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际收支
第六章国际收支

第六章国际收支其他商品、劳务和收益官方私人2.不偿还的转移私人移民的转移工人汇款其他官方官方间其他(居民官方)其他(外国官方)Ⅱ、资本项目1.资本(不包括储备)直接投资本国在外国外国在本国证券投资政府债券其他债券股票其他资本长期资本短期资本2.储备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其他债权基金组织的贷款使用从表8。
3 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项目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经常项止和资本项目,而储备项目并在资本项目中。
3.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我国从1981 年开始殷实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四个项目,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储备项目生错误与遗漏项目。
表8。
4是我国1991 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表8。
4 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单位:百万美元项目1991 年、经常项目132721.贸易8743出口FOB 58919官方结算差额A+B+C+D+E对外国官方负债净额F美国储备资产净增(-)减(+ )GA+B+C+D+E=F+G(2)1976年7 月以后的表式由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1976年7月以后,美国调整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格式,改名为“美国国际交易总表” (U.S.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Summary ),除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之外,不再公布前表的基本差额、净清偿差额、官方结算差额,还取消了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两个项目,但突出列示了官方资产的增减,增加了备查栏,目的在于更好地掌握官方资产的变动情况,见表8.6。
表8. 6 美国国际交易总表单位百万美元198719881989经常项目差额—162135 —128862 —110035商品贸易差额—159500 —12698 —114864商品输出250266320337360465商品输入—409766 —447323—475329军事交易净额—3530 —5452—6319投资收益净额53261610913其他劳务交易净额99641697126783汇款,年金和其他单方转移—4299 —4261—3578美国政府援助(不包括军援)—10276 —10744—10936美国政府资产(不包括储备资产)增减99729691135美国官方储备资产增减9149—3912—25293黄金000特别提款权—509127—53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增装头寸20701025475外汇7588—5064—25293美国私人在国处资产增减——83232 —73092102953外国官方在美国资产增减45210395158823外国私人在美国资产增减173260181926205829特别提款权分配额000错误与遗漏6970—8404 22443备查官方资产增减美国官方储备资产增减9149—3912 —25293外国官方在美国资产增减4771340225 8491石油输出国组织官方在美国资产增减—9956 —2996 10713资料来源:(美国)联帮储备公报,1991年4月号,A54。
第6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四、弹性分析理论的评析
2. 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现受到“J曲线效
应”(J Curve Effect)的制约。所谓的J曲线效应 是麦吉(Magee·S)在1973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国 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的 过程或变动的轨迹。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存在 着时滞效应(Time Lag),一般地长期弹性(两年以上 )比短期弹性(0—6个月)要大出近一倍,短期弹性之 和达不到1,而长期弹性之和经常大于1。
二、货币分析理论的评析
1. 渊源: 可以追溯到大卫·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
制”,是休谟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发展。它与休谟 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休谟的分析强调货币流动、相 对价格与国际收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货币分析理 论则更多地强调货币供求对国际收支的直接影响。 2. 特点: 这一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是基本的货币现象,它并不 强调贬值的作用,认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中有暂时 的有利影响。
一、货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 象,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本质上是货币供求的不平衡: 一国对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其结果就会导致该国国 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货币的需求小于货币的供给,结 果就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 处于平衡状态,就会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分析理论 认为,一国对货币的需求属于存量需求,国际收支的 不平衡意味着货币供求双方存量的失衡,但经济本身 具有最终自动纠正这种不均衡的作用,而传统的调节 手段,只有当它们消除了货币供求存量不均衡时才能 成功。
一、货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国的货币供给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国内 银行体系创造的信用;第二个来源是国际收支中由 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所形成的国外资金的 流入。 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得到满足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

[例7] 本国政府从它在美国某银行的账户中提取38 万美元,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10000盎司, 在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贷(+) 38万美元 借(-) 38万美元
在国外银行的存款 黄金储备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经常账户;
(Current Account)
资本和金融资产;
平 衡 项 目
(Capital Account and Financial Account) 储备资产; (Reserve Assets) 净误差与遗漏; (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1、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
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的记 录。 对外经常发生,在国际收支总额中占重要份 额。 (1)货物Goods 通过一国海关的进出口货物。 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 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 调整,大多采用离岸价格计价。
(1)外汇缓冲政策 所谓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对付国 际收支不平衡,把黄金外汇储备作为缓冲体 (Buffer),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 汇,来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形成的外汇供 求缺口,从而使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仅 限于外汇储备的增减,而不导致汇率的急剧 变动和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
(二)财政货币政策 1. 财政政策(Financial Policy)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使用紧缩的财 政政策,顺差时实施扩张的财政政 策。通过影响总需求从而间接的调 节国际收支。 2.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亦称金融政策。主要有贴现政策和 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政策。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顺差、逆差和均衡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收支

第三阶段:国际收支指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 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要理解此概念,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不是存量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的内容是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 1、商品、劳务与商品、劳务的交换 2、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的交换 3、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交换 4、商品、劳务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5、金融资产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内容有: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净差错与遗漏等等。 1、经常项目 包括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四个二级项目。 (1)货物——有形贸易收支 该账户记录商品的进出口。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
方。 商品进出口额均按FOB.计算。 除包括一般商品的进出口外,还包括: ☆用于加工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来件装配。 ☆交通工具修理费。 ☆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采购的货物。如燃料。 ☆非货币性黄金。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反之。
2、货币政策
是指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 (1)贴现政策 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可调高再贴现率来调节 国际收支。 再贴现率 利率 外资流入 ,本国资金流出 逆差 再贴现率 利率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社 会总需求 物价 出口 ,进口 逆差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通常会带来本币汇率下降,若本币急剧 下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售外币和买 进本币。
贸易收支逆差会导致国内失业增加。 资本流出大于资本流入,国内资金紧 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第六章 国际收支统计.

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线上项目包括经常项目和 资本项目;线下项目就是储备资产增减额。
线上项目交易贷方大于借方时,即为净 贷(顺差),此时线下项目也即储备项目为 净借(储备资产增加),净贷和净借金额相 等。反之,线上项目表现为净借(逆差)时, 线下项目就为净贷(储备资产减少)。
8.我国向柬埔寨等国提供100万美元的工业 品援助;
9.海外华侨汇回300万美元,增加了国家外 汇储备;
10.我国在日本发行10年期的债券,价值 1000万美元,该款存在日本东京银行;
11.港澳台地区在上海直接投资价值10000 万美元设备;
12.我国从IMF借入短期资金1500万美元, 以增加外汇储备;
融账 户 金 长期证券投资
(不 含储
融 账
其他长期投资
备资 户 短期证券投资
产) 其他短期投资
储备资产
借方 ①
392 107 40 39
4 25 3 6 3 6 45
贷 方 差 额 线上差额
②
③=②—①
④=③逐 行累计
462
70
70
有形贸易差额
78
-29
41
有形和无形贸易差额
69
29
10
-29
41
经常差额
表5.1 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差 借 贷 项目 额 方方
差 借贷 额 方方
一、经常项目
(一)对外贸易 1.货物 2.服务 (二)收益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益 (三)经常转移 1.各级部门 2.其他部门
(二)金融项目 (二)短期资本往来
三、储备资产增减额
CH国际收支课件

❖ Y=E+(X-M) (总支出等于吸收与净出口之和) ❖ CA= X-M=Y-E (不考虑收入和经常转移) ❖ CA= If= S- Id=Y-E CH国际收支
CA= If= S- Id=Y-E
❖ 根据这些等式,如果一国经常项目顺差,则 意味着该国对外投资净额是正的(即该国是 其他国家的净贷款供给国或投资国);该国 的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该国的产出(收入) 高于其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即吸收)。相 反,若一国经常项目存在逆差,则意味着该 国是净对外借款国、该国国内储蓄少于投资、 支出超过产出(或收入)。
❖ 经常项目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 国际收支总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CH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和统计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国际投资头寸表
CH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 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 记录。
⑵ 转移: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未得到任 何补偿。
CH国际收支
⑶ 移居: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 ⑷ 其他根据推定而存在的交易:如外国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
资。
❖ 它所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⑴ 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在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 内永久或长期居住并受其法律管辖和保护的自然人和法人, 具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非盈利团体。 ⑵ 非居民则指短期(不超过一年)居住于经济体境内和居 住于境外的自然人和法人。但各国使领馆的外交人员,不论 在其它国家境内居住多久,一律视为居住国的非居民。
CH国际收支
三、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经济学国际收支

对外贸易可以扩大市场需求,促进企业 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国际竞
争力。
对外贸易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国家 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外资流入与经济发展
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国内资本不足,增加国内投资, 促进经济增长。
外资流入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 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03
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还受到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 影响。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都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经济增长和生产率
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和生产成本的变 动等方面。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国民收 入和消费水平,从而增加进口需求。 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商 品价格,从而增加出口竞争力。这些 因素都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02
国际收支的影响因素
汇率变动
01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当本币贬值 时,出口商品价格相对降低,进口商 品价格相对提高,从而增加出口额、 减少进口额,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同 时,本币贬值也会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增加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从而改 善国际收支。
02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时滞 效应。当汇率变动时,出口商需要一 段时间来调整生产、定价和销售策略 ,因此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需 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显现。
03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还受到其 他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贸易壁垒、国 际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等。这些因 素可能会削弱或增强汇率变动对国际 收支的影响。
贸易政策
01
贸易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关税和贸易壁垒等方面。提高关税和设 置贸易壁垒会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减少进口额。同时,保护国内产业和市 场也会增加出口商的竞争力,从而增加出口额。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一)周期性失衡 (二)结构性失衡 (三)货币性失衡 (四)收入性失衡 (五)投机性失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
(一)货币-价格机制
当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意味着对外支 付大于收入,货币外流,在其他条件既定下,物价下 降,贸易差额由此改善 价格一铸币自动调节机制的过程可描述如下:
三、货币论
假定:(1)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 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2) 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 实物产量;(3)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 货币论的基本观点: (1)国际收支本质上是货币现象; (2)任何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反映了实际货币余 额与理想货币余额的不一致; (3)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就是把实际货币余额都 调整到理想水平的过程。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论
假定:(1)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 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2)交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 全弹性;(3)充分就业和收入水平不变,因而进出口 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和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 数;(4)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弹性, 包括: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等等。假 定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 弹性。若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 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若进口需求弹性与 出口需求弹性的总和大于1,即满足所谓的马歇尔—— 勒纳条件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第二十章
国际收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 益增多,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商品要互 相流通,因而彼此间必然要产生货币支付问题。此外, 非经济性的国际交往,如文化、体育、军事、政治的 国际交往,也会产生支付的问题。而国际收支就是反 映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间的经济交易的 系统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初次收入。初次收入反映的是机构单位因其对生产过程所作 的贡献或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金融资产和出租自然资源而获得的回 报。其分为两类交易:
第一,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收入。雇员报酬是向生产过程投入劳务的收入。 对产品和生产的税收和补贴也是有关生产的收入。
第二,与金融资产和其他非生产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收入。财产收入是提供 金融资产和出租自然资源所获得的回报。投资收益是提供金融资产 所得的回报,包括股息和准公司收益提取、再投资收益和利息。
第六章 国际收支
LOGO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课后实训: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创新高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1、教学目的:明确国际收支的涵义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及各 项目之间的关系,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内容及编制原理 3.教学要求及课后练习:
(4)二次收入。二次收入表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常转移。该账户记录 商品、服务或金融此也被称为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该项下主要包括: ①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如战争赔款、经济和军事援助、捐赠、国 际组织的会费等;②私人的无偿转移,如侨汇、继承、赡养费、资 助性汇款、退休金等。初次收入影响国民收入;二次收入与初次收 入共同影响可支配总收入。
国际金融
(2)金融账户。该账户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投资与借贷 的变化。金融账户按投资功能和类型分为如下五类:
其一,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其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非居 民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拥有有效的发言权。它可以采取在国外直 接建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如 10%)以上股票的形式,利润再投资也是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
思考与练习 一、 熟记性概念:1,2 三.简单回答:1,2,3 五.分析计算题:1,2
国际金融
[提出问题]
商品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 这些联系是如何反映在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如何编制国际收支 平衡表?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均衡是什么关系?
6.1.1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 外经济交往活动和交往的结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和说明是“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 统的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实体的各 项经济交易。”这里所说的 “经济实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当 今世界上有些地区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也是单独与其他国家进行 经济交往。如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就是这样的经济实体。
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的内涵十分丰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第一,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经济实体与世界 其他经济实体的各项经济交易的总和或系统记录。 第二,国际收支所记载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是在居民 (residents)与非居民之间进行。这里之所以说大部分,是由于 国际收支统计中也包括了一些居民部门之间可转让的金融的交换,以 及程度更低的非居民之间可转让的国际金融负债的交换。 第三,国际收支所记录的是各项经济交易。根据经济价值转移的方向 和内容可分为五类:①商品和劳务的买卖;②物物交换;③金融资产 与金融资产的交换;④无偿的、单方面的商品和劳务的转移;⑤无偿 的、单方面的金融资产的转移。 第四,国际收支的概念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
国际金融
6.1.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8年12月公布了最新版的 《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将整个国际收支划分为三大账户: 反映商品、服务进出口以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流动的经常账 户;反映资产所有权流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账户。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CA)是指实质资源的流动,包括进出 口的货物、输入输出的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它包 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项目。 (1)货物。该账户记录货物的进口和出口。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 工的货物、货物的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采购的货物、非货 币性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货物的进出口均按离岸价计 价。 (2)服务。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保险、电子计算 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其四,其他投资。是指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储备资产所未包括的 金融交易,包括贷款、预付款、金融租赁项下的货物、货币和存 款。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2.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FA)是指资本
项目下的资本转移、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经济体对外 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项目。 (1)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资本转移(Capital Transfers),是指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及 债权债务的减免等导致交易一方或双方资产存量发生变化的转移 项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 等。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Transaction of Non—product, Non—financial Assets),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 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交易。应该 注意的是,经常账户的服务项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运用所引起的 收支,资本账户下的资本转移记录的是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买卖所 引起的收支。
其二,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 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股本证券包括股票、参股和其他类似文件 (如美国的存股证)。债务证券可以分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 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 让的大额存单等)。
其三,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权和远期型合约等产品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