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合集下载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的医疗环境。

为了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建立适当的病房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包括病房的设施、设备、人员配置、卫生要求和安全措施。

一、病房设施:1.1 空间布局:新生儿NICU病房应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以便提供足够的工作区和患儿床位。

病房内应设有分隔区域,用于隔离传染病患儿。

此外,还应设有家长歇息区和医护人员办公区,以提供适当的歇息和工作环境。

1.2 温度和湿度控制:新生儿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因此病房应具备良好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为摄氏25-28度。

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以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和健康。

1.3 光照和噪音控制:病房内的光照应柔和且可调节,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刺激。

此外,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以确保良好的歇息环境。

二、设备要求:2.1 呼吸支持设备:新生儿NICU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呼吸支持设备,包括呼吸机、氧气供应系统和呼吸监测仪器。

这些设备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或者氧气治疗的新生儿至关重要。

2.2 监护设备:病房应配备各种监护设备,如心电图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和体温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可匡助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3 治疗设备:病房还应配备各种治疗设备,如光疗设备、静脉输液泵和药物管理系统。

这些设备用于提供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以满足新生儿的特殊需求。

三、人员配置:3.1 医生和护士:新生儿NICU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医生和护士,以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医疗护理。

医生应具备儿科和新生儿专业知识,能够处理各种新生儿疾病和紧急情况。

护士应具备儿科护理经验,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3.2 营养师和药剂师:新生儿NICU病房还应配备专业的营养师和药剂师。

营养师负责制定适合新生儿的营养方案,确保其获得充分的营养。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一、引言新生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的特殊病房。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病房设施和运营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格式,包括病房的布局、设备和设施的要求,以及医护人员的配备等。

二、病房布局要求1. 病房面积:新生儿NICU病房的面积应根据病床数量确定,每张病床的建议面积为15-20平方米。

2. 病床布局:病床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隔,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护理。

每张病床应设置床头柜、床头灯和呼叫器等设施。

3. 洗手间:病房内应配备洗手间,方便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日常生活和卫生需求。

4. 消毒设备:病房内应设置专门的消毒设备,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三、设备和设施要求1. 婴儿监护设备:每张病床应配备婴儿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必要的监护设备,以监测和支持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2. 氧气供应系统:病房内应配备充足的氧气供应系统,以满足新生儿氧气治疗的需求。

3. 体温调节设备:病床应配备温控设备,以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4. 照明设备:病房内应设置柔和、可调节的照明设备,以适应新生儿的视觉需求。

5. 储存设施:病房内应设置储存设施,用于存放药品、医疗器械和消毒用品等。

四、医护人员配备1. 医生:病房应有专业的儿科医生和新生儿专科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

2. 护士: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护士,负责日常的护理工作和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3. 药师:病房应有专业的药师,负责药品的配置和监测用药情况。

4. 物理治疗师:病房应有专业的物理治疗师,负责康复训练和护理。

五、总结新生儿NICU病房是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的专门病房,其标准格式包括病房布局、设备和设施要求,以及医护人员的配备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新生儿在病房内得到安全和有效的护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规划和配置新生儿NICU病房,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一、引言新生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重要医疗设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格式,包括病房的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二、病房布局要求1. 病房应具备充足的空间,以容纳婴儿床、医疗设备和工作区域。

2. 床位数量应根据病房的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3. 病房内应设有洗手间,并配备洗手池、肥皂、纸巾等卫生用品。

4. 病房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以确保婴儿的舒适性和健康。

三、设备设施要求1. 婴儿床:床位应具备可调节高度、便于护理操作的设计,并配备舒适的床垫和床单。

2. 监护仪:病房应配备先进的监护仪设备,用于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 呼吸机:病房应配备呼吸机,用于支持婴儿的呼吸功能。

4. 输液泵:病房应配备输液泵,用于婴儿的药物输液和营养支持。

5. 体温调节设备:病房应配备体温调节设备,如温箱和温度探头,以维持婴儿的体温稳定。

6. 消毒设备:病房应配备适当的消毒设备,用于对婴儿用品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四、人员配置要求1. 医生:病房应配备专业的儿科医生,具备新生儿护理和救治的相关经验。

2. 护士:病房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儿科护士,能够熟练处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3. 呼吸治疗师:病房应配备呼吸治疗师,负责婴儿的呼吸支持和呼吸机操作。

4. 营养师:病房应配备营养师,负责制定婴儿的营养方案和监测营养状况。

5. 心理支持人员:病房应配备心理支持人员,为家长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

五、管理要求1. 病房应建立完善的病历记录系统,记录婴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等信息。

2. 病房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洗手、消毒和隔离等措施,以确保病房的卫生环境。

3. 病房应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病房应配备紧急救护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状况和急救情况。

5. 病房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一、引言新生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新生儿NICU病房的设施、设备和护理流程符合最高的质量标准。

二、设施标准1. 病房空间:新生儿NICU病房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新生儿床位、医护人员工作区和家属休息区。

每个床位应具备适当的间隔,以确保新生儿的隐私和安全。

2. 温度和湿度控制:病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环境。

温度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湿度应保持在40%至60%之间。

3. 空气质量:病房内应安装适当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减少感染风险。

4. 照明:病房内的照明应明亮且均匀,以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和处理新生儿的情况。

同时,应提供可调节的灯光,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照明需求。

5. 噪音控制:为了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病房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水平。

应使用隔音材料和降噪设备,以减少外界噪音对新生儿的干扰。

三、设备标准1. 新生儿床位:每个新生儿床位应配备适当的床和床垫,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

床位应具备可调节的高度和角度,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

2. 呼吸支持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先进的呼吸支持设备,如呼吸机和氧气供应系统。

这些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监护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监护设备,如心率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和体温监测仪。

这些设备应准确可靠,能够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4. 输液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输液设备,如静脉输液泵和输液器。

这些设备应易于操作和调节,以确保新生儿获得准确的药物和营养支持。

5. 消毒设备:病房内应配备适当的消毒设备,以确保器械和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消毒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验证。

四、护理流程标准1. 人员配备:病房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护士和医生,以确保新生儿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护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病房设施和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包括空间布局、设备要求、护理操作、感染控制和家属支持等方面。

一、空间布局:1.1 病房面积:新生儿NICU病房的面积应根据床位数量合理规划,每张床位至少需要15-20平方米的空间,以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1.2 病床布局:床位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操作。

每张床位应配备适当的护理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并设置合适的婴儿护理台。

1.3 家属歇息区:病房内应设有舒适的家属歇息区,提供座椅、桌子和洗手间等基本设施,以方便家属歇息和与医护人员沟通。

二、设备要求:2.1 呼吸支持设备:新生儿NICU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呼吸支持设备,如呼吸机、氧气供应系统和CPAP(持续正压呼吸道压力)机等,以满足不同程度呼吸难点的患儿需求。

2.2 监护设备:病房内应配备高级监护仪,能够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能够实时传输数据至医护人员的工作站。

2.3 体外循环设备:对于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或者体外循环的新生儿,病房应配备相应的体外循环设备,以支持手术和术后护理。

三、护理操作:3.1 患儿定位:新生儿NICU病房应提供适当的婴儿护理台,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患儿的护理操作,如更换尿布、赋予药物等。

3.2 静脉通路管理:为了确保患儿能够及时获得药物和液体,病房内应配备适当的静脉通路管理设备,如输液泵和静脉穿刺器等。

3.3 高风险护理:对于需要进行高风险护理的患儿,如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病房应提供相应的护理设施和操作指导,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四、感染控制:4.1 洁净环境:新生儿NICU病房应保持洁净,防止感染的传播。

病房内应有适当的通风系统和消毒设备,同时医护人员应遵循洗手和消毒的规定。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引言概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需要特殊护理和监测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地方。

为了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NICU病房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要求。

一、设施要求1.1 病房空间:NICU病房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新生儿的床位、监护设备和护理人员。

1.2 温度控制:病房内应保持恒定的温度,以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和健康。

1.3 洁净环境: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设备要求2.1 呼吸支持设备:NICU病房应配备充足的呼吸支持设备,包括呼吸机、氧气供应等。

2.2 监测设备:病房内应有专业的监护设备,用于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2.3 营养支持设备:病房应提供新生儿所需的营养支持设备,包括静脉输液、管饲等。

三、护理要求3.1 专业护理团队:NICU病房应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和医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2 家属支持:病房应提供舒适的环境,允许家属陪同新生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心。

3.3 个性化护理:根据新生儿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每位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

四、感染控制要求4.1 洗手和消毒:护士和医生应定期洗手,病房内设有洗手液和消毒液,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4.2 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其他新生儿。

4.3 定期清洁:病房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培训要求5.1 培训计划:病房应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护理和急救培训。

5.2 持续教育:护理人员应接受定期的持续教育,了解最新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术。

5.3 团队合作: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共同为新生儿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总结: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是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护理和治疗的关键。

通过符合设施、设备、护理、感染控制和培训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为他们的健康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一、引言新生儿NICU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新生儿提供的重要医疗设施。

该病房的建设和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新生儿得到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要求,包括病房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感染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二、病房设施要求1. 病房的面积应充足,以满足新生儿的活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需要。

每个床位的最小面积应为10平方米,包括病床、工作区和通道。

2. 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确保空气质量良好,并避免阳光直射。

3. 病房内应设有洗手间和洗手设施,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

4. 病房内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易于清洁,并具备良好的消毒性能。

5. 病床应具备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功能,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护理需求。

三、设备要求1. 病房应配备适用于新生儿的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以监测和维持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2. 病房内应设有适宜的温度控制设备,以保持稳定的温度环境。

3. 病房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吸引设备、氧气供应设备和药物储存设备,以满足新生儿的急救和治疗需求。

4. 病房内应设有适合新生儿的体位转换设备和床边操作台,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

5. 病房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婴儿称重器、婴儿体温计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设备,以监测新生儿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四、人员配备要求1. 病房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认证的医生和护士,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2. 病房内的医生和护士应具备丰富的新生儿护理经验,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以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3. 病房内应有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以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

4. 病房内的医生和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提供协调和全面的医疗护理。

五、感染控制要求1. 病房内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洗手、消毒和隔离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2. 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遵守感染控制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

新生儿NICU病房标准一、引言新生儿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需要特殊护理和监测的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在NICU病房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制定一套标准格式的文本来规范病房的运作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新生儿NICU病房的标准格式,包括病房的设施、人员配置、护理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二、病房设施要求1. 病房面积:新生儿NICU病房的面积应根据病床数量和婴儿的需求合理规划,确保每个病床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医护人员操作和家属探视。

2. 温度和湿度控制:病房内应具备恒温和恒湿的环境,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给新生儿。

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湿度应维持在40%-60%之间。

3. 照明设备:病房内应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操作新生儿。

同时,照明设备应具备调节亮度的功能,以满足不同护理需求。

4. 隔离设施:新生儿NICU病房应设有单独的隔离区域,用于隔离感染风险较高的新生儿,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5. 噪音控制:病房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水平,以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新生儿的休息和发育。

三、人员配置要求1. 医生:新生儿NICU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医生,包括儿科医生、新生儿专科医生和其他相关专科医生。

医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 护士:病房内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护士,包括儿科护士和新生儿专科护士。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照顾和监测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3. 辅助人员:病房内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包括行政人员、清洁人员和维修人员等,以保证病房的正常运作和维护。

四、护理流程要求1. 入院评估:每位新生儿入院时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和病史记录等,以确定适当的护理计划。

2. 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重症监护
新生儿重症监护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包括NICU的人员标准、NICU病区设施的要求、NICU仪器设备保管与维修等仪器、人员设备,都需要一套严格程序来检测才能过关,这是对生命的尊敬。

目录1概述
2质量标准
概述编辑
NICU——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usually shortened NICU and also called a 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 special care baby unit.
新生儿的监护包括:
1.各种高危新生儿的生命支持:如糖尿病母亲婴儿、重度妊高症母亲婴儿、重度贫血
母亲婴儿、心脏病母亲婴儿、甲亢母亲婴儿、RH(—)母亲婴儿等的生命指征及相关问题的监护及处理。

2.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疾病的抢救及治疗:如: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胎粪吸
入综合症、颅内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肾脏、DIC等多脏器损伤。

3.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溶血症也称母儿血型不合,如果母亲体内的胎儿与母亲的血
型不同,母亲的身体就相当于被“致敏”,会“启动”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排斥婴儿血型的抗体,抗体结合在婴儿红细胞的表面导致溶血。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

症状轻的进展缓慢,全身状况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虽然溶血症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治疗,治愈的几率很高。

4.呼吸管理: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如:早产儿RDS、新
生儿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儿窒息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的呼吸支持、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内灌注治疗RDS。

5.新生儿术后病人的监护管理,如:新生儿外科手术后的危重病人的高级生命支持。

6. 小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如: 筛查氨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代谢异常及糖代谢异常
等共计106种小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7.早产儿管理: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的生命指征监护、静脉营养应用,鼻十二指
肠喂养,呼吸支持及管理、循环支持、血糖监测、内环境监测及维持以及脑室内出血的防治,保证患儿的生存质量。

其中,早产微型儿救治的技术为新生儿科龙头技术和专业制高点。

早产儿是相对足月儿而言的,是指出生时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按胎龄可以分为:超早产儿(不足28周);中度早产儿(28周至不足32周);轻度早产儿(32周至不足37周)。

按出生体重可以分为:超低出生体重儿(不足1000克);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克至不足1500克);低出生体重儿(1500克至不足2500克)。

“早产儿”有别于“新生儿”。

早产的含意不只是提前分娩,更主要的是与之有关的功能发育未成熟。

因各种显性或隐性病理因素过早脱离母体的“早产儿”也有异于遵循自然生理规律“瓜熟蒂落”的新生儿。

早产儿在形态和机能方面实际上等同于尚未离开母体的胎儿,不成熟的机体在脱离母体后作为独立个体适应外界的能力、所涉及到的疾病及其演变机理与过程、医疗护理的方法措施及预后等规律都有别于新生儿。

早产微型儿的器官脏器功能不能适应母体外生存需要,病死率十分高,故其救治成功率为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技术水平的标志。

2质量标准编辑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需要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众多的护理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

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NICU对工作人员及病区的设施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NICU的人员标准
(1)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

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

(2)护理人员配备的要求:按护理所需时间的总和以及每周实际工作时间而定,一般认为护士数∶病人数为2.5∶1。

(3)护理人员培训的要求: 进入NICU工作的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培训内容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NICU病区设施的要求
NICU为独立病区,以邻近新生儿室、产房、手术室、急诊室为宜。

室内光线应充足且有层流装置,温度以24℃~26℃,湿度以55%~60%为宜。

病区分为加强护理区、中间护理区两部分,另设辅助房间。

(1)加强护理区:床位最好设置4~6张,主张集中式安排。

另设1~2间隔离病区供
特殊使用。

抢救床位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暖箱或辐射保暖床、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引器、测氧仪、输液泵、复苏用具和生命岛(为床旁大柜)。

(2)中间护理区:又称恢复区,当危重新生儿经抢救好转后转入本室继续治疗。

(3)辅助房间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仪器室、家属接待室等。

NICU的工作也是有一定常规可循的
NICU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全部进行特护,应到床头交接班,详细交待诊断、病情、治疗及护理要点。

包括以下步骤:
(1)入院前准备: 预热暖箱,检查抢救单元设备和功能,保证完好。

(2)入院时措施:需急时处理的患儿立即放辐射台上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各种监护仪器等。

(3)入院后:常规护理和24小时守护床旁。

①呼吸、心血管系统:多参监护仪监护心率、心电图、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每小时记录1次,但每2小时尚需亲自听、数、记心率、呼吸1次。

呼吸道管理者,每2~4h吸痰,并记录痰液的性质和量。

用呼吸机者每2小时记录各项参数1次。

②神经系统:意识、反应、瞳孔、肌张力、颅内压监测者每2小时测记1次。

③消化系统:腹胀、呕吐、大便性质、鼻饲前检查胃残留物容量。

④泌尿和代谢系统:称体重每日1次,记24小时出入量,每日测尿比重、尿糖、血电介质、血糖1次,测记体温、箱温每2~4小时1次,临床上常规监测大部分借助监护仪,但仔细的临床观察仍必不可少,如:神志、反应、腹胀、呕吐等非仪器所能测出,而它往往是病情变化的重要线索。

NICU消毒隔离要求
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

(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

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

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

(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每周用乳酸熏蒸1~2次。

(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

(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

(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

NICU仪器设备保管与维修
NICU是仪器设备密集的科室,护士长应做好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账、物、卡相符,及时记录运转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

(2)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可由专职人员担任。

(3)新仪器进入科室要制订操作规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告诫有异常时不盲目操作。

消毒保养:
(1)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

(2)日常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

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应该在转运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

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上发挥重要作用。

NICU的编制应包括有随时出发接送的一名医生和护士。

护士负责管理转运所需器械物品和药品。

转运完毕及时做好转运记录和小结。

3NICU设备编辑
必配设备
1、病床采用多功能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2、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提供电、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监护。

4、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机:三级以上医院的ICU必须每床配备一台,三级以下医院
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

为便于转运患者,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一台。

5、每床配备复苏呼吸气囊。

6、滴注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最少2套以上。

另配备一
定数量的肠内营养注射泵。

7、心电图机一台。

8、除颤仪一台。

9、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1-2台。

10、纤维支气管镜1套。

11、电子降温设备若干台。

12、医院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光、生化、细菌学和血
气分析等检查。

选配设备
除上述基本设备外,有条件者,可选配以下设备:
1、血气分析仪。

2、简易生化仪。

3、乳酸分析仪。

4、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仪。

5、简易超声仪。

6、简易血氧饱和度和/或二氧化碳检测仪。

7、超净工作台。

8、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9、有创或无创血流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10、心脏起搏相关设备。

11、床旁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

12、输液加温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