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痛风

合集下载

痛风的针灸治疗

痛风的针灸治疗

痛风的针灸治疗痛风的针灸治疗:对于痛风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

但就是由于人们对痛风认识的不够,导致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预兆,剧痛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剧烈。

同时受累的关节表现为发红、发热与肿胀,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

治疗原则就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

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

- 痛风 -【概述】痛风就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男性为主,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与关节畸型,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炎肾炎与尿酸肾结石形成等一系列病症,其中原发性痛风最首的就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好发于下肢关节,数小时内可达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热痛,且以半夜起病多见,持续数天至数周完全缓解,但可反复发作。

为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

本病在我国以往为少见病,近年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延长,发病例有增多趋势。

西医虽有特效药物,但由于缺乏病因治疗,目前尚无根治之法。

针灸治疗本病,首见于1981年[1]。

但之后一直未见报道,直至1991年才有大量临床文章见诸刊物。

据不完全统计就达近20篇之多。

在治疗方法上,除体针外,尚有梅花针或三棱针刺血、火针法、拔罐、皮内针及耳针等,亦有配合推拿或内服、外敷中药进行治疗的。

治疗对象则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主,亦有治疗痛风石沉积者。

总有效率在90%以上。

且不少病人经一年以上随访未见复发,表明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故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推广价值。

【治疗】体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

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曲池。

配穴:分2组。

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针灸疗法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针灸疗法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针灸疗法研究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关节炎和尿酸沉积为主要特征。

传统中医药学中认为,痛风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通所致。

因此,中医药治疗痛风的重点是调理肝肾功能,以及改善气血循环。

在中医药治疗痛风中,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调节气血运行,恢复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针灸疗法可分为手法针灸和电针灸两大类,其中手法针灸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在治疗痛风的针灸疗法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个穴位:1. 足三里穴(ST36):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前侧,比胫骨外侧缘高三寸,是治疗痛风的主要穴位之一。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肝肾功能,促进尿酸的排泄,缓解痛风的症状。

2. 冲阳穴(GB30):位于臀部的腹股沟下方,大腿外侧,当大腿骨头与髂骨之间的凹陷处。

刺激冲阳穴可以舒筋活血,缓解关节炎痛,减轻痛风症状。

3. 大椎穴(GV14):位于颈椎的第七椎突下方,是治疗痛风的重要穴位之一。

刺激大椎穴可以调理肝肾功能,平衡阴阳,缓解疼痛。

除以上几个主要穴位外,针灸疗法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适宜的穴位进行治疗。

针灸疗法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消毒操作,确保操作区域的卫生。

然后,针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针具进行治疗。

接着,定位穴位,准确找到患者相应的穴位。

在插针时,要确保针刺入适当的深度,并注意力道的掌握。

最后,保持针刺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针灸疗法在治疗痛风中的疗效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

例如,一项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减轻关节炎痛。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针灸与传统草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痛风患者中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尽管针灸疗法在治疗痛风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治疗痛风需由具备相关经验的执业医师进行,以确保操作安全和疗效。

其次,治疗期间需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饮食调理。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1-08-30T07:52:00.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徐培奇[导读] 目的:此次主要探究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徐培奇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徐培奇中医诊所 016000【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收治共9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观察疗效。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关节肿胀与疼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针灸;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炎症疾病,通常患者会表现出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等症状,会给日常生活行走造成影响,当前对于具体发病机制还没有彻底明确,所以临床大多以药物方式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与改善症状。

随着临床研究深入探讨下发现,从中医学方面开展研究,应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发挥出独特优势。

基于此,此次就中医针灸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研究对象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病例数90例,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认符合痛风性关节炎标准;②患者资料齐全;③患者与家属知情下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身体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药物过敏与过敏体质者;③严重精神疾病与不配合治疗者。

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男女比重30:15,年龄界限30-64岁,年龄均值(45.13±2.55)岁;研究组男女比重31:14,年龄界限31-63岁,年龄均值(45.22±2.37)岁;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统计两组痛风性关节炎资料后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中医经典治疗痛风的临床案例分析

中医经典治疗痛风的临床案例分析

中医经典治疗痛风的临床案例分析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关节炎。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痛风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制、情志不调、体虚或先天体质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经典中,有许多治疗痛风的经验和方剂,本文将通过对两个临床案例的分析,探讨中医经典治疗痛风的有效性。

案例一:患者男性,35岁,因纵欲过度和饮食不节制导致痛风发作。

主要症状为左侧足背疼痛、红肿、炎症明显,接诊时血尿酸值较高。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质,采取了以下治疗方法:1. 中药汤剂:使用了清热、解毒、利尿的药材,如赤小豆、菊花、菟丝子等。

将这些中药煎煮后,患者每天分次饮用。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的足背疼痛明显减轻,红肿情况也有所改善。

2. 饮食调理:针对患者饮食不节制的问题,中医师建议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肉类等)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

同时,要求患者不吃夜宵,不饮酒。

经过坚持调理两个月,患者血尿酸值逐渐回归正常范围。

通过以上治疗,患者的痛风症状明显减轻,血尿酸值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二:患者女性,50岁,已患有痛风多年。

主要症状为双侧脚踝关节疼痛、红肿,痛风发作频繁。

中医师综合患者情况后,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针灸疗法:患者进行了多次针灸疗法,主要针刺了关节周围的穴位。

针灸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关节疼痛。

2. 草药外敷:中医师采用了一种中药外敷贴,由黄连、苦参等中药制成。

患者将药贴贴在双侧脚踝关节处,每天更换一次。

经过两周的外敷治疗,患者的关节炎症明显减轻,红肿情况也得到控制。

此外,中医师还建议患者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通过以上治疗,患者的痛风发作明显减少,关节疼痛明显改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总结起来,中医经典治疗痛风的临床案例分析显示,采用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痛风的发作、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痛风的相关常见方法

治疗痛风的相关常见方法

治疗痛风的相关常见方法1.针灸治疗除了中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也是极有帮助的。

中医针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统计报告指出:针灸治疗痛风的有效率达到92.3%以上。

2.食疗法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皮蛋等食物,其中含有高嘌呤,诱发尿酸结晶增高,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

建议患者多吃碱性食物:馒头,面包,面条等,这样有利于肠胃的消化,易于肾脏功能排泄,减少痛风石的形成。

3.体质疗法体质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瘀散结。

这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之一。

4.中药治疗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

有些痛风病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

这是痛风的治疗里较为常见的方法。

1、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功效。

香蕉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含有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解除忧郁,令人快乐开心。

但畏寒、体弱和胃虚的人不宜多吃。

2、橘子昧甘、酸,性温,具有开胃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

橘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这是其他水果所难以比拟的。

由于橘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质橙皮苷,所以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因为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能有效防治高血压。

橘子好处虽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

中医认为橘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

3、雪莲果味甘,性大寒,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养阴润燥的功效。

雪莲果的果寡糖含量是干物质的60%至70%,其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且很少为人体吸收,因此很适合糖尿病患者及减肥者食用。

雪莲果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耳针结合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1例疗效观察

耳针结合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1例疗效观察

耳针结合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1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耳穴针刺加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4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针合温针灸治疗。

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81.0%,对照组总有效率61.9%,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lt;0.05)。

结论耳针结合温针灸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标签:痛风性关节炎;耳针疗法;温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导致发病关节突发剧烈疼痛。

多在夜间急性发作,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多见,也可累及踝、膝、手、肘等关节。

近年来笔者采用耳针结合温针灸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观察选取我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42例。

患者按住院时间对应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针灸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46.25+ 12.45)歲。

对照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平均(47.35+14.12)岁。

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关节液中检测到尿酸盐结晶;痛风结节中找到尿酸盐结晶;《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十二条诊断标准符合六条以上。

以上3项满足任意一项即可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

1.3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痛风性关节炎健康知识宣讲,告诫患者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禁止饮用任何酒精饮料,注意休息、安定情绪、避风寒,养成多饮水、多排尿的习惯。

对照组予以常规非甾体抗炎药西乐葆口服治疗,200 mg,每日1次,连续应用10 d。

针灸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针结合温针灸治疗。

针灸配合中药苦蝶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灸配合中药苦蝶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灸配合中药苦蝶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痛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中医认为痛风是痰湿内聚,瘀久化热,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临床上经过抽血化验尿酸增高,结合症状表现进行诊断。

本文将4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针刺和静点苦蝶子)和西药对照组(急性期给醋氯芬酸片,缓解期给别嘌呤醇口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82.6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药并举安全有效,是治疗痛风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痛风针刺中药苦蝶子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a Ixeris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presenting acute gouty arthritisMA rui(Yingk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gout therapy.Methods: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ider the onset of gout is cohesive phlegm stasis long time of heat, closed block meridians, blood runs sluggish.Uric acid increased in blood tests,combin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o diagnose. In this paper, 46 cases of gou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Acupuncture and China Ixeris Intravenous drop )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Western Medicine(Aceclofenac tablets for the acute phase,Remission to oral allopurinol).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65%intreatmentgroup,82.60% in control grou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Acupuncture combinedherbs are both safe and effective, and is an ideal way to treat gout.【Key words】 Gout Acupuncture Herbs China Ixeris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浅述针灸治疗痛风

浅述针灸治疗痛风

浅述针灸治疗痛风崔关花;隽会英【摘要】痛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针灸各家运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痛风进行了阐述,为临床治疗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4(012)024【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痛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作者】崔关花;隽会英【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曲靖655000;云南省曲靖市沿江乡卫生院中医科,曲靖655008【正文语种】中文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预计在本世纪,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

本病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

中医认为是喜食膏梁厚味,痰热瘀结所致,生化检查可见血尿酸偏高。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皆由“风湿”、“风血相搏”所致。

唐·王焘《外台秘要》认为:“大多是风寒湿之毒,因虚所致”。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冷,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寒浊凝滞,所以作痛”。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令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

痛风病因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是外因,感受风寒水湿,寒湿之邪侵入机体皮肉筋骨和关节;二是内因,平素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无度,或多食乳酪,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而致病。

而临床所见,痛风发病与后者关系更为密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用穴为百会、神庭、曲池、合谷、神门、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阴陵泉以及阿是穴。

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预兆,剧痛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剧烈。

同时受累的关节表现为发红、发热和肿胀,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

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

如果患部没有明确瘀络显现,则在该关节基底部周围寻找到瘀络并刺血(刺血的注意事项是预防感染)。

刺血后选用针刺疗法,具体用穴为百会、神庭、曲池、合谷、神门、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阴陵泉以及阿是穴。

毫针泻法,以期清热利湿、通经止痛,每日治疗一次,5次一个疗程。

通常 2 ~3次即可直折病势,安神定痛。

对于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可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以预防痛风发作。

由于尿酸在体内的异常增高与肾排泄机能下降有关,笔者认为,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应该补益肾气,增加排泄机能。

临床可选太溪、复溜、神门、曲池、合谷、足三里、关元、气海、水道等穴,毫针补法,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

也可以长期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改善体质。

针灸治痛风,穴位这样选来源:大家健康网
痛风,在中医中属于风症。

浙江平湖严氏针灸第六代传人严君白老先生对风症有四十多年的研究。

他对痛风的治疗采取传统针灸的方法,小编特意为你准备了针灸治疗痛风的穴位。

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预兆,剧痛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剧烈。

同时受累的关节表现为发红、发热和肿胀,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

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

如果患部没有明确瘀络显现,则在该关节基底部周围寻找到瘀络并刺血(刺血的注意事项是预防感染)。

刺血后选用针刺疗法,具体用穴为百会、神庭、曲池、合谷、神门、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阴陵泉以及阿是穴。

毫针泻法,以期清热利湿、通经止痛,每日治疗一次,5次一个疗程。

通常2 ~3次即可直折病势,安神定痛。

对于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可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以预防痛风发作。

由于尿酸在体内的异常增高与肾排泄机能下降有关,笔者认为,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应该补益肾气,增加排泄机能。

临床可选太溪、复溜、神
门、曲池、合谷、足三里、关元、气海、水道等穴,毫针补法,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

也可以长期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改善体质。

除了针灸疗法还要在日常饮食中进行一些调理。

如果平常爱喝酒的人,推荐有“江南药酒王”美誉的承志堂特有的一些承志药酒,如强身防癌的吴氏药酒、舒筋活血酒等,可每天小酌一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