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练习题
人教版试题试卷染色体变异 练习 2

《染色体变异》练习 21.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2l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③染色体数日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A、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④2.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认为是()A.二倍体配子中所有的染色体B.体细胞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C.四倍体植物的一半染色体D.单倍体配子中所有染色体3.在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是(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连锁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4.基因型AaBb的水稻,用其花药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有的成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为()A、4种,1:1:1:1B、2种,3:1C、1种,全部D、4种,9:3:3:15.下图进行有性生殖的同—种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主要发生企图⑤时期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C、图②所示分裂方式,其间期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要人于图③D、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有图①~图⑤所示细胞的是睾丸而不可能是肝脏6.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的去核卵细胞内,培养并获得的克隆鱼是:()A.是二倍体 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C.高度不育 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8.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为()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六倍体9.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2N=24)的幼苗,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卵细胞、胚乳核、子房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12、36、24 B.24、72、48 C.12、24、12 D.24、36、2410.萝卜的体细胞有9对染色体,白菜的体细胞中也有9对染色体,现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培育出能自行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种作物最少应有多少染色体()A.9 B.18 C.36 D.7211.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二倍体)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开来,将单个细胞放在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A.彼此性状极为相似 B.变异频率较高 C.都是单倍体 D.都是纯合体12.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A、2倍体×4倍体 3倍体B、2倍体×2倍体 2倍体C、3倍体×3倍体 3倍体D、2倍体×6倍体 4倍体13.正常体细胞染色体为2N,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染色体多了一条B、染色体成倍地增加C、染色体自由组合D、染色体中缺失了一段14.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42个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A、21个B、42个C、63个D、84个15.图6-11中的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16.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这是因为()A 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自然突变D.人工诱变17.(10分)下表是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请分析回答:物种名称染色体数物种名称染色体数水绵(spirogyra sp.) 24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44银杏(Ginkgo bilaba) 16、24 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①佛蝗(phlaeoba infumata) 23♂、24♀蛙(Rana nigromaculata) 26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cum)14 普通小麦(T.eastivum) 42豌豆(Pisum Sativum) 14 洋葱(Allium cepa) 16、24、32香蕉(Musa sapientum) 22、33 玉米(Zea mays) 20家蚕(Bombyx mori) 56 人类(Homo sapiens) ?②(1)请写出上表中两个“?”处的染色体数目:①②(2)可能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的生物是。
染色体变异习题精选

染色体变异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其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状况为:AB CDE 。
则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A.AB CB.AB CDEEC.BA CDED.Ab cde2、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A.基因重组和易位B. 易位和易位C.易位和基因重组D.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3、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4、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体的重要材料5、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A.六倍体、单倍体B.六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6、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7、对于下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③、⑦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⑤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8、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所示: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由三倍体种子发育成无子西瓜,与中心体有密切的关系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D.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9、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状)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状小麦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10、如图A B C D(1)各细胞图染色体组和每组染色体条数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2)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如果 D细胞所代表生物体是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该生物体是二倍体;如果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时,则该生物体是单倍体。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猫叫综合征是人类(2n=46)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断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某表现型正常女性的5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断裂后,短臂部分与8号染色体连接。
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
已知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的配子可育,具有缺失或重复的染色体不可育,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
下列关于该女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46条染色体B.某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可能都不育C.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D.用光学显微镜可镜检该女性染色体是否变异2.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
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
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图所示。
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A.B.C.D.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和e~f段曲线变化的原因相同,且均能发生基因突变B.b~d和f~h过程中细胞内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且细胞中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C.一般情况下,f~g能发生基因重组,b~c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示整个过程细胞质一共分裂3次4.研究人员将马铃薯(2n=24)的一个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的DNA用3H标记,另一个染色体组用32Р标记,然后放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互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有12条染色体带32P标记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2个有放射性,2个没有放射性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均含有3H和32P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3个有放射性,1个没有放射性5.如图是某个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于同一个动物个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观察不到丙细胞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的细胞是甲和丙6.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具有稀有性有害性等特点B.染色体变异仅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为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需授以二倍体花粉完成受精7.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doc资料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染色体变异练习题1、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14条C、28条D、56条2、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或ab或Ab或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AB、ab、Ab、Ab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3.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B.N/8C.N/16D.04.普通小麦为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养(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B.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C.六倍体,含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D.单倍体,含一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5.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6.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7.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8.与杂交育种比较,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 )A.单倍体的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不发生性状分离C.单倍体高度不孕不发生性状分离D.单倍体育种免去了费时的杂交程序9.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幼苗,可以达到培养多倍体植株的目的。
秋水仙素的诱导机制是( )A.使前期细胞染色体复制而加倍B.使前期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体C.使后期细胞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D.使分裂细胞不能进入新的细胞周期10.普通小麦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分别是A.6组和3组B.6组和1组C.12组和3组D.12组和6组1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D.在显微镜下都可看到变异状况13、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③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⑤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A.③⑤B.④⑤C.①④D.①⑤4、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A. B. C. D.⑴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
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
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详解】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故选A。
2.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由于该植株为二倍体生物,所以图示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示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说明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C、只根据图示细胞中的基因不能确定该生物的基因型,C错误;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不同,D错误;故选B。
3. 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③过程能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该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备战高考:染色体变异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不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不改变基因数量和种类,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胎儿出生前可通过普通显微镜观察确定其是否患红绿色盲【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B、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导致基因数目增加,而基因种类并不会增加,B错误;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不改变基因种类和数量,属于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性状往往会产生影响,C错误;D、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用显微镜看不到,应通过基因诊断进行检测,D错误。
故选A。
2.下图表示染色体变异的几种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a图可用来表示细胞中增加了一个染色体组B.b图所示变化一般发生在四分体时期C.c图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D.d图的变化将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a图为三体,该细胞中表现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A错误;B、b图为染色体变异中的重复,可发生在任意时期,在联会形成四分体时可被观察到,B错误;C、c图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或者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C错误;D、d图为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该变化将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减少,D正确。
染色体变异测试题

染色体变异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染色体数目增加B.染色体缺失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复制异常2、下列哪个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变异?A.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B.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数目改变C.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位置改变D.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复制异常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A.引起遗传疾病B.引起遗传特征改变C.引起生物性状改变D.引起基因突变二、简答题1、请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2、请阐述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和。
3、请举例说明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染色体变异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染色体数目增加B.染色体缺失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复制异常2、下列哪个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变异?A.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B.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数目改变C.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位置改变D.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复制异常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A.引起遗传疾病B.引起遗传特征改变C.引起生物性状改变D.引起基因突变二、简答题1、请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2、请阐述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和。
3、请举例说明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属于染色体变异?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差错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D. DNA分子上基因数目发生改变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正确的是:A.前期:出现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形态。
B.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是形成螺旋管状;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C.前期:出现纺锤丝;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高一生物《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①、②、③、④为某些生物减数分裂Ⅰ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答案】C【解析】图①所示细胞中,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其余皆为两条,可知为三体;图②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链增加了一部分(片段4),为染色体片段增加。
图③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故为三倍体。
图④细胞的染色体下链缺失了片段3和4,为染色体片段缺失,C正确。
2.养鸡业中,母鸡的经济效益比公鸡好,但鉴别小鸡的雌雄存在一定困难。
家鸡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鸡爪呈棕色,不含基因B的个体鸡爪呈粉色。
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母鸡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母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C.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中有1/2为bbZW BD.将突变体丁与bbZZ的公鸡杂交,可通过观察鸡爪颜色对子代进行性别鉴定【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X射线处理,甲到乙属于基因突变,乙到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乙和丙中染色体的形态明显不同,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来区分,B正确;③过程中,丙(BZW B)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ZZ(1/4)、bZZ(1/4)、bbZW B(1/4)、bZW B(1/4),C错误;将突变体丁(bbZW B)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ZZ(粉色雄性)、bbZW B(棕色雌性),根据鸡爪颜色即可进行性别鉴定,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基础达标】1.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答案】A【解析】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观察细胞染色体组成来进行判断;猫叫综合征可根据新生儿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来进行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根据患者红细胞的形状来进行判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无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
因此选A。
2.下列情况中,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A.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B.正常夫妇生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而导致的不育【答案】C【解析】A、B项均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数目变异,D项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结构变异;C项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因此选C项。
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答案】B【解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①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也为单倍体,②错误;单倍体指的是个体,而不是细胞,③错误;若aaaBBBCcc的植株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④错误;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
4.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Aa、Bb、Cc、Dd代表四对同源染色体。
下列各选项中,可能是该植物染色体组成的是()A.ABCd B.AaaaC.AaBbCcDd D.AaaBbb【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植物属于四倍体,因此其同源染色体应出现四次。
5.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
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
甲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发生交叉互换后在原来的位置可能会换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可导致丁的形成;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交换,因此易位后原位置的基因被换成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可导致戊的形成。
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能力提升】1.下列据图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二条染色体D.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简图可知,图①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图②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图③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图④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
2.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答案】C【解析】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表示易位,A错误;图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B错误;图④中,若染色体3正常,染色体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染色体4正常,染色体3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 正确;图中4种变异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都能够遗传,D错误。
3.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C【解析】a中5、6、7基因发生颠倒成了765;b缺失了5、6基因;d染色体增添了一片段;c由原来的23-456变成了654-32,发生了颠倒,不是由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分析甲图,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出现突起,可见另一条染色体出现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乙图,左边染色体为tt,另一端却不是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位于图中左边的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说明s或w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基因转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两图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所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所以D项正确。
5.将二倍体西瓜幼苗(基因型Aa)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则()A.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B.该四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C.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后代D.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但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答案】A【解析】将二倍体西瓜幼苗(基因型Aa)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该四倍体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可以产生种子,B错误;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为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不能产生后代,C错误;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的,能用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终极闯关】1.(2015.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2.(2015.江苏卷.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减数分裂都正常B.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 甲、乙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 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与图甲相比,图乙染色体1发生了倒位,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间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A错误;甲染色体1发生倒位形成乙,B错误;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序列不完全相同,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3.(2015.天津卷.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答案】B【解析】由“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及减数分裂知识可知:低温诱导后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变,只是变成4条染色体互为同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且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同加倍前的卵原细胞,即卵细胞中存在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C错误。
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卵细胞与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6条染色体,且3条互为同源染色体,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和分化,分化不会改变遗传物质,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体细胞一样,而图示胚胎细胞虽说含6条染色体,但是2条互为同源;D错误。
4.(2015.上海卷.27)图9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看出:父亲的染色体正常(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致),母亲的染色体异常。
若把图示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按从左到右编号为1、2、3、4,其中1与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与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与父亲正常的染色体比较,可看出母亲细胞中的2号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3号染色体上,这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由此可推断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的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答案选D。
5.(2015.山东卷.28)(14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填“常”“X”“Y”或“X”和“Y”)(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
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
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