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大便和9种异常大便的特点

合集下载

中医药9种体质辨识

中医药9种体质辨识

中医药9种体质辨识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在认识和治疗人体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体质辨识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中医药理论,人的体质可以分为9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对应的调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9种体质及其辨识方法。

1. 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指人体各方面功能都处于正常水平的状态。

具有平和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面色红润、精神饱满; - 精力充沛、睡眠良好; - 食欲适中、消化功能正常; - 大便规律、排泄顺畅。

2.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是指人体气血不足,抵抗力较弱。

具有气虚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容易疲乏乏力、精神不振; - 呼吸浅促、声音低弱; - 容易出汗、怕冷; - 大便干燥、排便不畅。

3.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是指人体阳气不足,寒凉体质。

具有阳虚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怕冷、手脚发凉; - 精神不振、容易疲乏; - 不喜欢说话、声音低弱; - 尿频尿多。

4.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人体阴液亏损,火旺体质。

具有阴虚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怕热、易出汗; - 口干咽燥、口渴喜饮; - 睡眠差、多梦易醒; - 大便干燥。

5.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是指人体湿气重,代谢功能不佳。

具有痰湿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肥胖或肌肉松软; - 容易困倦、精神不振; - 食欲偏重、口味偏咸; - 大便黏腻、易便秘。

6. 血瘀体质血瘀体质是指人体血液循环不畅,气血运行不顺畅。

具有血瘀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面色晦暗、容易出现皮肤疾病; - 经期不调、经血颜色较深; - 大便干结、舌苔厚腻; - 易有疼痛感,如头痛、胸闷等。

7. 湿热体质湿热体质是指人体内湿气和火气过重,容易引发湿热相关的问题。

具有湿热体质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容易口苦口干、怕热; - 大便黏腻、尿黄赤; - 容易长青春痘或皮肤过敏; - 性格急躁易怒。

8. 气郁体质气郁体质是指人体情绪抑郁,气机不畅。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

形容大便的医学术语
在医学上,形容大便的术语通常会涉及其颜色、质地、气味和频率等方面。

以下是相关的医学术语:
1. 颜色:正常的大便颜色应该是黄色或棕色。

异常的颜色可能包括红色、黑色、白色或绿色等。

2. 质地:大便的质地可以是软、硬、稀或糊状。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成形,但容易排出。

3. 气味:大便的气味应该是相对温和的,如果有非常强烈的气味,可能是由于某种消化问题或食物选择造成的。

4. 频率:正常的大便频率通常是每天一到两次,或者每周三到四次。

如果大便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某种健康问题的迹象。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医学描述或术语,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

儿童体检标准对照表

儿童体检标准对照表

儿童体检标准对照表年龄段:0-2岁1.体格发育:1个月-头能自由转动;6个月-能翻转身体;12个月-能独立坐稳;24个月-能站立2.身高体重: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曲线3.头颅:头围正常范围4.认知发育:1-3个月时能对视物有反应;6-8个月时会笑、发出声音;24个月时能说2-3个简单的单词;30个月时能说3-4个简单的完整句子5.运动发育:1个月时常规运动如张张手、扭扭脚;6个月时会翻身、坐稳;12个月时会爬、拉扶立并行走;24个月时会跑、上下楼梯6.面容特征:面色正常;不出现长期斜偏距;无明显厌光反应7.牙齿:出牙正常8.心肺听诊:心脏听诊无异常音;呼吸音无异常9.腹部触诊:无腹胀、腹痛、包块10.消化道:喂养状态良好,无呕吐、腹泻等问题11.大便:黄金黄、黏稠状,无脓血、胆汁、黏液等异常12.小便:正常尿量、尿色清黄,无血尿、白尿等异常13.皮肤:无皮疹、瘀斑、黄疸、湿疹等年龄段:3-6岁1.体格发育:身高、体重逐年增长2.视力:眼球运动灵活;视力能通过各种测试方法正常识别远近物体3.听力:无听力下降、耳痛等异常4.语言发展:会用正确发音说出简单的单词和句子5.心肺听诊:心脏听诊无异常音;呼吸音无异常6.腹部触诊:无腹胀、腹痛、包块7.听诊肝脾:肝脾无肿大8.大便:黄金黄、腹囟软、形态正常,无腹泻、便秘等问题9.小便:量多,颜色清黄,无白尿、血尿等问题10.皮肤:无皮疹、瘀斑、黄疸、湿疹等年龄段:7-12岁1.体格发育:身高、体重逐年增长2.视力听力:无视力听力下降、眼痛、耳痛等异常3.正常生长:遵循身高、体重等增长曲线4.心肺听诊:心脏听诊无异常音;呼吸音无异常5.腹部触诊:无腹胀、腹痛、包块6.听诊肝脾:肝脾无肿大7.大便:正常排便,无腹泻、便秘等问题8.小便:正常尿量、尿色正常9.皮肤:无皮疹、瘀斑、黄疸、湿疹等年龄段:13-18岁1.体格发育:身高、体重逐年增长2.视力听力:无视力听力下降、眼痛、耳痛等异常3.心肺听诊:心脏听诊无异常音;呼吸音无异常4.青春期发育:月经开始、阴毛、腋毛开始生长5.血压:正常血压范围6.腹部触诊:无腹胀、腹痛、包块7.听诊肝脾:肝脾无肿大8.大便:正常排便,无腹泻、便秘等问题9.小便:正常尿量、尿色正常10.皮肤:无皮疹、瘀斑、黄疸、湿疹等以上是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列出的儿童体检标准对照表。

解析婴幼儿的行为之如厕篇 (共9张PPT)

解析婴幼儿的行为之如厕篇 (共9张PPT)

1.家长的态度:认可这种生理行为。(气味, ❖ 可以帮助宝宝尽早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形成主动控便
B.
时间,地点等) 可以帮助宝宝尽早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形成主动控便
情绪紧张也可以导致尿频尿急
天气冷的时候宝宝可能由于气温的
变化拉一部分留一部分,是正常的。
2.环境的准备(地点,人,时间,流程) 小便---出生数日每日4-6次,一周后每日20-25次,1岁每日15-16次,3岁后每日6-7次
❖ 三、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大便---胎便排出后,母乳喂养每日2-5次,牛奶喂养的1-2次
3.对于已经有些不良排便行为的宝宝给予接 可以帮助宝宝尽早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形成主动控便
❖ 三岁前夜间最好不要把尿。
天气冷的时候宝宝可能由于气温的
变化拉一部分留一部分,是正常的。
纳,在精神上帮助宝宝,从而达到改善的目 B.
六、关于把尿
❖ 1.把尿的重要性 ❖ 可以帮助宝宝尽早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形成主动控便 ❖ 2.把尿的原则 ❖ 白天把尿:要根据孩子排便的生理特点,不要把的太频
繁;要根据孩子的反应,如果不愿意要及时停止,不可 强行把尿。
❖ 三岁前夜间最好不要把尿。 ❖ 注意卫生
七、关于把便
1.把便的重要性 ❖ 环境的准备(地点,人,时间,流程)
逐渐帮助宝宝养成规律性大便。 ❖ 天气冷的时候宝宝可能由于气温的
三岁前夜间最好不要把尿。
变化拉一部分留一部分,是正常的。
2.把便的原则 (气味,时间,地点等)
❖ 大便---胎便排出后,母乳喂养每日2-5次,牛奶喂养的1-2次
同样也要遵循孩子的生理特点,新生儿后期开始训练, 大便---胎便(24小时内排出黑绿色黏稠大便)后逐渐转为黄色,一般母乳喂养为金黄色,牛奶喂养为淡黄色,呈硬膏样,常含有灰白色奶瓣

宝宝拉绿色大便是怎么回事?9种原因最常见

宝宝拉绿色大便是怎么回事?9种原因最常见

宝宝拉绿色大便是怎么回事?9种原因最常见
当发现宝宝拉绿色大便的时候,父母们不用太担心,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饮食造成的,而这种情况的话很快就会好转,但如果长期如此的话就必须要重视了。

1、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适应性差,遇消化不良(原因比较多,如不规律饮食,营当搭配不当,突然改变饮食品种,营养量过高等等),饥饿,受凉,甚至受惊等,都会使便便呈绿色,通常只要调节好饮食,不必有什么担心。

如果无法判断是哪种情况所致,就需要去看医生,检查大便的情况,如果有感染,需要积极的治疗。

如果化验情况正常,可能孩子消化不良或腹部受凉所致。

2、在孩子没吃饱的时候,孩子因为饿而导致肠胃蠕动过快,便便就绿、稀。

3、如果认为宝宝吃得很多,那就是消化不良。

4、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

5、还有的宝宝初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

6、配方奶中含有丰富的铁,未能完全吸收的,从大便中排出,遇空气会使大便发绿。

7、脂肪在消化过程中,消耗胆汁较少,多余的胆汁则从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绿色。

8、肠道中有炎症或肠蠕动过快,使肠道中的胆红素尚未转换就从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绿色。

9、另外,如果宝宝的便便呈暗绿色,如海水样,次数频而且量也较多,还带有腐败臭味时,就该考虑及时就诊,有可能肠道有炎症。

第九期健康教育讲座秋季腹泻

第九期健康教育讲座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

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

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

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

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

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着改变病程,症状表现:(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

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①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1];②起病急,病情重,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③感染病毒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

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

病后2天出现腹泻,病程3-4天为极期,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④处理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

正常大便和9种异常大便的特点

正常大便和9种异常大便的特点

正常大便的特色正常大便的性状和饲养方式相关。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有时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平均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往常在重生儿期大便次数许多,一般为一天排便 2—5 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 7—8 次。

跟着孩子月龄的增添,大便次数会渐渐减少, 2—3 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日 1—2 次。

所以,吃母乳的婴儿假如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许多等状况,只需婴儿精神及吃奶状况优秀,体重增磅正常,家长就没有必需担忧。

假如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往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

假如奶中糖量许多,大即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并且每次排便量也许多。

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9种异样大便的性状及办理: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这类状况常常是因为饲养不足惹起的,这类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只需赐予足量饲养后,大便就能够转为正常。

2、大便中有大批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显然酸味。

这可能是因为婴儿摄取过多的淀粉类食品,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品中的糖类不用化所惹起的,假如清除孩子肠道感染的可能性,那么父亲母亲就应当调整孩子的饮食构造。

3、粪便中水分增加,呈汤样,水与粪便分别,并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这是病态的表现,常见于肠炎、秋天腹泻等病。

丢掉大批的水分和电解质会惹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杂乱,应当立刻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4、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假如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5、大便恶臭如臭鸡蛋味。

这是提示孩子蛋白质摄取过度,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应注意配奶浓度能否过高,进食能否过度,可适合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假如已经给孩子增添蛋黄、鱼肉等辅食,能够考虑临时停止增添此类辅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增添辅食。

还能够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孩子消化。

感染性腹泻护理查房ppt课件

感染性腹泻护理查房ppt课件
1 正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 2 眼睑水肿,停服ORS液,改用白开水 3 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液
24
液体疗法
口服ORS补液
<<44月月 200~ 2040000m~0l4
ml
4~11月
400~6 00ml
12~23月
600~8 00ml
2~4岁 800~1 200ml
预期目标:患儿臀部皮肤正常。
I 1、观察患儿臀部皮肤情况 2、选用清洁,柔软尿布,及时更换,避免使用塑料布 3、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蘸干,涂油,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 4、穿棉质衣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O5 7月11日,患儿出院,住院期间皮肤正常
41
护理措施
P6 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消化道排出病原体有关 预期目标:腹泻未发生传播。
感染性腹泻护理查房
1
内容
概述
01
发病 机制
02
临床 表现
03
治疗
04
护理
05
2
腹泻病

多病原

多病因
四大季便均以次可6个数发月增病到多,2和夏岁性秋多状季见改最变高
3
易感因素
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
生长发育快 机体防御能力差 肠道菌群失调
缺乏 免疫因子 免疫细胞 溶菌酶
人工喂养
4
病因分类
感染性
非感染性
7.潜在并发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高热惊厥。
8.焦虑
与陌生环境及家长担心患儿病情有关
9.知识缺乏
家长缺乏喂养,饮食卫生及腹泻患儿相关护理知识
36
护理措施
P1腹泻
与感染、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大便的特点
正常大便的性状和喂养方式有关。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

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磅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

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

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
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只要给予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

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肠道感染的可能性,那么父母就应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3、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病。

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4、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粘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5、大便恶臭如臭鸡蛋味。

这是提示孩子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辅食。

还可以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孩子消化。

6、大便变稀,含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7、大便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婴儿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等症状。

孩子患霍乱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黄疸、瘙痒等症状。

首先考虑是胆道梗阻,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9、血便。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婴儿肠道出血,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

以上状况均需要立即到医院诊治。

婴儿便秘
婴儿便秘是很常见的问题,一般是指婴儿超过3—4天不排大便,排出的大便又硬又干,甚至出现肛门损伤、出血等情况。

如果婴儿存在便秘,大便表面带有少许鲜血丝,则可能是硬便损伤肛门所致,只要便秘纠正后血便可自然消失。

如果孩子的大便不硬,排便又挺顺利,也没有腹胀及呕吐现象,精神和食欲都很好,那么就算孩子2—3天才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处理。

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有:没有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添加的辅食量不足、食物过于精细或者饮食中缺少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此外,添加了配方奶的婴儿也容易发生便秘,因为配方奶中的酪蛋白较多,含糖量较少,容易使大便干燥。

婴儿活动过少也是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

便秘的处理视情况而定:如果孩子大便减少是因为母乳不足,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可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给婴儿添喂点米汤;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选用含有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每天顺时针给孩子按摩腹部有助于改善便秘,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

如果婴儿存在顽固性便秘,经上述处理均无效,就需要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因为便秘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例如先天性巨肠症,肛门疾病,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