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ppt课件秦朝的统治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31张)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 无上;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中央集体对皇帝负责。 (2)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中央对地方管理日趋严密,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专制主义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4)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色彩。国与家同治,也是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
2.秦朝灭亡:陈胜起义失败, 项羽 、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 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 咸阳 ,秦朝灭亡。 3.楚汉战争 (1)性质: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 (2)结果: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建立 西汉 王朝。 知识归纳 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1)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关中有稳固的根据地。 (2)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 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2.经济文化 (1)统一车轨、文字、 货币 、法律和 度量衡 。 (2)编制户籍,迁徙六国 贵族豪强 到 关中 、巴蜀等地,整顿社会 风俗。 (三)统一的影响 1.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 临洮 、羌中,南至北 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 辽东 ”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 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史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 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 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 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经过汉代的完善 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如果容许这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件(共40张PPT)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 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第三,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 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探究四:
材料一: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 国家。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 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 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 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 士兵 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 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3、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 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人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 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秦简中的经济法 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
主要原因在于各封国以周王名义“授土”“授民”,实际上 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力量强大后必然与周王朝相抗衡。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 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 运于 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 3、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统一;
——消极作用:
①中央集权制之下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 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②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 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也因此而 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暴政,激化了阶 级矛盾。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 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第三,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 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探究四:
材料一: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 国家。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 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 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 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 士兵 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 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3、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 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人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 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秦简中的经济法 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
主要原因在于各封国以周王名义“授土”“授民”,实际上 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力量强大后必然与周王朝相抗衡。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 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 运于 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 3、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统一;
——消极作用:
①中央集权制之下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 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②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 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也因此而 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暴政,激化了阶 级矛盾。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优秀PPT课件1

起义军分裂,吴广、陈胜先后被杀 而项羽对于秦政权只知愤恨,否定一切,分封割据。
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
而项羽则不然,历史记载他“所过无不残灭”。
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约有以下三点: ——樊树志《国史概要》 第二,刘邦出身农民小有产者的家庭,了解人民的疾苦。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
按照秦朝法律,不能如期感到戍地将被处死。
——《荀子•强国篇》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 德行。
——《战国策》
秦的统一
秦国·主观条件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最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 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不抱狭义的国 家观念。若是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 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 受狭义的贵族政治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吞并东方。
的大
一统
,
反
映了
春
秋
战
国时
代
的
历史大
趋
势
,具
有坚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淫荡)汙(猥亵),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 ⑴ 郡国、郡县无立法权。
而项羽都彭城,虽然交通便利,却是四战之地,不易固守。
在军事方面,刘邦能和韩信、彭越等配合作战,牵制、分散项羽的军事力量。
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
⑷ 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约有以下三点: 第一,刘邦和他的臣属充分了解秦代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刘邦虽是楚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共50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材料一: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 大权。周郑双方反目成仇,郑军打败周军,周桓 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 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战争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 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 其中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材料三: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 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 (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
---章太炎《訄书·哀焚书》
材料四:“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 始” ---贾谊《新书·过秦论》
材料五:“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第一单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一)根本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 的发展. 历史潮流(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社会阶段的向前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
(二)方法: 1.知世论人 --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去分析 2.就事论人 --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分析 3.评估标准 --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结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
材料一: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 大权。周郑双方反目成仇,郑军打败周军,周桓 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 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战争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 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 其中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材料三: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 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 (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
---章太炎《訄书·哀焚书》
材料四:“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 始” ---贾谊《新书·过秦论》
材料五:“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第一单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一)根本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 的发展. 历史潮流(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社会阶段的向前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
(二)方法: 1.知世论人 --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去分析 2.就事论人 --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分析 3.评估标准 --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结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二)过程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楚汉战争: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秦 人大喜,民心安定。
——- 《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 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羽遂合从,坑秦人,屠咸阳。
——《汉书·天文志》
课堂小结
3、秦统一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张扬自己的显赫功绩。然而万世
之望的秦王朝在一场农民起义中,轰然倒塌。秦王朝毁灭于农民起义从
B 本质上说明( )
A.秦王朝的强大名不符实 B.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多民族 国家,排除A项
C.农民起义军战略较先进 农民起义并非战略先进,排除C项
中央垂直管理、中央任免考核→中央集权、国家统一
4.其他方面
经济 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文化 统一文字(官方:小篆、民间:隶书 )
社会
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整顿社会风俗
青铜之冠——秦陵铜车马
秦金当卢
秦乐府钟
秦青铜矛
秦鞍马骑兵俑
秦始皇
(一)原因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柳宗元《封建论》
根据材料卫国人、魏国人、楚国人对秦国是人才引 进,引进人才为秦国献计策,促进秦国统一大业。
C.合纵连横牵制削弱其他诸侯国 A、C与材料主旨不符
D.借用外来人才打击本国贵族 材料未体现打击本国贵族
2、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观念层面,秦统一六国则
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面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
D.秦王朝的统治制度落后 秦王朝创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制度,排除D项。 故选B项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29张ppt)

课程框架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
社会矛盾激化 焚书坑儒 秦二世的残暴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社会矛盾激化 —— “四大工程”
01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 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
三公九卿制度
由三公九卿的职责可以看出:“三公”职责明确,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九卿”中有很多 属于管理皇帝,个人和皇室家室的机构,体现了“家天下”的观念 。
郡县制 中央
郡 郡守、郡尉、监御史
行政 军事 监察
县
县令 地方具体政务
乡 基层管理 亭 治安
里
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 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 不得世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1)尺寸不统一(2)货币不统一(3)文字不统一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车轨
“驰道”,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东至于 燕齐,南达吴楚,北极甘泉……道广五十步, 每三丈植一青松。
——李定一《中华史纲》
意义: 驰道的修建,便利了秦朝交通,加强 中央集权,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沟通。
北据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西至临洮、羌中
秦朝形势图
南到象郡
东至海暨朝鲜
思考:面对这样一个 偌大的国家应该如何 巩固其统一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主 专制
郡县制
封建社会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影响 划分标准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37张PPT)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想一想: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全国?统一 的经过怎样?意义如何?
1、秦统一的条件
3、统一的经过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秦灭六国计谋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37张PPT) 远交近攻二步行, 打败削弱再灭亡,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燕秦
前222年
十年统一顺民心。
秦赵
齐秦前221年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想一想: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根据教材两段材料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材料1:教材P10学思之窗故事。 材料2:教材P10第1自然段第1、 2句话。
前228年
秦
魏秦
韩秦 前221年
前225年
前230年
定都咸阳
秦楚前223年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西 到 陇 西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必 修一课 件:第 2课 秦 朝中央 集权制 度的形 成(共37张 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24张ppt)

A.有利于各项统一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郡县制在地方的实施
C.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有利于消弭区域间文化差异
解析 秦始皇的移民措施实施的同时,还把原来秦国的货币、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 全国,而其移民的主要来源是秦国罪徒,可见其有利于各地的交流,所以出发点为 了维护秦朝的统一,保障各项统一政策能够顺利实行,故选A项;货币、度量衡和 将秦国罪徒移民,是为了实现全国在制度文化层面的统一,而不是统治地方的制度 实施,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关于促进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 问题,排除C项;区域间文化差异是由各地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导致的,上 述措施有可能会减少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但不会消弭,排除D项。
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⑤
② ⑥
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 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战国策·秦策》
①③ ④
1、归纳秦灭六国使用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远交近攻 2、根据材料和所学说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易形成割据势力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 国家的统一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有叛国而无叛郡,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 代可知也。
----------------- 柳宗元 《封建论》
历代秦王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后,国家强盛
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归纳秦如何巩固统一的?
政治上
二、秦统一措施
中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C.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有利于消弭区域间文化差异
解析 秦始皇的移民措施实施的同时,还把原来秦国的货币、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 全国,而其移民的主要来源是秦国罪徒,可见其有利于各地的交流,所以出发点为 了维护秦朝的统一,保障各项统一政策能够顺利实行,故选A项;货币、度量衡和 将秦国罪徒移民,是为了实现全国在制度文化层面的统一,而不是统治地方的制度 实施,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关于促进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 问题,排除C项;区域间文化差异是由各地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导致的,上 述措施有可能会减少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但不会消弭,排除D项。
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⑤
② ⑥
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 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战国策·秦策》
①③ ④
1、归纳秦灭六国使用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远交近攻 2、根据材料和所学说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易形成割据势力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 国家的统一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有叛国而无叛郡,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 代可知也。
----------------- 柳宗元 《封建论》
历代秦王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后,国家强盛
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归纳秦如何巩固统一的?
政治上
二、秦统一措施
中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 2.苛重的赋税,徭役和刑法 3.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从上面学过的内容,你能简单 分析一下秦朝灭亡的原因吗?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 2.张楚政权的建立及其失败
大 泽 乡 起 义
三、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1.项羽率兵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四、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1.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打 败项羽?
2.刘邦建汉 (公元前202年 都长安)
小结知识要点: 重要时间: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重要人物: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重要词语:阿房宫 骊山陵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临洮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4.军事上 5.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
秦 朝 的 疆 域
北 西 东
南
思:
秦始皇的这些政策措施有哪 些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小节知识要点:
秦灭六国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越族地区的开发 匈奴的崛起和秦长城的修建 焚书坑儒
秦朝的统治
如何评价秦始皇呢?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有哪些呢?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 长城呢?
一、秦朝的统一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30年灭韩 前223年灭楚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央 皇帝
太尉
地方
丞相 御史大夫 郡 县
秦 郡 县 图
南海郡 象郡 桂林郡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统一货币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八斤铜权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开发边疆,开凿灵渠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1.政治上 辽东 2.经济上 3.文化上 4.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破釜沉舟的成语是怎么来的?
2.刘邦率兵进逼咸阳— 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
三、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1.项羽率兵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2.刘邦率兵进逼咸阳— 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 3.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1.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 前2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