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盐都区部分道路名称的通知-盐政发[2013]76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盐都区部分道路名称的通知-盐政发[2013]76号](https://img.taocdn.com/s3/m/4346047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b.png)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盐都区部分道路名称的通知正文:----------------------------------------------------------------------------------------------------------------------------------------------------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盐都区部分道路名称的通知(盐政发〔2013〕7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现对盐都区新建的部分道路予以命名(详见盐都区部分道路命名表)。
请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地名标志 \[GB17733-2008\])设置地名标志。
附件:盐都区部分道路命名表盐城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29日附件盐都区部分道路命名表序号方向起点终点命名名称1吴抬路新国道盐策路2东西吴抬路新国道盐源路3东西吴抬路新国道盐盘路4东西达信路新国道盐岭路5东西西环路弘智路盐润路6东西西环路新国道盐枕路7西环路新国道海阔路8东西串场河新国道海洋路9东西西环路新国道赶海路10东西串场河新国道蓝海路11东西串场河吴抬路学海路12南北盐渎路蓝海路前进路13盐渎路南环路尚义路14南北盐渎路南环路崇礼路15南北新都路南环路弘智路16南北开元路学海路达信路17南北世纪大道海洋路厚德路18南北世纪大道学海路致远路19世纪大道南环路儒哲路20南北世纪大道南环路守正路21南北世纪大道南环路良友路22南北世纪大道蓝海路珍时路23南北世纪大道海洋路争进路——结束——。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通知-盐政发[2013]70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通知-盐政发[2013]70号](https://img.taocdn.com/s3/m/c5a80f1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1.png)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通知正文:----------------------------------------------------------------------------------------------------------------------------------------------------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通知(盐政发〔2013〕7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根据《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盐城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市政府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印发给你们,并就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作如下通知:一、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承担本计划确定的规范性文件项目起草任务的部门,要成立专门的项目起草小组,由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并明确专门处室和专门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调研、起草、报送及对口联系等工作。
各起草部门应在规定的报送时间之前,将规范性文件项目草案连同送审报告、起草说明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政策依据材料、参考材料各一式10份一并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报送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将不予审查,待有关材料齐全后,再行受理。
其中,起草说明内容包括规范性文件项目起草过程、项目施行可行性评估、涉文部门之间的分歧意见(会签意见材料)和协商情况材料、在《中国盐城》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及采纳、反馈意见情况及理由说明资料、按照要求组织听证、专家论证、重大行政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相关材料。
二、保证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执行。
各部门要认真重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按照计划的要求按时完成文件的调研、起草、报送任务。
因上位法调整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而不能按时完成项目报送工作的,要书面说明有关情况,并报市政府同意暂缓制定。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15-2030)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
(2015-2030)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7.05.02
•【字号】盐政办发〔2017〕50号
•【施行日期】2017.05.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
正文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15-2030)的通知
盐政办发〔2017〕50号
盐都区、亭湖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
《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15-2030)》已通过江苏省水利厅审查并经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2日。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规划思路(⼀)⽴⾜区域、跨越发展⽴⾜长三⾓、江苏省及沿海等区域,充分利⽤沿海开发战略优势及⾃⾝⼟地、劳动⼒及岸线等资源禀赋,实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业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并重、沿海与内陆空间并重、本地与异地城市化并重的跨越发展战略,全⾯提升中⼼城市综合竞争⼒,尽快缩⼩与先发地区差距并赶超区域平均发展⽔平,建设现代化沿海中⼼城市。
(⼆)重点向海、特⾊发展把握沿海开发战略机遇,⼤⼒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以沿海资源禀赋为基础,保护⽣态、合理开发,加强沿海港⼝与临海产业、内陆城市的互动,使沿海地区成为盐城⼯业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与周边沿海城市错位发展、特⾊发展,建设⽣态型沿海中⼼城市。
(三)整合资源、低碳发展充分依托盐城⽣态资源条件及全省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通过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有效引导城乡空间及产业的合理发展;强化对⾃然保护区、基本农⽥等⽣态空间的保护,引导城镇空间集约布局;积极倡导紧凑集中的混合布局模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交通模式、⽣态系统多样化保护、新能源利⽤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低碳发展。
(四)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城乡,促进城市化⽔平的质与量的提升,实现以城带乡、以⼯促农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形成惠及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调社会公平,提⾼⽣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现代化、⽣态型沿海中⼼城市。
规划2030年城市⼈⼝170万。
(⼀)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盐城应依托空港、海港两个⼀级开放⼝岸,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开通扩⼤盐城⾄韩国、⽇本等东北亚地区的交通专线。
通过空港、海港的有效组合,重点发展对外的特⾊物流,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盐城在江苏北部、长三⾓乃⾄全国物流供应链中针对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转重要节点地位,建设成为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
(⼆)沿海新型产业基地和长三⾓北翼中⼼城市发展空间的局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结构的重组促使长三⾓产业布局开始由沿江、沿湾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盐政发[2013]23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盐政发[2013]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ee80ce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6.png)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正文:----------------------------------------------------------------------------------------------------------------------------------------------------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盐政发〔2013〕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根据市委对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市政府将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分解为6个方面、78项重点工作,由市政府领导成员牵头协调、责任部门负责落实。
现将《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各部门和单位按照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细化、量化,确定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地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市政府办公室将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全力保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盐城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30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1.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扎实推进八大类重点工程、工业“三百”工程,努力扩大有效投入。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0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500亿元,增长22%;八大类重大工程投资增长20%。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2.深入推进“千百十”工程。
推动现有企业技改扩能、合作重组、上市融资,全市千企升级企业技改覆盖面累计达到70%以上,25家企业实现重组。
盐都未来工程实施方案全文

盐都未来工程实施方案全文一、项目背景盐都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江苏省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都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城市,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盐都市制定了未来工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项目规划1. 交通规划:盐都市将加大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修建地铁、扩建公交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等,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 环境保护规划:盐都市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城市绿化、水体治理、垃圾处理等工作,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 能源规划:盐都市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城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经济发展规划:盐都市将加大对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三、项目实施1. 资金支持:盐都市将加大对未来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引入等方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政策支持:盐都市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未来工程的实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为项目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 技术支持:盐都市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未来工程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项目实施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四、项目效果1. 交通效果:未来工程的实施将大大缓解盐都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2. 环境效果:未来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改善盐都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水体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3. 能源效果:未来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盐都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4. 经济效果:未来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盐都市的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27•【字号】盐政发[2013]171号•【施行日期】2013.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的通知(盐政发〔2013〕1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市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现将《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盐城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27日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长期以来,我市黄河故道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
加快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千里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根据《江苏省黄河故道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特制定《盐城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三年(2013-2015年)推进计划》。
本计划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以集约高效综合开发为重点,阐述我市黄河故道地区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2013-2015年黄河故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一)区域概况1.经济社会。
黄河故道是古黄河自1128-1855年侵泗夺淮后逐渐形成的“地上悬河”。
我市境内黄河故道中泓长度118.83公里,沿线涉及阜宁、滨海、响水3个县、13个乡镇,土地总面积249.94万亩,耕地面积112.03万亩,人口112.16万人。
2011年该地区生产总值163.19亿元,财政总收入2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7元。
综合交通规划评析

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分析与评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电话:目录1 前言 (1)2 对“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的评析与综述 (1)3 对“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的评析与综述 (3)4 交通规划的主要指标及分析 (4)5 综合交通体系构架及规划内容分析 (5)6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分析 (6)7 道路系统规划分析 (7)8 道路常用的断面形式及各种形式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分析 (9)9 老城区交通改善规划分析 (9)10 综述 (9)参考文献 (10)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分析与评述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功能空间分区明显、交通需求多样的背景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受到高度重视,其地位和作用发生转变,倡导“交通引导发展”,重点研究综合交通发展策略、战略,统筹规划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和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成为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观念和思路。
本文以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为例,通过了解规划的相关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发展战略等,系统探讨评析综合交通规划在道路网络规划、对外交通系统规划、老城区规划以及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中的应用,并总结出该规划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借鉴之处.关键词:引导发展;畅达;绿色;人本;1 前言城市交通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又是城市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动脉”.城市交通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是否可以经济地运转和发展。
本次评析的是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规划以实现建设“畅达、绿色、人本”的交通体系为目标,以城市全部交通方式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的综合交通规划,为进一步提升盐城的交通品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1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现状2 对“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的评析与综述2。
1指导思想(1)继承创新结合充分尊重与汲取同步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现规划延续滚动.(2)交通用地互动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互动反馈,凸显交通引导与支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一、规划思路➢继承创新结合充分尊重与汲取同步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现规划延续滚动。
➢交通用地互动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互动反馈,凸显交通引导与支撑作用。
➢导则指引反馈充分尊重与依据新版综合交通规划导则要求,并应用于规划实践;同步思考、反馈导则技术指引完善的可能。
➢近期远期兼顾既要为盐城勾画交通发展蓝图、确定重大设施布局;也要为盐城近期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本次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及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如下表所示:表1 规划范围和年限三、愿景与目标➢愿景愿景:建设“畅达、绿色、人本”的健康交通体系。
畅达:对外交通实现突破与融合,城市交通实现整合与集约,构建发达开放的对外交通系统和高效畅达的城市交通系统。
绿色: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方式协同发展,“集约环保、减碳节能”的综合交通体系。
人本:营造低碳、健康的交通环境,为全体交通使用者提供舒适、人性化、多样化的交通体系。
➢目标表2 规划目标四、战略任务➢任务一:区域交通建设谋求新突破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
提升交通区位,打造区域性航空与铁路综合枢纽,注重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快速复合通道建设,加强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圈、徐州都市圈交通体系衔接,推进与西向交通廊道预控,积极加强与沿海重要港口的联系,构建以盐城为核心的多方式协调的放射交通系统。
➢任务二:交通引领发展创造新格局以交通走廊引导和支撑“双城双区”城市空间的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引导城南新区、城西片区、河东片区及城北片区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布局与开发建设贯彻公交引导的原则,采取有机疏散与集中发展、集约利用相结合;保持适度超前的交通投资,加快关键快速通道和骨架路网的建设;建设与组团片区功能和用地强度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和运行体系;加强快速道路、快速公交沿线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
➢任务三:交通模式引导实现新转型通过高品质、多层次、多样性的公交服务,逐步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客运结构;适当时机规划建设轨道交通或新型公交系统;确立主要客流走廊中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出行分担模式;审慎考虑小汽车发展政策,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创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
➢任务四:交通体系整合取得新成效整合交通决策管理体制的整合。
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整合。
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的整合。
道路交通系统的整合(衔接系统)。
各种交通方式的整合(客货运枢纽体系)。
➢任务五:交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形成良好的交通发展决策体制与协调机制;优化道路交通组织体系,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提高交通指挥控制水平,积极发展道路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建立完善的交通管理保障体系与交通安全体系,确保道路交通整体畅达。
五、规划方案5.1区域交通规划5.1.1市域航空枢纽规划为减少机场限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结合盐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远期将机场搬迁至市区东南侧、大丰城区北部新丰镇附近,带动盐城市区与大丰市的一体化发展。
5.1.2市域铁路网规划1、高速铁路沿海高速铁路沿通榆运河走廊布局,沿海高铁在盐城中心城区与新长铁路共用盐城火车站。
2、城际铁路规划2条东西向城际铁路,分别是:盐泰锡宜城际:延伸泰锡宜城际轨道至中心城区,由现状盐城铁路站引出,向南与新长铁路共用通道至便仓站,由便仓站向东南方向引出至泰州;徐宿淮盐城际:徐宿淮城际延伸至中心城区与盐泰锡宜城际对接。
3、市域轨道市域轨道:规划中心城区至大丰、大丰港城,预控射阳方向的市域轨道;设置盐城、建湖两个城际车站和大丰、大丰港城和射阳三个市域车站。
4、普速铁路规划形成两横一纵的普铁干线:两横:新长铁路、盐城至蚌埠铁路(预控);一纵:连盐铁路、新长铁路。
其中盐城至蚌埠铁路以货运交通为主,由便仓站引出,向西接入安徽蚌埠铁路枢纽;连盐铁路由盐城编组站引出,穿过通榆运河至连云港,向南与新长铁路共用通道,站点设置于现状盐城站。
规划至响水港、滨海港、射阳港、大丰港的支线;预留滨海至淮安方向支线、阜宁至新长铁路联络线。
5.1.3市域骨架公路网规划1、高速公路在现状高速公路布局基础上,规划新增宁盐高速,由盐城南互通和大冈互通往兴化方向至南京;规划在市域北部新增淮滨高速对接淮安;北延盐靖高速公路至接淮滨高速后往连云港方向、东延盐淮高速公路至大丰港区。
新增一处互通(盐淮高速公路的东环路互通),中心城区对外共设置8处高速公路互通,在外环高速交汇处均设置高速枢纽。
形成三纵(阜兴泰高速、宁盐靖高速、沈海高速)三横(淮滨高速、盐淮徐、宁盐高速)的高速公路网总体结构。
2、国道在现状204国道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国道网规划调整,强化省道对市域组团的联系带动,新增228国道、343国道和344国道,其中:228国道(预留编号省道201)为临海高等级公路,由赣榆至海门;343国道(预留编号省道303)为大丰港—泗洪公路;344国道(预留编号省道304)为东台—泗洪公路。
形成两纵(204国道、228国道)两横(343国道、344国道)的国道网总体结构。
3、省道省道网规划调整,规划调整形成“四纵十三横”的市域省道网络;在中心城区现有高速公路环外,形成省道外环(S232、S229、S125和S226);规划沟通丹顶鹤保护区、麋鹿保护区及弶港的旅游干线。
5.1.4市域航道网规划规划形成“两纵九横”航道干线布局:两纵:射阳河—盐益线—建口线、通榆河;九横:灌河、中山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阜宝线-射阳河、黄沙港、盐宝线/盐邵线-新洋港、兴东线—何垛河—川东港及泰东河—梁垛河。
规划4个沿海港口(大丰港、射阳港、滨海港和响水港)及14个主要内河作业区。
5.1.5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1、市域在优化现有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同时,新增公路客运枢纽,满足未来增长的公路客运需要。
全市域共设置公路客运枢纽21个,其中一级站10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5个,四级站1个,具体如下表所示:表3 市域公路客运枢纽布局2、中心城区规划盐城中心城区设5个客运站,形成两主三辅格局。
五星客运站及盐城汽车客运南站为主站,盐城汽车西站、东站、北站为三个辅站,各客运站承担的主要功能如下:盐城五星客运站:主要承担省际、市际中长途客运,并承担省际、市际中长途客运以及与铁路之间的中转客运,还承担部分市域范围内的短途客运。
盐城汽车客运南站:以市域范围内的短途客运为主,省际、市际的中长途客运为辅。
盐城汽车客运北站:主要承担往北方的省际、市际中长途客运和市域范围内短途客运。
盐城汽车客运东站:主要承担省际、市际中长途客运和市域范围内的短途客运。
盐城汽车客运西站:定位为单一运输枢纽,为盐城市区城西片区居民出行。
表4 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布局5.2货运物流规划5.2.1货运与物流枢纽布局1、市域5个物流园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4大海港物流园;6个物流中心:盐城城北物流中心、射阳物流中心、阜宁物流中心、江苏里下河物流中心、大丰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东台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8个货运站:依托公路、铁路及内河水运,强化多式联运场站体系。
2、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规划1个物流园区,1个物流中心和2个公路货运站。
5.2.2港口及集疏运交通规划沿海港口形成集港区高速公路连接线、港区高等级公路、港区支线铁路和港区疏港航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集疏运系统,具体各港区集疏运交通体系见下表:表5 沿海港区集疏运交通体系5.3中心城区道路网路规划1、快速路“三横五纵”快速路网系统,总长度155.24km,密度0.36km/km2。
“三横”:北环路、世纪大道-青年路-亭湖大道、南环路;“五纵”:凤凰南路、西环路、范公路、东环路、九华山路。
2、主干路规划“十三横十二纵”的主干路骨架网,总长度378.90km,密度0.88km/km2。
“十三横”:新业路、新洋路、黄海路、建军路-迎宾大道、八河路-大庆路、青年路(西段)、软件大道-东进路、世纪大道、新都路、盐渎路、南纬路-赣江路、步湖大道以及新盐大道;“十二纵”:火炬路、吴抬路、镇西路-开创路、解放路、人民路、开放大道、文港路、天山路、希望大道、五台山路、峨眉山路、经四路。
5.4公共交通规划5.4.1公共交通枢纽站布局规划盐城市公交枢纽站分为公交综合枢纽、大型换乘枢纽和一般换乘节点3大类型。
公交综合枢纽为对外综合客运枢纽的配套设施,可以细分为:A类:服务于机场和火车站B类:服务于公路客运站和城乡公交枢纽大型换乘枢纽为城市交通的大型换乘中心,可细分为:C类:服务于城市一级中心D类:服务于城市二级中心一般换乘节点为片区或外围重点镇集散中心的换乘设施,可细分为:E类:服务于城市三级中心F类:服务于公共活动场所、旅游集散点G类:服务于外围重点镇集散中心结合盐城市中心体系构建以及主要客流集散点对公交枢纽站进行布局规划。
公交枢纽布局规划如下表所示:表6 公交枢纽站布局规划5.4.2公交场站布局规划公交场站包含公交停保场和公交首末站。
盐城市主城区2020年公交场站规模需求为43.6~51.5公顷,2030年公交场站规模需求为58.1~68.7公顷。
根据停保场布局原则,本次规划建议在总规基础上增加公交场站总体规模,满足远期公交停车保养需求,进一步增加停保场数量以加强对中心城区各片区的覆盖,共规划停保场13个,总规模约47公顷。
规划公交首末站(含枢纽站)44处,总规模约25公顷。
表8 公交首末站布局规划5.4.3快速公交规划(1)中期快速公交规划方案中期快速公交主要功能为支撑近、中期主要客流方向。
B1线(中):基本保持现状B1线走向,沿城市轨道2号线走向布设,走向为汽车客运北站-开放大道-解放路-老城中心-行政中心-城南商务中心-汽车客运南站,长度20公里。
B2线(中):基本保持现状B2线走向,经解放路-黄海路-开放大道-新都路形成环线,长度16公里。
B3线(中):沿青年路-亭湖大道布设,西起204国道,东至经二路,长度21公里。
B4线(中):连接老城中心及河东片区西部,走向为建军路-迎宾大道-希望大道,长度18公里。
B5线(中):串联行政文化中心急河东北部片区,沿新都路-东环路布设,长度18公里。
(2)远期快速公交规划方案远期快速公交主要功能为支撑主要联系走廊,培育客流。
B1线(远):维持中期B1线走向。
长度20公里。
B2线(远):维持中期B2线走向。
长度16公里。
B3线(远):基本维持中期B3线走向,向西延伸至火炬路,向东经亭湖大道延伸至经六路,覆盖高新产业园区及环保产业园区。
长度30公里。
B4线(远):基本维持中期B4线走向,向南延伸至钱塘江路,进一步覆盖河东片区南部。
长度20公里。
B5线(远):基本维持中期B5线走向,西段经世纪大道、火炬路串联汽车西站及高新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