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及答案精编版
【最新版】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计划+全册知识点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所教年级是五年级共有4个班级,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三、复习内容:1、身边的桥梁12、微观生命世界3、火山与地震4、地球运动与宇宙四、复习重点,难点:复习重点:微观生命世界复习难点:地球运动与宇宙五、复习方法及措施:1、时常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特别要考虑到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接受情况,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推进,整体优化。
2、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预见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六、复习安排:(一)单元安排:21、身边的桥梁(3课时)2、微观生命世界(2课时)3、火山与地震(2课时)4、地球运动与宇宙(3课时)(二)专题训练: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实验及其结论。
2.解决问题训练。
(三)针对性练习:1、作业本错题整理。
针对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进行练习。
2、科学学习的评价。
运用多元评价机制展开评价,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七、时间安排:6月2日新课结束6月3日----6月23日进行期末复习36月26日期末考试相信,通过全面系统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一定会牢记在心,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清单第1课地球1、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圆的(或球体的)?答:(1)出海的船只船身先消失在海平面,然后桅杆才消失;(2)进港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3)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的;(4)卫星拍照的地球照片;(5)南北半球所见的星空不同,如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6)登高望远,站得更高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2、最早证明地球是圆的人,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新粤教粤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附答案)

新粤教粤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附答案)1.1平直的梁桥一、填空题。
1、为了方便人和车辆的通行,人们在江河湖海上修建了()。
2、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让行人、车辆安全通过。
3、梁桥是由()和()组成的。
4、()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
5、梁桥的桥面(),大多具有()的结构。
二、判断题。
1、桥的出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2、梁做得越厚,桥承受能力越强。
()3、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梁的结构来增加桥的承重能力。
()4、梁的作用就是为了支撑桥面的。
()5、桥越长其承重能力越强。
()三、简答题。
1、说一说,梁有什么作用?1.1平直的梁桥答案一、填空题。
1、桥梁2、承重3、梁桥面4、梁桥5、平直梁二、判断题。
1、√2、√3、√4、×5、×三、简答题。
1、答:梁的作用是支撑桥面和承受外力。
1.2弯弯的拱桥四、填空题。
1、在山谷、()、()和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拱桥。
2、拱桥的跨度一般比梁桥要()。
3、生活中的拱桥都具有()结构。
4、拱桥的承重能力要比梁桥()。
5、拱桥的底部两端是(),由( )支撑。
五、判断题。
2、在丘陵地区,人们一般都建梁桥。
()2、拱桥的承重能力很大。
()3、拱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4、如果将拱桥的拱座移开,拱桥的承重能力不受影响。
()5、天安门、金字塔和卢沟桥都应用了拱形结构。
()六、简答题。
2、说一说拱桥各部分的名称。
①②③1.2弯弯的拱桥答案四、填空题。
1、丘陵平原2、大3、拱形4、大5、拱脚拱座五、判断题。
2、× 2、√3、√4、×5、×六、简答题。
①拱圈②拱座③拱脚1.3专题探究:拼接拱桥七、填空题。
2、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建造的拱桥有()、()、混凝土拱桥和()等。
2、石拱桥受材料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桥面下的拱圈。
3、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和()的小块拼接拱圈。
4、在制定实验方案时,我们要选择合适的()。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班别:姓名:学号第一单元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2、(放大镜)能放大图像。
3、用放大镜组合观察身边的物体,能把图像放得(更大),看清更多(更细)。
4、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动物)与(植物)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研究。
5、直到400多年前,科学家利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为人类展观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6、常用的(显微镜)是一种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
7、显微镜主要包括:(目镜)、(物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和反光镜等部件。
8、在使用显微镜时,应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固定装片)、(调整)、(观察)、(收镜)等次序,规范使用。
9、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0、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11、我们的身体也是由(数以亿计)的细胞构成的。
12、池塘水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它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13、在这个微小的生命世界中,既有由(单个细胞)组成的植物和动物,也有一些微小的(多个细胞)生物。
14、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15、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
16、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17、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18、常见的发酵食品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蔬菜)发酵制品等。
19、实验题: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请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给下列步骤排序:(3)转动粗准焦螺旋,通过目镜观察,调节反光镜。
(2)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安放显微镜。
(8)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收回镜箱中。
(1)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5)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物像大致清晰。
(4)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1课地球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 3 )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 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
地球的直径约为( 12800 )千米。
半径约为( 6400 )千米。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
4.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 地壳)、( 地幔)和( 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 )米。
6.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2课太阳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 光)和( 热)。
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 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
2.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 1500万)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第3课月球1.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月球围绕地球在公转)。
2.(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4天多的飞行,终于降落月球,宇航员( 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成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3.月球体积不足太阳体积的六千万分之一。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约( 30 )天绕地球公转一周。
也就是我们平时我们说的一天。
4.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
第4课白天与黑夜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 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约( 24 )小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
2.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地球在自转)。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全面(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1课地球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
半径约为(6400)千米。
3、地球叫(“水球”),也叫(蓝色星球),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4、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
6、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级)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2课太阳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
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
2、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第3课月球1、月相变化的原因是(月球围绕地球在公转)。
2、(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4天多的飞行,终于降落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3、月球体积不足太阳体积的六千万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约(30)天绕地球公转一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个月。
4、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
第4课白天与黑夜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
2、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也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答案)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班别:姓名:学号第一单元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2、(放大镜)能放大图像。
3、用放大镜组合观察身边的物体,能把图像放得(更大),看清更多(更细)。
4、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动物)与(植物)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研究。
5、直到400多年前,科学家利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为人类展观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6、常用的(显微镜)是一种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
7、显微镜主要包括:(目镜)、(物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和反光镜等部件。
8、在使用显微镜时,应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固定装片)、(调整)、(观察)、(收镜)等次序,规范使用。
9、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0、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11、我们的身体也是由(数以亿计)的细胞构成的。
12、池塘水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它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13、在这个微小的生命世界中,既有由(单个细胞)组成的植物和动物,也有一些微小的(多个细胞)生物。
14、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15、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
16、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17、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18、常见的发酵食品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蔬菜)发酵制品等。
19、实验题: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请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给下列步骤排序:(3)转动粗准焦螺旋,通过目镜观察,调节反光镜。
(2)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安放显微镜。
(8)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收回镜箱中。
(1)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5)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物像大致清晰。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包括:
1. 水的状态与变化: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沸腾与凝结、水的升华与结晶等知识点。
2. 空气的压力与运动:空气的存在、空气的压力、大气压力的实验和应用、风的形成与风向等知识点。
3. 动产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动物的运动特征、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意义等知识点。
4. 昆虫和带壳动物:昆虫的特征、昆虫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带壳动物的特征和种类等知识点。
5. 爬行动物和鸟类: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种类、鸟类的特征和种类、鸟类的飞行和繁殖等知识点。
6. 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过程、血液循环的过程和重要器官等知识点。
7. 营养和健康:食物的分类和功能、五谷杂粮的重要性、均衡饮食和健康饮食等知识点。
8. 运动和健康:骨骼和肌肉的作用、运动对身体的益处、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等知识点。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防灾减灾和环保:自然灾害的种类和防范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等知识点。
以上仅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全册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具体的内容还需根据教材详细学习。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及答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一.填一填.1.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可有人说它应该叫水球。
2.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通过观察月食,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3.18世纪,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支测量队分别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
5.太阳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它通过核聚变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表面量主要的热源。
6.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约30天。
7.我国传统上以立春, 立夏, 立秋和立冬划分四季。
8.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
9.向日葵的花盘白天朝向太阳,傍晚低垂下来。
10.四季的成因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有关。
11.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12.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 小时。
二.选择题.1出海的渔船走远时,慢慢地由船身到桅杆先后消失在海平面的现象说明:( C )A.海平面很远B.海浪很高C.地球不是平面的D.海洋很大2.人类第一个登月球的人是:( D)A.麦哲伦B. 亚里士多德C. 李希D. 尼尔.阿姆斯特朗迈3.地球形状是:( B )A.圆形B. 椭球体C. 长方体D. 三角形4.第一个科学论证地球呈球体的科学家是:( B )B.麦哲伦 B. 亚里士多德C. 李希D. 张衡5.地球的主要热源来自:( B )A.地球B. 太阳C.月球D. 宇宙6.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约需:( D )A. 一天B. 一个月C. 半年D. 一年三.判断题.1.太阳对地球没有影响。
(×)2.地球围绕月球公转。
( ×)3.人们可以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 √)4.太阳的寿命很短。
( × )5.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四.简答题.1.地球的内部是由什么部分组成?答:地球的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2.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答: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传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当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着太阳的一面就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传,昼夜交替就是这样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及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填一填.
1.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可有人说它应该叫水球。
2.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通过观察月食 ,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3.18世纪,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支测量队分别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
5.太阳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它通过核聚变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表面量主要的热源。
6.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约 30天。
7.我国传统上以立春 , 立夏 , 立秋和立冬划分四季。
8.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
9.向日葵的花盘白天朝向太阳 ,傍晚低垂下来。
10.四季的成因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有关。
11.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12.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 小时。
二.选择题.
1出海的渔船走远时,慢慢地由船身到桅杆先后消失在海平面的现象说明:( C )
A.海平面很远
B.海浪很高
C.地球不是平面的
D.海洋很大
2.人类第一个登月球的人是:( D )
A.麦哲伦
B. 亚里士多德
C. 李希
D. 尼尔.阿姆斯特朗迈
3.地球形状是: ( B )
A.圆形
B. 椭球体
C. 长方体
D. 三角形
4.第一个科学论证地球呈球体的科学家是:( B )
B.麦哲伦 B. 亚里士多德
C. 李希
D. 张衡
5.地球的主要热源来自:( B )
A.地球
B. 太阳
C.月球
D. 宇宙
6.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约需:( D )
A. 一天
B. 一个月
C. 半年
D. 一年
三.判断题.
1.太阳对地球没有影响。
(×)
2.地球围绕月球公转。
( × )
3.人们可以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 √ )
4.太阳的寿命很短。
( × )
5.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 √)
四.简答题.
1.地球的内部是由什么部分组成?
答:地球的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2.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答: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传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当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着太阳的一面就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传,昼夜交替就是
这样产生的。
五做一做
1.把月相变化的规律补充完整。
新月-----(上娥眉月)------- ( 上弦月)--------(凸月 )-------( 满
月 )------ ( 残月 )--------( 下弦月 )-------(下娥眉月 )-------新月。
2.列举太阳对地球上万物的作用。
答:地球上的生命所需的热量主要由太阳提供,1,太阳的暴晒使地球表面上的水
蒸发,形发了天上的云,云冷却形成雨,滋润万物生长。
2,没有太阳,植物就不
1.菜豆的种子结构包括: 种皮和胚。
2.幼苗的类型可分为:子叶出土的幼苗、子叶留土的幼苗。
3.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是:温度、水分、空气。
3.植物生长周期分为: 种子、幼苗、开花、结果四个阶段。
4.刚孵出的蚕叫蚁蚕。
5.蚕的幼虫吐丝结茧以后,就进入一个新的生长阶段----蛹。
6.蚕的一生有: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7.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会发生变化, 身高和体重也会发生
明显的变化。
8. 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9.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蜕四次皮,最后变成五龄蚕。
二.选择题
1.蚕和很多动物一样,生命都是从( B )开始的。
A.种子
B. 卵
C.幼虫
D.蛹
2.蚕结茧10~15天后,蛹在茧里变成( B ) 。
A.幼虫
B. 蚕蛾
C.蝴蝶
D. 蚕卵
3.刚孵出的蚕叫( D ) 。
A.蚂蚁
B. 幼虫
C. 蛹
D. 蚁蚕
4.种子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芽( C ) 。
A.高温
B. 寒冷
C. 潮湿
D. 放入水中
5.蚕卵在什么环境下才会孵化。
( B )
A.在0~10度的条件下
B. 在20~25度的条件下
C. 在30~35度的条件下
D.在
60~100度的条件下
三.判断题.
1.刚产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椭圆形的。
(√)
2.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也会发芽。
( × )
3.人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在老年阶段。
( × )
4.变成五龄蚕后,蚕还要蜕二次皮。
( × )
5.蚕蛾出茧后还吃东西。
( × )
四简答题
1.养蚕的要注意几个事项?
答:1.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
2..每日清洁养蚕的纸盒;
3.发现病蚕及时隔离;
4.防止老鼠、蚂蚁等动物伤害蚕。
5.青少年应该注意那些生活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答:如:饮食要均衡,不挑食;平时早睡早起;女生不要束胸,男生要穿宽松的内裤;脸上长了小痘痘不要手去挤等。
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弹性较大,容易变形,因此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这些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6.一辆载有大豆种子的车经过小溪,有一些种子分别撒落在路边、小溪边和小溪里.试判断落在哪里的种子有可能发芽,为什么?
答:河边的豆子最可能萌发(有水和空气);路上(缺水、可能被压坏)和水里(缺空气)的豆子很难萌发。
五.做一做
1.蝴蝶的一生有( 卵 )----( 幼虫 )----( 蛹 )------(蛾 )。
2.青蛙的一生有( 卵 )----( 蝌蚪 )----( 青蛙 )。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四-五单元
1.填一填
1.植物的生成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2.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土、砂土。
3. 种子与花和果实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4.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
5.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把动物分为:植物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6.我国淡水鱼的四大家鱼是: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
7.种子的传播方式有: 风力传播、动物传播、自弹力传播和水力传播。
8.葡萄是用茎繁殖的。
9.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由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小羊羔-----多莉。
10.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二选择题.
1.草鱼主要生活在水的( C )层。
A.水面
B. 上层
C.中层
D.底层
2.西瓜是用( B )繁殖的。
A.种子
B. 茎
C. 根
D. 叶
3.下面哪一种动物是胎生的( C )。
A.鸭
B.鸡
C. 猩猩
D.鱼
4.下面哪一种动物是卵生的( D )。
A.人
B. 兔子
C.鲨鱼
D. 鸡
5.下面哪一种动物是肉食性动物的( D )。
.A. 兔子B 青蛙.C 蚯蚓D.老虎
三.判断题.
1.植物必须用种子才可以繁殖下一代(× )。
2.蛇属于植食性动物( × )。
3.金鱼是四大家鱼之一(× )。
4.凡是动物都是肉食性动物( × )。
5.鲨鱼是哺乳动物( ×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动物殊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就会感到饥饿,感到乏力?
答:因为食物在它的身体里会转化成身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这些物质会被身体所吸收,它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提供运动的力量,并维持体温。
它们要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就要不断地进食。
2.什么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答: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人们发现,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阳光不够充足,植物的茎叶就会朝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长。
这就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