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问题三:你喜欢哪种文化?
Chinese New Year or
Lunar New Year
韩国服饰or汉服? 泡菜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
隐性的文化输出
问题三:你喜欢哪种文化?
Chinese New Year or
Lunar New Year
韩国服饰or汉服? 泡菜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
中秋节的创始国?
③ 货币
④ 建筑
鉴真东渡
1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2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3 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4 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5 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754年,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
鉴真,唐朝时期高僧,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在日本留学僧 恳请下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文化的向心力——遣唐使
日本、新罗学习中国唐朝文化
唐文化的传播力——鉴真东渡
中国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唐文化的学习力——玄奘西行
中国到天竺学习佛教文化
“救患若一,所忧同也” 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同舟共 济的立场与决心。
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
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
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他们均有使节来到大唐。 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对外交往方 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提示:可从朝代、交往国家、 机构名称、交往礼节、交往方式等方面回答)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中医
鉴真东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优秀课件

西行求法
东归译经
《大唐西域记》 书影
4、唐朝对外交流的特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外来音 乐是( )
A.大秦音乐 B.朝鲜半岛的音乐 C.印度音乐 D.波斯音乐
B
2、唐代是佛教兴盛的时代,一批杰出的僧人为中外文化交流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对比玄奘与鉴真,错误的是( )
遣唐使渡海图
2.鉴真东渡
(1)目的: 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2)经过: 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没有 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 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贡献: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 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
A.都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难 C.都生活在唐太宗时期 D.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C
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非常频繁的朝代。有个国家派出 十几批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国,推动了国家的变革。这个国家是 ()
A.印度 B.日本 C.罗马 D.朝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6、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 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7、我国西安市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的纪念馆,他是唐朝来华外国 人的杰出代表,他来自( )
C
D
10、唐朝时,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行 ③遣唐使来中国 ④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C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完整版ppt课件

探究新知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 ——穆罕默德“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 《日本书纪
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探究新知 材料分析
材料一材料二 达。 ”材》料三
探究新知(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 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2)材料二中的人物塑像是谁? “盲目航东海”指 的是什么事件? “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 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1)唐朝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政策开放,对外 交通发达。 (2)鉴真。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东渡日本。表明唐文 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①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 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 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吸纳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 文化,为己所用。
二、唐与新罗的交往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1.新罗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新罗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上。2.请归纳唐与新罗交往的史实。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 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 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 广
唐朝 的中 外文 化交 流
兼 收 并 蓄 双 向 交 流
三、玄奘西行
探究新知
玄奘西行主要是到天竺学习佛学, “ 天竺 ”是指什么地方?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天竺 ” 是唐朝对印度的称呼,我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 印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它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唐朝,因 此,在于天竺的交往过程中,唐朝也吸取了天竺许多优秀成就, 如唐太宗曾经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云冈石 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 ——穆罕默德“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 《日本书纪
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探究新知 材料分析
材料一材料二 达。 ”材》料三
探究新知(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 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2)材料二中的人物塑像是谁? “盲目航东海”指 的是什么事件? “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 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1)唐朝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政策开放,对外 交通发达。 (2)鉴真。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东渡日本。表明唐文 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①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 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 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吸纳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 文化,为己所用。
二、唐与新罗的交往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1.新罗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新罗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上。2.请归纳唐与新罗交往的史实。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 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 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 广
唐朝 的中 外文 化交 流
兼 收 并 蓄 双 向 交 流
三、玄奘西行
探究新知
玄奘西行主要是到天竺学习佛学, “ 天竺 ”是指什么地方?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天竺 ” 是唐朝对印度的称呼,我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 印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它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唐朝,因 此,在于天竺的交往过程中,唐朝也吸取了天竺许多优秀成就, 如唐太宗曾经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云冈石 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天竺
印度半 岛
新罗
长安
日本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1)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 留学生、留学僧 (3)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日本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现 有十二省,如:法务省 、财务省、文部 省 ……
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
西 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
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
行 西行求法。645年,玄奘带着
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 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丝绸之路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 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经丝绸之路到达天竺。
那烂陀寺遗址
评价玄奘: 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 位。
牛黄
人参
海豹皮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 治制度,采用科举制 选拔官吏,还引入了 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等科技成就。朝鲜 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 国,不仅在唐朝宫廷 演出,而且广泛流行 于民间。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唐
三、玄奘西行天竺
玄 奘玄 奘 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旅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
印度半 岛
新罗
长安
日本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1)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 留学生、留学僧 (3)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日本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现 有十二省,如:法务省 、财务省、文部 省 ……
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
西 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
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
行 西行求法。645年,玄奘带着
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 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丝绸之路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 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经丝绸之路到达天竺。
那烂陀寺遗址
评价玄奘: 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 位。
牛黄
人参
海豹皮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 治制度,采用科举制 选拔官吏,还引入了 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等科技成就。朝鲜 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 国,不仅在唐朝宫廷 演出,而且广泛流行 于民间。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唐
三、玄奘西行天竺
玄 奘玄 奘 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旅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完美版)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政策)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交通)
英国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依据图片材料,说明当今为什么把华人在 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
第四篇
随处可见的唐人街 —— 影响深远通有无
影响篇 对外交往发展产生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试从世界角度和中国角度谈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A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2、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向 交 流
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
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的流行与
民间
第二篇
两个人的佛法修行 ——佛法无边“日印”行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交通)
英国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依据图片材料,说明当今为什么把华人在 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
第四篇
随处可见的唐人街 —— 影响深远通有无
影响篇 对外交往发展产生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试从世界角度和中国角度谈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A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2、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向 交 流
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
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的流行与
民间
第二篇
两个人的佛法修行 ——佛法无边“日印”行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课件(共37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上 午12时 12分21 .8.1100 :12Aug ust 11,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11 日星期 三12时 12分4 秒00:12: 0411 August 2021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理解
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五、说教法、学法
•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
自主学习方式、对比分析法等教法学法进行教 学。
•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1121 .8.11W ednesday, August 11, 2021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教材,让学生了解鉴真对中日友 好往来的贡献。
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鉴真塑像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唐招提寺: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 称为唐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 条。由唐鉴真 主持修建,于759年建 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目的 传法 求法
肆·万国来圆梦
——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肆·万国来圆梦——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肆·万国来圆梦——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大秦(东罗马帝国)
汉唐时期中国文献称罗马为拂菻或大 秦,东罗马帝国常有使臣与商人来到 长安地区。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也在唐 代传入中国,被称作“景教”。现陕 西碑林博物馆存有《大秦景教流行中 国碑》。
影响:
天皇
中央官制
皇帝
太政官 神祇官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中式治民兵刑大宫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务部部部部部藏内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省省省省省省省省
◎日本二官八省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壹·逐梦入长安——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影响:
城市布局
壹·逐梦入长安——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影响:
建筑风格
2.2023年,日本捐赠给中国的抗疫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历史上,为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
性的伟大实践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天竺 C. 张骞通西域 D. 遣唐使到中国
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根据他的口述,弟子记录成 《大唐西域记》,是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小组讨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点?
不同之处 鉴真 玄奘
时间 唐玄宗时期 唐太宗时期
行进方向 向东到日本 向西到天竺
相同之处 贡献:都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程:历经波折、困难重重 精神:百折不饶、坚持不懈的精神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A.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9.(2023济南期中)文物是历史的印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 的宝贵遗产。如图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印证了( C )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黑人俑
A.唐朝时,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交流频繁
B.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取经→在佛学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 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其口 述,弟子记录成书《 大唐西域记 》。
2.贡献 (1)为中国 佛教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 大唐西域记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 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日本遣唐使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和传授 佛经;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学习天竺的先进文化。 (2)玄奘西行天竺发生在唐太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4.(跨学科·语文)(2023青岛期中)“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
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
的行者!”诗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C )
A.鉴真
B.马可·波罗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5.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
11.(2023 陕 西 师 大 附 中 期 中 )《 大 唐 西 域 记 》 记 载 葱 岭 的 环 境 时 说 : “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 以( B ) A.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 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唐代长安的对外开放及其意义》
9.(2023济南期中)文物是历史的印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 的宝贵遗产。如图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印证了( C )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黑人俑
A.唐朝时,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交流频繁
B.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取经→在佛学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 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其口 述,弟子记录成书《 大唐西域记 》。
2.贡献 (1)为中国 佛教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 大唐西域记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 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日本遣唐使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和传授 佛经;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学习天竺的先进文化。 (2)玄奘西行天竺发生在唐太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4.(跨学科·语文)(2023青岛期中)“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
陀寺相遇的机缘……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
的行者!”诗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C )
A.鉴真
B.马可·波罗
C.玄奘
D.阿倍仲麻吕
5.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
11.(2023 陕 西 师 大 附 中 期 中 )《 大 唐 西 域 记 》 记 载 葱 岭 的 环 境 时 说 : “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 以( B ) A.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 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唐代长安的对外开放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合作探究
探究 四 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学习中国文化情况: ①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②许多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③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 官吏,。 ④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长安
印度半岛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取经回长安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 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 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合作探究
探究 五 玄奘西行 3.贡献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 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 大贡献。
③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பைடு நூலகம்
玄 奘简介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
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 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 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 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 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复习提问 唐朝时期 经济的繁荣体现在哪里?
1.农业: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如曲辕犁和筒车 ③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
①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日
英
本
国
美
“唐人街”
悉
国
尼
合作探究
探究六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科技文化先进,领先世界,吸引各国来唐 3.陆海交通发达,为交往提供便利条件 4.开放的对外政策 5.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
合作探究
探究七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 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的启示。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御影 堂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 建的,气势雄伟,集中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 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明 珠。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在御影堂,这尊塑像是763年鉴真 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制作的,被尊为日本的国宝。据说 鼎盛时期有3000余名学僧在此学经求法。
②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 的大都会。
复习提问
2.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发展原因是什么?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②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③渤海国、回纥、南诏等与唐联系密切;
2.新罗文化传入中国情况: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 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新 罗
新罗文化
新罗陶器
新罗骑士瓷雕
新罗天马图
探究 五 玄奘西行
合作探究
玄奘
《西游记》里徐少华扮演的唐僧
合作探究
探究 五 玄奘西行 1.天竺: 印度 2.过程:
①627年,从长安 出发。
天竺
长安
②628年,到达 天竺西北部
合作探究 探究 二 日本 遣唐使
3.影响:
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ァ
ぁ阿
ィ
ぃ伊
ェ
唐 代 仕
か ぅ之 江
ク女 ぇ 久
コ
ぉ己
安 以 加宇 衣 於
参照汉字创制了 日本文字
日 本 和 服
探究 三 鉴真东渡
合作探究
1.时间: 唐玄宗时期
2.目的: 到日传播唐朝文化
④唐蕃和亲与汉 藏的交融:
1.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2.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 求唐朝给予蚕种。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5.立“唐蕃会盟碑”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自主学习
1.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 遣使节 到中 国,当时称为 遣唐使 。 2.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是 鉴真 。 3.唐朝与 天竺 有频繁的交往。 4.贞观初年,高僧 玄奘 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 险,历经魔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 天竺 。 5.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记 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 会习俗,是石窟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大唐西域记》的影响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 他游离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 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全书共12卷,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地 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 以及我国新 疆地区历史、地理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探究 一 唐朝对外交往路线
合作探究 探究 二 日本 遣唐使
1.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日本遣唐使来华概况:
①日本派出遣唐使有十几批,最 多的一次有500多我;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 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②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 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被风浪所阻。
2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 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 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东渡成功 754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
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 3.经过: 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过度劳累而双目失明;
第6次东渡在754年抵达日本。
4.影响:
在日本传授佛经
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 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
鉴真六次东渡概况
次数
概
况
1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