜的原因,张捷说:美国的页岩气跟世界各国都不一样,它含有相当高比例的氦,大概是5%到14%,而通常的页岩气的含氦量不到千分之五。
实际上说他开采页岩气不如说它开采氦,氦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气体,而且售价很高。
(注:氦通常温度下是不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天然气很容易压缩成液体,在压碎页岩的超高压下,氦气会先出来但不持续很快减少,极大影响成本。
氦气是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
页岩气靠垃圾债券支持终将破产
标普资本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能源公司发行的债券占美国垃圾债券的15%。
美国推出QE 以后,发行了大量的垃圾债券,而正是这些垃圾债券支撑着美国的页岩气不断走向繁荣。
张捷表示,过去几年,由于美国能源业繁荣,美国页岩气公司不断加大债务量,即使生产商的支出超过收入,他们也能获得资金去钻井。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