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时间的词语到底是指几点

合集下载

小知识:古今时间单位对应表

小知识:古今时间单位对应表

小知识:古今时间单位对应表
古代计时单位是:时,更,点,刻。

时,也称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古时与现代时对照 23:00 - 01:00 子时; 01:00 - 03:00 丑时;03:00 - 05:00 寅时; 05:00 - 07:00 卯时; 07:00 - 09:00 辰时; 09:00 - 11:00 巳时; 11:00 - 13:00 午时; 13:00 - 15:00 未时; 15:00 - 17:00 申时; 17:00 - 19:00 酉时;19:00 - 21:00 戌时; 21:00 - 23:00 亥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的时间称作更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

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一更: 19:00 - 21:00 ;二更:21:00 - 23:00;三更: 23:00 - 01:00 ;四更: 01:00 - 03:00 五更; 03:00 - 05:00。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又将一更分为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三更两点就是指夜间11点48分。

刻,古人还将一昼夜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

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早中晚的划分标准

早中晚的划分标准

早中晚的划分标准
早中晚的划分标准通常是根据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时间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段划分:
1.凌晨: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天快亮的时候。

通常指0-5点,或0-6点。

2.清晨:刚刚日出的时候。

通常指早上5:00-6:00这段时间,冬日要晚些。

3.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4.上午:指清晨至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一般指早晨6点以后至正午十二点一段时间。

5.中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为一天的正中,也叫正午。

即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

按时辰午时指的是11:00-13:00
6.下午: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时间表达法 - 时刻表达法

时间表达法 - 时刻表达法

时间表达法 - 时刻表达法1. 引言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准确地表达时间对于人们的沟通和组织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时间表达法和技巧,以帮助人们更准确、清晰地表达时间。

2. 24小时制在24小时制中,一天被分为24个小时,用于表示时间的值范围从0至23。

使用24小时制可以避免歧义和混淆,在国际间的交流中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使用24小时制表达时间的例子:- 上午9点 - 09:00- 下午3点30分 - 15:30- 晚上10点45分 - 22:45请注意,如果时间值小于10,前面需要加上零以保持一致性。

3. 午前和午后如果你惯使用12小时制,可以使用"上午"和"下午"来表示时间。

下午从12:00开始,到晚上11:59结束。

上午从12:00过去的一分钟开始,到中午11:59结束。

以下是一些使用午前和午后表示时间的例子:- 上午10点 - 10:00 AM- 下午3点30分 - 3:30 PM- 下午5点 - 5:00 PM使用午前和午后可以减少歧义,特别是在书面表达中。

4. 使用分钟和秒在表达时间时,常常需要使用分钟和秒数。

分钟使用数字表示,可以是0至59之间的任何值。

秒数也是如此。

以下是一些使用分钟和秒表达时间的例子:- 9点15分30秒 - 09:15:30- 3点30分10秒 - 03:30:10- 10点 - 10:00:00请注意,在24小时制中,即使分钟和秒数为零,仍然要使用冒号分隔时间的各部分。

5. 表达日期和时间有时候需要同时表达日期和时间。

可以使用日期和时间之间的逗号来分隔它们。

以下是一些同时表达日期和时间的例子:- 2022年1月1日上午9点 - 2022-01-01, 09:00 AM- 3月15日下午3点30分 - 03-15, 03:30 PM- 12月31日晚上11点59分 - 12-31, 11:59 PM通过表达日期和时间,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描述一个特定的时刻。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时间段怎么分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时间段怎么分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时间段怎么分
早上的时间段一般分为:凌晨:0-2点、黎明:4-5点、拂晓:4-6点、清晨:6-7点、早晨:6-8点、上午:8-11点。

中午的时间段一般分为:中午:11-13点。

下午的时间段一般分为:下午:14-17点。

晚上的时间段一般分为:晚上:18-22点、傍晚:17-18点、黄昏:16-17点、午夜:23-1点、夜间:19-5点。

早上,也称为早晨、晨、朝或上午,指日出至中午的时刻,与中午、下午、晚上、凌晨、清晨合组成一天。

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常见的时间与日期表达

常见的时间与日期表达

常见的时间与日期表达时间和日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内容,正确地表达时间和日期对于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时间和日期表达方式。

一、时间表达1. 顺时针/十二小时制:我们通常使用十二小时制来表示时间,例如:早上9点、下午3点、晚上7点等。

2. 十二小时制+分钟:为了更加精确地表示时间,我们可以加上分钟数,例如:上午10点30分、下午2点15分等。

3. 十二小时制+分钟+秒数:在一些需要更详细时间表达的场合,可以使用秒数,例如:上午11点10分20秒、下午4点45分50秒等。

4. 十二小时制+上午/下午:为了避免歧义,我们可以使用上午和下午来表示时间,例如:上午9点、下午3点。

5. 二十四小时制:在一些正式场合,也可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来表示时间,例如:14:00、18:30等。

6. 以小时为单位:有些时候,我们仅需要表示具体的小时数,例如:2小时、5小时等。

二、日期表达1. 年月日顺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年月日的顺序来表示日期,例如:2022年3月15日、1998年8月8日等。

2. 年月顺序:在一些特定场合,也会使用年月的顺序来表示日期,例如:22年3月、98年8月等。

3. 月日年顺序: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习惯使用月日年的顺序来表示日期,例如:3月15日, 2022年、8月8日, 1998年等。

4. 周几:除了日期,我们还会用周几来表示具体的日期,例如:星期一、星期二等。

5. 季节:季节也是表示日期的一种方式,例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

6. 节日:特殊的日期往往会被称为节日,例如:元旦、情人节、劳动节等。

三、其他时间和日期表达方式1. 刚刚:用于表示刚过去的时间,例如:刚刚去超市买东西。

2. 近期: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或过去的时间范围内,例如:近期要出差。

3. 未来:用于指代将来的时间,例如:未来三个月内的计划。

4. 往年:表示过去的某个年份,例如:往年的经历。

5. 昨天、今天、明天:用于表示过去、当前和将来的时间,例如:昨天下午我去看了电影。

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以下是古代对时间的称谓:
1.铜壶滴漏:古代使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漏箭随铜壶滴水而移动,以指示时间。

2.百刻制:将一天一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约为14.4分钟。

3.十二时辰制: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4.十六时辰制:一天一夜分为十六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半小时。

5.随朝定舍:唐代制度规定黎明鸡鸣时报晓,认为五更三点为随朝时分。

6.更点制:一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二更相当于9点到11点,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旬、朔、望、晦等时间单位,分别表示十日、月中、月中、月末等时间节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使用其他的时间称谓,如“光阴”、“岁月”、“年轮”等。

24时计算法中所用到的时间名词

24时计算法中所用到的时间名词

区分凌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黄昏凌晨: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天快亮的时候。

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辰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

早晨为一天之始,往往被视为充满朝气的时刻,因此中国古语亦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上午:一般指是早上八点到十二点这段时间,英语简写为AM。

中午,又名正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为一天的正中。

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午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11:00至13: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下午:指中午到傍晚的过渡时间,从14点到日落前.傍晚: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候。

黄昏:1、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2、靠近晚上的时分。

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晚:天黑以后到黎明前.“凌晨,黎明,拂晓,清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傍晚,黄昏,午夜,夜间”的确切时间凌晨:0-2点黎明:4-5点拂晓:4-6点清晨:6-7点早晨:6-8点上午:8-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4-17点晚上:18-22点傍晚:17-18点黄昏:16-17点午夜:23-1点夜间:19-5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分为三个部分,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其余类推。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上新一天的分界线是午夜十一点,而不是现行公历使用的十二点(零点)。

23-1 子时属于水1-3 丑时属于土3-5 寅时属于木5-7 卯时属于木7-9 辰时属于土9-11 巳时属于火11-13午时属于火13-15 未时属于土15-17申时属于金17-19 酉时属于金19-21 戌时属于土21-23亥时属于水。

时间和日期知识点梳理

时间和日期知识点梳理

时间和日期知识点梳理1. 基本概念- 时间:时间是用来衡量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

人们通常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

- 日期:日期是指一天的具体表示,通常用年、月、日来表示。

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24小时制:一天被划分为24个小时,从午夜12点(0时)开始计时,到次日午夜12点(0时)结束。

- 12小时制:一天被划分为上午和下午,分别从上午12点(0时)到上午11点(11时)和下午12点(12时)到下午11点(23时)。

3. 时间的表达方式- 24小时制表达方式:时:分(例如:15:30)- 12小时制表达方式:时:分 AM/PM(例如:3:30 PM)4. 年、月、日的表示- 年:年是表示一年中的时间单位,通常用数字表示(例如:2022年)。

- 月:月是表示一年中的月份,通常用数字表示(例如:3月)。

- 日:日是表示一个月中的具体日期,通常用数字表示(例如:15日)。

5. 星期的表示- 星期:星期是一周中的每一天,通常用星期一到星期日来表示。

- 星期的表达方式: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6. 计算时间和日期- 计算时间:可以通过加减运算来计算时间,例如:在11:30上加2个小时,得到13:30。

- 计算日期:可以通过加减运算来计算日期,例如:在2022年3月15日上加一天,得到2022年3月16日。

7. 节假日和- 节假日:特定的日期被官方确定为放假或庆祝的日子,如元旦、春节、国庆节等。

- :特定的日期被用来纪念某个事件或人物,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等。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时间和日期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