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复习题集(第475篇)

2019年国家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某建筑地上17层,室内外地面标高均为0.0m,首层至二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层高为4.5m,三层及以上楼层为住宅,层高为3m,该建筑的类别应为( )。
A、一类高层公共建筑B、二类高层公共建筑C、一类高层住宅建筑D、二类高层住宅建筑>>>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建筑分类【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5.1.1,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建筑分类依然为住宅建筑,该住宅建筑的建筑高度为4.5×2+3×15=54m。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划分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本题答案为D。
2.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球罐时,关于水雾喷头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雾喷头的喷口应朝向球心B、水雾锥沿纬线方向应相交,沿经线方向应相接C、无防护层的球罐钢支柱和罐体液位计、阀门等处应设水雾喷头保护D、容积为1200m3的球罐,赤道以上环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2m>>>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4节>水喷雾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答案】:D【解析】: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20143.2.7,当保护对象为球罐时,水雾喷头的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雾喷头的喷口应朝向球心。
2)水雾锥沿纬线方向应相交,沿经线方向应相接。
3)当球罐的容积不小于1000m3时,水雾锥沿纬线方向应相交,沿经线方向宜相接,但赤道以上环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6m。
4)无防护层的球罐钢支柱和罐体液位计、阀门等处应设水雾喷头保护。
本题答案为D。
3.某建筑设置了组合分配干粉灭火系统。
下列关于该系统的保护对象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4个B、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应少于4个C、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应少于8个D、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8个>>>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8节>干粉灭火系统设计参数【答案】:D【解析】: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3.1.7,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8个。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复习题集第4524篇

2019年国家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防火的基本方法是从限制燃烧的基本条件入手,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房子的方法属于( )。
A、控制引火源B、控制链式反应自由基C、隔离助燃物D、控制可燃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答案】:D【解析】:防火的基本方法包含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和控制引火源,其中控制可燃物的做法通常有几种,以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房屋。
本题答案为D。
2.对于需要设置排烟系统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小于( )m2时,可通过走道排烟,排烟口设置在疏散走道。
A、50B、100C、150D、200>>>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0节>机械排烟系统【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4.4.12—3,对于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小于50m2时,可通过走道排烟,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排烟量应按本标准第4.6.3条第3款计算。
本题答案为A。
3.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要求,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设置在( )。
A、低压配电系统的末端B、高压配电系统的首端、低压配电系统的首端C.D、高压配电系统的末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9节>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答案】:C【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9.2.1,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
在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其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
本题答案为C。
4.某一级耐火等级的剧场,建筑高度16m,共3层,可容纳2000人,则该剧场供观众疏散的楼梯最小疏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 )m。
商店建筑中消防安全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

商店建筑中消防安全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经建生倪照鹏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管理组300381庄敬仪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300050摘要商店建筑营业厅内疏散人数的确定多年来一直是商店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和审核中争论较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比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并调查和分析了商店建筑的实际工程设计和使用情况提出了按照处方式规范进行设计时更切合实际的疏散人数确定原则这一原则也已被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报批稿采纳关键词商店防火设计安全疏散标准1 前言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商店建筑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计算无明确规定在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等标准中虽有所规定但据此计算出的疏散宽度往往难于实现特别是大中型商店尤为突出因此多年来一直是该类建筑在防火设计与审核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商店建筑营业厅具有人员活动空间面积通常较大空间高度相对较低人员活动集中火灾荷载密度较大等特点火灾后火势和烟气蔓延迅速烟层高度下降较快这些都对人员安全疏散十分不利此外近年来商店建筑的营业厅建筑面积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和使用性质也都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均与其中的使用人数等有关消防安全疏散的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按照处方式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则合理实事求是地确定商店营业厅内的消防疏散人数是既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又解决商店营业厅疏散出口合理布局和疏散宽度不足的关键为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国商店建筑营业厅中消防安全疏散人数确定的一种方法2 国内外有关规范的规定2.1 我国的有关规定2.1.1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第4.2.5 条规定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 2 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 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 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2..12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第5.1.8 条基本上引用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地下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之和乘以人员密度指标来确定地下第一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5 人/m2 地下第二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0人/m22.1.3 国外对于商店建筑内疏散走道楼梯安全出口宽度指标的确定也主要是以疏散人数为2基准如北美地区澳洲西欧等地区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模式建筑规范中均对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有所规定按营业厅总建筑面积计参见表1表1 各国各种用途建筑室内人员密度拟定值人/m2国家商店建筑人员密度人/m2澳大利亚建筑规范地上一层其他各层0.330.2法国建筑规范地上一层二层三层四层2.01.00.50.2日本建筑基准法商店0.5英国建筑规范商店0.5美国建筑规范地上商店0.36街面层Street floor街面层以下各层街面层以上各层0.360.360.18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101 生命安全规范购物中心Mall 分别按上述要求确定日本建筑技术规则第九十八条还规定直通楼梯每一座之宽度不得小于 1.40m 其总宽度不得小于供商店使用者以其直上层以上各层中任何一层之最大楼地板面积注商店的直接营业面积每100m2宽60cm 之计算值,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国内标准规定商店建筑内的人员密度值取值范围为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总面积的0.60 人/m2 0.85 人/m2 国外商店建筑内的人员密度值取值范围为营业厅总建筑面积的0.2 人/m2 2.0 人/m23 与商店营业厅疏散人数计算有关的因素根据南方地区几个市级商店的实测星期日高峰时间测定底层营业厅高峰时顾客密度为2.45人/m2 平均密度为1.76 人/m2 而对东北某地的地下商店调查则显示营业厅内同一时间的平均人数为2.05 人/m2 中原某商厦地下超市在节日期间的平均人员密度为1.3 人/m2 商店建筑设计的作者建议营业厅的顾客密度采用1 人/m2左右作为百货商店顾客总人数的计算参考指标,事实上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值不仅与该建筑所在国家地区地段以及商店的类型和使用性质等因素以及是地上还是地下商店等情况关系较大而且对于同一商店其最大人员密度还受其平面布置空间布局营业厅的使用面积以及商品的配置等因素的影响3.1 使用功能与经营性质近20 年商店营业厅的使用功能营销方式等有了较大发展和变化营业厅内往往把销售陈列试用和服饰表演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售货方式也从条式柜台岛式柜台开架式到仓储式等多种方式并存经营性质从百货商店商店专业商店各类超市如家具建材百货电器等到批发市3场等不一而足从大集团独家经营到集团销售厂家直销个人租赁多种成分竞争商店经营的品种从各种档次的百货混合经营逐步朝以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为主的方向发展不同经营性质和使用功能的商店对建筑布局的要求顾客使用面积以及顾客的数量等影响也较大如建材家具商店的人流就较百货商店日用百货超市要少许多岛式和条式柜台经营则比开架式销售供顾客使用的面积要少批发商店常比零售商店的人流要少等3.2 商店规模与所在位置商店的规模大建筑层数多使用功能复杂购物环境好商品品种齐全则不仅服务人员多而且使用人数一般也较多如广州某商业中心10 万平方米的建筑在周日时的人流达到70 80万人/日商店所在区域或地段如商业区居民区城市边缘地区市镇北方与南方的生活习性与气候环境等也对使用人数的多少有较大影响如处于商业区的百货商店和车站地区的百货批发零售商店处于居民聚集区的大型超市等其顾客人数较其他地区要多在北方寒冷地区则呈现地下商店较地上商店多的特点3.3 平面布置与空间布局商店建筑在平面设计上由于经营需要往往使得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和仓储面积之间的比例失调为了方便顾客的上下通行和兼有观光功能的需要目前在大中型商店的营业厅中设置自动扶梯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一二三层的营业厅内此外结合自动扶梯或观光客用电梯布置中庭式跨层共享空间的商店也不少这些空间既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也占用了不少使用面积而这些面积内的人数则很少,因此每层营业厅内实际可供人员停留与活动的面积将随不同情形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依此计算出的疏散人数及所需要的疏散宽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3.4 营业厅的计算面积现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计算营业部分的疏散人数是根据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的面积总数为基础但对有关面积如何计算未进一步明确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对有关数据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计算出的使用面积值有大有小甚至相差悬殊这必然导致由此换算出的人数也有所差异因此营业部分的计算面积是除人员密度值外计算疏散人数的另一个重要参数3.4.1 为了便于与其他面积有所区别采用计算面积作为营业部分疏散人数计算基础计算面积就是营业厅的实际建筑面积扣除营业厅包括洗手间问讯处试衣间等中柜台货架陈列设施仓位银台以及楼梯电梯自动扶梯柱子墙体等空间所占面积后可供人员停留与活动地面的净面积营业厅的实际建筑面积是按照计算出的商店建筑的施工设计图纸确定的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根据对多项工程实例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大中型商店营业厅的疏散人数计算面积约为其建筑面积的50% 75% 如采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65%作为基准再乘以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人数换算系数后所确定的疏散人数一般可以较好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43.4.2 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商店的顾客分布在营业厅柜台外的通道等处其面积约为营业厅面积的40% 50% 如按普通营业厅和自选营业厅的顾客面积指标 1.35m2/人假设营业厅的实际建筑面积为Sm2 则顾客所占用的面积为(0.4 0.5)S 即约为S/2 用S/2 除以1.35m2/人即可得出营业厅内所容纳的顾客人数P1 商店营业厅中每个服务人员所占用的面积指标按10m2/人计则营业厅内服务人员的总数P2 为(S/2) 10由此得出营业厅内的总人数P=P1+P2P =(S/2) 0.74+(S/2) 0.10= (S/2) (0.74+0.10)= 0.84 S/2= 0.42S通过分析所收集到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一部分商店建筑工程实例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商店每层供顾客使用的部分均占每层营业厅面积的65%左右有关文献提供的数据为0.5 0.7 之间3.4.3 台湾地区建筑技术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内容与日本建筑基准法的规定基本一致即商店营业厅内疏散用的楼梯总宽度为任何一层最大楼地板面积每1000m2宽度为6m 计算对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四层以上含四层的多层建筑以一二级耐火等级计如果把计算面积与建筑面积按0.6 0.7 :1 的比例计算则当商店营业厅实际建筑面积为1000m2时其计算面积为600m2 700m2 再用700m2 1000m2规模属较小的营业厅宜采用上限0.7 乘以人数换算系数0.85 人/m2后可得出总疏散人数即700 0.85 = 595 人根据规范规定的百人宽度指标1.00m/百人计算所得出的楼梯宽度为5.95m 与按台湾地区规范规定计算出来的6m 宽几乎完全相同根据上述计算可看出按照营业厅计算面积计算换算出的人员密度值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规范规定也比较接近如美国为0.36 日本为0.50 澳大利亚为0.33因此在计算商店营业厅的总人数时一般应先将营业厅的总面积除以 2 之后再乘以人数换算系数人/m2 而不能直接用营业厅的总建筑面积去乘以换算系数否则据此所计算出来的疏散宽度会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宽度不仅给建筑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还将会在实际工程中造成浪费4 结束语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商店工程实例中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值的现状提出了在保持现有相关规范文字表达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确定商店营业厅疏散人数计算的方法与原则国家标准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报批稿以此为基础确定的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的设计原则是基本可行的同时由于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与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商店的性质布点位置规模大小等因素合理采用相应的面积换算取值5 参考文献1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c.. NFPA 101 Life Safety Code,2000 Edition.1 Batterymarch Park, Quency, MA 02169, 2001。
疏散平面图设计要求及标准

疏散平面图设计要求及标准一、设计要求1、疏散平面图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包括疏散路线、出口、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要素。
2、疏散平面图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还要考虑实际情况,如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布局、人员流动等。
3、疏散平面图应清晰明了,标注明确,方便人员识别和记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
4、疏散平面图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设计标准1、符合国家有关疏散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2、保证疏散路线的安全、顺畅、快捷,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安全地点。
3、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确保人员能够及时找到出口和指示标志。
4、保证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5、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各种因素,如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布局、人员流动等。
6、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汽车设计中的安全要求及ISO26262标准汽车设计中的安全要求与ISO标准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设计和安全要求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汽车设计师需要在满足车辆性能和美观的充分考虑车辆的安全性。
为了规范汽车安全设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标准。
本文将介绍汽车设计中重要的安全要求以及ISO标准的内涵和意义。
ISO标准概述ISO标准全称为“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旨在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或减少由于电气故障导致的不安全状况。
该标准于2005年首次发布,2018年进行了修订,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电子系统安全设计指南。
ISO标准的制定背景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传统的汽车安全设计已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的安全需求。
此外,电气故障导致的汽车事故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制定ISO标准势在必行。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模版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模版引言: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疏散通道的合理布置和消防电梯的有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相关概念、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
一、安全疏散的概念和设计要点1. 安全疏散的概念安全疏散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合理有序的撤离行动。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满足人员疏散的快速性、顺畅性和安全性。
2.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1)通道宽度:根据建筑规模和人员数量,合理确定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一般要求不小于1.2米。
(2)通道长度:通道的长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长的通道会增加人员疏散的时间和风险。
(3)通道疏散能力:通道的疏散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通道的人员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设计。
(4)疏散标识和指示:在通道中设置明确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牌,方便人们快速找到出口。
(5)适应特殊人群需求: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通道设计应包括相关的设施和措施。
二、消防电梯的概念和设计要点1. 消防电梯的概念消防电梯是专门为消防救援而设置的电梯,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用于疏散人员和运送灭火设备和物资。
2. 消防电梯的设计要点(1)位置和布局:消防电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合适位置,通常靠近主楼梯间或疏散通道出口。
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的布局应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火灾蔓延。
(2)承载能力:消防电梯的承载能力要满足疏散人员和灭火设备的需要,一般要求不小于1000公斤。
(3)安全装置:消防电梯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装置,如独立的电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返回功能等。
(4)独立通风系统:消防电梯应具备独立的通风系统,以防烟气进入电梯井道,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和畅通。
三、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安全疏散通道拥堵问题解决方法:合理规划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增加通道的宽度和数量,并采取合理的人员疏散指导措施,如分时段疏散、引导人员放弃个人物品等。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模版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模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灾害发生时,建筑物的疏散通道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作为疏散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和规范,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二、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原则1. 足够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数量确定楼梯的宽度。
一般来说,公共建筑的消防疏散楼梯宽度要求不小于1.2米,而住宅建筑的消防疏散楼梯宽度一般不小于0.9米。
2. 合理坡度:楼梯的坡度应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感到舒适,不易疲劳。
一般来说,楼梯的坡度在30°至45°之间较为合适。
3. 良好照明:楼梯间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和疏散路径。
4. 防滑设计:楼梯步面和台阶的材料应选择防滑性能良好的材料,以避免人们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意外摔倒。
5. 火灾隔离:楼梯间应设置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以阻止火势蔓延到楼梯间,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
三、消防疏散楼梯模版1. 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数量确定楼梯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2米。
2. 坡度:确保楼梯的坡度在30°至45°之间,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3. 材料:选择防滑性能好的材料,避免人们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意外摔倒。
4. 照明: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和疏散路径。
5. 防火措施:楼梯间应设置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以阻止火势蔓延到楼梯间,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
四、消防疏散楼梯间的设计原则1. 防火隔离:楼梯间应设置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以阻止火势蔓延到楼梯间,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
2. 烟雾排放:楼梯间应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出烟雾,提供清新的空气供人们疏散。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疏散人数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疏散人数是确定疏散净宽度的基本要素。
本文讲述疏散人数的主要计算方法:面积比例法、固定座位统计法、床位统计法和核定法,同时解答计算中的主要问题!详述如下:一、面积比例法:不同功能场所,有不同的人均使用面积要求,按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根据每人占用面积的下限值,可确定疏散人数,单位通常为(人/m²)或(㎡/人)。
1、《建规》5.5.21明确了通用场所的人数要求,比如:1.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²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²计算。
1.2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²。
1.3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2、在一些专业或特殊的功能场所中,可依专业规范确定疏散人数,比如:《办公规》4.2.3: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²。
《办公规》4.3.2: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2.00m²/人,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00m²/人。
《文化规》4.2.10、4.2.11:文化馆的琴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人;文化馆的美术书法教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8m²/人。
等等!二、固定座位统计法:《建规》5.5.21规定:有固定座位的场所,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情况:1、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的观众厅,可按实际座位数量和核定的服务人员数量确定,不需要增加10%的座位数量。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复习题集(第782篇)

2019年国家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泡沫灭火系统由于其保护对象的特性或储罐形式的特殊要求,有多种分类形式。
下列属于按系统形式分类的是( )。
A、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B、液上喷射系统C、固定式系统D、全淹没式系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7节>泡沫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答案】:D【解析】:泡沫灭火系统的分类:1)按喷射方式分为液上喷射、液下喷射、半液下喷射。
2)按系统结构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3)按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4)按系统形式分为全淹没式系统、局部应用系统、移动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和泡沫喷雾系统。
本题答案为D。
2.某谷物加工厂,占地面积为24000m2,共设有6个谷物筒仓工作塔,该谷物筒仓工作塔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 )。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谷物加工厂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谷物筒仓的工作塔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本题答案为B。
3.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范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室内净空高度超过一定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的初期火灾和属于中危险级Ⅱ级及以上的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B、湿式系统适合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环境中使用C、严禁系统误喷的忌水场所应采用预作用系统D、干式系统可以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70℃的场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4.2.6—3,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的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A选项错误;根据4.2.2,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统,B选项正确;根据4.2.4—2,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充水的场所,C选项正确;根据4.2.3,环境温度低4℃或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D选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5338(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消防安全疏散基本参数Basic parameters of fire safety evacuation消防安全疏散基本参数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是对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依据。
主要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参数。
一、人员密度计算(一)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部分。
办公室用房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
专用办公室指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等。
人员密度可按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4㎡,设计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6㎡,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5㎡计算。
公共用房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等。
会议室分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
(二)商场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2-6-1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2-6-1规定值的30%确定。
表2-6-1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楼层位置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一层地上第一、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人员密度0.560.600.43~0.600.39~0.540.30~0.42(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计算;(四)餐饮场所餐馆、饮食店、食堂等餐饮场所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
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
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可按表2-6-2取值。
表2-6-2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按0.75人/㎡计算。
二、疏散宽度指标安全出口的宽度设计不足,会在出口前出现滞留,延长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
我国现行规范根据允许疏散时间来确定疏散通道的百人宽度指标,从而计算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即实际需要设计的最小宽度。
(一)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式2-6-1)式中:N——疏散人数(即100人);t——允许疏散时间,min;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例2-6-1】已知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观众厅的允许疏散时间为2min,计算100人所需的疏散宽度(即百人宽度指标)。
门和平坡地面:阶梯地面和楼梯:影响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是平地还是阶梯等。
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百人宽度指标,是根据公式2-6-1并考虑其影响因素后,通过计算、调整得出的。
(二)疏散宽度1.厂房疏散宽度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2-6-3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3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厂房层数一、二层三层≥四层宽度指标0.60.81.02.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宽度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m /百人计算确定。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和首层楼梯间的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2-6-4的要求。
表2-6-4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和首层楼梯间的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m)高层建筑每个外门的净宽走道净宽单面布房双面布房医院居住建筑其它1.301.101.201.401.201.301.501.301.403.体育馆疏散宽度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2-6-5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5体育馆每百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观众厅座位数档次(座)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疏散部位门和走道平坡地面0.430.370.32阶梯地面0.500.430.37楼梯0.500.430.374.电影院、礼堂、剧场疏散宽度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表2-6-6所示的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m时,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表2-6-6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百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观众厅座位数(座)≤2500≤1200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疏散部位门和走道平坡地面阶梯地面0.650.750.851.00楼梯0.751.005.木结构建筑疏散宽度木结构建筑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2-6-7的规定计算确定;表2-6-7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层数地上1~2层地上3层每100人的疏散净宽度(m/百人)0.751.006.其他民用建筑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2-6-8的要求计算确定。
考虑到各层人流到达某一出口的时间差,各层人数不需叠加。
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2-6-8疏散楼梯、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每百人净宽度(m)建筑层数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地上楼层1-2层0.650.751.003层0.751.00-≥4层1.001.25-地下楼层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 0.75--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1.00--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当建筑物使用人数不多,其安全出口的宽度经计算数值又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散,首层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尚应满足最小宽度的要求。
(1)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
三、疏散距离指标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
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一)厂房、仓库安全疏散距离确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需要考虑楼层的实际情况(如单层、多层,高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6-9的规定。
从表中可以看出,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
而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表2-6-9厂房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m)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二级30.025.0--乙一、二级75.050.0 30.0-丙一、二级三级80.0 60.0 60.0 40.0 40.0-30.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60.0 50.0不限50.0-50.0--45.0--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100.060.0不限75.0-75.0--60.0--仓库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表2-6-10规定。
表2-6-10仓库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m)仓库类别耐火等级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二级30.025.0--乙一、二级75.0 50.0 30.0-丙一、二级三级80.0 60.0 60.0 40.0 40.0-30.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60.0 50.0不限50.0-50.0--45.0--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100.0 60.0不限75.0-75.0--60.0--(二)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2-6-11的规定。
表2-6-11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15201512单层或多层医院、疗养院353025201512高层医院、疗养院病房部分24——12——其他部分30——15——单层或多层教学建筑3530—2220—高层旅馆、展览建筑、教学建筑30——15——其他建筑单层或多层403525222015高层40——20——1.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表2-6-11增加5m。
当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