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方法和内容

合集下载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二)锁骨下入路操作的要点
1、部位选择 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 侧1-2cm处为穿刺点,也 有在锁骨上入路穿刺点向
下作垂线与锁骨下缘相交,
以交点处作为穿刺点。多
选择右侧。
(二)锁骨下入路操作的要点
2、体姿参考 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 垂位,头偏向对侧,也可 将床尾抬高,以利于穿刺 时血液向针内回流,避免 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 穿刺侧的上肢外展45度, 后伸30度位以向后牵拉锁 骨。
软骨上缘水平以下再分成中、下段。
(二)操作的要点
1、部位选择 右侧颈内静脉较粗且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几乎成一直线,插管容易成功,中段位置较表浅,操作视 野暴露充分,穿刺时可避开一些重要的毗邻器官,操作较 安全,可选此段穿刺。 2、体姿参考 患者多取仰卧位,肩部垫枕使之仰头,头偏 向左侧(因多选右侧穿刺),操作者站于患者头端。 3、穿经结构 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锁乳突肌(下 段迸针不通过此肌)、颈动脉鞘,即达颈内静脉,颈动脉 鞘比较坚韧,与血管壁紧密相连。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管通
畅,减少气道阻力,有利于减少
呼吸道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
量,为给氧加压人工呼吸及气管 内给药提供了条件。
气管插管适应症
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存在上气道损伤、狭窄、气道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
4、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者, 为了减少患者痛苦,使操作方便,亦可事先行气管插管。 方法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方法,原则上适应症相同,但如鼻 腔有阻塞、感染或出血倾向,或鼻甲、鼻窦有骨折,则考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对策
1、不出现CRS时,尽可能长时间保留导管; 2、夏天于第14天,冬天于第21天经导丝更换导管; 3、对于长期留置者,尽量使用抗感染导管。同时经验 性局部及全身使用抗菌素,体温正常后48小时即可。

深静脉(锁骨下和颈静脉)穿刺置管术全解

深静脉(锁骨下和颈静脉)穿刺置管术全解

回抽见血后,根据血液颜色深浅、有无搏动判断是 否进入锁骨下静脉
放入导引钢丝至三格,拔出穿刺针。此过程中需注 意固定避免钢丝弯折。
沿导引钢丝放置深静脉导管,置入长度在15cm左右。
拔出钢丝,将含有肝素的NS针筒回抽空气并检验导 管是否通畅,再将NS注入避免导管内血栓形成。
固定导管
穿刺要点
• 针尖应指向锁骨与胸锁乳突肌交角尖部方
深静脉穿刺置管
2012.08 南通瑞慈医院心内科
深静脉穿刺目的
•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
疗。
• 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 • 静脉输注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高能营养、
化疗药物等)
• 需长期补液及(或)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 • 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
或血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
•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
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 坏死。
适应证
各类休克病人 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 大量输血、换血疗法 静脉输血、给药和静脉高能营养 心血管及其他大而复杂的手术 年龄>70岁行腹部中等以上手术
应用解剖学基础-1
• 颈内静脉:起于颅底颈静脉孔后部,于锁
应用解剖学基础-4
左侧较粗的胸导管及右侧较细的淋巴管 在靠近颈内静脉的交界处进入锁骨下静脉 上缘,右侧头臂静脉在胸骨柄的右缘下行, 与跨越胸骨柄后侧的左头臂静脉汇合。
• 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需注意切勿损
伤胸导管,从而引起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
应用解剖学基础-5
在靠近胸骨角后侧,两侧头部静脉汇合成 上腔静脉,锁骨中1/3段矢状切面观,胸膜 顶在锁骨下动脉的后下侧及锁骨下静脉的 后侧。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形成) 的右 侧 , 条 头 臂 静 脉 汇 合 成 上 腔静 脉 。 两 2 2 毗邻 : 骨 下静 脉 的 前 上 方 有 锁 骨 和 锁 骨 下 肌 ; 方 . 锁 下 是 第 一 肋 及 胸 膜 ; 内方 为 胸 膜 顶 ; 后 方 距 胸 膜 仅 5mm。 后 下
但 是 , 果 对 锁 骨 下 静 脉 局 部 解 剖 关 系缺 乏 了解 , 能会 出 如 可
山 西 医科 大 学( 3 0 1 雒树 东 000)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置 管 技术 方 法 简单 , 时 易 行 , l 省 被 临床 各 科 广 泛 采 用 。由 于 锁 骨 下 静 脉 具 有 血 管 口径 大 、 置 表 位 浅 、 定 、 态变异 小等 优点 , 深 静 脉穿 刺之 首选 静脉 。 恒 形 为
养 液 都 含 有 高 渗葡 萄 糖 和 水 解 蛋 白 , 透 压 差 不 多 是 正 常 渗
血 浆 渗透 压 的 5 6 , 静 脉 末 梢 进 行静 脉穿 刺形 成 输 入 ~ 倍 从 液体 的通 道 , 常会 导 致 被 穿 刺 血 管 的 静 脉 炎 或 静 脉 栓 塞 。 常
而采 用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 留置 导 管 , 人 锁 骨 下 静 脉 后 , 进 由 无 名 静 脉 而 上 腔 静 脉 , 人 心 脏 参 与 血 液 循环 , 入 途 径 缩 进 输
2 3 属 支 :锁 骨 下 静 脉 的属 支 有 颈 外 静 脉 、 胛 背 静 脉 , . 肩
压: 测量 中心 静 脉 压 , 了解 心 脏 前 负 荷 , 映血 容量 、 脉 以 反 静 张 力 与 右 心 功 能 。施 行 较 大 手 术 或 进 行 危 重 患 者抢 救 时 采 用 锁 骨 下静 脉穿 刺 , 可 测 量 、 控 中心 静 脉 压 , 可 籍 此 既 监 又 作 为 一 条 静脉 通 道 , 进行 输血 、 液 、 药 , 临 床提 高 治疗 输 给 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心力衰竭,加重心脏负担。 严重凝血障碍者,易引起出血感染。 上腔静脉梗阻。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穿刺部位感染。 严重胸廓畸形。 严重肺气肿、剧烈咳嗽及极度衰竭者。 意识不清,燥动不合作者。
导管选择及器具准备

目前选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由聚尿胺酯材料制成,与组织相容性强, 光滑不致血栓形成。规格有单腔、双腔、三腔、抗感染及小儿中心静脉 导管。临床较常用单腔,对需要同时输注几种不同药物患者可选择双腔 或三腔,其特点导管上开口相距2㎝,药物不相混淆。锁穿包一个;备皮 包,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一套;其他。
操作步骤



(1)常规消毒皮肤,带手套,铺孔巾。 (2)准备好中心静脉穿刺装置 (3)在预定进针点做局部浸麻醉,并试穿静 脉,角度35°-45°,深度为2-3厘米,边进针 边抽回血,回血通畅既到血管。 (4)用特定穿刺针连配套注射器沿试穿刺方 向,穿刺角度,成功后将导管沿导丝送入血管 15cm 。冲净回血后关闭水止,连接肝素帽。 (5)缝合,固定。
锁 骨 下 静 脉 解 剖


其位于锁骨后下方,后上方有动脉伴行。始于第一肋骨外侧缘,向 内侧走行通过前斜角肌前方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 臂静脉后,向下行至右第二肋软骨上缘,左右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 静脉入右心房。较浅,长,粗大,变异小,位置恒定,成人直径2㎝。 适合临床反复穿刺置管。 距心房近,血流量大,更适合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可减少刺 激,保护血管。
合并症的预防及护理

气胸 气胸多见于肺尖 部,其原因主要是病人 体位不当,进针角度大, 或方向向肺尖偏移刺破 胸膜或肺脏引起。尤其 有肺部疾病患者,进针 角度不超过40°。少量 气胸可自行吸收,气体 量大或张力气胸需行闭 式引流。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穿刺置管术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血液净化治疗、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又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等优点得到人们的重视。

近3年来笔者进行了1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5月~2005年5月间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120例,男8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10.6)岁,均为神志清醒能配合者。

其中手术108例,非手术12例。

置管目的:监测心功能,长期输液、输血。

1.2穿刺部位及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有两种,即经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锁骨下路进针法。

穿刺点位于锁骨中点下缘0.5~1cm处。

(1)为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在两肩胛之间脊柱正中垫一小柱形枕,使穿刺侧肩关节尽量下垂,术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

从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约5cm,即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进针点。

(2)颈、胸、肩部常规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手套,铺洞巾,抽取1%利多卡因5ml作局部浸润麻醉。

(3)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4ml后与穿刺针相连,排尽空气。

(4)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针梗紧贴锁骨下缘。

进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咳嗽,如有咳嗽应停止进针,以免刺破胸腔或损伤肺组织而引起气胸。

(5)进针时,针头向后内上方进针,深度为3~4cm,边进针,边抽回血,见有暗红色血液通畅抽出即停止进针,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退出,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为12~15cm。

(6)皮肤进针处以75%酒精再次消毒,局部进行固定,外表覆盖纱布,封闭成功后用一次性贴膜封闭。

重症医学科常用操作规范

重症医学科常用操作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术[适应证]1.需要开放静脉通路,但又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

2.需要多腔同时输注几种不相容药物者。

3.需要输注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液者。

4.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者。

5.需要为快速容量复苏提供充分保障的患者。

[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神或血栓形成。

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在ICU中多采用导引钢丝外置管法(Seldinger法)。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穿刺进路的方法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2种。

1.锁骨下路(1)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15°~25°,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者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人,而不致误人颈内静脉。

(2)穿刺点选择: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与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1~2cm处,也可怕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于左侧锁骨内1/3~1/4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3)操作步骤①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②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一般进针4cm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者的体形有关)。

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

应慢慢向后撤针并边退边抽回血。

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针。

③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抽得大量回血,此时再轻轻推进0.1~0.2cm,使穿刺针的整个斜面在静脉腔内,并保持斜面向下。

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的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的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

2 股静脉穿刺
• 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 中内1/3交界处下方23CM.股动脉搏动的内 侧1CM.针与皮肤呈45 度向前进针.导管进入 深度为25-30CM
3 PICC
• 测量从与穿刺点沿静 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 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隙 .病人平卧位.手臂 外展与躯体成90°,选 择合适的静脉(贵要 静脉.肘正中静脉.头 静脉)在肘下两横指 处进针
导管感染的预防
1.穿刺部位的细菌密度:多项相关研究显示:股静脉导 管的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高于颈内和锁骨下静脉 其危险性依次为:股V>颈内V>锁骨下V.因此锁骨 下V的选择更具有优势.
2.操者作技者能的生熟疏练,置程管度时:置间管的困延难长,均体可表增定加位导盲管穿穿.操刺作点 局部和CRBSI的发生率.因此有经验的医师和专门 培训的护士进行导管的护理,无论是哪个途径,只要 严因格此.的操无作菌人操员作需,要导培管养感熟染练的的发操生作率技能能均,无在差争异取性抢. 救病人时间内,应选择最熟练的部位进行操作,以后 再根据病情调换到低感染发生保卫重新置管.
• 不需要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推荐级别:B)
• 血管内导管应尽早拔除。(推荐级别:E)
• 紧急导管置管,若无严格无菌操作,导管留置不宜超过48h

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官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权衡利弊后,不反对使 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推荐级别:D)
• 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推荐级别:A)
导管感染的预防
6.手部的消毒 导管穿刺及导管护理操作者的无菌操作技术非常重要,手部 消毒是 其中最主要的环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认识 的不断提高,手卫生的 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和医务人 员的 重视. .“手部消毒”不同于“皂液洗手”。研究显示选 用70%酒精进行消毒较之”皂液洗手“明确而显著地降低了 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WHO早在2005年10月10日正式颁布 手卫生指南(高级草案),要求医务人员一定要选用符合国 家规定的手消毒液.做到“卫生洗手”(六指征为进行无菌操 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穿脱 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当医务人员的 手有可见的 污染物或 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 依从性.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严重时出现休克 体处理。
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2.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 穿刺部位,并按时更换;
3.及时拨除导管; 4.使用抗感染导管; 5.有效固定导管;
6.注意输液器材和液体 未受污染。
导管相 关栓塞
•导管不通畅;
•穿刺部位水肿;
•栓塞症状如疼痛、 水肿、皮肤颜色和 温度改变
1.拨除导管;
1.避免使用过硬的导管
2.对不熟练的术者应
分下垂,眼球内陷。
有人指导。
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4)
并发症
导管位置 放置错误 或导管头 端异位
表现
处理
•输液时耳或颈部有
疼痛感;
重置导管。
•中心静脉压不正常; 最常见
•穿刺点有液体漏出;
•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气胸 血胸
•呼吸时疼痛,胸壁 1.给氧;
运动幅度变小; 2.胸腔引流;
留置期并发症的处理和预放(1)
并发症
表现
处理
预防
导管相 关性感 染
•局部皮肤红斑、触 1.对可疑病例行导
痛,有渗出物
管细菌培养,阳
•渗出物、导管或血 性者更换导管;
细菌培养呈阳性; 2.直接更换导管
•无明显原因的发热、3.用感染菌敏感的
寒 战 、 头 痛 、 恶 心 、抗菌素治疗
高通气等;
4.根据个案情况具
固定于胸壁上,
穿刺步骤(1~4)
中心静脉插管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空气栓塞 心包填塞 导管断裂形成栓子 穿刺进入动脉 心律失常 神经损伤 导管位置放置错误 气胸、血胸
留置期并发症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胸腔积液、血管损伤
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方法和内容
导语: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救措施,它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比较严重性的疾病,尤其是在病人病危的时候,及时的做锁骨下静脉穿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救措施,它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比较严重性的疾病,尤其是在病人病危的时候,及时的做锁骨下静脉穿刺术进行双通路的输液对于急救非常的有帮助。

为了让各位朋友对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就针对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方法为大家做出分析。

1.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头偏向左侧,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头偏向右侧)。

2.穿刺部位两侧锁骨下静脉均可采用,一般多选用右侧,因左侧有胸导管经过,胸膜顶位置较高,容易误伤,右侧锁骨下静脉较直,易插入导管。

取锁骨中点内侧1~2厘米处(或锁骨中点与内三分之一之间)锁骨下缘(或下缘下0.5~1厘米处)为穿刺点。

3.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孔巾。

用1%普鲁卡因局麻。

4.助手抽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5毫升加于水枪注射器的圆孔内(水枪内盘有硅橡胶管)。

将10毫升注射器抽吸枸橼酸钠生理盐水6毫升,接上穿刺针头穿刺锁骨下静脉,针尖刺入皮肤下后,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贴近胸壁与胸壁平面约呈15°,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缓慢进针,回血后将针头换接水枪,用钝钩自水枪圆孔处钩出硅管末端,并用左手拇指按住。

推注水枪,硅管随枸橼酸钠生理盐水迅速射入血管,一般针头刺入2~4厘米即可进入锁骨下静脉。

右侧进针者硅管射入12~15厘米,左侧16~19厘米即达上腔静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