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肤病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过敏性皮炎的健康教育

过敏性皮炎的健康教育

过敏性皮炎的健康教育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应对过敏性皮炎,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内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1. 了解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和干燥。

它常常与过敏反应有关,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过敏引起的。

2.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过敏性皮炎,应该尽早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医生可以根据你的症状进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过敏性皮炎发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定期使用保湿霜或润肤乳液可以帮助保持皮肤湿润,减少瘙痒和干燥的不适感。

4. 避免接触刺激物质:对于过敏性皮炎患者来说,接触刺激物质可能会加剧症状。

常见的刺激物质包括洗涤剂、香水、化妆品、某些草药等。

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5. 使用合适的护肤品: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对于过敏性皮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尽量选择无刺激、无香料、温和的护肤品,并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以免加重病情。

6. 避免过度洗涤和搔抓:过敏性皮炎患者应该避免过度用力搓揉或搔抓皮肤,以免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和损伤。

同时,尽量避免频繁洗涤皮肤,以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

7. 积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和压力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皮炎的发作。

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8. 定期复诊和随访:治疗过敏性皮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定期复诊和随访非常重要。

及时向医生汇报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过敏性皮炎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过敏性皮炎患者有所帮助。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2-03-25 17:00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01术语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

2.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系一组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典型无害物质产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

3.过敏原和(或)变应原(allergen):指诱导机体产生过敏的抗原物质,多为蛋白或多肽,部分小分子物质作为半抗原与某些蛋白结合后成为过敏原。

4.特应质(atopy):指个体或者个体家族成员在接触过敏原时,倾向于产生IgE类抗体的免疫应答并出现过敏性疾病倾向的特质。

5.特应性进程(atopic march):婴儿或者儿童早期出现的某种特应性疾病常预示未来其他特应性疾病的发生称为特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即特应性进程。

6.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系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迅速发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症候群,累及两个或以上器官和(或)系统,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给予紧急救治。

7.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通过口服抗原机体对该抗原不产生或产生低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02发病机制各种常见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免疫学机制见表1。

表1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免疫学机制03诊断原则1、过敏症状识别当主要家族成员患有过敏性疾病时,该儿童应作为过敏性疾病高危儿进行管理。

然而,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表2),尤其是食物过敏,可同时具有多器官系统过敏的症状,故询问症状发生的时间、诱因、频率、持续时间、前期治疗效果及排除其他疾病后,应高度怀疑过敏的可能。

常见过敏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常见过敏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常见过敏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然而,有些人的身体对一些物质过敏,引发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头痛、气喘、口干、腹泻等,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过敏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常见过敏症状的类型1. 皮肤过敏:皮肤过敏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甚至患有湿疹等。

2. 呼吸系统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喉头水肿、肺部水肿,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3. 消化系统过敏:口干、口水过多、喉咙疼痛、呕吐、腹泻、腹胀等。

4. 全身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小板减少等。

二、过敏反应的原因1. 食物:对某些对食物过敏。

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

2. 药物:某些人即使是用普通的药物,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感冒药、头痛药等。

3. 物理刺激:如阳光、冷热刺激、电磁波等。

4. 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宠物毛等。

三、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如果您发现了以上的过敏症状,可以先到医院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从而明确过敏的范围和程度。

对于过敏原的检测,则需要做血液或皮试,也可以自己观察记录和研究。

四、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法1. 食物过敏:发作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服用抗组胺药。

无论发作时的症状是什么,都不要立即服用任何药物,应当就医或咨询医生帮助你恢复正常。

2. 呼吸系统过敏:可采用喷雾剂、口服药等,必要时需要持续吸氧。

3. 消化系统过敏:停食过敏原是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同时服用抗组胺药和降低胃肠道反应的药物。

4. 全身性过敏反应:需要赶快就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总之,对于过敏反应,我们应该尽早诊断和治疗。

说到这里,我们还需要一个提醒,多数情况下,防范过敏比治疗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少食或避免过敏原,注意饮食、环境卫生等。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敏的发生,减轻了生病的可能性,提高了健康的生活品质。

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规范

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规范

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规范一、诊疗指南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主要是为医生提供在临床实践中指导诊断和治疗皮肤疾病的依据。

皮肤科疾病繁多,而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和争议性,因此制定诊疗指南尤为重要。

1.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痤疮、湿疹、银屑病、疱疹等。

对于常见皮肤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皮肤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治疗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2.皮肤肿瘤的诊治:皮肤肿瘤包括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其诊断主要依靠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法。

3.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治:自体免疫性皮肤病包括类天疱疮、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其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皮肤活检等方法,治疗则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4.皮肤感染病的诊治:皮肤感染病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其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以上是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的一些内容,这些指南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各类皮肤疾病,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临床技术规范除了诊疗指南外,临床技术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临床操作中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皮肤病的检查技术规范:包括对皮肤病的检查方法、仪器的使用、常见皮肤病的典型表现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医生准确地观察病变和诊断疾病。

2.皮肤病的治疗技术规范:包括药物使用的规范、手术治疗的规范、物理治疗的规范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皮肤病的护理技术规范:包括对不同皮肤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促进病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皮肤病的预防和保健技术规范:包括对不同人群的皮肤保健方法和预防皮肤疾病的措施,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以上是皮肤科临床技术规范的一些内容,这些规范能够规范临床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医疗质量。

过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过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过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

在进行过敏性皮炎的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观察皮肤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皮肤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以下是过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病史。

患者病史是诊断过敏性皮炎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年龄、病程、症状的持续时间、病情的发展过程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

过敏性皮炎的发病与过敏原接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过敏史对于诊断非常重要。

二、临床表现。

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皮疹、糜烂、结痂等。

患者还可能伴有疼痛、灼热感、烧灼感等不适症状。

在诊断过敏性皮炎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表现,了解病变的部位、形态、分布规律等,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三、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皮肤刮擦涂片、皮肤病理学检查、变态反应原皮试验、特应原特异IgE抗体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过敏性皮炎的诊断,并排除其他皮肤病的可能性。

总之,过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观察皮肤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皮肤病理学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过敏性皮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过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引言: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色、瘙痒、隆起的疱疹,通常会消失和重新出现。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最新的诊疗方法。

第一部分:定义与病因一、定义荨麻疹是一种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特征为皮肤隆起的红色疱疹,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二、病因1.免疫介导荨麻疹: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包括IgE介导的变态反应、药物过敏等。

2.非免疫介导荨麻疹:与体温变化、运动、应激等因素有关。

3.特发性荨麻疹:病因未知。

第二部分:临床表现一、急性荨麻疹1.全身性瘙痒2.皮肤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3.结局良好,一般数小时至数天会自行消退二、慢性荨麻疹1.持续或反复出现荨麻疹疱疹,持续超过6周2.结局不一,有的会痊愈,有的会持续数年第三部分:诊断一、根据病史和症状1.病史:详细询问发作时间、消失时间、出现诱因等。

2.症状:红色、隆起的疱疹,伴有瘙痒。

二、实验室检查1.皮肤划痕试验:用尖锐器轻轻划破皮肤后观察是否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

2.血清IgE水平测定:可用于判断是否过敏反应引起的。

第四部分:治疗方案一、避免诱因1.避免与过敏源接触2.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等刺激二、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如非那根、氯雷他定等。

2.变应原免疫治疗:适用于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如单克隆抗体药物。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荨麻疹,如环孢素A等。

三、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具体的药方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整。

四、其他治疗1.冷敷或温水浸泡:可以缓解瘙痒、减轻红肿。

2.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对于因精神压力引起的荨麻疹可进行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

结语: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方法。

中国过敏性皮炎诊疗指南(2023版)

中国过敏性皮炎诊疗指南(2023版)

中国过敏性皮炎诊疗指南(2023版)
概述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2023年的中国过敏性皮炎诊疗指导。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常见于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过敏性病变。

通过本指南,医务人员可获得有关过敏性皮炎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应基于病史、皮肤病变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病史中应重点询问过敏源接触情况、症状的发作和缓解情况。

皮肤病变特征包括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

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如皮肤划痕试验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治疗
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皮损、预防复发,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和内服药物。

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病情,包括抗过敏药、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药物。

抗过敏药可减轻皮肤瘙痒和红肿等症状。

激素类药物可快速控制炎症反应,但需谨慎使用并避免长期使用。

非激素类药物适用于轻度病例或长期控制。

内服药物
内服药物主要用于控制全身症状和炎症反应,包括抗过敏药和免疫调节剂。

抗过敏药可减轻全身瘙痒、打喷嚏等症状。

免疫调节剂可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预防复发
预防复发是过敏性皮炎治疗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卫生惯。

定期随访和皮肤状况监测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结论
本指南总结了2023年中国过敏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医务人员可依据本指南的建议,对过敏性皮炎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要点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是目前诊断和监测过敏反应的最常用、最敏感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过敏性疾病的不断增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些过敏学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达成了以下专家共识。

1.适应症: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适用于疑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

对于对其中一种过敏原具有高度怀疑的患者,也可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2.过敏原的选择:选择过敏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般建议选择与患者症状相关的过敏原进行测试。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霉菌等。

3.试验方法: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一般在患者的前臂或背部进行。

先将皮肤消毒,然后用专用棍子轻轻点刺过敏原溶液或粉末在皮肤表层。

一般每个过敏原点刺一次,同时也会设置一个阴性对照和一个阳性对照。

4. 结果的解读:通常在15分钟内观察反应。

阳性的反应为皮肤发红、水肿、起疹或瘙痒等,直径大于3mm。

阴性反应为皮肤无明显变化。

阳性对照呈现红斑,以确保患者对试验有反应。

5.风险和注意事项: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最常见的风险是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消毒和使用合适的过敏原浓度。

同时,应备有急救器材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6.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测: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结果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解读。

单凭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做出诊断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分析。

7.儿童和孕妇的特殊情况:儿童和孕妇也可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和操作方式。

在儿童中,由于皮肤反应可能较弱,结果需要谨慎解读。

孕妇则需遵循安全操作原则,并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8.监测疗效和预测预后: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不仅可用于过敏疾病的诊断,还可用于监测疗效和预测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皮肤病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过敏性皮肤病(Allergic skin disease)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

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疾病分类:
1.药疹(Drug eruption):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

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

西药过敏较为多见,如青霉素、磺胺类(如SMZ)、安乃近过敏。

而中药中的某些成份也可作为过敏原。

据报道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草药有鱼腥草、鸦胆子、天花粉、冰片、大黄等。

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舒心片等。

药疹发生后,必须立即停用该类药。

2.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现象出现。

能使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

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人多属于过敏人群。

3.湿疹(Eczema):有明显渗出。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这与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三废治理不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

发病特点:A任何年龄均可发病;B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C反复发作;D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E 剧烈瘙痒。

4.荨麻疹(Urticaria)(风团、风疹块)定义:机体对各类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肿)。

病因:一外在接触冷、热、日光等刺激;蚊、虫叮咬;荨麻、漆树等植物;二内部接触鱼、虾、海产品、蘑菇、磺胺类药、水杨酸、青霉素、血清、寄生虫产生的毒素;三精神神经月经不调、精神紧张、疲倦、抑郁等;四家族遗传史(过敏体质的遗传)。

症状:一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

二出疹: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5.皮肤划痕症(Skin Nick disease)、皮肤瘙痒:用手抓后起一条条伤痕。

严重时不划,稍与硬物挤碰就会发病,症状同荨麻疹。

6.紫外线过敏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会直达皮肤真皮
炎即紫外线过敏。

同时,紫外线辐射还会导致"健康杀手"--自由基在体内急剧增加,使局部皮肤产生皱纹、色素沉积、细胞损害,甚至改变免疫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

常规紫外线防护措施包括防晒霜和防紫外线遮阳伞的使用,防晒霜只能阻挡部分UVA,对UVB则不太管用,而防紫外线遮阳伞对从地面和墙面反射来的紫外线根本无能为力。

专家指出: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者必须内治。

7.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在脸部、口周的红斑,躯干部也较多见,瘙痒脱屑,并可有色素沉着。

另有一种,在食用野菜后,经日光照射皮肤可出现光感性皮炎,面颈手部呈现慢性浮肿,全身乏力、恶心、腹泻、腹痛。

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海鲜(尤其是贝类)、笋、香菇、牛奶、番茄、大麦、野菜、水果、果仁、大豆、花生、巧克力等,但有时引起过敏的并非食物本身,而是消毒剂、防腐剂等,也有人发现同时服用青霉素、牛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此时的病因应该是青霉素的可能性大。

8.化妆品过敏化妆品能导致皮肤红、肿、热、痛、起水泡等过敏症。

从医学角度讲,如果发现对某种化妆品过敏,最好不用。

但生活中有时却又离不开,如中老年人染发和职业女性的淡妆。

这时最科学的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发病原因: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疾病引起的过敏原,主要是指人类暴露于某些过敏原引起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皮肤疾病。

具体的过敏原可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物过敏和过敏原注射为四类。

每一类过敏可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发病因素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就需要患者对于自己的身体多加的了解,看看哪些特殊的因素也会导致自己身体过敏,从而形成过敏性皮炎。

病理生理:
过敏也叫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指特异体质对正常人可耐受的外界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屑、鸡蛋、牛奶等)产生的过敏反应,体内产生了针对这些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e.过敏性疾病是以过敏反应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疾病,通常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结膜炎、哮喘、特应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昆虫过敏、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可以从轻微的喷嚏到危及生命的哮喘急性发作及过敏性休克,症状可以涉及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

皮肤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过敏形式,有20%的人有皮肤过敏现象。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

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
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

临床表现:
1、药疹: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会出现皮肤红斑、紫癜 、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等症状,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

2、接触性皮炎: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还会出现水泡、脱皮等现象。

一些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都有可能导致 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刻找到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

3、湿疹:湿疹有明显渗出,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可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剧烈瘙痒等症状表现。

4、荨麻疹:机体对各类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会形成局部水肿。

5、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常见的有发生在脸部、口周或躯干部的红斑,会出现瘙痒脱屑,并导致色素沉着。

有的在食用野菜后经日光照射,皮肤可出现光感性皮炎,即面颈手部呈现慢性浮肿、全身乏力、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

更多过敏性皮肤病的常识:/gmxpfb/2013/0509/132069.html
过敏性皮肤病药物治疗流程 治疗方法 治疗细则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当发生过敏后,主要是对症治疗,
包括给予抗过敏治疗,及口服或肌
注各种抗过敏药物,同时可给予一
些相应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或
激素外用药等。

需要长时间备药,家中需要一直备一些常见的抗过敏药如扑尔敏、皿治林(咪唑斯叮)、仙特明(西替利嗪)、开瑞坦(氯雷他定)等等,在出现过敏的状况下,按说明服用上
述药物可达到有效的缓解。

脱敏治疗1 注射脱敏治疗:脱敏注射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脱敏治疗一般至少需要2~3 年,长期的注射会带来一定痛苦。

脱敏治疗2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一般需要3~6 个月起效,要维持长
期疗效,应该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
药一段时间,一般建议2 年,疗效
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 分钟后咽下),
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
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

脱敏治疗3 纳米脱敏治疗:改变给药途径,通
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

外用贴片在
包载的多种过敏原干粉中,并加入
Tio2(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并配以远红外垫圈。

Tio2(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在光和远红外线的催化下,能有
效分解过敏原干粉中的有机物,产
生游离小分子抗原。

只适合于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中药治疗 通过中药调理身体的过敏体质,达到抗过敏的效果。

中药治疗时间缓慢,一时间效果不明显,但随着治疗的时间加长,会有很好的效果。

原文地址:/gmxpfb/2013/0509/132074.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