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国学文学常识专项特训试卷含解析 (14)
2021年中考语文国学文学常识专项特训卷含详细解析 (14)

二〇二一年中考升学夺冠训练·梓墨原创精品中考国学文学常识专项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失败后,贬居邓州时,他主持重新修建岳阳楼,并作千古美文《岳阳楼记》,抒写自己豁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C.《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
D.苏轼对月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的澄净,一如作者磊落的胸襟;而《水调歌头》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词人积极乐观的情怀。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俏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大兄”是对长辈的敬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孤”是“我”的自称。
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许多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且令人感到高不可攀的人物形象。
D.《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烙印》。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弱冠、束发、而立、花甲、知命、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D.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答案】 B【解析】【分析】A.从小到大依次是:垂髫(童年)、束发(男子十五岁)、而立(三十),知命(五十)、花甲(六十)、古稀(七十)。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是辛弃疾。
B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2.下列是对我国相关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A. (纪年)我国古代用干支或皇帝的年号纪年。
元丰六年(《记承天寺夜游》)、文帝之后六年(《周亚夫军细柳》)、晋太元中(《桃花源记》)所用纪年方法相同。
B. (称谓)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C. (年龄)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岁。
中考语文国学文学常识专项特训卷含解析 (10)

二〇二一年中考升学夺冠训练·梓墨原创精品中考国学文学常识专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千字文》《百家姓》是旧时书塾所用的蒙学读本,前者四字--句,对偶押韵;后者将姓氏连缀为四言韵语,均便于记诵。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自己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D.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成语,“虎虎生威、猴年马月、鸡犬相闻、狼奔豕突、画龙点睛”均是包含生肖动物的成语。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法国作家让·乔诺在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中虚构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形象,通过牧羊人种树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B.量词是表示单位的词:“个”“台”等,表示事物的单位;“千米”“千克”等,表示度量衡单位;“次”“遍”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C.《论语》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四书”。
D.从“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哭鬼嚎”这几个成语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大多是贪婪、凶残和狡猾的,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
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湖心亭看雪》、《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选自《水经注》、《陶庵梦忆》、《三国演义》、《红楼梦》,作者分别是郦道元、张岱、罗贯中、曹雪芹。
B.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C.《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不叫“阳”。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 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不正确。
B四书:《论语》、《中庸》、《孟子》、《大学》。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中考语文国学文学常识专项特训卷含详细解析 (14)

二〇二一年中考升学夺冠训练·梓墨原创精品中考国学文学常识专项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①。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②欲有问,平海夕漫漫③。
注:①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②迷津:迷失道路。
津,渡口。
③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
漫漫:水广大貌。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B.颔联“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透露出诗人思乡之情。
C.颈联不仅写诗人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遥望着“天际”的“孤帆”,盼望着诗人归来,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
D.尾联以开阔的壮景作结,表现了诗人志在四方的凌云壮志。
【答案】DD.“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意思是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这种景色,不仅写出了思归的愁绪,还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故选D。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驳论文B.《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小说C.《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D.《敬业与乐业》-----顾颉刚-----演讲稿3.下列不属于“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方法是()A.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
B.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C.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品的一些情况D.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讲求时效性和真实客观性,其正文的结构通常遵循“金字塔结构”。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等。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过关于他的文章。
C.《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叫“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知识1.以下对于文化知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司马迁用一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写的国别体史册《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绚丽明珠。
B.我国第一部长篇嘲讽小说是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记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此中颔联、颈联一定对仗。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 世纪先期最优异的嘲讽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B【分析】【剖析】 B 项,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记是长篇小说《红楼梦》。
故答案为: B【评论】本题考察的是文学、文化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考察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基本的文化知识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本题重点以课本的说明为主,注意平常的累积。
2.以下有关名著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鲁迅《朝花夕拾》描述旧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锋利的批评。
B.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期间念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相貌。
C.苏东坡的主要伟绩是使词依赖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式的独立抒怀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C【分析】【剖析】 ABD 表述正确。
C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使词从音乐的隶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怀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故答案为: C【评论】文学知识主假如考察考生对课文所波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状况和有关文体知识、文化知识的认识状况。
平常要以课文为依靠,作相应的知识累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由于文学、文化、文体知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3.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属于现今世诗歌。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诗句_______不是陆游的。
()A.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D.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答案】 D【解析】【分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词中的上阕。
一句名言,影响着百世千秋。
岳飞的《满江红》也激励了百世千秋的能人壮士,谱写了一曲曲抛头颅,洒热血的喋血讴歌。
故答案为:D【点评】沙场中的功与名;官场中的得与失;人世间的爱和恨;短暂而艰辛所获的功绩,与整体大局而言,犹如“尘与土”之别,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完成大业,尚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答案】 D【解析】【分析】ABC正确。
D.错在“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体常识,属于文学常识的一种。
古代的主要文体有以下几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骈文、赋。
诗歌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诗、词、曲;散文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古文、记、古议论文、奏章、序跋、赠序、史传等这些文体常识在平时学习是要进行积累,特别是要结合具体文章了解其特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最新中考语文国学文学常识专项特训卷含详细解析 (15)

二〇二一年中考升学夺冠训练·梓墨原创精品中考国学文学常识专项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连线,有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范仲淹——南宋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朝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D.《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漂亮朋友》等。
B.科举制度创自隋唐,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
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三年一次,会试于乡试得的第二年举行,殿试主考人是皇帝。
范进是会试中举。
C.《岳阳楼记》、《水调歌头》、《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苏轼、欧阳修,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D.《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们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前者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后者也是章回体小说,被认为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艾青的诗作注重色彩的渲染和意象的表现,请你根据对艾青诗作的了解,选出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A.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B.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C.阳光在涟漪上跳舞,像不停息的小不点梭子,在编制金色的绣帏。
D.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4.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郾县任上所作。
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
这种踌躇满志的情怀,也充溢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B.“飞来山上千寻塔”,活用典故,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自然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山的高耸自不必说,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
这里描写登临之处的高耸。
为下句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二一年中考升学夺冠训练·梓墨原创精品
中考国学文学常识专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古人的称呼语分为敬词和谦辞两种。称呼他人一般用敬词,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等。
2.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通过歌颂太阳、探索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战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
D.《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曹操字孟德,李白字太白,马致远字东篱。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C.“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谦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敬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他们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
B.古文中“桑梓”常指家乡,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晋太元中”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等,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往往把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称为“居士”,后来,一些文人雅士也自称“居士”。
比较有名的,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白居易号称“香山居士”,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B.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C.“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觥”“白”“樽”都
有“酒杯”的意思。
D.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此外还有号与谥号等用以称呼,若范仲淹与滕子京同游岳阳楼,其间互称“子京”“文正”更显亲近。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吴用足智多谋,他与杨志、晁盖、阮氏三兄弟等人联手智取了生辰纲。
B.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其主旋律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歌颂。
C.在克服种种阻力后,简·爱最终以平等的姿态与罗切斯特先生走到了一起。
D.保尔不仅有顽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温情的一面,他珍视亲情、恋情、友情。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拉车的,并怀疑祥子是因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所以在寿诞之日与祥子争吵到闹翻。
B.《西游记》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启迪人们认准目标,战胜诱惑,勇往直前。
C.从斯诺的采访可以看出:毛泽东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以及持续的斗争实践。
D.《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豁达明理、粗中有细,但他也有不足,如鲁莽草率、滥杀无辜等。
E.法布尔善于观察昆虫,他写灰蝗虫,不仅把它壮观的蜕皮过程生动细致地展现出来,还写到它的另一个习性:两个星期吃掉了七个“丈夫”。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B.“心情好”“大家唱歌”“完全相信”这三个短语都是主谓短语。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先写长妈妈缺点,再写优点。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中的“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B.“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中的“白丁”指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无知识的俗人。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中的“齐鲁”指战国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
泰山以北为鲁国,泰山以南为齐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是和记叙文、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偏重于抒情言志。
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
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来看,《孔乙已》和《我的叔叔于勒》有三点相同:作品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都是短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
D.《西门豹治邺》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本文记叙的是战国初期西门豹治理邺县,禁绝为河伯娶妻,征发民工兴修水利的故事。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文学家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异事。
《河中石兽》就是其中的一篇。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我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骆驼祥子》中祥子用了五年时间才凑足钱买了第一辆车。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人们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1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酒后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
B.《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C.《水浒传》中,林冲在野猪林被救后,来到柴进的府上,受到了柴进的优待,后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D.《水浒传》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宋江等人劫去。
1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每乐章前由朗诵做先导,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方式的歌曲构成。
C.《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D.光未然,本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代表作品有诗集《光未然诗存》,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1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陆定一,江苏省无锡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老山界)是--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陆定一的小说《灯光》,由衷地赞叹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