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考察报告与心得体会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5篇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一)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1. 井冈山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领导者。
学习井冈山的历史,让我深刻认识到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激励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秉持着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意志。
2. 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程中,毛泽东等领导者们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为革命事业不畏艰难困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给我留下的启示是,在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教育我坚守正义和信念的重要性。
面对敌人和困难,毛泽东等领导者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为了正义而奋斗,永不放弃。
这个精神将激励我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不退缩、不妥协,坚守自己的信念。
4. 井冈山的学习还让我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革命斗争的胜利离不开全体人民团结的力量,毛泽东等领导者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启示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倾听不同意见,共同努力,才能达成更大的目标。
5. 井冈山还教会我珍惜和保护好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井冈山是革命斗争的热土,曾经有一群革命先烈在这里为我们的幸福奋斗。
在今天,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为了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我们也应该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井冈山学习让我深刻认识了革命的伟大意义和精神,激励我在自己的生活中要坚持正义和信念,团结合作,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幸福生活,并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二)井冈山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参加井冈山干部培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每个干部的职责。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和伟人。
井冈山调查报告

井冈山调查报告篇一:井冈山考察报告与心得体会井冈山考察报告与心得体会作为赣南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在20XX年4月11日至13日有幸来到了中国红色革命基地和中国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
三天虽然很短暂,但是意义重大。
11日早上8点,开始了井冈山的考察旅程,就像中国革命一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经过一路的曲折前进,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进。
11点40左右到达了目的地——井冈山茨坪,到了之后的我们个个兴奋异常,能够亲身到中国革命先辈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的地方,感受这里的红色革命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井冈山基本情况: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方圆五百里,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如今井冈山已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考查基本情况:11日下午,我们参观了第一个景点——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于年建成。
博物馆讲解员出来为我们讲解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历史,并且边参观历史文物边讲解其中的斗争历史,每每一听到革命同志的壮烈牺牲而不曾退后或者屈服投降时,心中总会肃然起敬,对革命同志充满了敬佩之情,感受到了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博物馆内讲解员共讲解了五个历史过程,也就是井冈山斗争史的五个过程,讲解员讲解生动细致,听着其中的历史我们个个浑身来劲,有如自己处于当年的战斗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着贡献,当最后一个部分,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时中国的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在无数革命同志的艰苦奋斗下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从此中国必将久立于世界之林。
2023年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

2023年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井冈山依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究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下面我在这里为大家细心整理了几篇2023年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盼望对同学们有所关心,仅供参考。
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1经过五天的红色之旅,不单单是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更多的是感慨和收获。
一、感受和心得,这次旅行对于我而言不仅使我增长了学问,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历史,对心灵的又一次洗礼。
井冈山,革命的摇篮,新中国的起源地,是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出处所在。
也了解了在艰苦条件下,井冈山在新中国成立中它的地位。
在历时两天的行程中,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对革命老区崇高的敬意,参观每一个景点。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门前的重温入党宣誓,更是心潮澎湃,甚至比当年的入党宣誓更胜一筹。
随后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大井朱毛故居、小井红军医院、造币厂,瞻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
一路上我感受着道路的曲折坎坷,虽有山路给身体所带来的不适,但是所到之处,我无不被每件历史实物及革命先辈勇敢事迹所感染,一切的不适都烟消雨散,脑海中不断出现电影中革命先辈带领老区人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动人场景;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是一座古老的二层木楼,非常简陋,颜色呈灰黑色,如浴火后的残体。
当年,为了改善红军伤病员的医疗条件,湘赣边界党的其次次代表大会打算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红军官兵们纷纷将平常发的伙食尾子募捐出来,军民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成了这所杉木皮盖的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里面光线很暗,条件更是无法想象的简陋,竹子的手术刀、镊子、山上采的草药等等可正是这里,医治了许很多多将士,使得他们能重上战场与敌厮杀。
尤其是在小井红军医院曾志的女儿陶斯亮对她母亲一生的评价,对我触动很大,她说:您所奉献的超出一个女人,您所赐予的远远超出一个母亲。
2023年井冈山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井冈山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在2023年的井冈山考察学习中,我感受到了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崇高使命。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教育让我在考察中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井冈山的红色文化令我深受触动。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山上的石碑、纪念馆,还是井冈山保卫战的战争遗址,都浸透着红色的光芒。
在参观井冈山的纪念馆时,我看到了一幅幅反映革命历史的图片,听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被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所感动,深深地明白了他们是如何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
这种红色文化所传承的英雄主义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光荣。
其次,井冈山的红色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井冈山时期的红军战斗与斗争的展览。
这些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音像等多媒体展示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革命的场景。
尤其是听到讲解员讲述井冈山时期革命先辈的艰辛历程和为人民利益而舍生忘死的事迹时,我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井冈山的红色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它我更加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党派,更是一个追求真理、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组织,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我对祖国的热爱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影响。
再次,井冈山的考察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井冈山的红色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信仰,是一种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实现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种红色精神鞭策着每个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始终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井冈山的红色精神也教会了我要始终保持革命斗志,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井冈山的考察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井冈山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和不朽魅力,这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赴井冈山学习考察报告

赴井冈山学习考察报告20XX年X月X日至X日,在XXXX和XXXX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作为XXXXX期中青班的学员赴井冈山革命圣地进行了为期X天的学习、考察和参观,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多年来,我曾经接受过无数次培训,但这一次最为震撼;我曾聆听过无数个革命故事,但这一次最为生动;我曾写过无数心得体会,但这一次最为真切。
井冈山之行,将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历程,将成为我今生心路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这次学习考察我们主要参观了北山烈士陵园、小井红军医院、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北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茨萍毛主席旧居、重走挑粮小道等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观看实景剧《井冈山》。
这次考察学习,由于XXX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全部行程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临行前XXX领导亲自作动员讲话,并提出了要求,班主任XX老师随团队综合协调,班委的同志认真负责、组织有序。
加上学员们高度的自觉性,遵守纪律、积极配合、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尽管考察时间紧,路途长,但是,大家情绪高昂、兴致勃勃、善始善终考察了所有活动点,每到一处纷纷都具体询问了解历史,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对先烈默默致哀等。
小井红军医院,位于江西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面约6公里处,因地形犹如井状小盆而得名,是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
这所医院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共有32间病房,可容纳200位伤员。
当时医院条件极为简陋。
医生很少,药品奇缺,医务人员自己上山采药,并用竹片、木板做成一些简单的医疗器具。
如今几十年风雨飘过,小井医院黑灰色的外观仿佛一直述说着曾经的腥风血雨,古朴沧桑中隐含着悲愤与忠烈。
医院里,看着红军战士用过的病床、木头做的手术洗手盆、竹片磨制的手术刀、用了又用的绷带,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岁月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情景,仿佛清晰呈现在我的眼前。
参观了红军医院后,我们又来到了红军伤病员殉难处进行现场教学,从小井红军烈士墓绕行至附近的小山坡,这样的一冢墓碑便映入了眼帘。
赴井冈山红色基地考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感谢局党组安排这样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 使我来到这片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 重温革命历史, 缅怀革命先烈,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学习中, 我怀着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 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 接受体验式教育;与红军后代座谈互动、感受老一辈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参观黄洋界哨口、主席故居、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等, 在心灵一次又一次接受洗礼、情感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憾中, 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多少年, 风雨洗尽了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迹, 给我们后人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但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却是伟大而永恒的, 不但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 而且会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
想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 矢志不渝、坚守信念, 在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 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 我不由自主地敬仰起那种坚定地信念, 在艰苦斗争的纷乱年代里必胜的信念。
我们虽然不再需要用身躯去换回和平, 但同样需要内心充满着希望和信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前所未有, 机遇大于挑战。
”只有我们内心充实, 永远坚定自己的希望和信念, 一切烦恼和困难才不会难倒我们。
工作中, 应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奋进的锐气, 充满工作的热情与激情, 精心谋事, 潜心干事。
以激情打破暮气, 以激情去工作, 工作也必将回报以更为快乐、更为充实、也更有意义的人生。
1927年, 在革命危难时刻, 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 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3篇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2)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2)精选3篇(一)井冈山红色之旅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和井冈山革命精神。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了解了井冈山的历史背景,还亲身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
井冈山是我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在井冈山,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和红军兵团的纪念馆。
通过参观和学习,我对井冈山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927年,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建立了地方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和农民运动。
他们实行了土地革命、罢工、秘密会议等一系列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
井冈山革命精神是我最深刻的体会之一。
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山区环境下进行革命斗争,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井冈山,我们参观了红军的生活地和工作地,了解了他们的艰苦环境和坚定信念。
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坚守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
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责任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不仅仅是在井冈山,还发生在全国各地。
他们始终不渝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井冈山红色之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和无私,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更加深深。
我将继续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做一个有志气、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2)精选3篇(二)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难忘的经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考察学习心得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根据组织的安排和工作部署,4月底我赴江西前往我国的革命老区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和学习。
通过本次考察,我学习了许多革命历史知识并领悟到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精神,感受颇深。
以下是本人的学习心得汇报:一.深入领会学习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和失误,坚定对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
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中拼搏奋斗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在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新路中与时俱进注重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勇于探索中国革命、军队建设和武装斗争的新路子,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面临如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发展的比较优势;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迎接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
艰苦奋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历史告诫我们,越是胜利、成功、顺利和安逸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头脑清醒。
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戒奢戒侈、戒骄戒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永葆革命的政治本色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的需要,勇于吃大苦、耐大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至夺取胜利,这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井冈山斗争胜利的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山考察报告与心得体会作为赣南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在2013年4月11日至13日有幸来到了中国红色革命基地和中国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
三天虽然很短暂,但是意义重大。
11日早上8点,开始了井冈山的考察旅程,就像中国革命一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经过一路的曲折前进,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进。
11点40左右到达了目的地——井冈山茨坪,到了之后的我们个个兴奋异常,能够亲身到中国革命先辈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的地方,感受这里的红色革命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井冈山基本情况: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方圆五百里,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如今井冈山已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考查基本情况:11日下午,我们参观了第一个景点——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于年建成。
博物馆讲解员出来为我们讲解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历史,并且边参观历史文物边讲解其中的斗争历史,每每一听到革命同志的壮烈牺牲而不曾退后或者屈服投降时,心中总会肃然起敬,对革命同志充满了敬佩之情,感受到了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博物馆内讲解员共讲解了五个历史过程,也就是井冈山斗争史的五个过程,讲解员讲解生动细致,听着其中的历史我们个个浑身来劲,有如自己处于当年的战斗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着贡献,当最后一个部分,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时中国的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在无数革命同志的艰苦奋斗下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从此中国必将久立于世界之林。
出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我们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与学习了烈士陵园的基本情况,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在1987年为纪念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革命英雄而修建,入门口处有宋任穷先生题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上陵园有两层阶梯,第一层总数为49级,寓意着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第二层为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走完阶梯后我们便可以看到由井冈山革命先辈彭真同志在1987年书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党员在这里举行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只是很可惜,我现在还不是党员,不过看到这个场面之后,更加坚定了我早日入党及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信念,进入纪念馆内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中部分同志的一些奋斗情况并且还看了“井冈山革命烈士英名录”,当年就是在这里,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撒热血”,最终壮烈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随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碑碑林,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革命同志的革命信念,以及后来的无数名人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题词,一进门便是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那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呐喊声。
一路听着导游讲解,随后到了烈士陵园的最高点上面立着又邓小平同志题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听导游说陵园的对面就是五指峰,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就是五指峰。
到了最高点后我们下山,参观了陵园内的部分同志的纪念雕塑,雕塑入口时肖克将军的题词“井冈山雕塑园”。
4月12日,来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早晨乘当地旅游观光车到达了黄洋界,在这里有黄洋界哨口和哨口指挥所及黄洋界炮台等遗址,当年黄洋界充分发挥了井冈山易守难攻的优势,海拔高,地形复杂的让敌人的围剿一次次的失败,黄洋界哨口是在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
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
不过在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坏。
这一战,红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是为纪念当年的战争而重建复原的。
参观完黄洋界,我们乘车下山到了著名的红军造币厂,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实行经济封锁,根据地物价不断上涨,给红军和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根据毛泽东同志要解决现金困难和要使用根据地自己的货币的指示,湘赣边界工农兵创办了第一个红军造币厂。
红军造币厂由王佐具体负责,从广东请来了谢荣珍、谢荣光、谢火龙等为造币厂铸造师傅。
当时,造币厂的主要原村料靠打土豪没收的各种银器,如银手镯、银手链等进行熔化加工。
造币厂的产量很低,钱币只在根据地通用,但红军造币厂并没有运行多久。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会剿”井冈山,敌人提出在井冈山“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口号,在井冈山上大肆烧杀抢掠。
结果,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全部烧毁,造币设备被敌破坏,人员被冲散。
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帮助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离开造币厂,我们来到了龙潭,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来这里参观时写下了“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比作三,”等随后他感觉没完全写出自己对于井冈山雄伟奇特风景的感受,于是又加上了两句“井冈山下俊,万岭不思游”的诗句,里面风景如画,地势险峻,董必武老先生当年游园时写下了“四面重峦嶂,五溪曲水萦”的豪情诗句来赞美龙潭的秀美,俗话说“有山必有水,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灵”。
井冈山除了一座座有名的山之外,还有千姿百态的井冈山水,青龙飞瀑的壮观,白龙瀑的隽秀,彩虹瀑的奇逸、仙女瀑的婀娜多姿,数量多、落差大的飞瀑是井冈山灵气所聚,井冈山绿色第一景的龙潭景区就以五潭十八瀑著称。
最为壮丽的碧玉飞瀑,落差67米,上宽6米,下宽17米,飞瀑击石,溅玉流金,让人回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诗句来。
井冈飞瀑主要有龙潭景区和水口景区两处。
我们参观的龙潭景区还有锁龙、珍珠、击鼓、仙女等五个飞瀑,也是井冈山最重要的风景区,仙女潭当年毛主席坐在竹筏上照相的姿势,现在成为人们怀念毛主席的一种方式。
中午我们在当地农家乐吃饭,品尝了当地有名的红米饭、南瓜汤及秋茄子,红米饭里咀嚼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斗争,亲身体悟着那段艰苦生活中的达观,感受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豪情,感受红军当年的条件艰苦和革命同志的将苦奋斗精神。
饭后,我们还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在这里了解了红四军当年的医院旧址和张子清等同志的革命事迹,特别是张子清为了革命将医院给他擦洗伤口的盐收藏起来后来送给急需的同志,最后导致自己伤口发炎抢救无效而逝世,其舍身忘己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在旧址前坪还有“将军送盐”的铜像。
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去了大井毛泽东旧居。
大井毛泽东旧居屋后有两棵大树:一株红豆杉,一株柞树。
当年毛泽东、朱德等经常在树下观看、指导红军操练。
1929年2月这两棵树在国民党的大火中被烧枯,到解放那年又重新吐芽,并越长越茂盛。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这两棵树又开花结籽了。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这两棵树再次枯死,经当地文物部门的救治,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它们竟又枯木逢春,如今已是枝繁叶茂。
这两棵树因此被人们称为“感情树”、“常青树”。
由于它们的“神奇”经历,来到这里的游客纷纷在树下与之合影,希望能沾点“灵气”。
1929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了大小五井,烧毁了大井的全部房屋。
旧居仅存一堵残墙。
现修复的大井毛泽东旧居中厅的丁字残墙、屋后的两株“常青树”及屋前左端“读书石”是仅存的3件原物。
1960年,人民政府按原貌修复了这幢房屋,将遗留下来的残墙镶嵌于新墙中,作为历史的见证。
一间间简陋、阴暗的房间,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红军生活的困苦,更看到了他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14日上午,我们参观茨坪革命旧址,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
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
这里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的旧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的读书石,当年就是在这个石头上,毛主席冒着被敌人飞机轰炸的危险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批阅了大量的革命文件,为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之势。
三、考察感受及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三天的考察就结束了,三天让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适应生活,学会了要积极面对困境勇于面对困难,不为困难所折服,艰苦奋斗,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并且坚信“前提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们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这次井冈山之行更加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我更加坚定前进的步伐,更加坚信和期待中国的美好明天。
回程的车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涌动着两个个问题,井冈山精神实质是什么?产生井冈山精神的原因是什么?其精髓又是什么?2001年6月初,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把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并且号召全党和全国上下始终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岁月中的锤炼和升华,江泽民同志对井冈山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倚靠群众、勇于胜利。
之所以能有井冈山精神,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和中国共产党不断探寻中国革命斗争之路的精神品格;二是井冈山的艰苦斗争实践孕育了井冈山精神;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为井冈山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四是毛泽东同志与广大红军将士在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