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加氢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加氢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加氢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加氢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一、岗位说明1.工艺流程说明焦化粗苯由罐区粗苯原料储槽T-501A/B,经粗苯原料泵P-501A/B送到主装置区。

首先经粗苯过滤器F-101A/B进入粗苯缓冲罐V-101,然后到粗苯泵P-101A/B,经此泵原料被升压到约4—4.5Mpa,与一部分循环氢气(约占循环氢气总量的15%)混合后进入预蒸发器E-101A/B,在E-101A/B与主反应物流换热后加热到145℃左右,送至多段蒸发器C-101顶部喷嘴III与多段蒸发器第一层塔板循环液混合后进入C-101顶部,从循环气压缩机K-102A/B来的大部分循环气体(85%)在循环气体加热器E-104被主反应物流加热至200℃经循环气体预热器E-105被导热油加热至240℃,进入C-101喷嘴I与被导热油加热的塔底重沸器加热的苯油一起喷射至C-101内。

少量高沸点物质(约为原料量的3—6%),作为残液从多段蒸发器C-101底部排出送到闪蒸槽V-106,经闪蒸后轻组分送到粗苯缓冲罐V-101,残液靠自压送到煤气净化分厂粗苯工段。

蒸发的粗苯与循环气的混合物在175℃左右离开多段蒸发器顶部进入反应气体换热器E-106被主反应物流加热至预反应所需的温度,并从预反应器D-101底部进入向上流动经催化剂床层,双烯烃、苯乙烯在催化剂Ni-Mo作用下被加氢饱和,气体混合物从预反应器顶部离去。

由于反应放热,反应器出口温度与催化剂、循环状态以及入口温度(190---225℃)有关,反应器出口温度为205---240℃。

-高沸点的物质从预反应器底部排出送至闪蒸槽V 106。

从预反应器顶部出来的气体混合物经反应器换热器E-107A/B/C被主反应物流加热后,再经主反应器加热炉H-101加热到主反应器所需的入口温度,从主反应器D-102顶部进入,经过Co-Mo催化剂床层向下流动,在此发生原料脱硫、脱氮和烯烃饱和反应。

在D-102中发生的是放热反应,出口温度升高至310---370℃,D-102出口混合气体氢气分压为1.8Mpa。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化学加工工艺,苯加氢涉及到许多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反应,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安全。

本文将从苯加氢的基本原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风险等方面,介绍苯加氢岗位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一、苯加氢的基本原理苯加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通过在高压、高温和高氢气浓度下,将苯转化为环己己烷的过程。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式如下:C6H6 + 3H2 → C6H12苯加氢是一种催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铂和钯等。

二、苯加氢的化学性质苯加氢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苯、氢气和氨气等。

这些气体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排放,极易造成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

此外,苯加氢反应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环己烷、苯基环已烷和二苯乙烷等,这些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准备(1)对反应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阀门、管路等部分无松动或泄漏。

(2)准确测量苯和氢气的配比和用量,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添加,以免引发爆炸或降低反应效果。

(3)为防止氢气泄漏造成危险,应在反应设备周围设置好氢气泄漏告警器和气体泄漏处理设备,以便及时处理泄漏事故。

2、操作过程安全措施(1)在苯加氢反应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反应温度、压力和氢气浓度,并及时调整反应条件,保证反应进程稳定安全,同时也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2)苯和氢气的反应活性很高,需要加入催化剂才能进行反应。

但催化剂也可能产生爆炸危险,应采用先加苯后注入催化剂的方法,减少催化剂爆炸的风险。

(3)要定期清理反应设备内的残留物,避免杂质和残留催化剂等对产品质量和操作安全造成影响。

3、事故应急处理(1)若出现氢气泄漏,应立即启动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对泄漏口进行封闭和处理,确保氢气不会进入其它危险区域,并适时进行通风和疏散员工,避免氢气爆炸。

(2)若产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同时避免使用水或消防泡沫等引起化学反应,进一步扩大安全事故。

苯加氢工艺操作杨众喜

苯加氢工艺操作杨众喜

粗苯技术操作规程杨众喜新疆宝塔石化专家委苯加氢操作规程第1章生产岗位职责和权限1、总值班长的职责与权限1、在分厂厂长和副厂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在分厂领导不在时,代理分厂厂长,有权调动各班组成员安排好各项工作。

3、负责分厂的生产协调、调度工作。

4、负责与总调和有关处室的联系工作。

5、对分厂的生产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遇有突发性事故和故障时,负责具体组织、指挥工作。

6、负责生产用仪器仪表的检查工作,如遇仪表问题及时与计控处联系并及时处理。

7、负责生产用纪录纸的发放和收集工作。

8、对各班组和中控操作工的工作成绩和失误,有权提出奖惩意见,并负责对生产班组和中控操作工的考核结果上墙公布。

9、负责向分厂汇报工作,提出工作计划和开停工方案。

10、负责完成各项临时任务。

2、值班长的职责与权限1、值班长在分厂生产副厂长和总值班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当班生产的具体组织者和指挥者;中夜班行使生产副厂长的职权;负责联络、协调、落实生产中的对外事宜,如与总调、电修、计控等部门的工作联系。

2、负责本班次(本班次包括同时上班的油库、化验、下同)开、停工操作和突发性故障(停电、停汽、停煤气、停峰)处理的具体组织、指挥工作。

3、负责重点岗位和操作部位现场监督、检查和确认工作。

4、负责决定运转设备的开、停、倒机。

5、负责本班次的点名工作,点名时间为7点40分、15点40分、23点40分,点名地点:分厂办公楼前。

6、负责检查本班次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厂规厂纪的贯彻执行和检查,对中夜班有急事的职工有2小时的批假权。

及时向分厂汇报检查工作情况。

7、负责召集班前会,做好交接班工作,传达有关指令和班长会内容。

8、负责组织本班的事故分析会,执行“四不放过”原则。

9、负责组织处理上班遗留问题和存在隐患。

10、负责本班人员执行经济责任制情况的考核。

11、负责所属区域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安全用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分厂总值班长不在时,行使总值班长的职责。

苯加氢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沾化瑜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汇编实施日期:发放部门:目录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第一章原料预处理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3)第二章加氢系统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7)第三章精馏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2)第四章罐区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6)第五章装卸站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9)第六章化验员健康操作规程 (21)第七章检修工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23)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总则1、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化学有害因素、物理有害因素。

在施工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门、班组。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规程适用于沾化瑜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三、名词解释1、化学有害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有害因素。

如:苯、甲苯、二甲苯、联苯、二硫化碳、萘、苯酚、苯胺、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茚、吡啶、苯乙烯、环己烷、丁二烯、丁烯、钴及其氧化物、镍及其化合物、羰基镍、钼及其化合物、正己烷、正庚烷、环戍烯、戍烷、乙苯、正辛烷、正壬烷等。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苯加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过程,但由于其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质,需要在岗位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稳定。

以下是针对苯加氢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共计2000字。

一、岗位介绍和环境要求1.1 岗位介绍:苯加氢是将苯与氢气作用,经催化剂的作用将苯转化为环己烷的过程。

1.2 环境要求:苯加氢岗位必须设有单独的操作间,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空气中苯浓度超标。

二、个人防护措施2.1 穿戴完整的防护服,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苯等有害物质。

2.2 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3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食物、饮水接触苯。

三、设备操作规程3.1 在操作前,仔细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各阀门、仪表、泵等设备完好无损。

3.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规程。

3.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操作、拆卸或调节设备,如需修改操作参数,应经过相关负责人批准。

3.4 若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切勿强行操作。

四、苯加氢过程操作规程4.1 操作前,应进行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适宜进行作业。

4.2 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程序,并在作业前进行操作培训。

4.3 在操作前,需清理操作间内的杂物,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4.4 操作前检查压力、温度、液位等仪表的工作情况,确保操作参数准确。

五、操作注意事项5.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苯加氢工艺特点、操作要点和应急措施。

5.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

5.3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避免因疲劳、精神不集中等原因造成操作失误。

5.4 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味、异常噪音等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

六、应急处置措施6.1 发生泄露、溢出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2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气源、电源,并采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6.3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中毒、烧伤等伤害事故发生,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017年制定的《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已经实施多年,根据工作实践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苯加氢岗位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苯加氢岗位的操作行为,确保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1.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苯加氢工作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检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2.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苯加氢设备、设施和工作区域。

第三条安全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员为本。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风险识别与评估,全面管理隐患。

第四条安全责任:1. 生产安全责任在企业的最高行政层,具体实施责任范围由企业内制订。

2. 所有岗位人员都有生产安全责任,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要求。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五条操作人员职责:1. 随时掌握工作区域的安全情况,具体岗位职责由企业制定并告知。

2.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程序和操作指令。

3.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程序和操作指令。

4. 检查并及时上报设备、设施的异常情况。

5. 不得擅自更改和修理设备和设施。

第六条检修人员职责:1.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检修程序和操作指令。

2. 检查并及时上报设备、设施的异常情况。

3. 执行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具备紧急处理技能,能够及时应对设备故障或事故。

第七条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制定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方针。

2. 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3. 监督和检查操作人员及检修人员的工作情况。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八条环境安全:1. 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良好,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2.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爆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

3. 确保设备、设施和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第九条作业安全:1. 遵守操作规程,不超负荷操作设备。

2. 严禁毛手毛脚、闲谈聊天、吸烟等行为。

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引言】____年苯加氢岗位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岗位之一。

苯加氢工作涉及到高温高压操作,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

因此,制定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苯加氢工作前准备、操作工作规范、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制定____年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苯加氢工作前准备】1. 安全培训:所有从事苯加氢工作的员工应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岗位安全知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

2. 作业许可:进行苯加氢工作前,必须获得合法的作业许可,并按照许可的要求进行操作。

3. 个人防护设备:从事苯加氢工作的员工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手套等。

同时,每次操作前应检查个人防护设备是否完好。

【二、操作工作规范】1. 操作程序: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2. 工作票管理:操作人员需按照工作票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工作票的正确、齐全和有效。

3. 操作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确保操作无误。

禁止酗酒、吸烟等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4. 操作记录:操作人员需按照要求做好操作记录,详细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参数。

5.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操作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三、事故预防】1. 设备检查:在每次操作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没有异常或故障。

2. 气体检测:在进行苯加氢操作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确保操作环境中无可燃、有毒气体存在。

3. 防火防爆措施:严禁在操作区域内使用明火,确保操作区域的防爆设备齐全有效。

4. 清场管理:每次操作结束后,必须进行清场,清除可能引起事故的杂物和残留物。

【四、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制定苯加氢岗位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责任人和联系方式。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的能力和素质。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苯加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苯加氢是一项常见的化工操作工艺。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严格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苯加氢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全面保障操作的安全性,请工作人员认真遵守。

一、岗位责任和设施要求1. 操作岗位:苯加氢设备及其周围设施应有明确的标识和指示,并设立专门的操作岗位。

2. 岗位责任:每个操作岗位应由一名具备相关岗位资格的操作人员负责,负责操作控制和设备监视。

3. 电气设施:操作岗位的电气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检验和维护。

4. 防爆要求:操作岗位应具备防爆设施和应急措施,包括安全间隔、防火墙、防爆门窗等。

二、操作前准备1. 设备检查:在工作开始前,操作人员需要检查设备的完整性、紧固度和密封性,并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理。

2. 清洁操作区域: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杂物、积水和易燃物品。

不得在操作区域内存放杂物,以免影响操作安全。

3. 装备检查: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等,并检查其完好度。

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开始操作前,要确保设备的所有阀门、附件、仪表等处于关闭或正常的工作状态。

2. 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调整操作参数或操作条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 设备运行时,必须定期检查操作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在操作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如温度异常升高、压力波动等,应立即停止操作,检查并排除故障。

5. 操作过程中,严禁私自开启或关闭设备的阀门、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工艺变换等操作,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调整。

6.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发现泄漏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上报。

四、急救与应急措施1. 事故报告:任何一起事故或意外情况都应该立即上报给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人员伤害:若操作人员受伤,应当立即停止操作,寻求医疗救治,并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有限公司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汇编实施日期:发放部门:目录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第一章原料预处理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3)第二章加氢系统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7)第三章精馏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2)第四章罐区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6)第五章装卸站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19)第六章化验员健康操作规程 (21)第七章检修工岗位健康操作规程 (23)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总则1、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化学有害因素、物理有害因素。

在施工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门、班组。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规程适用于XXXXX有限公司。

二、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三、名词解释1、化学有害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有害因素。

如:苯、甲苯、二甲苯、联苯、二硫化碳、萘、苯酚、苯胺、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茚、吡啶、苯乙烯、环己烷、丁二烯、丁烯、钴及其氧化物、镍及其化合物、羰基镍、钼及其化合物、正己烷、正庚烷、环戍烯、戍烷、乙苯、正辛烷、正壬烷等。

2、物理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噪声、高温等。

第一章原料预处理工序岗位健康操作规程一、原料预处理工序在岗人员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培训内容如下:A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B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等;C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设施等。

二、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设备使用方法。

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三、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

A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B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1、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2、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14时的气温平均值。

4、卫生要求: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见表8。

10.2.2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表8中规定的WBGT指数相应增加1℃。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附: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C作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术语解释:1、职业接触限值OELs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h 工作日、40h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 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5、超限倍数:对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 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 PC-TWA 的倍数值。

对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学有害物质,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在符合 PC-TWA 的前提下,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 PC-TWA 限值大小)是 PC-TWA 的 1.5~3 倍(见表)。

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 PC-TWA 的关系四、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互救基本知识;五、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塑胶手套、防护服、白帆布类隔热工作服、耐高温鞋、防噪耳塞或耳罩等;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生产中不正常情况及事故的处理,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正确处理设备故障,搞好检修。

七、有权对违犯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行为提出批评建议,并及时报告。

八、有权对于干扰本岗位操作和损坏本岗位设备管线及清洁卫生的行为进行制止。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九、日常操作时,必须注意:1、定时巡检记录,查看各运转设备情况有无杂音并及时处理跑冒。

2、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回流量及各点温度,保证产品质量。

3、检查T101、V101的液位符合要求。

4、检查V101分离水液位并每小时排放一次。

十、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十一、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十二、设备、管道、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性气体防爆检测仪,禁止使用明火。

第二章加氢系统岗位健康操作规程一、加氢系统在岗人员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培训内容如下:A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B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等;C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设施等。

二、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设备使用方法。

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三、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

A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B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1、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2、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14时的气温平均值。

4、卫生要求: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见表8。

10.2.2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表8中规定的WBGT指数相应增加1℃。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附: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C作业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术语解释:1、职业接触限值OELs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h 工作日、40h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 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5、超限倍数:对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 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 PC-TWA 的倍数值。

对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学有害物质,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在符合 PC-TWA 的前提下,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 PC-TWA 限值大小)是 PC-TWA 的 1.5~3 倍(见表)。

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 PC-TWA 的关系四、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互救基本知识;五、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塑胶手套、防护服、白帆布类隔热工作服、耐高温鞋、防噪耳塞或耳罩等;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生产中不正常情况及事故的处理,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正确处理设备故障,搞好检修。

七、有权对违犯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行为提出批评建议,并及时报告。

八、有权对于干扰本岗位操作和损坏本岗位设备管线及清洁卫生的行为进行制止。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九、日常操作时必须注意:1、每吨轻苯需800Nm3循环氢气,进E301AB循环氢气量为总循环氢气量的15%。

2、每吨轻苯需32~50Nm3新鲜氢。

3、分离器V304压力为2.55MPa,反应气氢气分压为>1.8MPa。

4、反应器进出口限定温度为:R301 进口最大225℃出口最大250℃R302 进口最大350℃出口最大370℃5、正常情况下R301温差为15℃左右,R302温差为20~40℃;6、反应器温差与下列因素有关:1)物料中反应物的含量 2)物料/循环气比例3)氢气分压 4)反应器进口温度7、由于聚合结焦随着时间进行,E301AB的效率下降,当管程出口温度低于110℃时切换到备用台。

8、整个循环系统的压降不大于0.6MPa,造成压降增加的原因如下:1)冷却系统E301AB、E302、E307形成盐的沉积2)反应器R301、R302表面结焦3)换热器过热部分结焦9、正常情况下每周两次,每次8~12小时用P304AB注入软水清洗盐沉积,约每吨轻苯注入100升软水,若压降增加是由于盐的沉积引起,就要适当增加软水注入量。

10、查下面设备的压降:电热器E306进出口压差:PDI03302;预反应器R301压差:PDIA03201;主反应器R302压差:PDIA03301;原料油预热器E301AB管程压力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