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细则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细则
机动车强制报废的标准规定细则包括以下内容:
1. 车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机动车的使用年限通常为15年。
超过车龄限制的机动车必须进行强制报废。
2. 技术状况标准:机动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
例如,车辆的发动机、排放系统、刹车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件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车辆经常出现故障或无法通过车辆技术检测,可能会被判定为不符合技术状况标准,需要强制报废。
3. 车辆事故标准:机动车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导致车身变形或关键部件受损,可能会被判定为不具备安全性,并需要进行强制报废。
4. 环保标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如果车辆的排放超过规定限值,可能会被判定为不符合环保标准,需要进行强制报废。
5. 使用期限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机动车的营运期限通常为10年。
如果车辆超过营运期限,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使用期限标准,需要强制报废。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并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
因此,在了解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时,应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第 1 页共 1 页。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一、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法律依据《机动车报废管理办法》是我国机动车报废管理的主要法规,该办法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对机动车的报废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办法,机动车报废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1.达到法定报废年限;2.在法定报废年限之前,达到强制报废标准。
二、机动车强制报废年限1.普通小型汽车:达到15年;2.其他小型汽车:达到10年;3.大、中型客车、货车:达到10年;4.摩托车:达到10年。
三、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1.车辆失火、爆炸,无法修复;2.车辆发生严重事故,造成严重损坏,无法修复;3.车辆出现技术故障,无法修复到安全使用标准;4.车辆发生翻修、加装改装、停驶期满后仍未恢复原状;5.车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达到报废标准;6.车辆达到国家强制报废年限。
四、机动车强制报废补贴政策为了推动机动车强制报废工作,很多地方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机动车主动接受报废处理。
具体补贴政策如下:1.新购买环保车辆的机动车主,可享受一定金额的补贴;2.报废旧车购买新车的机动车主,可享受一定金额的补贴;3.报废旧车不购买新车的机动车主,可享受一定金额的补贴。
总结起来,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规定主要包括机动车强制报废年限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
强制报废年限是指机动车达到一定年限后必须进行报废处理;强制报废标准是指机动车在达到强制报废年限之前,由于技术状况等原因,必须立即进行报废处理。
此外,为了推动机动车强制报废工作,补贴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规定旨在保障机动车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有效促进交通系统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1.年限标准:年限是指车辆使用的年限,一般是以汽车品牌和车型为基准设定的。
如在我国,私家车使用年限通常为15年。
超过这个年限的车辆,就必须强制报废。
2.里程标准:里程是指车辆行驶的里程数,一般是以公里为单位。
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用途和车型进行区分,如私家车、出租车、货车等。
如在我国,通常对私家车强制报废的里程标准是20万公里。
3.技术状况标准:除了年限和里程,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还会考虑车辆的技术状况。
比如,车辆是否存在严重事故或损坏,是否通过了相关的安全检测等。
如果车辆存在严重事故或技术问题,也可能会被要求强制报废。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进行规范和指导,制定明确的强制报废标准,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企业可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更安全、环保和高效的交通工具,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个人要增强对环保和交通安全的意识,定期检查维修车辆,及时报废老旧车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过期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总的来说,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环境健康,促进车辆更新换代,推动交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有效执行。
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实现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细则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细则
根据中国《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规定,以下是机动车强制报废的细则:
1. 机动车车龄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年限,包括:小型汽车和普通汽车为15年,出租车和营运客车为10年,大型客车为12年,载货汽车为20年,摩托车为10年。
2. 机动车出现严重事故、火灾、泡水、盗窃等情况,或者经过鉴定无法修复且不宜继续使用的,需要强制报废。
3. 机动车发动机、车身结构、底盘等主要部件经检测和鉴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需要强制报废。
4. 机动车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造成严重质量问题或交通安全隐患的,需要强制报废。
5. 机动车严重超标排放污染物,经检测和鉴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需要强制报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具体的强制报废标准还需根据当地相关法规进行确认。
此外,强制报废后,机动车所有人需办理相关手续注销车辆登记,不得继续上路使用。
第 1 页共 1 页。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

第九条 依据本规定第五条制定严于上述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或者摩托车使用年限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拖拉机的报废标准规定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2011年 月 日前已达到本规定所列报废标准的,应当在2012年 月 日前予以报废。原《关于发布<汽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经【1997】456号)、《关于调整轻型载货汽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经【1998】407号)、《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02号)、《关于印发<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1】234号)、《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国家经贸委、发展计划委、公安部、环保总局令第33号)同时废止。
距本规定要求使用年限1年以内的机动车,不得变更使用性质、转移所有权或者转出登记地所属地市级行政辖区。
第七条 机动车达到下列行驶里程,以及自愿报废的机动车,其所有人可以将机动车交售给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登记、拆解、销毁,并将报废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
商务部网站于14日发布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明确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等信息,今天我们对私家车相关的规定为大家做一个解读。
(一)达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使用年限的;
(二)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三)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四)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车辆国家报废标准

车辆国家报废标准
车辆国家报废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于确定车辆是否可以继续运行或需要报废的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车辆的年限、状况、排放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以中国为例,中国实施的国家标准是根据车辆使用年限和技术状况来确定报废标准。
根据最新的《机动车环保检验通则》规定,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新能源车的报废标准如下:
- 普通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达到10年或者行驶里程达到15万公里的车辆需要进行强制报废;
- 港澳台牌照车辆:达到8年或者行驶里程达到10万公里的车辆需要进行强制报废;
- 新能源车:达到8年或者行驶里程达到15万公里的车辆需要进行强制报废。
此外,车辆如存在交通事故或者损坏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也可能需要提前报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对车辆报废标准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参考各国法律法规的规定。
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或不能再安全运行的机动车强制进行报废处理的规定。
近年来,我国针对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旨在推动车辆更新换代,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
以下是对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详细介绍。
第一,使用年限标准:根据最新规定,普通小型汽车的使用年限为15年,运输车辆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分别为10年、12年和15年。
使用年限是衡量车辆老化和性能衰退程度的重要指标,超过使用年限的车辆会被强制报废。
第二,安全技术标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的安全性能会逐渐下降。
最新标准要求车辆在报废之前必须通过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如果车辆无法通过检测或不能再安全运行,则需要强制报废。
第三,排放标准:环保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最新标准要求机动车在报废之前必须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如果车辆的尾气排放超过规定限值,将被强制报废。
这一规定可以有效控制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
第四,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是反映车辆维护状况的重要依据,最新标准规定,机动车在报废之前必须能够提供完整的维修保养记录。
如果车辆维护记录不完整或维修质量不达标,将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需要强制报废。
第五,更新政策鼓励报废:为促进机动车更新换代,最新政策鼓励车主主动报废老旧车辆。
针对主动报废车辆,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以减轻车主的经济负担,并提供更便捷的办理流程。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修订,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和环保水平,推动车辆更新换代,减少老旧车辆的数量。
这有助于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保护环境,减少尾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同时,修订后的报废标准也给车主提供了更明确的参考和操作指南,使得车主能够更好地规划车辆的使用和更新计划。
总之,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了使用年限、安全技术、排放标准和维修保养记录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和环保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汽车强制报废标准
汽车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有时候拥有汽车以及其技术状况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行驶安全以及出行舒适度,所以正规规定汽车强制报废标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汽车强制报废标准。
首先,发动机号牌及其相关配件的有效期是最重要的标准。
一般汽车的发动机号牌有效期为7年,而配件有效期会根据具体型号和设计变化,但也最多10年有效期。
超过7年至10年的汽车给予强制报废。
其次,发动机的性能也是强制报废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汽车的发动机,我们必须要求它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不仅包括性能指标如发动机转速等,还要求满足国家汽车排放标准以及使用安全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一般发动机电压在16-22V之间,排气量低于国家规定值,不达标汽车被列为强制报废。
最后,车辆档案也是一个严格的报废标准,如果一辆汽车无法提供其档案,或者档案内容不正确,也会被列为强制报废的范畴。
以上就是汽车强制报废标准的介绍,希望大家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当我们拥有汽车时,应该及时维护汽车,使其保持正常正常运转,确保我们的行驶安全和出行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最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经2012年8月24日商务部第6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同意,2012年12月27日,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令2012年第12号公布。
2013年1月14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该规定。
《规定》共11条,明确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的,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新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第一条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鼓励技术进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
第三条商务、公安、环境保护、发展改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监督管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执行有关工作。
第四条已注册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强制报废,其所有人应当将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并将报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一)达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使用年限的;
(二)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
有关要求的;
(三)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四)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
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第五条各类机动车使用年限分别如下: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
(二)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四)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六)专用校车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20年;
(八)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使用9年,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以及微型载货汽车使用12年,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使用10年,其他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使用15年;
(九)有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15年,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
(十)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集装箱半挂车20年,其他半挂车使用15年;
(十一)正三轮摩托车使用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13年。
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
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
机动车使用年限起始日期按照注册登记日期计算,但自出厂之日起超过2年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按照出厂日期计算。
第六条变更使用性质或者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应当按照下列有关要求确定使用年限和报废:
(一)营运载客汽车与非营运载客汽车相互转换的,按照营运载客汽车的规定报废,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非营运轿车转
为营运载客汽车的,应按照本规定附件1所列公式核算累计使用年限,且不得超过15年;
(二)不同类型的营运载客汽车相互转换,按照使用年限较严的规定报废;
(三)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和摩托车需要转出登记所属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的,按照使用年限较严的规定报废;
(四)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半挂车与其他载货汽车、半挂车相互转换的,按照危险品运输载货车、半挂车的规定报废。
距本规定要求使用年限1年以内(含1年)的机动车,不得变更使用性质、转移所有权或者转出登记地所属地市级行政区域。
第七条国家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
达到下列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其所有人可以将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并将报废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
(二)租赁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
(三)小型和中型教练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教练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
(四)公交客运汽车行驶40万千米;
(五)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80万千米;
(六)专用校车行驶40万千米;
(七)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非营运轿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
(八)微型载货汽车行驶50万千米,中、轻型载货汽车行驶60万千米,重型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行驶70万千
米,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行驶40万千米,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行驶30万千米;
(九)专项作业车、轮式专用机械车行驶50万千米;
(十)正三轮摩托车行驶10万千米,其他摩托车行驶12万千米。
第八条本规定所称机动车是指上道路行驶的汽车、挂车、摩托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非营运载客汽车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自用载客汽车;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是指专门用于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等危险品的车辆;变更使用性质是指使用性质由营运转为非营运或者由非营运转为营运,小、微型出租、租赁、教练等不同类型的营运载客汽车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转为其他载货汽车。
本规定所称检验周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定第五条制定的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或者摩托车使用年限标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商务、公安、环境保护等部门备案。
第十条上道路行驶拖拉机的报废标准规定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2013年5月1日前已达到本规定所列报废标准的,应当在2014年4月30日前予以报废。
《关于发布<汽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经〔1997〕456号)、《关于调整轻型载货汽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经〔1998〕407号)、《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02号)、《关于印发<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1〕234号)、《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国家经贸委、发展计划委、公安部、环保总局令〔2002〕第33号)同时废止。
注:1.表中机动车主要依据《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2008)进行分类;标注*车辆为乘用车。
2.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表中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