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

合集下载

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

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

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
(1)欧阳洵:欧体。

擅长书体:楷书。

书法特点: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

推荐字帖:《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宗圣观记》。

(2)颜真卿:颜体。

擅长书体:楷书,行草。

书法特点楷书规规矩矩,气宇轩昂,行草情溶于艺,艺才生魂。

推荐字帖:《多宝塔碑》。

(3)柳公权:柳体。

擅长字体:楷书。

书法特点:字态清瘦,特别是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推荐字帖《玄秘塔碑》(注:柳公的书法融汇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名家的书法然后自创书体,所以更适合初学者学习)。

(4)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赵体。

擅长书体:楷书,行书。

书法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

推荐字帖:《湖州妙严寺记》,《汲黯传》,《道德经》。

(注:赵孟頫是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的开拓者,是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欧阳询的书法特点: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如果说欧阳询的不足之处,我觉得是不够疏朗,太拘谨,给人带来的艺术感染力不足。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柳公权的书法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以瘦劲著称,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

柳楷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

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吊重复。

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柳楷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

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颜鲁公其人正气凛然,其书端庄雄伟。

他一改晋唐以来优美秀雅书风,而别开壮美雄浑气象。

前人评他“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赵孟頫书法特点:赵孟頫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其书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

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各有特色,难分高下,见仁见智。

个人特别喜欢颜鲁公,他的书法正气凛然,让人感觉心胸开阔,豪气横生。

楷书四大家书写特点

楷书四大家书写特点

楷书四大家书写特点
楷书四大家,指的是唐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他们的书写特点如下:
1. 王羲之:笔画圆润,韵味深远。

他在书法中注重笔画的韵律和变化,擅长用幽默、潇洒的笔墨表现书法的艺术魅力,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2. 颜真卿:笔势奔放,气韵磅礴。

他的字形刚劲有力,气势磅礴,追求大气磅礴之美,是楷书中兼备骨力和气象的代表。

3. 柳公权:笔触秀丽,清新灵动。

柳公权的字形秀雅干净,放松自如,表现出繁简有致的美感,他强调笔画的灵动性和生动性,注重边角的处理,充满了极致的美学追求。

4. 欧阳询:笔势流畅,开创自然派书风。

欧阳询的字形流畅优美、方圆兼备,致力于寻求自然、柔和、流畅的艺术风格,其中以真行草书富有变化的结体和轻盈的筆劃蜚聲中外。

总之,楷书四大家各有其特点和风格,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书法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四大名家字体特点

四大名家字体特点

四大名家字体特点一、颜体字特点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

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

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二、柳体字特点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三、欧体字特点欧阳询,字信本,早期学习二王书体,后来又学习北朝的碑刻书体。

同时吸取当时一些书法家的长处,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①欧体的运笔特点欧体的运笔特点主要表现在: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欧体的横竖画多用折笔藏锋,如“上”“性”两字。

行笔多取直势。

横画的右边略高于左边,长横画中段较细,如“五”“善”两字。

竖画正直。

悬针竖多在出锋前稍按,使收笔处含蓄有力。

撇画的落笔多用藏锋,或方或圆,提笔斜出前邵按,使下部略粗,显得笔势劲健。

如“名”“交”两字。

捺画中平捺的落笔多用折笔藏锋,斜捺的落笔多为露锋。

无论是平捺还是斜捺,捺脚处都驻笔成方,向右提笔出锋。

捺的弧度都很小。

如“改”“人”“长”“远”四字。

②欧体的结构特点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体点画组合的变化非常丰富。

上下结构的字多纵向伸展,如“暑”“膺”两字。

左右结构的字多横向扩散,如“明”“纯”两字。

点画多的字写得特别大,点画少的字写得格外小,如“显”“生”两字。

竖在中间的多上下伸展,如“申”。

竖在两边的多向背取势。

如“阁”。

欧体的组画结字是十分巧妙的。

如“灵”是一个点画很多的字,在组合安排上将中宫收缩得很紧,上下几个部分的合理分布,使整个字并无拥挤的感觉。

四、赵体字特点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书法家字体特点

书法家字体特点

书法家字体特点
1、书圣王羲之,以其冠绝古今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辰星。

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许多著名的书家几乎无不深受其遗泽。

2、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

3、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4、苏轼书法特点有两点:一是用笔多取侧势,二是结体扁平稍肥。

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特色

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特色

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特色古代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为后世书家所传承和推崇。

在秦汉时期,甲骨文已提示出书法的特色,汉隶、楷书、行书等多种书体展示了不同的书法特点。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几位古代书法名家的特色。

第一位是曹全碑。

曹全碑以楷书著称,其字体遒劲有力、威严壮美,尤以笔画的断、势、点、磨练成就为最杰出之处。

曹全碑习得的是汉隶字体,虽然没有大量运用汉隶的笔画,但曹全碑笔下的字体仍是非常具有古典硬朗的气质。

另外,他还擅长于行书和草书,行书则把草书的笔画韵味融入其中,使它更具有书写上的流畅感和书意上的自由感。

再来一位是王羲之。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清正秀雅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

他擅长的是草书和隶书,对于他的人物和花鸟题材的书法也堪称一绝。

在草书上,王羲之的笔画豁达落墨宛转,浑厚有力,同时在隶书上也完全掌握了书法之道。

他通过隶书的掌握,逐渐把“带劲”这种书法特色运用到草书中,表达出强烈的形神意境。

第三位是颜真卿。

颜真卿以隶书著名,他的笔画变化有奇, 有怪,锋芒毕露,苍劲有力,墨迹厚重且苍劲有力,丝毫不逊于王羲之的隶书。

他的草书虽没有王羲之的那种灵韵感,但在兼融潇洒和力度、轻重、尺度方面,颜真卿的草书也是卓然别致的。

第四位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太宗,书法亦不输于颜真卿。

他的正楷字体同样精湛,又称之为唐楷,字体端庄苍劲,笔笔刚健,尺度有度,笔画的扇形处非常严谨,使字形变化自然而然,呈现出了一种高尚、典雅的风格。

以上就是几位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特色,每位名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书法才华和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创造出了人们至今为止仍然敬仰的国宝级古籍、碑刻和字画。

他们的成就和艺术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书法爱好者,成为中国书法的精神源泉。

书法家作品与特点

书法家作品与特点

书法家作品与特点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家们的作品各具特点,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个人魅力。

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特点。

首先要提到的是王羲之,他被誉为“书圣”,其行书作品以豪放挥洒、气势磅礴而著称。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富有生命力,字体刚劲有力,笔墨浓淡相宜,给人一种豪迈大气的美感。

他的作品《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品,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其次是颜真卿,他擅长草书,其作品以刚劲有力、奔放豪迈而著称。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线条流畅,笔墨浓淡得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作品《祭侄文稿》更是被誉为草书中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另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是米芾,他擅长行草书,其作品以豪放大气、奔放自如而著称。

米芾的书法作品富有变化和张力,线条舒展自如,笔墨浓淡相宜,给人以一种奔放不羁的美感。

他的作品《寒食帖》更是被誉为行草书的代表之作,影响深远。

除了以上几位书法家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书法家们,他们各自的作品也各具特色。

比如擅长隶书的欧阳询,擅长楷书的
柳公权,擅长篆书的赵孟頫等等。

每位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魅力,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的来说,中国书法家们的作品各具特点,无论是行书、草书、楷书、隶书还是篆书,都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个人魅力。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中国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使得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熠熠生辉。

希望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书法家涌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新的光彩。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引言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大书法家是指王羲之、王献之、文征明和米芾,他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位书法家的独特书法特点,以期对中国书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王羲之1. 书法风格•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典雅高贵,独树一帜。

他的字体清秀俊美,笔画遒劲有力,线条流畅而不失稳重。

•王羲之注重布局,善于运用空白来增强字体的美感,给人一种虚实相间的视觉效果。

•他的字体笔画深浅相宜,变化自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用墨技巧•王羲之善于运用墨色,他的字帖中墨色一般以青黑为主,浓淡相宜,墨色饱满有韵味。

•他注重墨迹的浓淡变化,能通过不同的墨色表达出文字的情感和氛围。

王献之1. 书法风格•王献之的书法风格秀丽清晰,有着浓厚的个人特色。

他的字体秀媚而不失俊秀,优雅而不失庄重。

•王献之的字体笔画流畅圆润,线条柔和有弧度,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

•他的字体平衡匀称,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2. 用墨技巧•王献之擅长运用墨色,他的字迹以青黑或深墨为主,墨色浓郁而富有光泽感。

•他的字迹虚实相间,墨迹浓淡变化适度,使整个字体显得充满生动感。

文征明1. 书法风格•文征明的书法风格独特,富有冲击力。

他的字体刚劲有力,线条丰富多变,形态各异。

•文征明的字体笔画有力而有节奏感,独特的构图使整个字体犹如舞动在纸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的字体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构图和线条的对比,形成独特的形式美和艺术张力。

2. 用墨技巧•文征明的字迹丰满饱满,运用浓淡墨色,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他注重笔势的变化,墨迹跳脱自如,通过不同的墨色和墨迹的运用表达出文字的情感与内涵。

米芾1. 书法风格•米芾的书法风格奔放豪放,独具一格。

他的字体豪迈激昂,笔画刚劲有力,线条狂放而有力度。

•米芾的字体个性鲜明,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给人一种磅礴之感。

•他注重字体的动态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

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

又称元“二雄”。

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

“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

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

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

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颜体字,大气磅礴,但是也有人说颜体字像个农夫挑个担子半站着,不太雅观。

但每个种字都各有优缺点。

可以学下颜体,要不外就学王羲之的字,这也是一个有争论的人,有人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说他雄强的一面,也有人说他的字娟秀,妩媚。

本是一俗人,不敢以自己的观点看书法大家的字,但还是觉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得更好。

要不就学李北海(李邕),不过北海的字是行书,还有何绍基的行书,献之的行草书。

楷书我比较看重唐驼,要不看看他的楷书。

要是觉得这些都不好的话,想走大气点的字,那么就学魏碑吧,张猛龙,龙门四品,……魏碑写的好的,康有为--------------------------------------------------------------------------------------------王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

柳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

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

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

字清臣。

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

”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

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

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欧阳询,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殁于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终年85岁。

官至太子率更(lv jing)令,所以后世亦称其为"信本"或"率更"。

《旧唐书欧阳询传》载:"询初学王羲之,后更渐受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牍文学,咸以为楷范焉。

高丽甚重其书,常遣使求之……"。

历代书论对欧阳询的书风评价是以险峻遒劲见长。

生平所写的碑志,拒郑樵《金石略》记载,有22种。

现在传世楷书之作主要有《姚辩墓志》、《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及《皇甫诞碑》等,欧阳询的楷书碑刻,都被誉为唐人楷法之首,由于他的用笔,结体都具有严谨的法度,向来被初学者作为楷之范本。

论王羲之以及颜真卿的书写艺术独特之处以及传授继承气焰气魄的论文没有最好谜底我小我私人认为,这两者都是我国书写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本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古代官名,皇太子太师,封鲁郡建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兵变,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长年77岁。

颜体书写艺术有一大独特之处字体圆胖饱满。

触笔强健有力有力有力毫不等于闲落笔,思路好写作的思路鄙人笔是颜真卿的一大独特之处。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赅博,五世祖颜师古是北齐著论理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颜真卿少刻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刚开始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患上笔法,又罗致初唐四家独特之处,兼金文书法作品收篆隶以及北魏笔意,完成了强健有力、宽博的颜体正楷的创编,树立了唐朝的正楷范例。

他的正楷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健浑厚,结体宽博而气焰恢弘,骨力强健有力有力而气慨凛然,这类气焰气魄也表现了大唐帝国闹热的器宇,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写艺术美与人格美完善联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王羲之东晋琅琊临沂人。

他的亲族是晋代弯着手指可数的权门大士族。

他的阿公王正为古代官名郎。

他的爸爸王旷为淮南郡守,曾经发起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成立东晋王朝。

王羲之的大伯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

而他的另外一名大伯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率。

琅琊王氏在东晋可以说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他的书写艺术雄健浑厚坦荡,具备自由景象毛笔书法查询形象、洒脱神志。

王羲之的书写艺术刊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正楷作品,在神州古代书写艺术史上都据有重要位置。

他的行草书流传到后世宝字有《寒切贴》、《姨儿帖》、《眉月帖》等十余种。

这些个宝字虽则是唐人双勾廓填临摹本,但也都不掉为可贵的珍品。

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二十4个字,被清爱新觉罗弘历天子列为《三希帖》之首。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

从文学的角度,它书契柔美,感情奔放散逸,是千古极美妙的好文章。

从书写艺术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手悉心研讨。

王羲之还长于绘画,是汗青上比力早的兼精绘画的书写艺术家之一。

他的太太郗氏以及他的七个儿子都长于书写艺术,是1个著名于世的书写艺术世家,这在神州古代汗青上也是未几见的。

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担当父学,且进一步独自创造六合,书画秀丽,妙绝时伦,以至与父同等名望,人称"二王"。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

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他身世于两晋的王谢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爸爸教授笔法论,“语以纲领”,即有所悟。

他钟头后就从其时著名的女书写艺术家卫太太进修书写艺术。

往后他渡江北游著名大山,取各家所长,不雅摩进修“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到达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正楷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边以及北边朝即到处歌颂赞扬”,对于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