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重点题型训练 题型八 综合计算题二
2020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综合计算》高频考点重点精练(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综合计算》高频考点重点精炼1.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g。
答案Cu2(OH)2CO3 2CuO+H2O+CO2↑ 6解析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设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a,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为x,则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也是a,故3∶4,得x=18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24 g-18 g=6 g。
2.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因长期放置而被氧化的铝粉。
取6.0克铝粉样品,将100克硫酸溶液逐滴加入其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测得产生氢气0.1克。
请计算:(1)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2)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解:设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为x2Al+3H2SO4=======================Al2(SO4)3+3H2↑ (1分)54 6x 0.1 g x=0.9 g (1分)答: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为0.9 g。
(2)24.5% (2分)解析 (1)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铝和氢气的质量关系,列出关系式,计算出铝的质量。
(2)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根据样品的质量和铝的质量求出氧化铝的质量,再根据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氧化铝消耗硫酸的质量;最后根据题图找出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进而求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 g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 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2020中考化学复习《化学的综合计算》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的综合计算》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里,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前后固体物质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5:79,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8g B.16g C.32g D.4g2.由Na2CO3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64%。
则下列各项中:①钠元素的质量分数②钙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CaCO3的质量分数⑤Na2CO3的质量分数⑥Na2CO3和CaCO3的质量分数比。
其中能确定的是( )A.都不能确定B.只有③能确定C.只有④⑤⑥能确定 D.都能确定3.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6.4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4.8g B.3.2g C.2.56g D.1.6g4.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取该混合物20g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蒸干所得溶液,可得无水固体的质量为A.12g B.14.8g C.22.2g D.33.3g5.将m1g碳与m2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至常温,若此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则m1:m2不可能是A.1:1 B.1:2 C.3:4 D.3:86.氧化亚铜(Cu2O)是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杀菌剂、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染色剂等。
现将 Cu2O 和 Cu 的固体混合物 6.8g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4.8g固体。
(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
则原混合物中的Cu2O 和Cu 质量比为A.9∶8 B.17∶12 C.1∶1 D.9∶47.经测定,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其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2X% B.1.5X% C.1-X% D.1-3X%8.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40% B.60% C.30% D.50%9.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 、N 、Q 、R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待测物质N 的质量为22g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反应中M 、N 、Q 、R 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0.向CuSO 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2溶液与一定量的HCl 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化学综合计算》专项测试试题

《化学综合计算》专项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淆气体40g,此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淆气体经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足反响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度的石灰水中,能获得白色积淀的质量为()A. 30g B. 50g C. 100g D. 150g2.含CaCO3与CaO的混淆物,测得此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取该混淆物20g 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充足反响,蒸干所得溶液,可得无水固体的质量为A. 12g B. 14.8g C . 22.2g D. 33.3g3.高温加热 10g 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节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此时反响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A. 4.4 克 B . 2 克 C. 2.4 克 D . 4 克4.实验室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淆物32g,使之与 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巧完整反响,将反响后的溶液蒸干获得70.5g 固体.则原混淆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65%B. 42.8% C . 62% D . 45.2%5.有一含 CaCO与 CaO的混淆物,取该混淆物16g,进行充足高温煅烧后,将节余固体3..投入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巧完整反响,则原混淆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 B .40% C .50%D.60%6. Fe O 、 CuO的固体混淆粉末 a g,高温下用足量氢气复原,获得金属混淆物 2.40 g,23将生成的水用足量的浓硫酸汲取后,浓硫酸增重0.9 克,则 a 的值为A. 3.20B. 3.30 C. 4.00D. 4.207.取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11.6g ,通入足量CO并充足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足反响后,得积淀20.0g 。
该固体的构成不行能是Fe2O3A. Fe2O3 B . Fe3O4C.Fe和Fe2O3 D .FeO和8.实验室测定某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取13.5g含杂质的铝土矿(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响) 加入到200g 稀盐酸中,恰巧完整反响,过滤得滤液210.2g ,则该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75.6 %B.40%C.50%D.60%9.某镁铝合金的样品7.2 g ,研成粉末后与200 g 稀盐酸恰巧完整反响,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A. 18.25% B . 14.6% C . 12% D . 3.6 %10.向 100 g 稀盐酸中加入10 g NaHCO3和 CaCO3的固体混淆物,充足反响后,反响物均恰巧反响完整,生成 a g 气体。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专项综合练习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 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___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答案】(1)88.3%;(2)a (或 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106 100x 10g10610010x g= x =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100%88.3%12.0g g⨯≈,当求算氯化钙溶液中质量分数时,由于50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4g ,125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10g 都是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a 点或者b 点数据计算。
答:(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图中曲线上示出的点a 或者b 所对应的数据。
2.将Na 2CO 3和NaCl 固体混合物32.9g 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 ,加入326.9g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CO 2的溶解忽略不计).【答案】1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先求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Cl,但NaCl来自两部分,一是反应生成的,二是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生成的NaCl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求解,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可通过混合物32.9g减去Na2CO3的质量【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中考化学精炼本 第二部分 题型突破练八 分析与计算题

(1)所取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8(2分)g 。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CuO+H2SO4===CuSO4+H2O)
解:(2)设反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 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x
18600=8xg
x=16 g(2 分)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
16 g g+192
g×100%=8%(2 分)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8%。
13.(2021·邵阳)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末均匀混合,放入试管中高温加 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粉末质量为 16.8 克,把该粉末全部倒入烧杯 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经过滤、洗 涤、干燥,所得红色不溶物的质量为 12.8 克。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Na2CO3+CaCl2===CaCO3↓+2NaCl
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3.4 g 82.8 g+160 g-8.8 g×100%=10%。(2 分)
答: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
12.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含铜粉的氧化铜粉末,放入烧杯中,加 入 192 g 稀硫酸,搅拌,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损耗忽略不计),烧杯中 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解:(2)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 x。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60 g+6 g-63.8 g=2.2 g(1 分)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2.2 g 14046=2.x2 g x=5.3 g(2 分) 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56.3gg×100%≈88.3%(1 分) 答: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88.3%。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专项综合练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现有Fe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东东同学为了分析混合物中Fe和Fe2O3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意:100g是Fe与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实验数据:第①组,完全吸收气体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了66g;第②组,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W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根据第①组数据,CO与Fe2O3,反应产生CO2 g。
(2)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多少?(3)第②组数据W是 g。
【答案】(1)66(2)80 (3)7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知,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则溶液增加质量即为二氧化碳质量。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3 CO +Fe2O3高温2 Fe + 3 CO2160 132X 66g160/132=X/66gX=80g答:略(3)根据题意知,减少固体质量即为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
可列关系式为:Fe2O3------ 3O160 4880g 100g-W 160/48=80g/(100g-W) W=76g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
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催化作用(2)8.5% (3)35.3【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再根据氧气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求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而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2)解:生成O2的质量是20g+0.5g-19.7g=0.8g;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 32X 0.8g68:32=x:0.8g解得x=1.7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g/20g×100%=8.5%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5%。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化学综合计算》专项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化学综合计算》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2.将Cu、CuO、Cu(OH)2的混合物12g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含硫元素的3.2%的溶液50g和滤渣4g,则原混合物中Cu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70% B.60% C.40% D.33%3.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气体,试计算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A.10gB.0.1gC.15gD.20g4.有一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 B.40% C.50% D.60%5.将一定量的苯(化学式为C6H6,相对分子质量为78)在有限量的空气中快速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黑烟,得到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19g,没有其他生成物。
4种生成物中水为5.4g,固态的碳为3.6g。
则上述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A.2.8g B.5.6g C.11.2g D.1.4g6.实验室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32g,使之与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0.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5% B.42.8% C.62% D.45.2%7.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CaO和Ca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一定温度下,得到228g不饱和溶液。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4.6% B.7.3% C.18.25% D.10.0%8.向50g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42.1% B.43.5% C.56.9% D.58.2%9.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H2,则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为A.1∶2∶3 B.3∶2∶1C.6∶3∶2 D.4∶2∶110.实验室测定某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取13.5g含杂质的铝土矿(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10.2g,则该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5.6% B.40% C.50% D.60%11.经测定,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其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2X% B.1.5X% C.1-X% D.1-3X%12.现有18.6gNaOH、Na2CO3固体,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溶液质量114.2g,则原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A.3.3g B.4.6g C.9.2g D.13.8g13.某样品含有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
2020-2021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曾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 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_____。
(3)第四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1) 2.64 (2)80% (3) 44.48【解析】(1)由烧杯④中可知,药品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则烧杯③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88g×3=2.64g,即X=2.64;(2)解:设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3.52g100443.52x gx=8g,此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g10g×100%=80%答:此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g+40g-3.52g=44.48g。
2.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BaCl2NaCl (2)10.6%【解析】试题分析:(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2)根据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利用氯化钡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复习重点题型训练题型八综合计算题(二)【类型3】图标类1、某种铁合金中含有不溶于酸的杂质。
取该合金样品粉来11.4克,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共200克。
反应过程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50 50 50 50 /g加入稀硫酸的质量8.63 a 0.2 /g剩余固体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___(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2、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6.2g,向其中加入219.6g水,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
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40 40 40 40 40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1.45 5.85.8 2.9 m 产生沉淀质量/g 试分析计算。
___。
(1) m的值为(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0.1%)(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50g装入烧杯中,每次滴加50g稀盐酸充分反应。
测得部分数据及图像如下:5 4 3 2 1 次数.50 50 50 50 5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50 197.8 245.6 295.6 100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_____。
)a的数值为(1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而呈黄色,FeCl4、工业盐酸中通常含少量3溶液的质量加入NaOH 100 75 5025 的含量进行HCl小亮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g,滴加溶质质50g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m10075 125 /g所得溶液的质量溶液,反应过程中,NaOH的20%量分数为对溶液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当加入的NaOH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行了测定,部分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1)___ 。
)(HCl(2)求该工业盐酸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m=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5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用钙片。
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现将100g。
请根(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2 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牌钙片XXCaCO有效成分:3 100g净含量:瓶/片100.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20 20 20 g加入盐酸的质量()3520 a 剩余固体的质量(g)(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a的数值为_____。
3(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6、小红称取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溶液进行该2化肥中(NH)SO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
424200100 150 50 溶液质量/g滴入Ba(OH)2 m4.66 6.99 2.33 生成沉淀质量/g已知:(NH)SO+Ba(OH)═BaSO↓+2NH↑+2HO 2442234(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___、___;(2)该化肥属于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3)计算所用B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2【类型4】实验计算综合7、在锥形瓶中加入8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
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0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所称得质量m。
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上称量,记录1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
2(1)m_____(填“>”“<”或“=”)m。
21(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用含m或m的代数式表示)。
21)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结果)。
3(.8、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Ⅰ: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
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实验分析】___。
NaOH 溶液的目的是(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不或?___(选填“同意”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 。
),请说明原因___同意”主题Ⅱ: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称取,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
请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33g其质量为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 0.1%)(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NaO4NaOH+O=↑.为了证明过氧化钠(+2H2Na+O =O、9已知:2Na+2CO2NaCO;OO222222222223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铁架台等已略去)__________ 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A方框中F)请将如图2(.(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E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b。
(5)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6)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
请设计实验,检验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7)某潜水艇上有10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为0.001kg,假如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O 与CO反应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NaO的质量是多少?2222210、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
(1)用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a曲线,引起对比a、b 。
,___有___粉末在氧不含其他元素)含镁48%的镁铝合金((2)将1g 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多少?计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___( )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11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
43、实验室依次编号为1、2、(1) ___号柜中取出。
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分别取样于试为鉴别两种溶液,,与Na(2)小刚发现盛放CO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32色。
CONa,,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___,则观察到溶液变为32.(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NaOH溶液”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判断该NaOH溶液中有NaC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32___。
小文同学对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
I.测定NaOH溶液中NaCO的质量分数32【实验操作】取40.0g 10%的NaOH溶液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处理】。
的质量理论上不少于溶质质量分数7.3%)___g①所取用盐酸( )。
(溶液中NaC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②如图中,反应前后天平示数相差1.1g,NaOH32NaOH溶液再利用Ⅱ。
变质的过滤,静置,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经计算所需的熟石灰粉末,充分搅拌、小文将剩余NaOH ___。
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
充分搅拌的主要目的是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倒入指定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4) ___。
沉淀,溶液中除一定存在的溶质外,可能存在的溶质是同学们再次实验,确认成分后,对废液回收利用,绿色排放。
【答案】1、解答:(1)由图表可知,每消耗50g稀硫酸固体减少11.4g?8.6g=2.8g,所以a=8.6?2.8=5.8;故答案为:5.8。
(2)设第一次,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Fe+HSO═FeSO+H↑224456 982.8g x5698? 2.8gx解得:x=4.9g;4.9g×=100%=9.8%;则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0g答:所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8%。
2、解答:根据前四次,每次对应的沉淀的质量为1.45g,所以第三次的m=1.45×4=4.3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硫酸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MgSO+2NaOH=NaSO+Mg(OH)↓2244120 142 58x y 5.8g12014258??g8.5yxx=12g y=14.2g12g×100%≈45.8%。
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26.2g14.2g?26.2g?12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g8?160g?5..262g?219.6g100%=7.1%故答案为:(1)4.35;(2)45.8%;(3)7.1%。
3、解答:(1)酸碱盐混合,优先发生中和反应,由反应的数据可知,前两次加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第三次加入50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50g)-197.8=2.2g,第四次加入50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7.8g+50g)-245.6g=2.2g,第五次加入50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5.6+50g)-295.6g=0,可得第四次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反应完了,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2.2g=4.4g;(2)设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aCO+2HCl=2NaCl+HO+CO↑223273 117 44x y 4.4g7311744??x=7.3g;y=11.7g xy4.4g7.3g?100%=7.3%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50g(3)设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OH+HCl=NaCl+HO 236.5 58.5z 7.3% ×100g36.558.5?z=11.7g 100g?7.3%z则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1.7g+11.7g=23.4g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7.323.4g答案:();()%;(); 1 4.4 23.4g23 7.34、解答: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