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学案-23.探索宇宙-粤教版(2017)
五年级2017年粤教版科学下册第3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教案

第 3 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 17 日夜现象教课目的一、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在不断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24 小时。
2、知道日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3、认识先人对日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4、研究日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二、能力培育1、经过模拟日夜变化实验,培育学生的推理能力。
2、学会按期察看一种动物或植物,认识生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培育尊敬事实的科学态度,领会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历史过程的艰辛。
教课重难点联合实验现象和实质察看,剖析出现日夜交替现象的原由。
教课过程1、情形导入3个小朋友坐在山坡上看日落,波波:太阳落山了,天又要黑了。
彬彬:明日太阳还会升起来。
贝贝:这是为何?这是学生在生活中习以1/24的思虑。
2、活动 1日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1)教师依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在活动前引导学生假定日夜交替形成的原由。
(2)针对学生提出的假定,教师能够和学生一同剖析。
(3)在实验后,教师要注意指引学生把自己的结论精练的记录下来,指引学生更逻辑地表达出来。
3、网上学世界各地的昼与夜借助网上沟通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在同一时辰各地域的时间。
日夜状态是不一样的,领会世界各地日夜的差异,进一步理解日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4、活动三日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想学生介绍生长活动受日夜变化影响比较显然的典型的动植物例子,指引学生认识到日夜变化对动植物生长活动是有影响的。
(2)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简单察看的动植物进行一段时间的察看,认识日夜交替现象对哪些动植物生活,活动有影响。
18日夜交替教课目的:1.知识技术:认识日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说。
日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相关。
2.过程方法:提出地球产生日夜现象的多种假定,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考证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查采集的凭证。
3.感情体验:认识到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一样的解说,需要更多的凭证来加以判断。
粤教版《探索宇宙》教案完美版1

四、探索宇宙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3、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4、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5、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6、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7、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8、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二、教学重难点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3、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4、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三、教学准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神住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
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3.25《探索宇宙》(教案练习)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25《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学生优秀卡片展示:(1)仙女座星系卡片:仙女座星系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它的直径至少是银河系的1.5倍,距离我们有254万光年。
(配备图片)(2)三角座星系卡片:它位于北天三角座内,距离地球约300万光年,比邻近的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略小一些。
(配备图片)3、小结:宇宙分类二、活动2:探索宇宙导入语:从仰望星空到发射字雷探测器。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
但宇宙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探索宇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且发展出的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1、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你知道人类是怎样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吗?教师总结:(1)起初,我们只能用肉眼来观察太空(2)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3)火箭的出现,终于实现了人们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的梦想(4)太空探测器的发明,对宇宙空间的探测取得了丰硕成果,所获得的知识超过了人类数千年所获知识总和的千百万倍(5)载人航天器将人们带进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2、小调查:身边哪些事物与太空技术有关?教师例举:(1)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利用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进行全球定位,能为车辆提供定位、导航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2)卫星云图:是利用气象卫星观测地球云层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
为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做出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归纳学生认真听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回答学生调查交流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宇宙的分类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感受科技进步,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变让学生知道,探索宇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且发展出的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了巨大贡献(3)太空南瓜:是将南瓜种子送上太空,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获得优良品种(4)通信卫星:主要运用于通信技术方面,相当于一个天空的中转站,它能接收地面站发射的微弱无线电信号然后将无线电信号功率放大再发射到地面接收站,这样就可以实现远距及全球通信三、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3课《探索宇宙》粤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23 课《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索宇宙》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运动与宇宙”单元的第七课。
本课从波波和彬彬观看火箭发射直播时,产生“人们为什么要发射火箭”的疑问入手,介绍人类探索宇宙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探索宇宙的有力工具”,引导学生了解人们探索宇宙的有力工具——运载火箭,并通过发射水火箭活动了解火箭的发射原理,同时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我国是火箭的故乡;活动2“探索宇宙的脚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特别是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最新成就,最后通过调查了解太空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太空技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探索宇宙有着很强烈的兴趣,对探索宇宙的工具更是有着浓厚的探究欲。
发射水火箭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所以为了顺利开展活动,教师需要提前进行试验,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室外观摩。
在离开教室前,要告知学生观察要点,更要强调好纪律,提醒学生服从安排,注意安全。
三、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 知道运载火箭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力工具。
3. 通过实验了解火箭飞行的基本原理。
4. 知道我国是火箭的故乡,了解我国探索宇宙的最新科技。
5. 了解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了解火箭飞行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水火箭、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太空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波波和彬彬在观看火箭发射直播。
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射火箭?我们还有哪些探索宇宙的工具?交流:与同学交流火箭的用途及已知的探索宇宙的工具。
任务:了解人们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成就。
(二)活动探究1. 活动1 探索宇宙的有力工具讲述:运载火箭可以把仪器甚至人送入太空,所以我们说运载火箭是探索宇宙的有力工具。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七节《探索宇宙》。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宇宙的概念、星球的运动和太阳系的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能够了解星球的运动规律和太阳系的基本构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宇宙是什么,了解宇宙的概念。
2. 能够描述地球、太阳、月亮的运动轨迹和特点。
3.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4.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宇宙的概念、地球、太阳、月亮的运动轨迹和特点。
教学难点:太阳系的组成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宇宙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表面知识,对宇宙的奥秘和运动规律了解较少。
他们对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科学探索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物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宇宙的概念和运动规律。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宇宙的视频,比如展示宇宙中美丽的星系和行星的画面。
或者展示一些宇宙的图片和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宇宙是什么吗?宇宙有哪些奥秘呢?”第二环节:引入宇宙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向学生介绍宇宙的概念。
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比如将宇宙比作一个大大的“家”,地球、太阳、月亮就像家里的家具一样。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认为宇宙是什么?宇宙和地球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第三环节:探索地球的运动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者投影仪展示地球、太阳、月亮的运动轨迹,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可以用小球代表地球,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个同学站在中间,手持一个小球,代表太阳。
其他同学手持小球绕着太阳(中间的同学)自转,同时围绕太阳(中间的同学)公转。
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探索宇宙教案二、课时:2课时三、年级:五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2.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星系等。
2.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等。
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望远镜、航天器、太空站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宇宙的学习氛围。
2. 基本概念:介绍恒星、行星、星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
3.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大爆炸理论,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宇宙基本知识和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果,如航天器、太空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讲解望远镜、航天器等工具在宇宙探索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宇宙探索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方向。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宇宙基本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宇宙星空图片。
2. 宇宙探索成果图片。
3. 相关科普书籍和视频资料。
十、教学建议: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适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观星、参观天文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奥秘。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宇宙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定期组织宇宙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宇宙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探索宇宙|粤教版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2017版修订稿)对本课内容的要求: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粤教科技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运动和宇宙》的第25课“探索宇宙”。
《宇宙》单元一共9课,前7课分别了解地球运动、太阳系、星座等,而第25课则是认识宇宙概况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7课的学习,学生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宇宙的概况及宇宙的运动并不是十分明确,关于银河系、太阳系、宇宙等之间的关系有些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空间大小.据本人的研究《小学生的宇宙天文知识前概念的调查报告》(陈莹.课程教学研究.2013)中提到,对学生进行宇宙天文知识的摸查,其中有两题的题目及结果如下:1、请从空间大到小排列:地球、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A、不知道(2.7%)B:地球、宇宙、太阳系、银河系(2.0%)C: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16.8%)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78.5%)2、关于天文望远镜,你()A:能熟练使用(9.0%)B:在指导下使用过(28.5%)C:没用过但见过实物(42.8%)D:没见过实物(19.7%)从以上可以得知学生对宇宙的不同天体的空间大小以及观测工具(天文望远镜)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太阳系、银河系之间的大小有一定的错误前概念,并且对宇宙内各种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模糊。
同时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一定的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和学习特点,利用大量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通过建构思维模型,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的探究过程。
在提供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资料中,相关视频放在一个学习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重复播放,提高讨论的效果。
在分组讨论学习的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归纳,运用,学会思考、质疑、提高自学能力。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1

1人(杨利伟)
飞船返回舱\轨道舱\舱 外
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
飞船返回舱
进动卫学行,星和航同数技天时据术员开中试空展继验间卫等。出 星 空舱伴间活飞科、首开项次展科进微学入重试轨力验道、。舱育生种活等,多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舱外航天服每套重约 120公斤,造价3000万 元,相当于一个小型飞 行器。
神六宇航服主要由服装、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同学们:人类对宇宙 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它正等待着你们用自 己的知识去发现它更 多的奥秘。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卫 星 航 天 飞 机
行 星 探 测 器 国 际 空 间 站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好 奇 号 火 星 探 测 器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神舟之路:
从神舟一号 到神舟七号
举名神 世字舟 瞩。, 目独中 。一国
无飞 二船 ,的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神舟七号
神舟六号
神舟五号
飞行任务 发射时间 时间/圈 数 航天员人 数 活动范围
科学试验
宇航服
粤教版科学《探索宇宙》Ppt精品课件 1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宇宙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火箭”(下图仅供参考)。
(二)理解与应用。
如今太空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载火箭可以把仪器甚至是人送入太空。
运载火箭的速度很快,能脱离大气层飞行,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力工具。
运载火箭靠发动机产生的反作用力飞行。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运载火箭可以将人类送入太空。
()2.人类已经成功登上月球了。
()3.在使用水火箭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水火箭发射的方向。
()4.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5.古代火箭是在明朝时期发明的。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运载火箭靠()产生的反作用力飞行。
A.发动机B.火箭头C.机翼D.煤油
2.现代运载火箭由()演变而来。
A.古代火药B.古代火箭C.现代烟花D.古代弓箭
按特长评语
1. 优秀的成绩,娟秀的书法,逼真的绘画,优美的舞姿,娓娓动听的播音,落落大方的小小主持人,博得师生的好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这都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愿你获得新成绩。
2. 你是个受老师与同学们喜欢的好班长,也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上课时你聚精会神的听讲,下课时你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班集体。
同学们遇到困难都找你,你总是乐意帮助解决。
每次评选三好学生时,你总是全班同学全体举手通过。
你的上进心很强,我曾经说你要是字再写的好一些就好了,你就暗下功夫练字很快就大有进步了。
要是你发言讲话,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3. 如果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是夜空的繁星,那么你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看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你当班长;看着你俨然一位小老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看着你犹如一匹活泼的小马驹,奔驰在操场上……我真为你而感到高兴,但老师要提醒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虚谨慎永远是成功的法宝。
4. 你是个文静的女孩。
默默地学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是你文静开出的花朵。
课间活动,体育场上,你文静有余而活动不足。
愿你多一些活泼,多一些微笑。
5.你是个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女孩,每天都可以看到你为净化校园弯腰扫地的身影。
桌椅歪了,你主动摆好,字纸篓满了,你主动到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不怕困难,勤奋学习,你也能把学习搞好。
6.你是一个聪明漂亮、文静可爱的小姑娘。
你能坚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学画画能吃苦,多次为班为校争光;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表现堪为同学表率,作为班干部你能积极主动搞好本职工作,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本学期被光荣地评为武昌区优秀少先队员。
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