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疏散宽度计算(可编辑修改word版)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之迟辟智美创作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另外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罕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年夜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处所文件要求.《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拜会下一节“餐饮”)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简直定:依据《建规》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介入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采纳防火分隔办法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安插,因此不能准确的获得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商规》第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防止交叉,并应有防火、平循分区.第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的规定.第条:辅助部份应根据商店规模年夜小、经营需要而设置.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份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第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2计.第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分歧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水平而定.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份);也可按每个顾客2计.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份面积).而办公面积=()/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因此我们可以获得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条.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 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7)×人/m2)*(人)=~9.44)mB3=S×K1×K2×b×a=4000×61%×(0.5-0.7)××=(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7.32-10.25)m人数按《建规》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本陈说取值(较守旧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地上第三层进行取值.二、餐饮对餐饮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以下简称《饮规》).《饮规》)第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的规定.根据该条可以计算出饮食建筑的座位数,也就是疏散的人数.《建规》第条: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 每层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表: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2) 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3)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4)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2m2/人)计算确定;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折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易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如下表:表: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由于《建规》中没有明确说明饮食建筑的疏散宽度的计算方式,因此个人认为可以参照此条.若不放心,最年夜也就是做到1m/100人,只是这样计算出的疏散宽度一般比力年夜,感觉不经济也不是很合理.对首层为餐厅年夜厅,二层为包房的建筑,疏散人数的计算我觉得可以依照每个包房的设计人数累计,比如10间8人间包房,10间10人间包房,总人数可以控制为180人.只是包房的设计人数也没有依据,可多可少,给设计反而造成了方便.如果依照《饮规》使用面积座位数计算,又会很年夜,也不经济.我个人还是倾向1M/100来计算.究竟多了只是浪费点,而少了抵消防就是年夜问题.疏散宽度:《建规》第条: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平安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不超越6层的单位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建规》第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且紧靠门口内外各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剧院、片子院、礼堂的疏散门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如下:a)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越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b)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纳平开门(有角度),不应采纳推拉门(顺墙)、卷帘门(问:计入疏散宽度吗)、吊门、转门;c)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纳推拉门或卷帘门;d)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收支的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翻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三、办公办公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依据:(较为简单)《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建规》、《高规》相关的条文.疏散人数:《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节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8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0m2.疏散宽度:《建规》第节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 每层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设计依据:《建规》、《高规》和具体的规范,可是没有找到具体的条文来计算疏散人数.(比如展览厅共1000平方,找不到依据来计算疏散人数,进而也无法得出疏散宽度.我在做这类建筑的时候经常依照商业来计算疏散人数,因为我觉得商业的疏散要求应该比展览高.商业满足,展览也应该能够满足.只是心里仍然感觉不舒服,究竟没有获得具体的依据.你是怎么做的,来说说!?)四、剧院、片子院、礼堂、体育馆剧院、片子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平安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在安插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越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片子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越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越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时,可增加倍,但不得超越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2. 剧院、片子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的规定计算确定;3.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的规定计算确定;4 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五、项目1)、医院依据: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在建筑设计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的正确计算成为设计是否违规的关键.疏散距离《建规》和《高规》基本都有明确的规定,疏散宽度的计算由于建筑种类繁多,经常会找不到设计依据,对规范的理解也需要不竭的加深.只有集思广益,并却多听取专家的意见,与时俱进,才华在设计中少犯毛病,进而提高设计质量!2)交通(交通换乘)人员流量计算法地铁:地铁站内人数根据人流量法和一辆列车的人数综合确定(线路中两辆车同时达到的人数+候车人数+工作人员)3)音乐厅音乐厅合理的人员疏散评估建立在正确的人员载荷统计基础之上,音乐厅的人员组成主要分为工作人员和观众.其人员数量简直定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分别考虑.音乐厅内观众数量是根据设计方设计池座最年夜容量确定;工作人员依照建筑内总观众人员数量的10%来确定.4)会展中心(展览厅的疏散宽度有要求,但人员荷载无)(1)考虑到年夜大都展览馆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其密集水平与商业建筑内的人员密集有一定的类似,所以在确定人员荷载的时候,参考国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条关于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m2)来确定,一、二层换算系数为;本项目设计中,各展厅防火分区处于空中一层,再次把展览使用面积对应算做营业面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其每个展览厅除楼梯间、办公用房和设备用房和蕴藏占地约30%之外,均用做展览使用,则其每个展览厅的实际使用面积约为建筑面积的70%.而根据以上规范所述,人员荷载取值为:ρ×人/m2(2)美国NFPA 101A《火灾生命平安规范》中条对展览厅使用荷载的规定:集中使用的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餐厅、宴会厅、展览室、健身房或休息室,人均净面积为.本展览建筑内依照净面积计算的人员荷载为:ρ人/ m2(3)香港屋宇署《火警逃生途径守则》对展览厅人员载荷的规定:博物馆、展览厅、展销处及摆设处每人所占面积为2m2,即展览建筑内的人员荷载为:ρ=1人人/m2(4)日本《避難平安檢證法の解說及び計算例とその解說》中对展览建筑人员密度的规定为人/m2. ρ人/m2通过分析取最年夜值为人/ m2.,而以上规范在确定密度时,所取面积均为净使用面积,即是扣除不作为展览功能使用的物业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不用于安插展台的楼梯间、茅厕等的面积,所以陈说中在确定面积的时候,把此类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之内.地板净面积指实际使用面积,不包括可通行的未使用的区域及墙的厚度.根据《日本标准建筑法》的规定,展馆类建筑其地板净面积依照总面积的50%计算;调查国内展览业现状,展位一般占使用面积的 25%~40%之间,本陈说偏守旧考虑,取整个展厅建筑面积为布展面积.局部区域办公室人数参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J 67-2006)》规定,人员密度取为人/m2(即人).对会议区,《建筑设计资料集》第四册规定,无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的人员密度²/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的人员密度为²/人,本陈说守旧取为²/人,即人/m2.七、人员密度a) 上海市沪消发[2004]352号《年夜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条规定:商场营业厅的疏散人数计算,应根据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按3m2/人确定.详见个人资料……。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完整word版)安全疏散计算书

安全疏散计算书计算人:审核人:XXXXXXXXXX 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6 月13 日应XXXXXXX 施工图审查中心要求,现就针对XXXXXX 会展中心施工图中的疏散问题进行计算如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乌鲁木齐市润腾商贸有限公司银华酒店底部商业,其主要功能为超市和商场之用;本工程共有三个不同标高的标准层,分别为:-4.20 米层、±0.000 米层、6.000 米层、9.000 米层、12.000 米层。
二:防火安全疏散计算:1.-6.000 米层总建筑面积为484.59 平米,均为设备用房其安全出口均分别设置,各直通室外的出口宽度均为 1.5 米,满足规范要求;2.±0.000 米层报告厅可容纳人数总和为550 人;(1)疏散门共五个,其中两个直通室外,2.7 米/门,A:设计疏散门总宽度为:5×2.7 米=13.5 米B:规范要求疏散门总宽度为:550÷100×0.75=4.125 米C:13.5 米>4.125 米,满足规范要求(2)走道计算,A:设计走道总宽度为:2.85+2.4×3 =10.05 米B:规范要求走道总宽度为:550÷100×0.75=4.125 米C:10.05 米>4.125 米,满足规范要求3. ±0.000 米层展厅可容纳人数总和为450 人;(1)疏散门共五个,全部直通室外,A:设计疏散门总宽度为:5×3.0 米=15.0 米B:规范要求疏散门总宽度为:450÷100×0.75=3.375 米C:15.0 米>4.125 米,满足规范要求 4. 6.000 米层总建筑面积为1633.78平米,均为中、小会议室,可容纳人数总和为3×80+3×50=390 人;(1)疏散门共 2 个,A:设计疏散门总宽度为:2×1.5 米=3.0 米B:规范要求疏散门总宽度为:390÷100×0.65=2.535 米C:3.0 米>2.535 米,满足规范要求(2)安全疏散楼梯(两部)计算,A:设计楼梯疏散总宽度为:3.75 米B:规范要求楼梯疏散总宽度为:390÷100×0.75=2.925 米C:3.75 米>2.925 米,满足规范要求5.9.000 米层为报告厅楼座层,可容纳人数总和为296 人;(1)疏散门共 2 个,A:设计疏散门总宽度为:2×1.5 米=3.0 米B:规范要求疏散门总宽度为:296÷100×0.75=2.22 米C:3.0 米>2.22 米,满足规范要求(2)安全疏散楼梯(两部)计算,A:设计楼梯疏散总宽度为:3.75 米B:规范要求楼梯疏散总宽度为:296÷100×0.75=2.22 米C:3.75 米>2.22 米,满足规范要求(3)走道计算,A:设计走道总宽度为:2.4×3 =7.2 米B:规范要求走道总宽度为:296÷100×0.75=2.22 米C:7.2 米>2.22 米,满足规范要求6.12 米层总建筑面积为2×198.69=397.38 平米,其均为设备用房,平时基本无人停留,而且这部分为高出屋面的部分,并且其各部分都有一部楼梯与下部主体建筑相连通,所以其满足规范要求。
疏散宽度(疏散净宽度)-计算及应用

疏散宽度(疏散净宽度)-计算及应用
疏散宽度(或疏散净宽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物内人员从室内到室外安全出口所必需的最小通道宽度。
其计算和应用在火灾逃生等领域至关重要,能够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
计算方法:
1.固定宽度: 某些走廊、楼梯等区域有固定的最小宽度规定,这些区域的疏散
宽度通常是固定的。
2.计算宽度: 对于一些可变宽度的通道或区域,如商场的走廊或餐厅的座位区,
疏散宽度需要根据该区域内的最大容纳人数、人均所需疏散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
应用示例:
1.商业建筑: 在设计商场、电影院等大型商业建筑的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疏
散宽度。
例如,走道和楼梯的宽度需满足一定的人均疏散宽度要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2.高层建筑: 对于高层建筑,由于疏散距离较长,楼梯宽度和数量需根据楼层
高度和容纳人数进行计算,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下楼逃生。
3.学校和医院: 在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中,由于存在大量行动不便的人群,
疏散宽度的计算需更加严格,并可能需要设置特殊通道或辅助设施。
总结:
疏散宽度(疏散净宽度)是建筑物安全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关乎到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速度和安全。
在建筑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需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精确计算,确保提供足够的疏散宽度,降低火灾等紧急事件中的人员伤亡风险。
疏散人数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疏散人数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等,疏散人群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疏散人数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是保障人群安全疏散的基础。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介绍疏散人数和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
一、疏散人数的计算疏散人数的计算是根据场所的人员密度和场所的面积来进行的。
人员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数,通常以人/平方米为单位。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不同,其规划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1.常见场所的疏散人数计算(1)住宅楼:根据住宅楼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可以计算出疏散人数。
一般而言,住宅楼的人员密度不宜超过3人/平方米。
(2)商场:商场的疏散人数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考虑不同楼层的人员密度以及各个区域的人数分布情况。
一般而言,商场的疏散人数可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得出。
(3)学校:学校的疏散人数计算也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人数以及人员密度。
一般而言,学校的疏散人数计算可以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进行。
2.疏散人数计算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疏散人数的计算是为了保证人群疏散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工具。
例如,在大型商场中,可以通过安装人流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人员密度,从而及时采取疏散措施。
二、疏散宽度的计算疏散宽度是指人群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最短距离,通常以米为单位。
疏散宽度的计算是为了保证人群能够顺利通过疏散通道,避免拥堵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1.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1)建筑物内部:建筑物内部的疏散宽度计算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疏散通道的宽度来进行。
一般而言,每个人需要约0.6米的宽度才能正常行走,因此可以根据人数和通道宽度来计算疏散宽度。
(2)室外空间:室外空间的疏散宽度计算相对简单一些,主要考虑人群的密度和通行能力。
一般而言,人群密度不宜超过每平方米5人,通行能力不宜超过每小时1200人。
2.疏散宽度计算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疏散宽度的计算是为了保证人群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1、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试行)第 4.2.5 条规定: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平方米)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2、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5.1.2 条规定: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2000 平方米。
3、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 6.2.9 条规定: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00 米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表6.2.9 的规定。
实例:现我们设计的某项目为90 米高层写字楼,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一层面积3000 平方米,二层面积2900 平方米(营业部分面积2500 平方米),三层以上每层面积为1200 平方米。
根据以上3 条规范的规定,二层商业部分的疏散楼梯总宽度计算结果为:21.25 米,若采用楼梯宽度为1.5 米的楼梯疏散,则需14.17 部这样的楼梯!这个结果感觉是不是比较荒谬?在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第5.3.17 条第5 款中,对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规定是这样的: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为 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可按表 5.3.17-2 确定:地下二层:0.80 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地上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疏散宽度计算

B1F
规范系数取值
计算宽度
实际宽度
比例
防火分区编号
K1(商业面积折减系数)
K2(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百人疏散宽度
建筑面积
疏散宽度=建筑面积*K1*K2*百人疏散宽度/100
1
0.7
0.85
0.75
1923
8.58
6.6
76.9%
2
0.7
0.85
0.75
1153
5.15
1
0.5
0.6
1
2337
7.01
9.3
132.6%
2
0.5
0.6
1
2569
7.71
10.9
141.4%
3
0.5
0.6
1
2325
6.98
10.8
154.8%
总体
0.5
0.6
1
7231
21.69
30
138.3%
4.5
87.5%
3
0.7
0.85
0.75
1980
8.84
10.5
118.8%
4
0.7
0.85
0.75
1803
8.05
9.8
121.8%
5
0.7
0.85
0.75
1437
6.41
7.2
112.3%
总体
0.7
0.85
0.75
8296
37.02
38.6
104.3%
1F
规范系数取值
计算宽度
实际宽度
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防火规范-2015 版
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m。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
宽度应符合表 5.5.18 的规定。
表 5.5.18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
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5.5.19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1.40m 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5.5.20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
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 100 人不小于 0.60m 计算,且不应小于 1.00m;
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0.80m。
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 22 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 26 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 0.90m 时,可增加 1.0 倍,但不得超过 50 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
数应减少一半。
2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
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 5.5.20-1 的规定计算
确定。
表5.5.20-1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3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
数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 5.5.20-2 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5.5.20-2体育馆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观众厅座位数范围(座)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疏散部位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0.43 0.37 0.32
阶梯地面0.50 0.43 0.37 楼梯0.50 0.43 0.37
注:本表中对应较大座位数范围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对应相邻较小
座位数范围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
对于观众厅座位数少于 3000 个的体育馆,计算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时,每 100 人
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5.20-1 的规定。
4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5.5.21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
人数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 5.5.21-1 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
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
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
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 5.5.21-1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 100 人最小
疏散净宽度(m/百人)
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 人不小于1.00m 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
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 1.0 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 0.5 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 1.1 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
不宜小于 0.75 人/m2。
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 5.5.21-2 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 5.5.21-2 规定值的 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
5.5.22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封闭的金属栅栏,确需设
置时,应能从内部易于开启;窗口、阳台等部位宜根据其高度设置适用的辅助疏散逃
生设施。
5.5.23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3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 5.0 人/m2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
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管道
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
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
开口。
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6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7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8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
显的指示标志。
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5.5.24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避难间应
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 2 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 25.0m2
确定。
2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3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4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
5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6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