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疏散宽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人员从某一场所疏散出去所需的最短时间。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是指通过一定的参数计算出疏散宽度的数值,以便评估场所的疏散能力和安全性。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 场所的总人数:指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疏散的人员总数,包括工作人员和游客等。
2. 出口的数量:指场所内的紧急出口数量。
3. 出口的通行能力:指每个出口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行的人数。
4. 疏散时间:指人员从场所开始疏散到全部疏散完毕所需的时间。
根据上述参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疏散宽度:疏散宽度 = 场所的总人数 / (出口的数量× 出口的通行能力× 疏散时间)在实际应用中,疏散宽度的计算需要结合场所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例如,在高峰时段或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增加出口的数量或提高出口的通行能力,以满足疏散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疏散时间,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出场所。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对于评估场所的疏散能力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疏散宽度,可以判断场所是否满足疏散的需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疏散能力。
同时,疏散宽度的计算也可以用于制定应急预案和疏散指引,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除了计算疏散宽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提高场所的疏散能力。
例如,合理设置出口的位置和通道的宽度,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到达出口;增加疏散标志和指示牌,提供清晰的疏散指引;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等。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是评估场所疏散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计算疏散宽度,并结合其他措施来提高场所的疏散能力,可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并减少潜在的伤亡风险。
因此,在场所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疏散宽度的计算,以确保场所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之欧侯瑞魂创作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另外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罕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年夜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处所文件要求.《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拜会下一节“餐饮”)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简直定:依据《建规》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介入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采纳防火分隔办法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安插,因此不能准确的获得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商规》第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防止交叉,并应有防火、平循分区.第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的规定.第条:辅助部份应根据商店规模年夜小、经营需要而设置.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份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第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2计.第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分歧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水平而定.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份);也可按每个顾客2计.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份面积).而办公面积=()/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因此我们可以获得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条.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7)×人/m2)*(人)=~9.44)mB3=S×K1×K2×b×a=4000×61%×(0.5-0.7)××=(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7.32-10.25)m人数按《建规》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本陈说取值(较守旧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地上第三层进行取值.二、餐饮对餐饮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以下简称《饮规》).《饮规》)第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的规定.根据该条可以计算出饮食建筑的座位数,也就是疏散的人数.《建规》第条: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 每层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表: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2) 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3)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4)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2m2/人)计算确定;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折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易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如下表:表: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由于《建规》中没有明确说明饮食建筑的疏散宽度的计算方式,因此个人认为可以参照此条.若不放心,最年夜也就是做到1m/100人,只是这样计算出的疏散宽度一般比力年夜,感觉不经济也不是很合理.对首层为餐厅年夜厅,二层为包房的建筑,疏散人数的计算我觉得可以依照每个包房的设计人数累计,比如10间8人间包房,10间10人间包房,总人数可以控制为180人.只是包房的设计人数也没有依据,可多可少,给设计反而造成了方便.如果依照《饮规》使用面积座位数计算,又会很年夜,也不经济.我个人还是倾向1M/100来计算.究竟多了只是浪费点,而少了抵消防就是年夜问题.疏散宽度:《建规》第条: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平安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不超越6层的单位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建规》第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且紧靠门口内外各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剧院、片子院、礼堂的疏散门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如下:a)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越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b)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纳平开门(有角度),不应采纳推拉门(顺墙)、卷帘门(问:计入疏散宽度吗)、吊门、转门;c)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纳推拉门或卷帘门;d)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收支的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翻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三、办公办公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依据:(较为简单)《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建规》、《高规》相关的条文.疏散人数:《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节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8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0m2.疏散宽度:《建规》第节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 每层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设计依据:《建规》、《高规》和具体的规范,可是没有找到具体的条文来计算疏散人数.(比如展览厅共1000平方,找不到依据来计算疏散人数,进而也无法得出疏散宽度.我在做这类建筑的时候经常依照商业来计算疏散人数,因为我觉得商业的疏散要求应该比展览高.商业满足,展览也应该能够满足.只是心里仍然感觉不舒服,究竟没有获得具体的依据.你是怎么做的,来说说!?)四、剧院、片子院、礼堂、体育馆剧院、片子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平安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在安插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越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片子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越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越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时,可增加倍,但不得超越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2. 剧院、片子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的规定计算确定;3.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的规定计算确定;4 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五、项目1)、医院依据: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在建筑设计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的正确计算成为设计是否违规的关键.疏散距离《建规》和《高规》基本都有明确的规定,疏散宽度的计算由于建筑种类繁多,经常会找不到设计依据,对规范的理解也需要不竭的加深.只有集思广益,并却多听取专家的意见,与时俱进,才华在设计中少犯毛病,进而提高设计质量!2)交通(交通换乘)人员流量计算法地铁:地铁站内人数根据人流量法和一辆列车的人数综合确定(线路中两辆车同时达到的人数+候车人数+工作人员)3)音乐厅音乐厅合理的人员疏散评估建立在正确的人员载荷统计基础之上,音乐厅的人员组成主要分为工作人员和观众.其人员数量简直定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分别考虑.音乐厅内观众数量是根据设计方设计池座最年夜容量确定;工作人员依照建筑内总观众人员数量的10%来确定.4)会展中心(展览厅的疏散宽度有要求,但人员荷载无)(1)考虑到年夜大都展览馆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其密集水平与商业建筑内的人员密集有一定的类似,所以在确定人员荷载的时候,参考国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条关于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m2)来确定,一、二层换算系数为;本项目设计中,各展厅防火分区处于空中一层,再次把展览使用面积对应算做营业面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其每个展览厅除楼梯间、办公用房和设备用房和蕴藏占地约30%之外,均用做展览使用,则其每个展览厅的实际使用面积约为建筑面积的70%.而根据以上规范所述,人员荷载取值为:ρ×人/m2(2)美国NFPA 101A《火灾生命平安规范》中条对展览厅使用荷载的规定:集中使用的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餐厅、宴会厅、展览室、健身房或休息室,人均净面积为.本展览建筑内依照净面积计算的人员荷载为:ρ人/ m2(3)香港屋宇署《火警逃生途径守则》对展览厅人员载荷的规定:博物馆、展览厅、展销处及摆设处每人所占面积为2m2,即展览建筑内的人员荷载为:ρ=1人人/m2(4)日本《避難平安檢證法の解說及び計算例とその解說》中对展览建筑人员密度的规定为人/m2. ρ人/m2通过分析取最年夜值为人/ m2.,而以上规范在确定密度时,所取面积均为净使用面积,即是扣除不作为展览功能使用的物业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不用于安插展台的楼梯间、茅厕等的面积,所以陈说中在确定面积的时候,把此类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之内.地板净面积指实际使用面积,不包括可通行的未使用的区域及墙的厚度.根据《日本标准建筑法》的规定,展馆类建筑其地板净面积依照总面积的50%计算;调查国内展览业现状,展位一般占使用面积的25%~40%之间,本陈说偏守旧考虑,取整个展厅建筑面积为布展面积.局部区域办公室人数参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J 67-2006)》规定,人员密度取为人/m2(即人).对会议区,《建筑设计资料集》第四册规定,无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的人员密度²/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的人员密度为²/人,本陈说守旧取为²/人,即人/m2.七、人员密度a) 上海市沪消发[2004]352号《年夜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条规定:商场营业厅的疏散人数计算,应根据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按3m2/人确定.详见个人资料……。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主要包括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人数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 = 面积 * 人员密度。
而人员密度取决于具体的场所,例如: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为1.0人/㎡,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为:疏散宽度 = 疏散人数 / 100 * 百人宽度指标。
而百人宽度指标(m/百人)因建筑层数和每层的房间数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对于两层建筑,每层的房间数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6m;而当每层的房间数不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75m。
另外,还需注意疏散净宽度和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的关系。
当疏散净宽度小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当疏散净宽度大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计算疏散净宽度。
此外,具体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商场、办公楼、展览厅等,其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的各自
总净宽度,应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建筑疏散宽度计算方法1 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以下简称《人》)。
《建》条文: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附录1)表1和表2与《商》第4.2.5条和《人》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m2)×K2×b(m/100人)×a(人/ m2)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m2)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0.7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地下与地平高差10m以内不小于0.75(m/100人),高差10m以上,不小于1(m/100人)。
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m2)地下二层0.80(人/ m2),地下一层0.85(人/ m2),地上一二层0.80(人/ m2),地上三层0.77(人/ m2),地上四层0.60(人/ m2)。
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2 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疏散宽度(疏散净宽度)-计算及应用

疏散宽度(疏散净宽度)-计算及应用
疏散宽度(或疏散净宽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物内人员从室内到室外安全出口所必需的最小通道宽度。
其计算和应用在火灾逃生等领域至关重要,能够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
计算方法:
1.固定宽度: 某些走廊、楼梯等区域有固定的最小宽度规定,这些区域的疏散
宽度通常是固定的。
2.计算宽度: 对于一些可变宽度的通道或区域,如商场的走廊或餐厅的座位区,
疏散宽度需要根据该区域内的最大容纳人数、人均所需疏散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
应用示例:
1.商业建筑: 在设计商场、电影院等大型商业建筑的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疏
散宽度。
例如,走道和楼梯的宽度需满足一定的人均疏散宽度要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2.高层建筑: 对于高层建筑,由于疏散距离较长,楼梯宽度和数量需根据楼层
高度和容纳人数进行计算,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下楼逃生。
3.学校和医院: 在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中,由于存在大量行动不便的人群,
疏散宽度的计算需更加严格,并可能需要设置特殊通道或辅助设施。
总结:
疏散宽度(疏散净宽度)是建筑物安全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关乎到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速度和安全。
在建筑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需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精确计算,确保提供足够的疏散宽度,降低火灾等紧急事件中的人员伤亡风险。
请简述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

请简述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安全疏散宽度是指一定时间内从火灾或紧急事件所发生地点到安全逃生地点路径上人员疏散宽度。
安全疏散宽度与安全撤离时间、地点和距离有关,是确定疏散安全系数和安全性评价标准的重要参数,也是重要指标评价消防安全水平的依据。
1. 人均安全疏散宽度计算人均安全疏散宽度是将疏散人员数量均分到疏散总长度上来计算的安全宽度,即最终的安全疏散宽度应等于疏散总长度除以疏散人员数量。
一般来讲,人均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疏散总长度:疏散总长度是指从发生火灾或紧急事件地点到安全地点的总长度;(2)确定疏散人员数量:需要根据疏散场所的面积、容量和行为规则确定疏散人员数量;(3)计算人均安全疏散宽度:将疏散总长度除以疏散人员数量即可得出人均安全疏散宽度。
2.最大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最大安全疏散宽度是疏散总长度中至少有一处最宽的疏散宽度,这种最宽的宽度就是最大安全疏散宽度。
一般来讲,最大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疏散总长度:疏散总长度是指从发生火灾或紧急事件地点到安全地点的总长度;(2)收集可能影响疏散过程的各项信息:收集疏散场所的面积、容量、行人疏散行为规则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物信息;(3)分析疏散路径:需要结合已经收集的信息,分析各段疏散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窄路段;(4)计算最大安全疏散宽度:用疏散总长度乘以最窄路段宽度,就可以得出最大安全疏散宽度。
3.安全疏散宽度限值安全疏散宽度是确定疏散安全指标的参数,它的大小关系着疏散的安全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地点的不同容量来计算安全疏散宽度限值。
安全疏散宽度限值的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疏散总长度:疏散总长度是指从发生火灾或紧急事件地点到安全地点的总长度;(2)确定疏散人员最大数量:根据疏散场所面积、容量以及行为规则,决定疏散人员最大数量;(3)计算安全疏散宽度限值:将疏散总长度除以疏散人员最大数量即可得出安全疏散宽度限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即人均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最大安全疏散宽度计算以及安全疏散宽度限值的计算步骤。
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商店建筑中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摘要: 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商店建筑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营业厅人均占地面积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关键词: 商店建筑; 营业厅; 疏散宽度计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商店建筑的建设不但在数量上逐年递增, 而且在规模上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商店建筑设计中有关消防安全疏散的问题, 常常给建筑设计者及消防审核人员带来困扰。
多年的工作实践, 使我们感到以往的计算方法以不符合目前商店建筑的实际, 笔者推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特作如下分析与探讨。
1 以往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 88 (以下简称“商规”) 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87 (以下简称“建规”) 的规定, 多层(建筑高度24 m 以下) 商店建筑中营业厅的疏散宽度计算, 首先根据“商规”第4. 2. 5条中的换算系数来确定人数, 再根据“建规”第5. 3. 12条中的疏散宽度百人指标确定疏散宽度。
简化成公式(1) :D = S ×a×b/100 (1)式中D ——最大一层营业厅的疏散宽度,m;S ——最大一层营业厅面积,m;a ——换算系数, 根据“商规”第4. 2. 5 条确定,即第一、二层a= 0. 85, 第三层a= 0. 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a= 0. 6;b ——疏散宽度百人指标, 根据“建规”第5. 3.12 条,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 第一、二层b= 0. 65 m/百人。
当第二层营业厅面积为1 000 m2 时,D = 1 000×0. 85×0. 65/100= 5. 225 m。
需要设三部开间尺寸为4. 2 m 宽的楼梯, 每部楼梯的面积约为36 m2, 三部共108 m2, 相当于营业厅面积的10. 8 %。
根据公式(1) , 1 000 m2 的营业厅, 容纳人数为850 人, 平均每人占1. 176 m2, 除去柜台所占面积约300 m2 左右, 即700 m2 的顾客活动空间容纳人数为850 人, 平均每人仅占0. 82m2。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
楼层位置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地上一、二层
0.65
0.75
1
地上三层
0.75
1
—
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
1
1.25
—
与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0.75
—
—
与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1
—
—
2)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
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
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是指建筑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
散门、安全出口等的各自总净宽度,在影、剧、礼、体等场
所中,分平坡地面和阶梯地面;在除影、剧、礼、体之外的
公共建筑中,分每层来计算。
根据《建规》 5.5.20 、 5.5.21的规定,可分为两个步骤: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计算在规
定时间内疏散以上人数时,各疏散口和疏散通道的宽度。
1、计算疏散人数=疏散建筑面积人员密度
疏散宽度计算步骤:
(1)计算疏散人数 = 建筑面积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确定方法:
①参考建规表 5.5.21-2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
②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 1.0 人 /m 2 ,其他 0.5人/m 2 。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有固定座位的场所,
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 1.1 倍计算。
(2)计算疏散宽度 = 疏散人数百人宽度指标;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
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 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 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
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
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百人宽度指标取值时容易陷入的误区:
比如建筑高度为 4 层的二级耐火等级办公楼,在取值时
一二层百人宽度指标取0.65m/ 百人,三层百人宽度指标取0.75m/ 百人,四层百人宽度指标取 1.00m/ 百人,这种取法是错误的。
根据建规表 5.5.21 ,表中给出的层数为建筑层数,
这里指的是建筑总层数,所以 4 层的二级耐火等级办公楼每层的百人宽度指标都应该取1m/ 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