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定位图与作用

合集下载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一、耳穴的定位在中医理论中,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集中区域,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产生全身疗效。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耳穴及其定位:•耳尖穴:位于耳朵最上方的尖端,直接按压;•霞尾穴:位于耳尖下方,耳壳尾部突出处;•阳白穴:位于耳甲后方,与耳尖相对的地方;•眼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与眉毛连线上方一指宽处;•鼻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眼点穴向上1/2指宽处;•唇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鼻点穴向下1/2指宽处。

以上只是耳穴中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穴位。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刺激。

二、耳穴的功能主治耳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及其主治:1.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2.缓解疼痛:耳穴中一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体内的疼痛传递,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比如,头痛、颈椎病等。

3.改善睡眠: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4.减肥瘦身:耳穴中的一些穴位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5.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达到平衡体质、调节情绪的作用。

比如,抑郁、焦虑等。

三、注意事项在刺激耳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和刺激:刺激耳穴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疼痛。

2.卫生:在刺激耳穴之前,要保持耳朵干净,避免感染。

3.坚持:刺激耳穴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4.专业指导:非专业人士刺激耳穴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误伤。

四、总结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减肥瘦身以及调节情绪等。

但需要注意卫生和刺激力度,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国际耳穴定位

国际耳穴定位

国际耳穴定位1 耳轮部计11穴耳中erzhong(HX1) ear center[定位]在耳轮脚处,即轮1区。

[主治举例] 呃逆、胃痛、小儿遗尿。

直肠zhichang(HX2) rectum[定位]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主治举例]腹泻、便秘、脱肛、内外痔。

尿道niaodao(HX3) urethra[定位]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主治举例]尿频、尿急、尿痛、遗尿。

外生殖器waishengzhiqi(HX4) external genitals[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主治举例]带下、阴痒、遗精、阳痿。

肛门gangmen(HX5) anus[定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主治举例]里急后重、脱肛、痔痛。

耳尖erjian(HX6.7i) ear apex[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主治举例]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多种疼痛。

结节jiejie(HX8) node[定位]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

[主治举例]头昏、头痛、高血压。

轮1 lunyi(HX9) helix1[定位]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

[主治举例]发热、急性扁桃体炎、高血压。

轮2 luner(HX10) helix 2[定位]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

[主治举例]同轮1轮3 lunsan(HX11) helix 3[定位]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

[主治举例] 同轮1轮4 lunsi(HX12) helix 4[定位]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

[主治举例] 同轮12 耳舟部计6穴指zhi(SF1)finger[定位]在耳舟最上1/6处,即耳舟1区。

[主治举例]手指外伤疼痛、化脓性指头炎。

腕wan(SF2) wrist[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二个1/6处即耳舟2区。

[主治举例]腕部扭伤。

风溪fengxi(SF1.2i) wind stream[定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解剖分部
穴名
定位
主治
耳轮脚
及耳轮部
膈(耳中)
在耳轮脚上
呃逆、黄疸
直肠(直肠下段)
耳轮起始部,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穴同水平
便秘、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
直肠穴上方,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频、尿急、遗尿
肛门(痔核点)
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的耳轮处
痔,肛裂,脱肛,肛门周围炎
外生殖器
尿道穴上方,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落枕,颈椎综合征
胸椎(乳腺)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中2/5处
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腰骶椎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上2/5处
腰骶部疼痛

颈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落枕、颈部扭伤、瘿气

胸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胸、胁部病症

腰骶椎穴前侧近耳腔缘
腹痛、腹泻、腹胀,急性腰扭伤
腹痛,腹泻,胆道疾患,鼻塞,心动过速
上耳根(郁中、脊髓1)
耳根最上缘
鼻出血
下耳根(郁中、脊髓2)
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
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耳背沟(降压沟)
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廓背面呈“Y”形凹沟部
高血压,皮肤瘙痒症
风溪(结节内、过敏区、荨麻疹点)
指、腕两穴之间
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

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腕部扭伤、肿痛
肩(阑尾2)
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
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肩关节
肩Hale Waihona Puke 锁骨穴之间肩关节炎锁骨(肾炎点、阑尾3)

中医耳穴-ppt课件

中医耳穴-ppt课件

2、神经体液学说 耳廓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脊神经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
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的分支、交感神经的分支。 体液中神经乙酰胆碱、17羟皮质类固醇、三 磷酸腺苷、儿茶酚胺、内源性吗啡物质等对 全身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耳神经血管分布图
3、全息理论 内蒙古的张颖清氏在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发 现DNA半保留复制和细胞的有丝分裂,提出 了著名的生物全息论。
耳穴视诊法
变色(约50%):红色反应、白色反应、暗 灰色反应、深褐色反应。 变形(约20%):隆起、凹陷、点状、片状、 隆起伴有点片状凹陷或不规则凹陷。 耳穴皮肤粗糙不平增厚或是皱褶 丘疹(约15%) :常见点状丘疹或水炮样丘 疹 脱屑(约10%):白色糠皮样或鳞状脱屑 血管变化(15%):血管扩张、扭曲、网状、 血管中断。
(一)耳穴治病机理
1、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身体脏腑,皮肤孔窍,四肢百骸通过经络 与耳廓紧密联系,故有"耳为宗脉之所聚"。
中医认为疾病的途径:病邪-→经络口-→络脉-→节 --经脉-→脏腑。"有诸内必有诸外",脏腑有病也会 反映到经络口来,耳廓面积小,病经口更容易找。 当人体生病时,在相应耳廓上有反应点,刺激穴位 达到宣通经络、疏通气血、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 功效。
(三)耳廓的分区
1.耳轮分区:共分为12区 2.耳舟分区:共分为6区 3.对耳轮分区:共分为13区 4.三角窝分区:共分为5区 5.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6.对耳屏分区:共分为4区 7.耳甲分区:共分为18区 8.耳垂分区:共分为9区 9.耳背分区:共分为5区

彩色耳穴实拍图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课件

彩色耳穴实拍图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及各种操作方法课件

06
注意事项与实操练习
操作前的准备事项
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安静 ,避免干扰和打扰。
工具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耳穴定位工 具、按摩工具等,确保其 干净、完好。
个人准备
操作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双手干净,穿着整 洁。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精确定位
根据彩色耳穴实拍图,确保准确找到耳穴位置 ,避免偏离。
穴位分布
耳穴按照人体解剖部位分布在耳廓的不同区域,如头面部、躯干部、四肢部等 。每个部位都有相应的耳穴,便于诊断和治疗。
耳穴疗法的原理和效果
原理
耳穴疗法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脏腑学说,通过刺激耳穴来调和气血、调整 脏腑功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耳穴刺激能够激 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镇痛、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理效应。
总结词:通过贴压耳穴来刺激相 应器官和部位。
耳穴针刺法
总结词:通过针刺耳 穴来调节身体功能和 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选择合适的针具:根 据需求和体质选择合 适的针具,如细针、 毫针等。
确定刺激点:根据病 症确定需要针刺的耳 穴刺激点。
针刺操作:将针具刺 入选定耳穴,以一定 角度和深度进行刺激 ,达到调节身体功能 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注意操作前需消毒严 格,避免感染。
将心脏耳穴与心脏部位关联,将 肺耳穴与呼吸功能关联,从而更 容易记住它们的位置和作用。
分类记忆法
定义
根据耳穴的位置、形状、颜色等特征 进行分类,以便记忆。
示例
将耳垂上的穴位分为一类,将耳轮上 的穴位分为另一类,再根据不同颜色 、形状等特征细分,以便更容易记忆 和识别。
图像记忆法
定义:通过使用图像、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记忆耳穴的位置和功 能。

耳穴定位及主治

耳穴定位及主治

耳穴定位及主治耳穴定位及主治--转载针灸2010-03-09 23:02:17 阅读6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耳廓上布满了耳穴,从穴位全息律来看,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廓上的排列,就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垂对应于人体头面部;对耳屏对应于头和脑部;轮屏切迹对应于脑干;耳屏相应于咽喉、内鼻、肾上腺;屏上切迹对应于外耳;对耳轮相应于躯干;对耳轮下脚对应手臂部;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耳舟对应上肢;三角窝对应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对应膈肌;耳轮脚周围对应消化道;耳甲艇对应腹腔;耳甲腔对应胸腔;屏间切迹对应内分泌腺。

1.耳垂部相当于人体头面部,为准确定位,将耳垂分成九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水平线,再从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直线,由内向外,由上而下分成1~9区。

(1)牙定位:位于1区中央。

主治;牙痛,拔牙麻醉等。

(2)升压点定位:在屏间切迹下方。

主治:低血压、虚脱。

(3)上颌定位:耳垂3区上部横线中央。

主治:上牙痛,上颌关节痛。

触诊凹陷则为缺齿,压痛则为牙痛。

(4)下颌定位:在耳垂3区中央。

主治:下牙痛,下颌关节痛。

(5)舌定位:在耳垂2区中点。

主治:舌炎,口腔溃疡。

诊断舌部疾病。

(6)垂前(神经衰弱点)定位:在耳垂4区中央。

主治:失眠。

诊断神经衰弱。

(7)上腭定位:在2区上线中内1/3交界处。

主治:口腔疾患。

诊断诊断三叉神经痛。

(8)下腭定位:在2区外线下1/4上3/4交界处。

主治:口腔疾患。

压痛明显诊断三叉神经痛。

(9)眼定位:耳垂5区中央。

主治:急性结膜炎、近视等眼病。

(10)内耳定位:在6区中央。

主治:耳聋、耳鸣、失眠、眩晕。

(11)扁桃体定位:在8区中央。

主治:扁桃体炎。

(12)面颊区定位:耳垂3、5、6区交界线周围。

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瘫、痤疮等面部疾病。

(13)冠心沟定位:自屏间切迹向下至扁桃体。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14)耳鸣沟定位:自屏间切迹外侧至外耳。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压痛法
用探棒或毫针按压耳郭上 的某些区域,寻找敏感点, 这些敏感点通常是对应的 耳穴。
电测定法
使用电测定仪来测定耳郭 上的电阻变化,以确定穴 位的位置。
02 常用耳穴的定位
耳轮穴位
01
02
03
04
耳中
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直肠
在耳轮脚上缘上方的耳轮上, 即耳轮2区。
尿道
在耳轮脚下方曲线的耳轮上, 即耳轮3区。
外生殖器
在三角窝的外侧边缘上,即耳 轮4区。
耳舟穴位




在耳舟的上方隆起处, 即耳舟1区。
在指区的下方,即耳舟2 区。
在腕区的下方,即耳舟3 区。
在肘区的下方,即耳舟4 区。
对耳轮穴位

在对耳轮的下方隆起处,即对 耳轮1区。

在趾区的下方,即对耳轮2区。

在跟区的下方,即对耳轮3区。

在踝区的下方,即对耳轮4区。
妇科病症
月经不调
痛经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缓解 月经不调症状。
通过刺激耳穴相关穴位,可缓解痛经引起 的疼痛和不适感。
乳腺增生
更期综合症
刺激相应耳穴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改善乳房健康。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缓解更 年期综合症症状。
儿科病症
小儿厌食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改善小儿食欲,缓解厌 食症状。
刺激相关耳穴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心悸等 症状,缓解心血管压力。
外科病症
颈椎病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 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腰痛
通过刺激耳穴,可缓解腰部疼痛,减 轻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耳穴图

耳穴图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鼻炎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6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7
3、腕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二等分
即腕。 【主治】腕部疼痛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8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9
4、肘 【曾用名】睡眠诱导点。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三等分
即肘。 【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
痛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0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
2、直肠 【曾用名】直肠下段 【位置】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
与大肠同水平。 【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
疮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2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3
6、耳尖 【曾用名】扁桃体1。 【位置】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
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
膜炎、麦粒肿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4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瘙痒症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0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1
5、肛门 【曾用名】痔核点。 【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
耳轮处。 【主治】痔疮、肛裂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上而下,第一等分即为本穴。 【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
木等。
A Free sa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5
2、风溪 【曾用名】过敏区、荨麻疹点、
结节内。 【位置】指、腕二穴之间。 【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Slide 7
3、尿道 【位置】直肠上方,与膀胱同水
平的耳轮处。 【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
潴留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8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9
4、外生殖器 【位置】尿道上方,与交感同水
平的耳轮处。 【主治】睾丸炎、副睾炎、外阴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7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8
2、趾 【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后上方近
耳尖部。 【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9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3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
耳穴定位图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
1、耳中 【曾用名】零点、膈、神经官能
症。 【位置】耳轮脚。 【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
痒症、小儿遗尿症、咯血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1
5、肩 【曾用名】阑尾2。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四等分
即肩。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
痛。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2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3
6、锁骨 【曾用名】肾炎点、阑尾3。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五等分
Slide 15
7、结节 【曾用名】肝阳1、2,枕小神经
。 【位置】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6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7
8、轮1~轮4(共四穴) 【位置】在耳轮上,自耳轮结节
Slide 20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1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2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3
1、指 【曾用名】阑尾1。 【位置】将耳舟分为五等分,自
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三等 分,共六个点,由上而下依次 为轮1、轮2、轮3、轮4。 【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 染、发热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8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9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0
3、踝 【位置】跟、膝两穴之间。 【主治】踝关节扭伤。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1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2
4、膝 【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 【主治】膝关节肿痛。
即锁骨。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4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5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6
1、跟 【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前上方,
近三角窝上部。 【主治】足跟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