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合集下载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穿刺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问题
▪ 一、穿刺不到血管 ▪ 第一个问题就是穿刺半天却没有穿到血管。
先不说是动脉还是静脉,能穿到血管,才能 谈接下来的穿刺到静脉。那么穿不到血管会 是什么原因呢?
▪ 1、 穿刺位置不合适
▪ 常见于新手股静脉穿刺,因为经 验不足,顾虑穿刺到动脉,穿刺 位置较低。如下图所示,如果穿 刺位置低,因为股动脉与股静脉 呈上下关系,往往很难穿刺到血 管,或者穿刺到血管,也是小的 血管,扩管及置管都很困难。
(3)针尖进入血管内血栓中。(注 :可见于既往有置管史患者、肿瘤 晚期患者血行转移伴血栓形成、长 期卧床患者股静脉穿刺术中)
(4)针尖穿刺过血管前 后壁。见于未保持负压进 针、进针过快、血管细小 、血容量不足。
(5)此外:穿刺角度、 穿刺深度、针尖斜面朝向 、穿刺方向、肥胖等因素 ,也可能导致无法穿刺到 血管,需要注意。
▪ 2、注射器内生理盐水多而血液少时,静脉血的颜色也可很 红;
▪ 3、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或者贫血严重时,静脉血的颜色也 可很红;
▪ 4、如果患者氧合差或者血色素很低时,其动脉血也可暗红 ;
▪ 5、如果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合并同侧肢体内瘘,在该侧穿刺 时,静脉中血液也可很红。
▪ 比如:关于测压法,以下可能干扰我们:
▪ 右侧锁骨下静脉比左侧粗,变异小。 ▪ 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处,其后
方约5mm便是肺尖,因胸膜顶和肺尖 较第一肋软骨高出3cm~4cm,如进针 角度过大或潜行过深,均易刺破胸膜 和肺组织
特点
▪ 与经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成功率较低 ▪ 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气胸 ▪ 特别适用于颈动脉手术 ▪ 由于置管后位置易固定、病人耐受性好,也
▪ 此外,即使是标准的腹股沟穿刺 点进针,也会经常碰到需要在股 动脉的下方进针才能穿到股静脉 的情况。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插管时并发症
心肌穿孔: 由于导管太硬且送管太深直至右房,由于心 脏的收缩而穿破心房壁 , 根据心脏压塞的征象如低血压,颈静脉扩张, 心音低弱等,可确定诊断. 治疗:经导管吸出液体,心包穿刺
二]导管留置期并发症
折管: 由于导管质量差,术后病人躁动或作颈内静 脉置管时术后颈部活动频繁而造成,并多由 导管根部折断,
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被病原菌污染或输液管道的 连接处密封不严使病原菌进入
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将病原菌释放入血,病原菌 则可附着于导管头端并在此繁殖
三]导管感染后败血症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低血压、精神淡漠等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时,首先应考虑导管败血 症的可能
处理:拔出导管,剪下头端一cm做细菌培养
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术
[二]相对禁忌
有出血倾向者 局部皮肤有感染者 有躁动不能配合者 重症肺气肿及呼吸急促者
[三]置管物品准备
穿刺包
穿剌针、扩张器、金属导丝、 CVP导管[单腔、 双腔、多腔]
其他:局部麻醉药、消毒用品、稀释甘素盐水
穿刺的器材
穿刺针和导丝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管道
用外套管针穿刺时,皮肤戳口要稍大,包括皮肤全 层和皮下组织,使套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无明 显阻力,否则会引起套管口的裂开而造成穿刺失败,
[六]置管注意事项
导管质地不可太硬,插入深度以导管顶端插至上腔 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即可,不宜过深,以免发生大 血管及心脏损伤,
穿刺成功后应立即缓慢推注生理盐水,以免血液在 导管内凝固,阻塞管腔,
[五]常用穿刺置管途径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上路 锁骨下路
颈内静脉 前路 中路 后路
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麻醉和外科手术等领域。

该技术不仅用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还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由于其相对复杂的解剖位置和潜在并发症,了解该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一、锁骨下静脉的解剖学特征1.1 解剖位置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方,紧邻第一肋骨和锁骨,通常与锁骨下动脉并行。

它的起始点是从腋静脉处延伸而来,流入胸腔的上腔静脉。

该静脉的直径约为1-2厘米,且在不同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变异。

这一位置的解剖特征使得穿刺时必须谨慎,以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1.2 解剖变异在进行穿刺之前,了解个体解剖变异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左侧锁骨下静脉的异常,例如右侧锁骨下静脉和左侧锁骨下静脉的大小差异,或是血管的弯曲程度。

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帮助医生识别静脉位置及周围结构。

二、穿刺置管技术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前,医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选择合适的穿刺设备,包括穿刺针、导管和相关消毒器械。

其次,患者应平躺在床上,头部稍微抬高,以增强静脉的显现。

此外,术区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2.2 穿刺操作穿刺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在锁骨下静脉的适当位置,用无菌的手术刀轻轻划开皮肤,随后将穿刺针以30-45度的角度刺入。

此时,医师需注意感觉到“穿刺感”,即针头进入静脉腔的感觉。

确认静脉穿刺成功后,及时插入导管并固定。

2.3 并发症及其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气胸、血肿、感染和导管位置不当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医生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运用超声引导技术。

此外,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三、临床应用与前景3.1 临床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重症监护室,常用于中心静脉输液和监测中心静脉压,能够有效提高液体管理和药物输注的精确性。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形成) 的右 侧 , 条 头 臂 静 脉 汇 合 成 上 腔静 脉 。 两 2 2 毗邻 : 骨 下静 脉 的 前 上 方 有 锁 骨 和 锁 骨 下 肌 ; 方 . 锁 下 是 第 一 肋 及 胸 膜 ; 内方 为 胸 膜 顶 ; 后 方 距 胸 膜 仅 5mm。 后 下
但 是 , 果 对 锁 骨 下 静 脉 局 部 解 剖 关 系缺 乏 了解 , 能会 出 如 可
山 西 医科 大 学( 3 0 1 雒树 东 000)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置 管 技术 方 法 简单 , 时 易 行 , l 省 被 临床 各 科 广 泛 采 用 。由 于 锁 骨 下 静 脉 具 有 血 管 口径 大 、 置 表 位 浅 、 定 、 态变异 小等 优点 , 深 静 脉穿 刺之 首选 静脉 。 恒 形 为
养 液 都 含 有 高 渗葡 萄 糖 和 水 解 蛋 白 , 透 压 差 不 多 是 正 常 渗
血 浆 渗透 压 的 5 6 , 静 脉 末 梢 进 行静 脉穿 刺形 成 输 入 ~ 倍 从 液体 的通 道 , 常会 导 致 被 穿 刺 血 管 的 静 脉 炎 或 静 脉 栓 塞 。 常
而采 用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 留置 导 管 , 人 锁 骨 下 静 脉 后 , 进 由 无 名 静 脉 而 上 腔 静 脉 , 人 心 脏 参 与 血 液 循环 , 入 途 径 缩 进 输
2 3 属 支 :锁 骨 下 静 脉 的属 支 有 颈 外 静 脉 、 胛 背 静 脉 , . 肩
压: 测量 中心 静 脉 压 , 了解 心 脏 前 负 荷 , 映血 容量 、 脉 以 反 静 张 力 与 右 心 功 能 。施 行 较 大 手 术 或 进 行 危 重 患 者抢 救 时 采 用 锁 骨 下静 脉穿 刺 , 可 测 量 、 控 中心 静 脉 压 , 可 籍 此 既 监 又 作 为 一 条 静脉 通 道 , 进行 输血 、 液 、 药 , 临 床提 高 治疗 输 给 为

医院手术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医院手术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医院手术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1.适应证(1)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2)颈内静脉穿刺困难者。

2.禁忌证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3.解剖特点(1)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骨外侧缘,于前斜角肌的前方、跨过第1肋骨,成人长3~4cm,直径1~2cm。

(2)静脉在锁骨下内1/3及第1肋骨上行走,在前斜角肌内缘与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分别形成左、右头臂静脉。

(3)锁骨下静脉的后侧有胸膜顶。

(4)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下方,其间有前斜角肌分隔,成人厚达1.0~1.5cm。

4.用物准备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5.穿刺路径的选择(1)锁骨下径路:在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1cm 处进针。

针尖向内偏向头端,针杆与平面呈25°~30°,进针3~5cm。

(2)锁骨上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和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约1.0cm进针,针尖与锁骨或矢状切面呈45°角,在冠状面针杆呈水平或略前偏15°,朝向胸锁关节,进针1.5~2.0cm。

6.操作步骤(1)体位:选择锁骨下径路,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位高15°,肩后垫小枕(背屈),使锁肋间隙张开,头转向对侧;选择锁骨上径路,肩部垫小枕即可。

(2)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部浸润麻醉。

(3)锁骨下法最常用。

右手持连接注射器之穿刺针,保持针与额面平行,左手示指放在胸骨上凹处定位,穿刺针指向内侧稍上方,紧贴在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迹进针,一般进针3~5cm,即可抽到回血(4)抽到回血后,旋转针头,斜面朝向尾侧,固定外套管。

(5)拔除针芯,插入导引钢丝及导管等,以后操作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7.注意事项(1)因解剖位置的缘故,操作时易穿破胸膜,故应准确掌握进针位置及深度。

(2)因本方法并发症较多,出血和血肿不易压迫止血,建议尽量少选用此方法穿刺置管,而在其他静脉穿刺困难时选用。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置管术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深静脉置管相关概念
•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置留
于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 ,经此输入高渗性液、高营养液(全肠肠外营养) ,同时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方法。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
• 血栓性静脉炎、感染:
• 需长时间留置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此
外,由于操作中反复穿刺,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发生感染。
• 当患者临床上出现原有疾病无法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增
高、穿刺部位压痛或红肿等炎症反应时,应拔除导管并留取导 管标本送细菌培养。
谢谢聆听
• 锁骨下静脉因为有结缔组织包绕,即使是血容量不足的
患者,锁骨下静脉都很明显,而且锁骨下静脉的行径, 位置均较为恒定。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解剖结构
• 锁骨下静脉左右两侧均可选用,左右两侧的解剖区别——锁骨
下静脉的曲率和胸膜顶高度就决定了锁骨下静脉穿刺还是右侧 较好。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的选择
• 锁骨上入路:
• 病人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并挺露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
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约1cm处为进针点。
• 针干与锁骨或矢状面(中线)呈45°角,在冠状面针干保持水
平或略向前偏15°指向胸锁关节前进,通常进针1.5~2.0cm即 可进入静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的选择 • 锁骨上入路: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麻醉应以沿穿刺方向局麻为精主品课,件 同时做周围扇形麻醉
安装穿刺针头使针头坡面对准套管针刻
度,穿刺成功后要调整针头坡面,使之
朝向足侧。
穿经层次: 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
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
度为3~4cm。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操作者用穿刺针碰到锁 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标志。(注:这样才能 减少气胸等并发症的发 生率) 然后把穿刺针和 注射器向后拉几毫米, 再向下按压穿刺针以进 入锁骨下(与水平面呈 15-30°角),针尖指向 胸骨上窝与喉结之间。 注意穿刺针头斜面朝向 足侧。 如果穿刺失败,缓慢退 针并持续保持负压,如 果穿刺针退出锁骨仍没 有血穿出来应该改变角 度并把方向偏向更多头 侧再穿。
锁骨下静脉置管器具
套管针,导丝,导管,平头针,扩皮针,肝素帽, 固定夹
备用物品
1.利多卡因(盐水) 2.碘伏 3.棉签 4.肝素液 56.注治射疗器巾 7.生理盐水 8.手套 9.无菌纱布
精品课件
操作方法
1.术前向病人适当解释,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争 取病人配合。必要时给予安定、非那根等药物预 处理。若病人咳嗽,应在术前给予强镇咳剂。
为何选择锁颈内骨静下脉静锁脉骨?下 股
静脉(%)
动脉穿刺伤 6.3—9.4 3.1—4.9 9.0—15.0
血肿 4.4
<0.1—2.2 1.2—2.1 3.8—
血胸
NA
0.4—0.6 NA
气胸
<0.1—0.2 1.5—3.1 NA
总计 19.4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6.3—11.8
6.2—10.7 12.8— ---
精品课件
锁骨下静脉置管技术
1.适应症 2.禁忌症 3.锁骨下静脉置管技术 4.并发症及处理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听起来好像是个很高大上的技术,其实呢,就是咱们老百姓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小手术。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个技术,让大家对它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咱们得知道锁骨下静脉是什么。

锁骨下静脉?就是咱们脖子下面那条长长的静脉,它可是咱们身体里最重要的一条血管哦!把它扎破了,就可以把药物或者营养液直接送到心脏里,让病人更快地康复。

所以,这个技术可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怎么操作的呢?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步,先给病人消毒,确保手术区域干净卫生。

第二步,医生会用一根细长的针头穿过皮肤,找到锁骨下的静脉。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要是找错了地方,可能会伤到其他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第三步,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医生会轻轻地把针头插进去,然后把导管放进去。

这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点疼痛,但是不用害怕,这是正常的反应。

最后一步,医生会把导管固定好,然后把药液或者营养液输进去。

这样一来,药物或者营养液就可以直接送到心脏里了。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虽然简单,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

而且,这个技术也有一些风险,比如说感染、出血等等。

所以,在选择医生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哦!总的来说,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手术技术。

它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也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

不过,咱们作为普通人,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个技术了。

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留言哦!下次再见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注意事项




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 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 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 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 施行此术。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 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 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3

4Biblioteka 56方法及内容


一.经锁骨上穿刺术 (1)采用头低肩高位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显 露胸锁乳突肌的外形,用1%甲紫划出该肌锁骨头 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之夹角,该角平分线之 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 (2)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 (3)用2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于事先标记的 进针点作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 节,进针角度约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 试穿锁骨下静脉,以探测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 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
11
12
8
方法及内容



二.经锁骨下穿刺术 (1)体位及准备同上。 (2)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 1/3之间) 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 (3)局部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之穿刺点 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 45°,与皮肤呈10°-30°角。进针时针尖先抵 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 负压进针,深度一般为4-5cm。若通畅抽出暗红 色静脉血,则移去注射器,导入导引钢丝。按上 述锁骨上穿刺法插入深静脉留置导管。
7
方法及内容


一.经锁骨上穿刺术 (4)按试穿的方位将穿刺针迅速通过皮肤,再穿 刺锁骨下静脉,抽吸见静脉血后固定穿刺针,取 下注射器,经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 退出扩张管,沿导引钢丝送入静脉留置导管,插 入长度15cm左右,退出导引钢丝,接上输液导管。 (5) 将小纱布垫于进针点处,其上以无菌纱布 覆盖,胶布固定。或用一次性贴膜覆盖,固定。 如系小儿,可在穿刺点处穿一缝线,将导管结扎 固定,以便长期保留。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
1
适应症

全胃肠外营养疗法
中心静脉压测定

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 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
2
用品及准备

深静脉置管包(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 针,导引钢丝,扩张管,深静脉留置导管)
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 (肝素15-20mg 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 1%甲紫。 2%利多卡因注射液
10
注意事项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 肝素盐水3ml (125U/ml)或0.4%的枸橼酸钠溶液冲 注导管后封管。 6、 留置导管末端接肝素锁,因肝素锁可防止导 管内血液凝固,使细菌介入的可能性减少。 7、每日在接上头皮针时,注意回抽血液,以确定 导管是否通畅,若未见回血,应判断是否脱管或 是管内回血凝固。 8、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 乙醇棉球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