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1《观察细胞的结构》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复习课)
【知识梳理】
细胞生长:使细胞增大
意义:使细胞增多
细胞分裂过程:分裂→分裂→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染色体定义:
染色体的变化明显染色体的组成:
新、旧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的意义细胞分化形成
上皮组织
动物体的分裂组织
结构层次
分化
组织
组织
分生组织营养器官茎
植物体的分裂组织
结构层次分化组织花
组织生殖器官
运动:靠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呼吸:通过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单细胞生物结构和生活摄食:食物由进入体内
(草履虫)消化:食物在内被逐渐消化
排泄:靠和收集和排出体内的水分和废物
排出食物残渣:食物残渣由排出
生殖方式: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茎的形成层 B.马铃薯块茎 C.一个草履虫 D.一只小白鼠
例2.月季与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是否具备( )层次。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例3.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
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④表示细胞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细胞组织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
胞
怎
样
构
成
生
物
体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受精卵。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复习课导学案)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并能独立操作显微镜2.举例说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及二者的联系3.说出细胞内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练习使用显微镜,获得独立操作显微镜的能力。
2.通过练习临时装片的制作,并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获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及二者的联系3.通过练习绘制细胞的结构简图,获得绘制生物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生物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2.能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点1. 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 临时装片标本的制作过程3.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及二者的联系教学难点1.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我们的肉眼能看到细胞吗?我们要先看到细胞的结构,应该如何做呢?导学提纲:你能正确完成下列知识结构吗?机械部分:镜座、、、细准焦螺旋、、、构造显微镜光学部分:、、反光镜使用:取镜和安放→→→整理以玻片的制作方法分为:、、以保存的时间分:、观察细胞的玻片标本植物细胞:擦→→→→→→吸结构制作过程动物细胞:擦→→→→→→吸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植物细胞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物体和的基本单位,没有、和课时训练:1.用低倍镜观察时,如果在视野内所看到的图像是“↗”,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 ( )A.↖ B.↙ C.→ D.↘2.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一般很难渗入蔬菜的细胞内,从细胞结构看,其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3.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A.用直线条涂黑它 B.随意涂黑它 C.用横线条涂黑它 D.点上细点表示4.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A.气泡 B.污物 C.细胞 D.墨水5.拿取安装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提着镜臂,将会滑出的是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6. 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番茄果肉细胞近似球状,这种细胞不同形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下列哪项的作用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7.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镜安放②放置玻片标本③对光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④8.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不能发现叶绿体的是 ( )A.西瓜表层的果肉细胞 B.黄瓜表层的果肉细胞 C.洋葱根毛细胞 D.黑藻叶片细胞9. “洋葱表皮细胞的叶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理解细胞膜的作用和特点,了解细胞的功能。
4. 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细胞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膜的作用和特点。
3. 细胞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细胞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你们认为细胞有哪些结构和功能?”引入细胞的讨论。
2. 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关于细胞的知识,并做简要记录。
(2)展示教材中关于细胞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
3. 讲解细胞膜的作用和特点(15分钟)(1)讲解细胞膜的作用:包裹和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2)讲解细胞膜的特点:半透明、柔软和有选择性通透性。
4. 探究细胞的功能(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实验器材制作原生质滴,观察滴内变化,探究细胞的功能。
(2)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并互相交流结果。
5. 梳理知识点(10分钟)(1)教师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来回顾学到的知识。
6. 小结(5分钟)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概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思维导图、海报等形式的展示。
7. 课堂延伸(10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行拓展,加强巩固。
四、教学资源1. 细胞的图片、教材PPT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滴管、原生质滴等。
五、作业布置1. 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按要求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用自己的话,以读后感的形式写一篇关于细胞的文章,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案结束】。
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复习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复习教学案【教学目标】:①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②掌握有关显微镜的中考考点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掌握有关显微镜的中考考点知识。
【课前准备】:显微镜、二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玻片标本)、餐纸。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式【教学设计】:学案一、使用显微镜Ⅰ、操作步骤A、取镜安放1、操作过程右手握住_________,左手托住_________;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_________厘米处,略偏左并安装好目镜与物镜。
2、操作实践①公式: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所用_______的放大倍数×_______的放大倍数.②镜头识别:[1]目镜是______螺纹的,物镜是______螺纹的。
(选择“有”或“没有")[2]对于目镜来说,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长度越_______,而物镜恰好相反,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长度也越_______.③低倍镜、高倍镜下的成像特点:B1、操作过程转动_________,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_________,选一较大的光圈;转动_________,使光线通过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2、操作实践①对光成功的标准:视野中的光线亮度是_________的。
(选择“黑暗”或“明亮”)②视野明暗的调节:[1]调节镜筒范围较大的结构是_________,调节镜筒范围较小(物像清晰)的结构是_________。
[2]使镜筒下降时,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C、观察1、操作过程将载物台上的玻片标本对准通光孔的_______;转动粗准焦螺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_______观察,_____睁开。
2、操作实践[1]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像。
[2] 显微镜下观察的倒像,是将玻片上的标本,顺时针旋转______度。
[3]擦试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上的灰尘时,应选用____________擦试.[4] 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的材料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的.[5] 移动物像到玻片标本中央的方法: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_________。
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考查内容:第二单元第一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A.用洁净的纱布擦B.用手擦C.用纸巾擦D.用使用过多次的擦镜纸擦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是()A.变亮,增多B.变暗,减少C.变亮,减少D.变暗,增多4.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5.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的数目是()A.2个B.4个C.16个D.32个6.图2-1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图2-1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7.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
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8.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酒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9.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这种细胞肯定不是()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1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C.成熟的植物叶肉细胞具有叶绿体和液泡D.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无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11.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看到的细胞结构中,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⑤⑥D.④⑤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能量的是()A.水、无机盐、糖类B.蛋白质、糖类、脂类C.核酸、糖类、无机盐D.蔗糖、水、氧13.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但活的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4.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液泡B.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C.细胞壁、液泡、叶绿体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5.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2.1.2观察植物细胞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学生准备: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绘图纸、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
具体方法如下: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学生接述)我们还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步骤可分为取镜……(学生接述),大家对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
那么我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
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
[讲授新课]学生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小实验。
学生活动:把切得较厚的材料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辨析、思考原因。
教师活动:这样能观察到细胞吗?学生回答:不能。
为什么观察不到呢?学生回答:材料太厚、不透光。
回答非常正确,所以我们在观察时,应先将材料切得薄而透明,通常我们把材料制成玻片标本。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 细胞 一 观察细胞的结构教案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课题名称:细胞-观察细胞的结构一、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主要学习通过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学习这节课的知识,要了解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交流制作体会。
2.根据自己观察,客观真实地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学生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在旁边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白要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由于同学们是刚开始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所以很多同学在制作的临时装片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同学制作的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在镜下观察时发现了许多大大小小边缘呈黑色的圆圈,用镊子在盖玻片上压一压,这些圆圈还能移动,(放动画)他们是什么呢?有同学猜测出他们就是气泡。
有可能是什么原因使这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影响了观察呢?有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按照正规的操作要求,先让盖玻片一端接触水滴,然后在缓缓地放下盖玻片。
盖玻片没有接触水滴,或是盖玻片放的太急了,都有可能出现气泡。
2.我们再来看,这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同学制作的装片有几层细胞叠加在一起了,那这又是哪步操作不正确导致的呢?有可能是在取材后没能将它展平导致的。
3.再看这位同学制作的装片,怎么细胞轮廓这么不清晰,洋葱表皮和盖玻片、载玻片之间形成很多空隙,不利于观察。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他没有滴加清水,滴加清水过少,也会出现这种效果。
4.我们看,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在盖玻片旁边到处都是清水,再滴加稀碘液之后,更是满载玻片上都是水,染液也不能被吸水纸顺利吸引。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练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2.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器具:
洋葱鳞片叶、番茄果实、水绵装片、衣藻装片、蚕豆叶下表皮装片、其他植物装片;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干净纱布、吸水纸。
方法步骤:
1.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⑴擦拭⑵滴水⑶取材⑷观察⑸染色⑹绘图
2.制作和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⑴擦拭⑵滴水⑶取材⑷观察⑸绘图
⑶观察时,如何调节光线才能清楚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⑷如何将显微镜看到的物像绘制成生物图?
⑸实验后,指导学生清理实验台。
3.观察一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⑴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的永久玻片标本。
⑵找出不同类型细胞的共同特征。
⑶绘制1-2种动物细胞的结构图,注出主要结构名称。
讨论:
1.你所观察过的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观察临时装片。
识别细胞的结构。
本节课的实验是学生第一次制作临时装片,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上。实验中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
⑴如何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⑵实验中如何使用各种器具以及操作的具体方法,例如如何使用镊子,如何盖盖玻片,如何给细胞染色,如何处理装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气泡。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先作示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渐熟练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就不能理解记忆,很容易遗忘,因此要结合观察动、植物细胞进行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所以让学生都亲自动手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结构,从而归纳出细胞结构的共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规范操作方法
2、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够阐明植物细胞和人口腔
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3、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并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相
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
1.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 学会生物绘图
情感目标
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及细胞结构的观察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学生:上课前漱口。
教师:
1. 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
2. 洋葱鳞片叶、碘溶液、镊子、刀片、擦镜纸,纱布、生理盐水,消毒牙签,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3、摆放示范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