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第14周语文教案

三年级第14周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三年级第十四周教案(时间 2010.12.13—12.17)整理人郭改云一、周教学内容:
学习第十二单元过年,共有课文三篇,《元日》、《老北京的春节》、《冰灯》,《语文天地》一个,本周学习《冰灯》和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
1.生字:一类字9个,二类字8个。

2.积累:▲有感情地朗读每一篇文章,继续练习划分意义段并概
括段意。

▲背诵并默写古诗《元日》。

▲句型:一边____,一边____。

3.作文:一件高兴的事
三、周学科融合: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并
进行交流。

四、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反映了我国人民过年的节日习
俗。

教学时可在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0.6.2(第十四周)建筑经济学教案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率

2010.6.2(第十四周)建筑经济学教案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率

2010.6.2(第十四周)第三节 建筑生产的生产率一、生产率的概念所谓生产率,是指某一生产过程的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某种生产要素的效率生产要素投入量产出量生产率→→= 按照投入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原材料生产率最常见)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L V K V 实物生产率:产出量和投入量均以实物量的形式表示。

优点:是最简单也是比较准确的方法,在直观上易于理解,而且在不同时间、同类产品之间进行比较时,可以免除因价格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不可必性。

(因它是以量表示,没有价。

)缺点:由于对不同的生产要素要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不仅使不同建筑产品之间难以综合,而且同一建筑产品的各个分部工程也无法综合,难以全面评价生产率的情况。

应用范围较窄。

价值生产率:产出量和投入量均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示。

优点:对不同结构和不同计量单位的实物工程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和比较。

不仅可以用来计算企业和部门的生产率,而且可以用于行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生产率水平比较。

缺点:受价格因素影响。

产出量可以采用总产值和净产值两种形式。

总产值:①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② 物化劳动即转移价值。

净产值:建筑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也就是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活动的净成果。

① 生产法计算公式:净产值=自行完成的工作量—物化劳动转移价值② 分配法计算公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净产值=工资总额+利润+税金+利息+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其他⎩⎨⎧况。

的实际水平及其发展状观地反映建筑业生产率净产值生产率能够较客水平和发展动态。

地反映出生产率的实际总产值生产率不能真实 企业生产总值=净产值+固定资产折旧注:① 如果采用资本作为投入量,即计算资本生产率⎪⎭⎫ ⎝⎛K V , 对K (固定资产或固定资本)采用V (原值或净值)—固定资产价值形态原值:近似地反映生产的使用价值,把资产看作在整个使用期内都不减值,不论经过多少年,都按照新产品的价值进行计算。

幼儿园周计划授课教案

幼儿园周计划授课教案

幼儿园周计划授课教案一、第一周:认识水果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水果的特点。

3. 教学活动:带幼儿去果园采摘水果,让他们亲身体验水果的生长环境;组织水果品尝会,让幼儿品尝各种水果,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第二周:动物世界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介绍熊猫、小鸟、小鱼、小兔等动物的特点。

3. 教学活动:带幼儿去动物园参观各种动物,让他们亲身体验动物的生活环境;组织动物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

三、第三周:我的家人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人,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的特点和作用。

3. 教学活动:让幼儿带来全家福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组织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家人之间的互动。

四、第四周:颜色和形状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颜色和形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介绍红、黄、蓝、绿等颜色以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

3. 教学活动:用彩色卡片教授颜色和形状,让幼儿进行颜色和形状的配对游戏;组织绘画活动,让幼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笔触创作画作。

五、第五周:交通安全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过马路、骑车、坐车等交通行为的安全规则。

3. 教学活动: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回答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模拟交通场景的游戏,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六、第六周:日常生活认知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餐具、衣物、房间等日常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学习和识别各种日常用品;组织生活技能比赛,如穿衣、系鞋带等,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七、第七周: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第十四周第二节




1、篮球拍球
2、游戏《丢手绢》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拍球的方法,激发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2、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上肢协调能力。
重点
拍球手型正确
难点
掌握拍球时机
部分
教学
内容
教学
要求
学生学习与活动形式
教师指导
练习场地

热身准备
1、使身体得到充分的热身准备。
X x x x x x x

游戏《丢手绢》
1、听从老师安排准备游戏。
2、注意安全。
1、认真听从老师指挥,准备游戏。
2、参与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分组进行游2、做好本课小结。
1、散点集合,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
2、师生一起对本节体育课小结。
1、带领学生一起散点做放松练习。
3、根据学生练习水平不同进行展示
1、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完成
2、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
3、积极参与展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组织学生进行徒手复习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并给于积极评价,增强自信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集合整队。
2、跟老师一起绕操场慢跑三圈。
3、热身操
1、老师组织学生集合整队。
3、指定学生带操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第14周幼儿园软小班班级逐日计划教案

第14周幼儿园软小班班级逐日计划教案
三、交代规则
跳跃中不能碰到“小沟”或“小溪” ,若碰到则视为掉入“小沟”或“小溪” , 掉进“小沟”者蹲着走出来,掉入“小溪”着“游”出来。
四、幼儿游戏。
五、小结。
逐日活动计划表
周四 第14周
上午
主班:
体育游戏:
自选活动:平衡木、钻山洞、滑滑梯、皮球等。
个别指导:提醒昂潮歌小朋友练习平衡木时,能动作协调地进行。
安全教育:提醒幼儿一个接着一个走,不推不挤。
活动名称:《我们的节日》(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小朋友的节日。
2.参与节日的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礼物人手一份。
2.供幼儿学唱的歌曲若干,幼儿舞蹈视频,播放器。
活动指导:
一、说说节日。
(一)鼓励幼儿说说自己都知道哪些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
师: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三、讲述最感兴趣或最高兴的一件事。
师:“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四、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师:“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可爱的表情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教师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引导幼儿跟着儿歌徒手画表情
儿歌:手拿棉签沾颜料,左蘸蘸右蘸蘸,找到我的小脸蛋,上山皮下山坡,上山皮下山坡,上上下下真发愁;手拿棉签蘸颜料,左蘸蘸右蘸蘸,找到我的小脸蛋,上山皮下山坡,上山皮下山坡,荡荡秋千笑呵呵。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二) 第二遍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参与加动作表演。
(三)教师纠正难点“拍手踏脚拍手踏脚”要合拍。
(四)和老师一起听音乐表演歌曲。
(五)增编歌词: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填入曲调中并唱出来。如:拍腿、拍肩、拍头等,提示幼儿每段歌词要有两个不同的动作,让想出动作的幼儿带领大家唱和做动作。

江苏省丹徒区高资镇石马中学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四周:第一课时钟声嘀嗒教案

江苏省丹徒区高资镇石马中学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十四周:第一课时钟声嘀嗒教案

八年级第十四周教案第六单元交响时空第一课时钟声嘀嗒教学目标:1、能够对交响音乐产生兴趣,乐意聆听贝多芬和鲍罗丁的交响作品,主动探索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钟声嘀嗒》,感受歌曲典雅的风格,表现出钟声嘀嗒催人奋进的精神。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作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钟声”音乐点教学难点:和谐准确的演唱二声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二、新歌教学1、导入作品介绍: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一些短小精悍的音乐小品,其中包括十几首小步舞曲,而《G大调小步舞曲》是其中最通俗、流传最广的一首,成为外国通俗名曲之一。

歌曲《钟声嘀嗒》就是采用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第一部分填词而成的。

填词歌曲以“钟声嘀嗒”为题,既保留了原曲典雅如歌的风格,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嘀嗒的钟声,像在反复叮咛、嘱咐,激励、鼓舞人们珍惜一去不复返的岁月,不断进取,奔赴美好的前程。

2、聆听:《钟声嘀嗒》,注意歌曲演唱顺序(师指着歌谱提示)(1)师讲解演唱顺序(2)设问:你们觉得小钟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演唱的?(欢快的)那我们一起来做做欢快的小钟吧。

3、学唱曲谱(1)随琴学唱第一声部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唱好一遍后问)提示:刚才前面的节奏就是和这首歌一样的。

(2)再次随琴唱第一声部4、学唱歌词(1)师弹琴,生带词唱第一声部(2)唱第二声部5、整体歌唱歌曲(1)师生合作(2)随伴奏带唱(3)整体练唱a、师指挥,生轻唱(多次练习)b、再次练唱6、再次随琴唱整体歌曲四、课堂小结谢谢大家今天带来这么美妙的钟声,现在请同学们听着《钟声嘀嗒》,轻轻的离开教室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 画桃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 画桃子
第十四周 园本教研活动
年月日主备人:
活动名称
画桃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观察桃子的特征,学会画桃子。
2.猜谜语扩大幼儿的思维。
重难点
能够观察桃子的特征
活动准备
桃子简笔画一幅;桃子谜语
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
一、桃子谜语
1.谜语:嘴儿歪,肚儿圆,毛茸茸,脸红红。
2.幼儿在想象中,让幼儿大胆的说。
二、桃子简笔画
2.我们一起把桃子贴在树上吧!

思记Βιβλιοθήκη 录1.观察桃子简笔画。
2.谜语中所描述的和我们现在看的这图画是不是一样啊!
3.纸上画着的桃子好看吗?我们也来学着画一画好不?
三、画桃子
1.我们先开始画一个小水珠的形状。
2.在小水珠上画条缝。
3.小水珠长在翅膀上。
4.桃子的脸红红……
5.桃子就这么简单的画完了。
四、小结
1.桃子的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我们应该多吃桃子。

第十四周教案

第十四周教案

20 恐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恐龙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

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生答,师板书。

2.播放录象,激趣导入。

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时的宏伟场景时,教师在一旁微笑着念着旁白: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恐龙,恐龙是地球的主宰。

那么恐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人类对他们进行了哪些研究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恐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写什么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帮助学生正音,提醒容易读错的字词。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过渡:同学们,生字词学习的很好,课文能否读通顺,读流利呢?自己先试试看。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指名读,其余同学注意是否有读错的字,是否有读破的句子,老师适时帮助指导。

5、理清层次(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三、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82页第2题
2、看一看被除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再计算。
课本82页第4题
2、解决问题
课本82页第6题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堂堂清
课本82页第1、3、5题。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
重难点
商的位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
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
过程
一,复习:
1.不计算,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
494÷4 246÷7 98÷9 27÷6
2、完成下面的竖式计算。
三、练习十六第7题:在○里填上“>”或“<”。
学生独立完成,互批,订正。
四、练习十六第4题:下表是小新做俯卧撑的统计表,请完成下表。
1.先让学生根据表中信息,独立计算并把表填完整。之后,交流检查(在小组内完成)。
2.请学生根据表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9题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在里填上商。
先指名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填写在书本上,小组内交流并检查。
第12题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在计算。
①让学生说说填多少,这样填的理由是什么?
②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二、练习十六第3、11题: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互批,订正。
总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4、比较第(1)、(2)两组算式中商的变化规律,两者有什么不同?
(三)被除数、除数同时变
计算并观察下面的题。
6÷3=
60÷30=
600÷300=
6000÷3000=
1、先从上往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1)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除数( ),被除数(),商()。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
重难点
1、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4、16、24、26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
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导入
(2)现在我们同位两个人讨论一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学生汇报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2、再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
(1)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除数( ),被除数(),商()。
(2)现在我们同位两个人讨论一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学生汇报发现了什么。
(二)出示例7:
940÷31=
1、问:怎样列式?
30
31)940
93
10
为什么商的个位商0?
2、如何验算?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练一练:计算下面各题。课本84页做一做第2题
(三)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各写一道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请同桌做一做。
2、揭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规律
(一)除数不变
1、先从上往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16
160÷8 =
320
(1)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除数( ),被除数(),商()。
(2)现在我们同位两个人讨论一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学生汇报发现了什么。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这种药我一天要吃12粒,一瓶药一共100粒,够吃几天?还剩几粒?
课本80页第17题。
3、衬衣29元1件49元2件
我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课本80页第19题。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里最大能填几?课本79页第11题。
2、不用竖式计算,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课本80页第16题。
五、练习十六第10题
①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检查,说说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②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在选择的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六、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七、当堂检测
测试题
教学
板书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当堂反馈练习
用竖式计算,要验算
552÷69=608÷32=
982÷32=510÷85=
2、再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
16
160÷8 =
320
(1)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除数( ),被除数(),商()。
(2)现在我们同位两个人讨论一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学生汇报发现了什么。
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3、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当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1、完成书本82页第1题。
2、()里最大能填几?
25×()<124 25×()<230
15×()<108 15×()<124
3、用竖式计算。
240÷29= 240÷31=
4、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灵活试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240÷26=如何列竖式计算?
240÷26=9……6
9
26)240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3、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
③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三、巩固新知:
1、不用竖式计算,判断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书本85页第2题
2、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课本86页第13题
234
6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9个25是225,接近240,所以商9。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
课本81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鹤山碧桂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设计
返回目录总课时:4811月28日第14周星期一主备课人:伍海琴
课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课时
第6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5、列竖式计算。课本78页第3、6题。
教学
板书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562÷89=6……28
6
89)562
534
28
鹤山碧桂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设计
返回目录总课时:4811月29日第14周星期二主备课人:伍海琴
课题
灵活试商
课时
第7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4、16、24、26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414÷4= 246÷7=
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二、新授:
(一)出示例6:
1、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①怎样列式?
612÷18=34
34
18)612
54
72
72
0
②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③61比18大,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4、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
重难点
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
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
过程
一、引入
1、计算下面两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16 2
160÷8 = 200÷20 =
320 40
观察这两组题:每组题中什么数变化了?什么数没有变化?除数(或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规律吗?
总结: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或除以几。
(二)被除数不变
1、先从上往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2
200÷20=
40
(1)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除数( ),被除数(),商()。
(2)现在我们同位两个人讨论一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3)学生汇报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
重难点
1、商的位置。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
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
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课本78页第5题。
2、课本78页第1题。()里最大能填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