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方式实验
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超级终端配置交换机。
(2)掌握配置交换机的命令。
(3)理解并掌握VTY和Telnet配置。
(4)学习使用快捷键。
2、实验内容使用Catalyst2918交换机,学习使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
3、实验原理交换机可以工作在“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配置模式”。
而在“配置模式”下,又进一步分为“全局模式”、“接口模式”和“VLAN模式”。
(1)用户模式Switch>。
系统加电开机后,首先进入用户模式,从“超级终端”也会进入该模式。
输入“exit”命令会退出该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可以进行交换机的基本测试,并显示系统的信息和状态。
(2)特权模式Switch#>。
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可以进入特权模式,该模式下可改变交换机状态等一系列操作。
通过“exit”命令退出该模式。
(3)配置模式分为:①全局模式Switch(config)#。
在特权模式下,使用configure或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可进入全局模式。
要返回特权模式,可输入“exit”、“end”或按Ctrl+Z组合键退出。
②接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在全局模式下,使用interface命令可进入接口模式。
要返回全局模式,可输入“exit”或按Ctrl+Z组合键退出。
在interface命令中必须指明要进入哪一个接口的配置子模式,使用该模式可配置交换机的各种接口。
③VLAN模式Switch(config-vlan)#。
在全局模式下,使用interface vlan+_id命令可进入VLAN模式。
要返回特权模式,可输入“end”。
要返回全局模式,可输入“exit”或按Ctrl+Z组合键退出。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可以通过控制台和telnet两种配置方式,其区别在于控制台配置是利用console接口进行的近端本地配置,telnet配置是利用普通以太网接口进行的远程配置。
实验一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一. 实验目的:1. 掌握交换机常用配置方法2. 掌握中低端交换机的基本命令行二.实验设备华为交换机3台,计算机3台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以太网交换机基础以太网的最初形态就是在一段同轴电缆上连接多台计算机,所有计算机都共享这段电缆。
所以每当某台计算机占有电缆时,其他计算机都只能等待。
这种传统的共享以太网极大的受到计算机数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减少冲突域中的主机数量,这就是以太网交换机采用的有效措施。
以太网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转发时需要确认数据帧应该发送到哪一端口,而不是简单的向所有端口转发,这就是交换机MAC 地址表的功能。
以太网交换机包含很多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业务接口、主板、CPU、内存、Flash、电源系统。
以太网交换机的软件主要包括引导程序和核心操作系统两部分。
(二)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方式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很多,如本地Console 口配置,Telnet 远程登陆配置,FTP、TFTP 配置和哑终端(TTY teletypewriter的缩写)方式配置。
其中最为常用的配置方式就是Console 口配置和Telnet 远程配置。
注意:第一次进行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时必须使用Console本地配置。
1.通过Console口搭建配置环境第一步:如图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
第二步: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 3.X的Terminal或Windows 9X的超级终端等),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为9600bit/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如图所示。
第三步:以太网交换机加电,终端上显示以太网交换机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之后将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Quidway>)。
第四步: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
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验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验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电⼦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通信技术》题⽬: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班级: xx1411学号: xxxxxxxxxx姓名: xx实验时间 4.14实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的1、理解和掌握通过控制台端⼝对交换机进⾏访问、设置和管理的⽅法;2、掌握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法和步骤。
⼆、实验设备1、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交换机2台,型号不限。
2、2台PC,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装有超级终端程序。
3、Console电缆和若⼲根直通线。
三、实验要求1、按实验内容进⾏交换机的配置,验证配置的正确性2、将本实验的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四、知识要点交换机是⼀种数据链路层设备,运⾏以太⽹通信协议。
Cisco交换机产品以“Catalyst”为标志,包含2900、2918、2940、2960、3560-E、3560、3750-E、3750、4500、4900、6500等众多系列。
1交换机的配置⽅式1)交换机的本地配置连接Cisco交换机上⼀般都有⼀个“Console”端⼝,它是专门⽤于对交换机进⾏本地配置和管理的。
通过Console端⼝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2)利⽤Telnet虚拟终端配置Cisco交换机或路由器通过不同的配置模式来区分命令的执⾏权限(级别)。
在不同模式下,允许执⾏的命令不相同。
1)⽤户EXEC模式–该模式的权限最低,只能执⾏⼀组有限的命令,这些命令主要是查看系统信息的命令Show)、⽹络诊断调试命令(如ping.traceroute等)、终端登录( Telnet)以及进⼊特权模式的命令(enable)等。
–此时的命令⾏提⽰符为“>”,例如“Switch>”。
2)特权EXEC模式–⽤户EXEC模式下,执⾏enable命令,将进⼊到特权EXEC模式。
进⼈该模式后,就能执⾏IOS提供的所有命令。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和配置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和配置一.实验目的1.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方法2.了解交换机的物理连接方法和基本参数的配置方法二.实验内容1.掌握PC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方式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3.PC与交换机之间连通性的测试方法三.实验器材及环境1.Window操作系统PC机一台2.HW-RouteSim模拟器四.实验理论基础交换机与集线器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但两者在工作原理上完全不同,其中集线器工作于物理层,各端口共享总线。
利用集线器连接的网络从物理拓扑上看属于星型网络,但在工作原理上属于总线型网络。
为此,集线器基本上不需要任何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而交换机需要进行相关的配置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交换机命令模式1.用户模式:提示符>,登录交换机时进入该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只能查看部分交换机的信息,但不能修改信息。
2.特权模式:提示符#,该模式下可以使用交换机支持的所有命令,包括配置、管理和调试。
3.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config)#,可以配置交换机的一些全局参数,如:主机名、功能命令等。
4.接口配置模式:提示符(config-if)#,对交换机的接口进行配置,如某个接口属于哪个VLAN。
5.VLAN数据库配置模式:提示符(vlan)#,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 6.线路配置模式:提示符(config-line)#,对远程登录的会话进行配置。
五.实验步骤1.建立PC与交换机的物理连接(1)启动RouteSim程序(2)在工作台上添加交换机和PC,并建立连接。
如图:2.设置计算机与交换机IP地址(1)双击HotA,输入用户名和口令,键入“?”可以求得帮助。
PCAlogin:rootPaword:linu某设置IP:[root#PCAroot]#ifconfigeth010.65.1.1netmak255.255.0.0设置网关:[root#PCAroot]#routeadddefaultgw10.65.1.9(2)双击HotB,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为今后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和软件环境如下:1. 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60。
2. 电脑,Windows 10操作系统。
3. 软件,Cisco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
三、实验内容。
1. 连接交换机。
首先,将电脑和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的网线是正常的,然后打开Packet Tracer软件,创建一个新的网络拓扑图,将交换机和电脑拖入拓扑图中,并连接它们。
2. 登录交换机。
在电脑上打开命令提示符,使用Telnet或SSH协议登录交换机,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和登录密码,成功登录后,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
3. 设置交换机主机名。
在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中,使用命令“hostname Switch1”将交换机的主机名设置为“Switch1”。
4. 设置管理IP地址。
使用命令“interface vlan1”进入VLAN1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设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5. 设置管理密码。
使用命令“enable secret cisco”设置交换机的特权模式密码为“cisco”,用于提升特权级别时的验证。
6. 保存配置。
最后,使用命令“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将当前的配置保存到交换机的NVRAM中,以便下次重启后配置不会丢失。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对交换机进行了基本配置,包括设置主机名、管理IP地址和特权密码等操作。
掌握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为今后的网络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验心得。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设置管理IP地址时需要进入VLAN1接口配置模式,这些细节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多加注意。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熟悉交换机的基本结构(2)熟悉交换机基本命令(3)利用交换机进行网络连接(4)熟悉ip地址属性的设置(5)应用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6)熟悉pt操作二、实验环境.系统软件:windows10应用软件:ciscopackettracer三、实验步骤.1.应用环境.网络拓扑图如下:地址分配表中:设备USBip地址子网掩码预设网关主机pc1主机pc2fa0/0fa0/0192.168.1.1192.168.1.2255.255.255.0255.255.255.02.布局步骤.在pc1、pc2两台主机配置ip地址信息。
(1)主机pc1地址设置(配置地址截图)(2)主机pc2地址设置(布局地址图片)3.测试.(1)在图中右图的1、2、3处为捕捉往复数据,并对数据展开详细分析与表明.1处为传送:pc1向pc2发送icmp包,先在网络层layer3将要传送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放入ip报,再经过数据链路层layer2将ip数据报封装入帧,帧首部包含源mac地址和目的mac 地址,最后经过pc1的物理层在fast0端口送出.3处为第一次留言:由于交换机只工作于数据链路层layer2和网络层layer1.所以从fast0/1接到帧,就可以看见真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交换机此时记录pc1与端口fast0/1对应的mac地址表中.然后将帧从其他口(只有fast0/2)原封不动回赠.2处转发.:pc2从fast0端口发送至帧,将目的地址mac与自身mac比较,发现对应所以接收,读取帧信息,ip数据报信息.得到源mac地址和源ip信息.然后为了将反馈信息送给pc1,所以传送一个ip数据报,将源ip和目的ip交换.然后将ip数据报PCB变成帧从fast0口收到.3处第二次转发:交换机从fast0/2口获得帧,加载帧的信息由于第一次从fast0/2发送信息,所以交换机此时记录pc2与端口fast0/2对应的mac地址表.然后根据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查询查询成功,将帧从fast0/1口发出.1处为发送:pc1从物理层获得信息将目的mac与自身匹配,成功然后将帧中的ip数据报打开,收到pc2的反馈信息.(2)交换机表明结果(showmac-address-table).(3)主机arp缓存查看与删除四、实验总结.经过此次实验:对交换机的基本结构,交换机基本命令,利用交换机展开网络连接等都存有一定介绍.对ip地址属性的设置和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都存有一定操作方式经验.对交换机留言数据和各终端传送发送信息过程的认知存有非常大协助.问题思考:请从tcp/ip由高层到低层的角度分析数据在发送方是如何封装的?(可举例说明)运输层layer4将应用层数据在加之首部(各种应用层协议)构成tcp报文,网络层layer3将tcp报文加之首部(源ip,目的ip等)构成ip数据报,数据链路层layer2将ip数据报加上首部(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等)和用来纠错的尾部形成mac帧.物理层就将帧转变为bit形式传送.。
交换机的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2.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端口配置、VLAN配置、STP配置等;3. 学会使用交换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二、实验环境1. 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60;2. 计算机终端:一台;3. 网络线缆:直通线、交叉线各一条;4. 路由器:一台(可选)。
三、实验内容1. 交换机基本配置;2. VLAN配置;3. STP配置;4. 交换机远程登录配置。
四、实验步骤1. 交换机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与计算机终端,使用控制台线缆(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和计算机的串口。
(2)打开计算机终端,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None。
(3)在计算机终端中输入交换机的默认IP地址,登录交换机。
(4)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如主机名、密码等。
(5)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以便远程登录。
2. VLAN配置(1)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创建VLAN。
(2)将端口分配到相应的VLAN。
(3)配置VLAN间路由(可选)。
3. STP配置(1)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启用STP。
(2)配置STP的根桥选举。
(3)配置STP的端口优先级和成本。
4. 交换机远程登录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Telnet服务。
(2)设置Telnet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
(3)测试远程登录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结果显示,交换机已成功登录,并配置了基本信息和管理IP地址。
这表明交换机已具备基本网络功能。
2. VLAN配置实验结果显示,成功创建了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了相应的VLAN。
这表明交换机已具备VLAN隔离功能。
3. STP配置实验结果显示,STP已成功启用,并配置了根桥选举、端口优先级和成本。
这表明交换机已具备STP保护功能。
4. 交换机远程登录配置实验结果显示,成功配置了Telnet服务,并设置了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交换机基本配置及配置实验报告

试验一互换机基本配置及VLAN配置【试验名称】互换机基本配置及虚拟局域网VLAN【试验类型】验证性试验【试验课时】 2课时【试验任务】1.理解试验室旳配置和设备连接措施。
2.纯熟掌握互换机旳登录、互换机命令行多种操作模式、区别以及模式之间旳切换。
3.理解、掌握互换机基本命令旳操作。
4.纯熟掌握单互换机旳VLAN配置。
5.掌握多互换机旳VLAN配置。
一、掌握互换机旳基本使用措施【基本原理】1、互换机旳管理措施简述互换机旳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带外管理是通过互换机旳Console口管理互换机,不占用互换机旳网络接口,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互换机时必须运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带内管理是占用互换机旳一种通信接口,通过telnet方式管理互换机,可以远距离配置。
互换机管理重要通过命令行完毕。
互换机旳命令行操作模式,重要包括:顾客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多种模式提供一组命令,实现特定旳一组功能。
第一级,顾客模式:进入互换机后得到旳第一种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朴查看互换机旳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朴旳测试。
第二级,特权模式:由顾客模式进入旳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互换机旳配置文献进行管理,查看互换机旳配置信息,进行网络旳测试和调试等。
第三级,全局配置模式:由特权模式进入旳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互换机旳全局性参数(如设备名、登录时旳描述信息等)。
第四级,全局配置模式下有多种并列旳子模式,分别对互换机详细旳功能进行配置。
如,端口模式:对互换机旳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VLAN描述:对互换机旳VLAN进行参数配置。
设,互换机名称为switch,多种模式旳提醒符和进入方式小结如下表:Exit命令: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命令是指顾客从特权模式如下级别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
注意区别每个操作模式下可执行旳命令种类,互换机不可以跨模式执行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方式实验
一、实验内容:华为3Com Quidway S系列中低端交换机配置方法
二、实验目的:掌握Quidway S系列中低端交换机几种常用配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华为3Com Quidway交换机S3026E来组建实验环境。
具体实验环境如图所示:用Quidway S3026E随机携带的标准Console线缆的水晶头一端插在交换机的Console口上,另一端的9针接口插在PC机的COM口上,同时,为了实现Telnet配置,用一跟网线的一端连接交换机的以太网口,另一端连接PC机的网口。
S3026E以太网交换机提供24个固定的10/100Base-T以太网端口及2个扩展模块插槽,支持1端口100Base-FX多模模块、1端口100Base-FX单模模块、1端口1000Base-SX模块、1端口1000Base-LX模块、1端口1000Base-T模块、1端口1000Base-ZX模块、1端口1000Base-LX GL模块和堆叠模块。
以太网端口支持MDI/MDI-X自适应
四、实验步骤
(一)进入交换机配置视图:
与交换机相同,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进入路由配置视图:
方式(I):使用console口配置路由器
Console口配置连接较为简单,只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将配置用主机通信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起来即可,其配置连接如图1所示:
Ethernet 0/1
console
网口
串口
图1 Console口配置交换机
配置时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附带的超级终端软件进行命令配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
(2)根据提示输入连接描述名称后确定,在选择连接时使用COM1后单击“确定”按钮将弹出如图2所示的端口属性设置窗口,并按照如下参
数设定串口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
程序
附件
通讯
超级终端
图2超级终端串口属性配置
此时,我们已经成功完成超级终端的启动。
如果您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并出现如下标识符:<Qudiway>.
方式(II):使用Telnet方式进入配置视图
如果交换机配置了IP地址,我们就可以在本地或者远程使用Telnet登录到交换机上进行配置,和使用Console口配置的界面完全相同,这样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工程维护人员对设备的维护。
使用Telnet的准备:
1.配置交换机IP地址:S3026E支持32个VLAN虚接口,可以在VLAN虚接口上分别配置32个IP地址。
我们首先要在系统视图下使用interface vlan-interface vlan-number 命令进入VLAN接口配置视图,然后使用ip address命令配置IP地址。
请输入以下命令:
2.配置用户登录口令
在缺省情况下,交换机允许5个vty用户,但都没有配置登录命令。
为了网络安全,华为3Com交换机要求远程登录用户必须配置登录口令,否则不能登录。
在用户视图下使用system-view命令用来使用户从用户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在系统视图下使用user-interface vty04进入vty用户界面视图,然后使用password命令即可配置用户登录口令.
[Quidway]user-interface vty 04
[Quidway-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Quidway-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123456
配置PC与交换机在同一网段,它的IP地址为10.110.34.219,网关
10.110.34.230,掩码255.255.248.0.
完成上述准备即可以通过Telnet登录到交换机进行配置了。
在PC上运行Telnet程序,注意Telnet连接属性设置如下:
然后输入密码:123456,就进入用户视图了(提示符为:〈Quidway〉)如果需要配置交换机,还需要进入系统视图(提示符为:[Quidway])。
(二)熟悉交换机各种视图
3Com Quidway交换机S3026E主要有5种视图,每个视图下都有专属该视图的命令,在其他视图下不能使用,有些视图则可以在任何视图下使用。
视图之间的关系如下:
用户视图系统视图用户界面
视图
VLAN
视图
以太端口
视图
各命令视图的功能特性、进入各视图的命令等细则如下表所示。
视图功能提示符进入命令退出命令
用户视图查看交换
机的运行
状态和统
计信息,
进行文件
管理和系
统管理
<Quidway>
与交换机建立连
接即进入
quit断开与
交换机连接
系统视图配置系统
参数
[Quidway]
在用户视图下键
入system-view
quit返回用
户视图
return返回
用户视图
以太网端口视图配置以太
网端口参
数
[Quidway-Ethernet0/1]
固定以太网端口
视图:在系统视图
下键入interface
ethernet0/1
quit返回系
统视图
return返回
用户视图[Quidway-Ethernet1/1]
扩展百兆以太网
端口视图:在系
统视图下键入
interface
ethernet 1/1
VLAN 视图配置
VLAN参
数
[Quidway-vlan1]
在系统视图下键
入vlan 1
quit返回系
统视图
return返回
用户视图
用户界面视图配置用
户界面
参数
[Quidway-ui-aux0]
在系统视图下键
入user-interface
aux
quit返回系
统视图
return返回
用户视图
(三)交换机基本命令熟悉实验
1. 命令行在线帮助
完全帮助:任何视图下打入“?”可以获取该视图下所有命令及其简单描述。
<Quidway>?
User view commands:
boot Set boot option
cd Change the current path
clock Specify the system clock
cluster Run cluster command
copy Copy the file
debugging Enable system debugging functions
delete Delete the file
部分帮助:键入一命令,后接以空格分隔的“?”,如果该位置为关键字,则列出全部关键字及其简单描述。
如果该位置为参数,则可以获取该命令的参数信息。
2.查看历史命令
Quidway S系列交换机还提供一个记录历史命令的功能,当您需要重复刚才使用过的配置命令时,可以使用“Ctrl+P”(向上翻动)和“Ctrl+N”(向下翻动)来查找交换机自动记录的最近10条历史配置命令。
在某些操作系统中还可以使用“↑”和“↓”来查找历史命令。
[Quidway] display history-command
system
Int s0
Ip add 10.1.1.1 255.0.0.0
Quit
<ctrl><p>或↑上一条历史命令
<ctrl><N>或↓下一条历史命令
命令行接口为每个用户缺省保存10条历史命令
技巧提示:1.使用交换机命令时允许输入不完全命令。
如,display命令,可仅输入disp 也能被交换机识别;2.打入命令前几个字母,后面可使用Tab键补充完整命令。
当然,只有高版本系统才可支持Tab功能。
3.命令行技术
(1)命令行模式编辑特性
普通按键输入字符到当前光标位置
退格键BackSpace删除光标位置的前一个字符
左光标键←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位置
右光标键→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位置
上下光标键↑↓显示历史命令
Tab键系统用完整的关键字替代原输入并换行显示
Language-mode 中英文显示方式切换
暂停显示时键入“Ctrl+c”停止显示和命令执行
暂停显示时键入空格键继续显示下一屏信息
暂停显示时键入回车键继续显示下一行信息
4.命令行模式语言选择命令:
【命令】language-mode { chinese | english }
【视图】用户视图
【参数】chinese:设置命令行接口的语言环境为中文。
english:设置命令行接口的语言环境为英文。
【描述】language-mode命令用来切换命令行接口的语言环境,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缺省情况下,命令行接口为英文模式。
【举例】# 将英文模式切换为中文模式。
<Quidway> language-mode chinese
Change language mode,confirm? [Y/N]y
% 改变到中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