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19、七颗钻石优秀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会认8个生字,会写壹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篇二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看幻灯),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是啊,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展开各种想象。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师评价:是的,你已经很渴了;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还不忘他人,为他人着想。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
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1.检查朗读情况师: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是你读得好还是他们读得好。
(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读得这么流利,真能干;知道自己读错了,能及时纠正,你真棒;你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声音很响亮,读得真好听。
19七颗钻石优质课教案

19七颗钻石优质课教案一、组织纪律二、导入:每当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它闪闪发光,在我们的正前方,这是大熊星座,那么,北斗七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一起来认识一个小姑娘。
一起读课题:19、七颗钻石对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指名提问学生)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探个究竟吧。
1、让我们一起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读了课文,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2、复习生字。
展示投影生字,谁先来试读一下?3、指名读,齐读,解释“干涸”的意思。
(指名生答)当时世界上正遭遇这严重的旱灾,让我们来看第一段。
4、引入课文第一段,教师导读: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A、释义:干涸、干枯、焦渴。
自己读读课文第一段,想象除了“干涸”外,还有哪些词语任何动物因为没有水干渴而死,释义:干涸、干枯、焦渴。
世界上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在寻找水。
B、河干了、草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幻灯展示:水水水!水就像()一样重要。
过渡:水是非常珍贵的,就在这样一个到处缺水的地方,一位小姑娘,为自己的妈妈找水喝,她的妈妈病了,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2-4自然段,说说在找水的过程中,水罐一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划出来。
好,我们来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能用自己划出的句子来说吗?师:那原来的罐子是怎样的?依次说说水罐四次变化的句子。
最后变成了什么。
有一只空罐子最后变成了七颗星星,这真是太神奇啦。
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他们给你怎样的感受。
(指名生答)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如此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再读2-4段,看看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变化。
学生划句子,想想:水罐变化的理由是什么。
(指名学生答)分享句子:A、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19七颗钻石(公开课)

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话的特点。
能在渲染的情境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说话,跳高思维能力;能读懂课文内容,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3)情感目标: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懂得要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朗读感悟,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3分钟)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干旱土地的图片配上文字)2、教师激情描述第一段的内容(略)大旱灾多么严重,多么残酷啊!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3、就在这场大旱灾中,发生了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二、朗读感悟(一)紧扣“神奇”,理清“水罐”的变化。
1、师提出“第一次先学后教”的要求。
读读课文的第2——4段,想一想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用——画出水罐变化的句子。
2、生自由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中出示课件:●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清凉新鲜的水。
●她以为水一定洒光了,但是没有,水罐端端正正的在地上放着,里面的水仍旧满满的●当小姑娘再拿起水罐时,木制的水罐变成了银的。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极高的天空,变成了七颗灿烂的星星。
4、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小结,梳理线索师板书:空木罐——装满水——银罐——金罐——钻石、水流(二)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1、师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次“变化”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一片孝心⑴师: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⑵出示“学习要求”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水罐有如此神奇的变化,用“波浪线”画出,从水罐的第一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可以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19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

19七颗钻石大连市金州区先进小学关美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看,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同学们,如果你就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指名答)此时此刻你最需要什么?2.是呀,人人都需要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找到水吗?(指名答)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女孩不但为生病的目前找到了水,也为全世界找到了水,这究竟是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读读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前老师让大家做了预习,这里有些词语自己先练习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问问你的同桌!(1)词语干涸、焦渴、水罐、累倒、竟然、绊倒、哀叫、舔净、递给、瞬间、凑上、咽下、唾沫、匆匆忙忙①男女生对读(男生女生都很了不起)②翻波浪读(浪花一朵比一朵美)③开火车读,你来开(这列小火车畅通无阻的到达了终点)3老师把这些生字的伙伴都去掉了,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老师读一个你们读一个开火车读4.读得这么准,你有什么秘诀吗?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一瞬间”什么意思?你们的记字方法真好5.老师这有几组形近字,谁来组词。
形近字:(竟、竞)(匆、勿)三、再读课文过渡:同学们词语掌握得又快又好,相信再读课文会更加流利。
1、谁愿意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主要内容。
(1人汇报说)(1)你能不能简单的说说谁来说故事的起因那事情的经过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简单的说一说。
2023最新-《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篇一一、复习词语和课文内容,走进课文。
1、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1)、认读词语。
竟然咽下唾沫匆忙绊倒瞬间凑上去忍不住(2)复习多音字。
咽(3)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字。
(课件出示)一天下午,街上传来雪糕的叫卖声。
弟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看他那口渴的样子,我从储钱罐里取出零花钱,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不料绊倒在一块大石头上,鲜血瞬间就涌了出来。
为了不让弟弟失望,我顾不得疼痛,凑到人群中,为弟弟买回了雪糕。
(4)随机指导“唾”、“沫”两个字的书写。
板演学生书写展示及引导评价。
[设计意图:复习生词,重点指导难记易错的生字,扫除字词阅读障碍。
随机指导“唾”“沫”两个字的书写。
]2、复习内容,质疑导入。
(1)指黑板,复习课文内容。
水罐: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姑娘的水罐首先从空的变成了满的,接着变成了(银的),然后变成了(金的),最后竟然从里面跳出了(钻石)涌出了(水流)钻石变成了星星。
(2)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提出大问题:(课件出示)为什么水罐会有如此神奇的变化呢?从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随机提出本课的大问题,为后面抓课文主线教学做铺垫]二、深入课文,感悟内容。
(一)、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批注。
(课件出示要求)为什么水罐有如此神奇的变化呢?从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用画出来,并在旁边做批注。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勾画每次变化相关的语句,写批注,谈体会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2023最新-《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7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课时篇一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19七颗钻石 教 案 B5

什么事? 3、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 最神奇吗? 4、师:看来,大家都觉 得水罐的一次次变化很 神奇,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 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三、理解探究,感悟爱心 A:共同学习第一段:体 会旱灾严重,水的重要, 奠定感情基调。 师:课文中讲到的故事就 (出示图片及第一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 段文字) 的,自己读读。 师:你感受到什么? 生:a、当时的情况(环境)很差, 师:能结合这段话谈谈你 学生回答(所有的、 很恶劣。 干涸、干枯、焦渴而 b、那时人们很可怜。 从哪感受到的? 死变色) c、那时水很宝贵。 师:是啊,这是多么可怕 的旱灾啊! 能把你感受到 体 会 灾 情 严 重 的 三 个方面: 的读出来吗? ① 河流和水井干涸 注意: “所有„都„都„ ② 草木丛林干枯 都„” 最能表现当时缺水 ③ 许多人和动物焦 渴而死。 的情况, 朗读时要加重语 气。 小结: 这段话写了灾情的 严重, 突出了水在当时的 重要性, 为后文小姑娘为 母亲找水埋下了伏笔。 学生说神奇的地方 , (基本是水罐的变 化)
万 全 县 璐 铭 小 学 教 案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环节
第一课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当我们在晴 朗的晚上仰望星空时,在正 北方向,有排列成像勺子一 样的七颗星,这就是大熊星 座,又叫北斗星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 吗?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 学习《七颗钻石》 。 2、简介作者、以及 童话。 19、七颗钻石
感悟小姑娘博大的爱,体会爱能创造奇迹,爱能改变一切。 多媒体课件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出示星空图)
。 板书课题《七颗钻 石》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理解词语: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焦渴:非常干渴 干涸: (河道、池塘 学习生字新词 等没有水了) 干枯:草木由于衰老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 或缺乏营养、水分等 失去生机。 “竟”“匆”为后鼻音 “绊”“咽下”为前鼻音 “匆”“凑”为平舌音 “瞬”为翘舌音 “咽”是多音字 yān 咽喉 Yè 哽咽
19、七颗钻石教案

19《七颗钻石》教案【学习目标】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钻石、干旱、干涸、焦渴、水罐、累倒、竟然、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绊倒、哀哀的尖叫、端端正正、舔净、反正、一瞬间、递给、凑成、忍不住、咽下、唾沫、涌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学习重难点】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课前(两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1、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同桌两个可以互相帮助,相信你们能把下面的词语写正确,记牢。
钻石、干旱、干涸、焦渴、水罐、累倒、竟然、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绊倒、哀哀的尖叫、端端正正、舔净、反正、一瞬间、递给、凑成、忍不住、咽下、唾沫、涌出把这些词语画到课文里,并给要求会写的字加上拼音,互相检查有没有出现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
2、同桌读读课文,我发现容易读错的字有:我是这样记住的。
我觉得不好写的字有:我是这样记住的。
我不理解的词语有:讨论后仍不理解的有:。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续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的写法。
4、一边读,一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比较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或疑问,标注在课文中。
第二课时使用:静心阅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尝试解决:1、你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是什么?(找出描写孩子们神态、动作的句子画出来)2、你知道孩子们的情绪为什么发生变化吗?(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一谈)3、孩子们课堂的收获是什么呢?(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一谈你的理解)4、为什么说孩子们的这种沉默是可贵的?课中(第一课时)一、小组合作:学生把学习所得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要做到人人发言,互相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稿)19、七颗钻石优秀教案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学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能理解文章的主旨爱心的力量。
教学难点:能发挥想象并用到写作中。
教学过程:
一、巧引课题,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昨天的语文课我们被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吸引了,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齐读题目),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进入新内容学习前,先来查看上一节课掌握的情况。
(课件出示:主要内容填空)
二、提炼焦点、扣准文眼
水罐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三、紧扣文段、品词析句
1、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发生在一次大旱灾中,文中是怎样描写地球上发生的这次旱灾景象?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找出文中反映旱情特别严重的词语。
(干涸、干枯、焦渴)
师:同样是非常的极度严重的干,河流和水井用的是干涸,草木
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一天夜里……清澈新鲜的水。
”
(1)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黑夜啊?同学们,你们试过在黑暗中独自一个人出行吗?这个小姑娘害怕吗?她也害怕,可是为了生病的母亲,她让自己变得勇敢!孝心让她有战胜困难、战胜黑暗的勇气!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到处找水,哪里都找过了,最后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你能想象小姑娘当时到哪去找水了吗?是怎样去找水的吗?这时她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2)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姑娘?(勇敢、有孝心)
(3)过渡:……当她醒来时,水罐里却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你们猜猜看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学生自由回答。
(4)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澈新鲜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句子)学生读。
(5)从“真想喝个够”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小姑娘极度干渴!)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6)小结: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为了母亲忍住了干渴,是多么孝顺,多么爱妈妈。
正是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使空木罐装满了水。
(板书:孝心)
理解第二次变化(变成银罐):
1、师:可是当她准备把水抱回家时,又发生了什么呢?装满水的木罐又有什么变化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学生回答。
小姑娘得到了一罐子水太开心了,所以她不小心被一只小狗绊倒了,她责怪小狗了吗?(没有),她是怎么做的?
3、师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把自己一点都舍不得喝的水喂给可怜的小狗。
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正是她对小动物的关爱让水罐有了第二次的变化。
(板书:爱心)
第三次变化(变成金罐):
1、师过渡:这水罐太神奇了,变成银水罐以后再一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小姑娘回到家……变成了金的。
”指名读,体会读,读出生病的、缺水的虚弱语气,从母亲的话中感受到什么?(母爱)带着妈妈对女儿浓浓的爱,朗读这一段。
3、小结:小姑娘深爱着她的妈妈,而妈妈也无比疼爱这个孝顺的女儿。
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女间金子般的爱呀!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
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板书:母爱)
第四次变化(钻石):
1、师:同学们,神奇的故事还没结束,金罐再一次的发生了变化,让我们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让金
罐有了这样的变化?
2、出示“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水流。
”
①指名读。
②小姑娘口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③在这种口渴难忍的情况下,门外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过路人讨水喝,她是怎么做的?
3、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却忘了______。
小姑娘忍不住了可还在忍,而且是如此艰难的忍了,只是为了帮助一个陌生的过路人,她这是多么动人的行为呀!
出示:小姑娘有一颗()的心灵。
同学们啊,爱的心灵就是这样的崇高!因为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友爱,所以:
七颗很大的钻石从水罐里──跳了出来,
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涌了出来。
4、让我们再一次张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在清流的滋润下,大地出现了怎样一番美丽的景象?
(出示图片)
那股水流越涌越多,向门外流去,向____流去,向____流去……
草儿____,花儿____,树木____,
牛儿羊儿____,
老人、孩子、小伙……
5、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
三、延伸阅读爱能创造奇迹
最后一段:
1、同学们,是爱心创造了奇迹战胜了旱魔,然而神奇的变化还未停止。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老师朗读最后一段)。
2、在这里钻石和星星都象征着什么呢?(钻石、星星都象征着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博大的爱心。
)
3、师:同学们,这篇童话围绕着水罐的神奇变化来写,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或“一罐水”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呢?
4、师总结: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将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星星,寄寓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爱心永恒,像星星一样晶莹闪亮,普照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希望同学们都有一颗爱心,让你们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般闪亮,像星星般璀璨!
板书设计七颗钻石
空木罐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