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定时更换无菌内套管,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目的: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困难和缺氧。

备注:定时更换无菌内套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之一。

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病情(生命体征及用氧情况)。

2.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3.评估患者颈部的皮肤,有无潮湿、湿疹、破溃;气管切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

4.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使用套管的型号,系带的清洁度及松紧度,供氧面罩是否清洁,一次性套管应评估气囊压力。

目的: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操作提供基础信息。

护士准备:1.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操作盘:治疗碗1(1%活力碘棉球14个以上);治疗碗2:无菌生理盐水棉球4个以上);治疗碗3(蝶形纱布1块,无菌镊4把,无菌内套管1副)、治疗巾,清洁手套,弯盘,必要时备供氧面罩或人工鼻、系带。

注: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时需另备一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无菌棉签。

目的:准备好必要的操作用具,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操作:1.二人依据电脑核对医嘱。

(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少核对一项扣1分)。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手腕带,评估病人情况及病房环境,酌情吸痰,并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少核对一项扣1分,手腕带未核对扣3分)。

3.洗手、戴口罩。

(未洗手或洗手不规范扣2分,未戴口罩扣2分)。

4.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手腕带,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的合作。

(解释沟通不到位扣2分,未核对床号、手腕带各扣1分)。

5.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充分暴露气管切开处皮肤。

目的:操作前的准备和核对可以避免操作中的错误,正确的体位可以使操作更加顺利。

备注: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同时,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文章更加准确和清晰。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3、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
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10
3)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
5
4)洗手,戴口罩。
2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
2
6)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防止吸氧造成的低氧血症。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扣2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扣1分
评委签名:
时间:年月日
1、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部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4、注意保护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的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2
7)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
3
8)铺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将无菌治疗巾上层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使无菌治疗碗处于备用状态。
2
9)核对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并与负压管相连,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
4
10)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用戴无菌手套的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插管。

气管切开护理考核评价标准+拓展知识

气管切开护理考核评价标准+拓展知识

病区姓名考核人得分年月日目的:1.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2.预防气切口感染;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气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血肿及肺部感染的发生;2.保持系带清洁,注意系带的松紧度、牢固性,松紧适度,以一指为宜;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切口纱布清洁干燥,每日更换2-3次;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无菌生理盐水纱布。

4.合理选择消毒方法(煮沸消毒法/双氧水侵泡)20xx年印制1、病室管理:定时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

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1小时/次。

2、吸痰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动作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先吸呼吸道,再吸口鼻,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吸痰管粗细不能超过内套管直径的一半。

一般一次吸痰时间要低于15 s,连续吸痰要低于3 min。

吸痰管左右旋转慢慢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痰前后根据实际病情加大氧流量3~5 L/min,如上呼吸机的患者吸痰前给纯氧,持续2~3 min,以免出现缺氧和低氧血症情况。

3、气管套管的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切口纱布清洁干燥,每日更换2-3次;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无菌生理盐水纱布。

4、切口处皮肤的护理:常规消毒护理为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再用75%的酒精消毒,根据情况每日2~3次。

若切口处皮肤分泌物或血凝块较多者可实施局部五部消毒护理法):①3%双氧水溶液进行清洁—在还原物质,氧化物质遇到时能释放出气泡,对血块及脓肿进行有效处理,有抗厌氧菌的功效;②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能够使残留的过氧化氢得到有效清洗;③进而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能够加快局部伤口的干燥速度;④0.5%的碘伏进行再次消毒措施—碘伏能够使创面收到刺激大大降低,还能起到杀菌作用;⑤后续进行局部消毒以及伤口渗血处理等银制气管内套管消毒方法(3):1、煮沸消毒法先在流动水下用毛刷和无菌棉签清洗干净内导管中的痰痂,放入锅内煮沸30min,专人看守。

气管切开换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切开换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切开换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1、保持呼吸道通畅;2、预防气管切开的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3、观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二、物品准备:治疗本、治疗卡、洗手液、无菌换药碗2个、污物缸1个、气管切开敷料包1个,一次性镊子2个、安尔碘棉球7个、酒精棉球2-3个、胶布三、操作流程:报告:(口述: 我是××科护士××,我操作项目是XXX,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备齐用物→报告(我是××科护士××,我操作项目是气管切开术后换药,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您指示?)→携用物于床旁→查对:查看床头卡、PDA扫腕带→向患者家属解释目的→给病人高流量吸氧→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去枕或低枕(颅内压高者禁止) →吸痰→洗手(六步洗手法)→[计时]取下污染敷料,暴露套管→安尔碘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方法:夹取安尔碘棉球消毒套管切口上端皮肤2遍,切口下端皮肤2遍,消毒半径不小于5cm)→安尔碘棉球消毒气管套管尾翼各1遍→待干→准备胶布(记录更换时间:/年/月/日/时)→更换气管切开专用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敷料开口处(纱布交叉固定,禁暴露切口周围皮肤)→酒精棉球消毒套管口及吸氧管→根据病情调节氧气流量,吸氧→套管口盖双层湿润纱布(纱布以不滴水为宜)→整理床单位→观察、评估病人病情、呼吸、痰液情况,根据情况吸痰(口述:躁动患者给予约束带,防止患者自行拔管)→洗手(六步洗手法)→再次查对,PDA执行签名[计时]→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操作后交待:嘱患者家属减少探视,保持室内清洁、温湿度适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15-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患者受凉→报告操作完毕→洗手(流动水洗手)。

四、应知应会1、气管切开定义?答:气管切开造口置管简称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上端前壁,插入带有塑料套管过金属套管的气管套管,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的阻塞,进行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评分表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评分表

准 备 20 分
3.物品准备:听诊器、吸痰管、有盖缸或治疗碗(内盛无菌生 理盐水)、无菌手套、湿化液、无菌巾或无菌纱布、吸引装置 一套,检查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8
用物缺一项扣2分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
2 环境未评估扣1分~2分
1.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向清醒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 患者清醒未解释者扣2分
5
用物处理不当扣2分,未记录或 记录不全扣2分~3分
1.操作正确,动作轻柔,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5 动作不熟练扣2分~5分

果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 评 缺氧得以缓解
Hale Waihona Puke 5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扣5分 未达到要求扣5分
价 3.关心爱护患者,患者愿意配合
20
5 关心患者不够扣2分~5分
8
吸痰手法错误扣5分~7分,未注 意生命体征变化扣3分
序 60 8.吸痰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再次给患者吸人100%氧气2分 分 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正常水平
5 吸痰后未给纯氧扣5分
9.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
2 未抽吸扣2分
10.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有无吸引导致的并发症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规程及质量评分标准


被考核者:
考核者:
考核日期:
得分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戴口罩,洗手
5 一项未做到扣2分、未洗手扣3分

作 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意识,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前 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是否需要吸痰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程序及评分细则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程序及评分细则
20
5.气管切开伤口换药
(1)每天更换气切纱布,污染或渗血较多时随时更换。
(2)撤去旧敷料,观察颈部皮肤、气切伤口处情况。
(3)清洁:以气切口为中心,用生理盐水棉球由内向外彻底清洁周围皮肤5cm范围、套管翼及套管翼下切口皮肤后,再用0.1%碘伏棉球消毒3遍待干;清洁伤口自内向外消毒,感染性伤口自外向内消毒。
(4)更换纱布:将Y型无菌纱布放置于套管下,用镊子将纱布轻轻向上向中间拉拢,使Y型纱布合拢覆盖气切创口。
(5)必要时更换固定带,松紧度以放入一指为宜。
20
6.更换内套管
(1)将消毒好的内套管轻放回气管套管内,旋转固定。
(2)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气管套管。
7.观察
(1)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色、质、量。
(2)气管切开伤口情况,套管是否通畅。
5
8.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5
9.清理用物:一次性用物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将患者更换取出的内套管清洗后送消灭菌备用。
5
10.洗手、记录
5
质量
标准
10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5
2.操作准确、动作轻柔
5
合计
100
100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程序及评分细则
项目
总分
考核标准及内容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15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环境准备:安全、清洁、舒适
5
用物准备:
(1)气管套管、绷带、听诊器、治疗盘、洗手液、治疗巾、生理盐水棉球、碘伏棉球、镊子2把、无菌纱布、弯盘、换药碗2个、剪刀1把、无菌手套。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技术评分标准项目值准备质量分数标准操作质量分数标准扣分及原因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观察局部伤口情况及两肺呼吸音(1分),并解释取得合作(1分)。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分)。

3.环境准备:环境安静,减少人员流动(2分)。

4.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内备换药碗2只、开口纱布1块、酒精棉球、无菌镊子2把、同型号内套管1副,弯盘,胶布,一次性手套;床边备吸引器、吸痰盘内置无菌罐2只(分别盛盐水纱布和生理纱布)、无菌镊子2把、湿化液、吸痰管数根,听诊器,无菌手套,弯盘(每缺一项扣0.5分)。

1.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床号(1分),再次解释,取得合作(1分)。

2.协助病人去枕,使头尽量后仰(5分)。

3.戴一次性手套,一手固定套管,一手旋转套管卡口取出内套管于弯盘内(5分)。

4.撕开纱布,取下开口纱布,脱去污染手套(2分)。

5.换药:用无菌镊子取酒精棉球挤干,一手持镊固定外套管,一手持镊子夹持棉球由内向外擦拭套管外口(5分);同法擦拭套管下方的皮肤(5分);用镊子将开口纱布开口向上置于套管下方(5分),胶布固定(1分)。

6.右手持无菌镊将准备好的内套管按气管方向置于外套内,旋转卡口固定(5分),沿套管壁滴入湿化液0.5ml(5分)。

7.检查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指为宜,系死结(5分)。

8.观察面色,听两肺呼吸音,根据需要吸痰(5分)。

9.用换药碗中的镊子挤干盐水纱布覆盖于套管口(5分)。

10.协助病人去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5分)。

11.清理用物,洗手,记录(5分)。

评分标准:准备质量:观察病情仔细(1分),关心、爱护病人(1分),无菌观念强(3分)。

操作质量:操作配合熟练(5分),操作程序及终末处理正确(5分)。

扣分及原因:每缺一项用物扣0.5分。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

由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减少解剖死腔,清除气道分泌物,为给氧、呼吸机的使用提供条件。

R3评估(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肺部症状,呼吸情况。

(2)患者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

(3)患者是否有活动性的假牙或门齿是否松动。

出准备:Q)患者准备:取适宜体位。

与家属谈话,签属气管插管同意书。

(2)护理人员准备:洗手,戴好口罩、帽子。

(3)用物准备:麻醉喉镜、相应型号的气管导管,管芯、衔接管、牙垫、插管钳、注射器、麻醉面罩、简易呼吸器、氧气、吸引器、无菌吸痰导管、胶布、听诊器、寸带(清醒患者或燥动患者用)、呼吸机、生理盐水。

出实施Q)解释、指导、心理护理。

(2)检查用物:插管前应检查气管导管及其它用品是否齐全、合用。

(3)插管动作要轻柔、忌用暴力。

插入合适的深度,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打入3~5ml气体。

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4)选用适当的牙垫,比导管略粗,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

(5)固定导管:导管要固定牢靠,避免随呼吸运动使导管上、下滑动,以损伤气管粘膜。

(6)湿化气道:插管后氧气不可直接吹向气管导管,应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变稠、结痂,影D向呼吸道通畅。

(7)检查导管插入的长度:检查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时发现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8)体位:头部稍微后仰,以减轻导管对咽、喉的压迫。

1一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避免体表压伤及导管对咽喉的压迫。

(9)口腔护理:定时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

QO)若气道阻力大或管道过细、死腔量大,可把留在口腔外的导管剪除。

(11)吸痰:注意气管及口腔吸痰,必须严格无酶作,气管内吸引的正艇施同气管切开患者(12)气管插管气囊的护理:注入套囊气量一般为3~5ml°如采用高容积低压力气囊,采用气囊测费监测片囊压力,每肝一次,缙抖囊压力25mmHg以下。

(13)拔管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者,注意有无会厌炎、M融等并发症发生,并给予鼻导管或开放面罩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未做到扣1分
理论提问
7
目的:
1.保持气道清洁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及肺部感染。
2.保持切口清洁,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使患者舒适。(2分)
每少一条扣1分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操作宜轻,避免套管活动引起咳嗽。
2.每日两次切口护理及口腔护理,观察套管有无移位,切口有无感染,如敷料及切口有异常分泌物应及时送检做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金属内套管每天清洗消毒2~3次。长期置管遵医嘱定期更换气管套管。
3.妥善固定防止套管滑脱,必要时约束患者双手以防止患者意外拔管。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若患者呼吸困难,皮下或纵膈气肿,气管内及切口有活动性出血等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4.按需及时吸痰,配合翻身、气道湿化,清醒患者指导有效咳嗽,遵医嘱予雾化吸入和排痰治疗。
5.堵管和拔管:遵医嘱试行部分堵管1~2日,无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时再完全堵管2~4日,仍无不良反应即可拔管,拔管后24h床边常规备气管切开包。(5分)
(3)右手持无菌镊将准备好的内套管按气管方向置于外套内,旋转卡口固定,沿套管壁滴入湿化液2ml,用换药碗中的镊子挤干盐水纱布覆盖于套管口。(5分)
(4)检查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指为宜,系死结。(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整理床单位。(3分)
一项未做到扣Leabharlann 分7、整理用物,内套管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浸泡于2%戊二醛消毒液中15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套管放入无菌容器内备用(或高压蒸汽消毒后备用),洗手取口罩,记录。(8分)
一项未做到扣1分
3、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床号,再次解释,取得合作。(2分)
一项未做到扣1分
4、吸痰:
(1)观察面色,听两肺呼吸音,根据需要吸痰。协助病人去枕,使头尽量后仰。(3分)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氧导管吸氧者调高氧气流量10~12 L/min),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得分:
项目
标准分
操作要领及分值
扣分细则
扣分及理由
得分
仪表
5
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牌,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不戴耳环、手镯、戒指、脚链,头发整洁不过肩,前发不过眉,发饰素雅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用物
10
无菌治疗盘内备换药碗2只、开口纱布1块、酒精棉球、无菌镊子2把、同型号内套管1副,弯盘,胶布,一次性手套;床边备吸引装置、吸痰盘内置无菌碗2只(分别盛盐水纱布和生理盐水、无菌镊子2把)、湿化液、吸痰管数根,听诊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弯盘、速干手消毒剂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5、伤口换药:
(1)快速手消,戴一次性手套,一手固定套管,一手旋转套管卡口取出内套管放于弯盘内,取下切口纱布垫,观察其分泌物颜色,放入医疗废物垃圾袋内,脱手套。(4分)
(2)快速手消后用无菌镊子取盐水棉球挤干,一手持镊固定外套管,一手持镊子夹持棉球由内向外擦拭套管外口;同法用酒精棉球擦拭套管下方的皮肤至切口周围15cm;用镊子将开口纱布开口向上置于套管下方,胶布固定。(1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综合评价
8
态度和蔼,语音清晰,解释耐心,沟通有效,工作严谨,程序规范,无菌观念强,熟练沉稳。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70
1、评估病人及环境:了解病情,观察局部伤口情况及两肺呼吸音,并解释取得合作,病室环境洁净安静,减少人员流动。(5分)
一项未做到扣1分
2、洗手,戴口罩。(2分)
每少一条扣1分
合计
(5)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或置氧导管10~12 L/min),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3分)
(6)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评估患者痰液是否吸净,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按规程再次吸痰。脱下手套包裹吸痰管断开连接丢入医疗废物垃圾袋内。(3分)
(3分)
(3)调节中心负压吸引压力0.04~0.053MPa,检查吸痰管,打开外包装,戴无菌手套,取出吸痰管与负压管连接。(3分)
(4)左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巾上。右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及痰液情况、SpO2、生命体征变化。(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