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大纲

合集下载

三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

三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

三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本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如下:一、施工技术方案1.剖析项目需求:针对项目的设计要求、工程规模、工期安排等进行详细剖析,确保准确理解项目需求。

2.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制定适合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期间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3.施工工艺设计:根据项目要求,制定适宜的施工工艺设计,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4.施工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方案,选取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保证工程质量。

5.施工机械设备选择: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6.施工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计划,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7.安全施工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计划,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8.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

二、施工程序1.提前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确定施工范围和条件。

组织项目人员,采购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

2.现场布置:根据施工设计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包括搭建临时工棚、安装工艺设备等。

3.基础施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基础的施工,如地平、地基处理、基础混凝土浇筑等。

4.主体结构施工: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钢结构安装、混凝土结构施工等。

5.安装工程施工:进行安装工程的施工,包括管道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等。

6.室内装饰施工:进行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包括墙面装饰、地面装饰、天花板装饰等。

7.安装调试:对安装工程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8.试运行和验收:对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试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竣工验收。

三、施工大纲根据上述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程序,制定本项目的施工大纲,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工程范围、工作任务、施工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安全措施、环境保护要求、施工进度安排等。

施工大纲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是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需要在项目启动之初进行制定,与进度计划同步执行。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

附件2: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及编制说明1 专项技术方案章节目录及编制说明单独编制的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并参照施组进行编制。

1.1 编制依据方案编制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报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调查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等综合实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编制说明:在编写时,注意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应全面且在有效期内,并应与招投标文件及设计要求的规范、标准对应,可将规范、标准全部列在正文中,也可将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做成表格,作为方案的附件。

编制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1.2 工程概况描述工程概况时,应从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简介、设计概况、计划工期、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主要工程数量、建设相关单位要求等几个方面编写。

编制说明:(1)设计概况应结合项目施工图总说明中的内容编写。

(2)合同工期应以总体工期分解后的分部分项工期为依据。

(3)主要技术标准应以设计文件(图纸)中总体设计技术标准为主,当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结合招、投标文件向建设单位书面确认。

(4)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水文状况(历年季节降雨量,地下水位,江河常水位、施工水位、最低水位及时间、最高水位及时间、历史最高水位,流速、冲刷深度等)、气候条件(冬、夏、雨期分布月份,极端气温及时间,季风情况,冻融深度,其他特殊气候如台风、潮汐等)、地形地貌、地质状况(针对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整体地质状况的实际描述,以设计地勘资料为基础,以施工详勘为主)等。

(5)施工条件主要描述与该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现场征拆情况、进出场道路情况、原材料运距、高压电、地下管线、跨河、跨路、用水、通讯等情况。

技术方案及工作大纲

技术方案及工作大纲

设计工作大纲一、工程概况、设计范围1、工程概况起步园区修缮改造工程设计,位于成都高新区高鹏大道5号,其中包括A/B大楼外立面及卫生间改造,建筑面积约1。

6万平方米。

2、根据建设项目的地形状况,建设单位的要求、规划、国土部门对红线的要求,本次工程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是:起步园区修缮改造工程设计。

3、招标要求计划工期:设计工期20个日历天.4、设计招标范围: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后续服务等.二、执行的规范、标准室内装修部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104—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1/5027-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2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室外装修部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建筑幕墙》 JG 3035—1996;《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9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预埋件设计规程》 YS11-79;《碳素结构钢》 GB700—88;《碳素钢焊条》 GB5118;《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523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T3880;《浮法玻璃》 GB11614—1999;《钢化玻璃》 GB/T9963—1998;《中空玻璃》 GB11944—89;《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16776-97;《绝热用岩棉、矿渣面及其制品》 GB11835—89;《不锈钢棒》 GB/T 1220;《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 4226;《不锈钢冷轧钢板》 GB/T 3280;《不锈钢热轧钢板》 GB/T 4237;《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 GB4239;三、设计目标、工作方案设计质量目标在本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并贯彻业主的意见,维护业主的利益,严把设计质量关;站在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借鉴国内外优秀建筑装修实例,结合当地地域特色,深度挖掘城市内涵,向甲方提供优质、经济、美观、创新性的设计作品,作为我们的设计目标。

技术方案大纲.doc

技术方案大纲.doc

XX系统技术方案第一章总述1.1 项目背景1.2 现状及需求分析1.2.1 系统现状及分析1.2.2 系统建设新需求1.3 建设目标1.3.1 总体目标1.3.2 具体目标1.4 建设原则1.5 建设范围1.6 设计依据第二章系统总体架构设计2.1 总体设计思路2.1.1 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2.1.2 满足业务提醒发展的需求2.1.3 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2.2 业务架构设计2.2.1 业务处理系统构建2.2.2 决策支持系统构建2.3 应用功能架构设计2.3.1 层面结果设计2.3.2 功能目标框架2.4 应用功能架构的主要优势2.5 应用功能架构解决的问题2.5.1 管理统一性与灵活性问题2.5.2 大容量、大并发量的处理性能问题2.5.3 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与保障措施第三章应用软件技术方案3.1 设计原则和方法3.1.1 系统设计原则3.1.2 构件化设计思想3.2 应用系统总体设计3.2.1 应用体系结构设计3.2.2 系统对象模型设计3.3 功能体系设计3.3.1 功能结构3.3.2 模块关系3.3.3 功能描述3.4 技术系统设计3.4.1 工作流技术体系3.4.2 数据仓库技术3.4.3 信息集成技术3.4.4 企业门户技术3.5 关键业务模型设计3.5.1 电价模型3.5.2 账务处理模型3.5.3 计量管理模型3.5.4 权限管理模型3.5.5 预测模型3.5.6 分析模型第四章信息集成技术方案4.1 信息集成需求4.2 信息集成平台架构4.3 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4.3.1 与客服系统的数据交换4.3.2 与负荷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4.3.3 与银行系统的数据交换4.3.4 与配电 GIS系统的数据交换4.3.5 与财务系统的数据交换4.3.6 与生产管理系统数据交换4.4 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集成4.4.1 业务处理流程4.4.2 业务查询流程4.4.3 客户通知流程4.4.4 计量故障处理流程4.5 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门户整合第五章系统软硬件配置方案5.1 系统设计规划要求5.1.1 概述5.1.2 系统设计原则5.1.3 系统总体部署5.1.4 系统处理能力要求5.1.5 系统存储容量要求5.2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5.2.1 主机系统设计5.2.2 存储系统设计5.2.3 备份系统设计5.2.4 测试与培训系统设计5.2.5 硬件平台建议配置清单5.3 系统软件平台设计5.3.1 操作系统设计5.3.2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5.3.3 中间件软件设计5.3.4 集成平台软件设计5.3.5 软件平台建议配置清单5.4 网络总体设计5.4.1 网络带宽要求5.4.2 核心网络设计5.4.4 接入网络设计5.4.5 无线接入设计第六章系统安全解决方案6.1 安全体系设计原则6.2 应用系统安全体系设计6.2.1 网络系统安全6.2.2 主机系统安全6.2.3 操作系统安全6.2.4 数据安全6.2.5 应用系统安全6.2.6 系统管理6.2.7 监控管理第七章项目管理与实施方案7.1 概述7.2 工程项目管理7.2.1 项目组织与管理7.2.2 工程质量控制7.2.3 风险管理7.2.4 进度控制7.2.5 沟通机制7.2.6 项目管理技术与工具7.3 项目实施方案7.3.2 系统测试方案7.3.3 系统集成工作安排7.3.4 现场实施工作安排7.4 项目进度安排7.4.1 总体进度安排7.4.2 一期进度安排7.4.3 二期进度安排7.5 人员安排第八章客户培训方案8.1 培训方式8.1.1 课堂培训8.1.2 现场培训8.1.3 技术转移8.2 培训层次8.2.1 培训层次8.2.2 培训建议8.3 培训课程8.4 培训计划第九章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9.1 服务介绍9.2 服务承诺9.3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体系9.3.1 服务机构9.3.2 服务响应9.3.3 服务内容9.3.4 服务方式9.3.5 服务流程9.3.6 质量保证第十章系统运行与维护方案10.1 概述10.2 本地化服务的内容与分类10.2.1 硬件系统维护10.2.2 平台软件维护10.2.3 应用软件维护10.3 系统维护时间实例说明10.4 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10.4.1 维护组织设计10.4.2 维护人员组成10.4.3 维护工作管理第十一章附录实施人员资历说明。

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大纲及技术方案

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大纲及技术方案

设计工作大纲及技术方案第一章. 设计工作大纲、设计思路1.设计工作大纲1.1工程概况南京市浦口新城迎江路等十六条路交通工程主要包含迎江路、珍珠南路、万寿路、兴农路、胜利路、同心路、光明路、下河街、康华路、河西路、V9、V11、V15、V18、H13、石佛路二期等十六条路交通工程的设计。

具体情况如下表:项目地理位置图1.2区域规划概况一、区位和范围浦口新城核心区位于江北副城浦口片区中部,浦口新城东南部滨江,与河西新城隔江相望,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和《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确定的江北副城和浦口区未来的城市中心所在地,将发展成南京都市区的城市副中心。

浦口新城核心区用地范围南至滨江岸线,东至津浦铁路,北至浦珠路,西至城南河;总面积约27.5km2。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浦口新城核心区用地大部分南面长江,为沿江圩区,地势平坦,河流水塘密布。

(2)地质状况浦口新城核心区大部分属于长江漫滩地貌单元,其中沿长江部分场地为四类建筑场地,其余大部分场地均为三类建筑场地。

(3)水文情况浦口新城核心区河流水网密布,分布有大量的水田和水塘,水质总体状况较好。

除长江外,核心区内主要河道有城南河、七里河、丰字河、中心河和定向河等,其中七里河和城南河为通江外河。

三、土地利用现状浦口新城核心区总面积2752.06公顷,以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主要为水域、农用地及少量村镇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63.07%。

浦口新城核心区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原浦口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用地、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佛寺农场内市公安学校、警官培训中心等公共设施用地、胜利圩水产养殖场内金象集团等工业用地以及明发城市广场及顶山街道安置房等。

浦口新城核心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定向河以东的浦口老镇地区。

沿浦珠路有明发城市广场等楼盘,丰字河路以南、珍珠南路以东有顶山安置房等。

三类、四类居住用地主要为零星分布的居民点用地。

标书技术大纲模板

标书技术大纲模板

标书技术大纲模板一、引言在本标书技术大纲中,将详细描述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解决方案以及项目实施计划等内容。

我们的目标是为招标方提供一份全面、清晰、专业的技术方案,以展示我们公司在该项目中的能力和经验。

二、公司简介1. 公司背景: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规模、行业地位等信息。

2. 公司经验:列举公司在类似项目中的成功案例,以及相关的技术能力和优势。

三、项目背景1. 项目描述:概述本次招标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2. 项目范围:详细说明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涉及的技术要求。

四、技术实力1. 人员组成:介绍项目团队的人员结构、专业背景和经验,确保招标方了解我们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技术人员。

2. 技术能力:详细描述我们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实力,包括专有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在类似项目中的成功经验等。

五、解决方案1. 总体方案:根据项目要求,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架构、实施步骤和关键技术点等。

2. 技术细节:对每个关键技术点进行详细说明和论证,以确保我们的解决方案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创新亮点:强调我们方案中的创新亮点,以突出我们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六、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阶段划分: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详细描述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交付物。

2. 时间安排:提供一个项目实施的时间计划表,包括关键里程碑和交付时间点。

3. 资源需求:说明项目实施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人员、设备等,并提供相应的配备计划。

七、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我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认证情况。

2. 质量控制措施:详细描述我们在项目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查、测试和验证等方法。

八、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列举可能存在的项目风险,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2. 风险应对策略: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九、总结本标书技术大纲涵盖了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解决方案以及项目实施计划等关键内容。

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案将能够满足招标方的需求,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做出贡献。

《模板技术方案大纲》word版

《模板技术方案大纲》word版

八、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主要依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和规程,具体见表1。

表1 模板编制的主要依据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表见表2表2 设计概况表实用文档2、施工安排2.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实用文档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见表3表3 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3.0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3.1管理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见图13.2劳务分包队人员组织及职责分工:分图23.3工人分工及数量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流水段划分进行劳动力安排,主要劳动力分工及数量:见表4表4 劳动力准备一览表4、施工准备实用文档4.1技术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甲方、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

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4.2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工具准备详见表5表5 机具及工具准备一览表实用文档4.3材料准备顶板、梁、部分墙体、主柱模板材料选用覆膜多层板,模板周转次数为X次,,支撑采用钢管架,脱模剂选用X型脱膜剂。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流水段划分实用文档表6 流水段名称与相应的轴线对应关系5.2模板及支撑配置数量地下负1层~地下负X层顶板面积约为XXm2,首层~X层模板面积约为Xm2。

综合考虑多层板周转次数X次,水平结构为保证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需配地下X层顶板的模板。

柱子模板考虑X层更新一次面板。

施工中,模板及脚手架施工所用材料计划见表7、表8。

实用文档表7 模板施工材料计划表实用文档表8 外脚手架施工材料计划表5.3隔离剂选用5.4模板设计5.4.1±0.00以下模板设计5.4.2垫层模板。

5.4.3 底板模板。

5.4.4墙模板。

5.4.5 直段墙模板5.4.6圆弧墙模板5.4.7柱模板5.4.8梁模板5.4.9直梁模板。

三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

三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

三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施工技术方案是指施工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施工目标,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等的综合安排。

施工程序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经过的步骤和顺序,以及相应的工序和时间安排。

施工大纲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包括工程范围、任务划分、施工进度、质量要求等。

施工技术方案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要求,通过分析、研究和论证得出的一套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的方案。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工程范围和任务划分:明确工程的范围、工程任务和工程部位,确定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的目标和要求。

2.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包括各个施工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工艺要求。

3.施工材料和设备:确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制定相应的采购、使用和保养措施。

4.施工技术措施: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和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5.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确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各个工序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要求。

施工程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所经过的步骤和顺序,以及相应工序和时间安排。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施工准备阶段: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勘测、布局和蓄水等准备工作。

2.地基处理阶段: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加固、填筑和挖掘等工作。

3.结构施工阶段:按照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各个结构部位的施工,包括基础、墙体、屋面和地板等的施工。

4.安装调试阶段: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装饰收尾阶段:进行装饰装修工作,包括墙面、地面、门窗、灯具等的安装和装修。

施工大纲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的文件,包括工程范围、任务划分、施工进度、质量要求等。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工程范围和任务划分:明确工程的范围、工程任务和工程部位。

2.施工进度计划:以工期为基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方法,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系统技术方案第一章总述1.1项目背景
1.2现状及需求分析
1.2.1系统现状及分析
1.2.2系统建设新需求
1.3建设目标
1.3.1总体目标
1.3.2具体目标
1.4建设原则
1.5建设范围
1.6设计依据第二章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总体设计思路
2.1.1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2.1.2满足业务提醒发展的需求
2.1.3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
2.2业务架构设计
2.2.1业务处理系统构建
2.2.2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2.3应用功能架构设计
2.3.1层面结果设计
2.3.2功能目标框架
2.4应用功能架构的主要优势
2.5应用功能架构解决的问题
2.5.1管理统一性与灵活性问题
2.5.2大容量、大并发量的处理性能问题
2.5.3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与保障措施第三章应用软件技术方案
3.1设计原则和方法
3.1.1系统设计原则
3.1.2构件化设计思想
3.2应用系统总体设计
3.2.1应用体系结构设计
3.2.2系统对象模型设计
3.3功能体系设计
3.3.1功能结构
3.3.2模块关系
3.3.3功能描述
3.4技术系统设计
3.4.1工作流技术体系
3.4.2数据仓库技术
3.4.3信息集成技术
3.4.4企业门户技术
3.5关键业务模型设计
3.5.1电价模型
3.5.2账务处理模型
3.5.3计量管理模型
3.5.4权限管理模型
3.5.5预测模型
3.5.6分析模型第四章信息集成技术方案
4.1信息集成需求
4.2信息集成平台架构
4.3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
4.3.1与客服系统的数据交换
4.3.2与负荷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
4.3.3与银行系统的数据交换
4.3.4与配电GIS系统的数据交换
4.3.5与财务系统的数据交换
4.3.6与生产管理系统数据交换
4.4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集成
4.4.1业务处理流程
4.4.2业务查询流程
4.4.3客户通知流程
4.4.4计量故障处理流程
4.5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门户整合第五章系统软硬件配置方案
5.1系统设计规划要求
5.1.1概述
5.1.2系统设计原则
5.1.3系统总体部署
5.1.4系统处理能力要求
5.1.5系统存储容量要求
5.2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5.2.1主机系统设计
5.2.2存储系统设计
5.2.3备份系统设计
5.2.4测试与培训系统设计5.2.5硬件平台建议配置清单5.3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5.3.1操作系统设计
5.3.2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5.3.3中间件软件设计
5.3.4集成平台软件设计
5.3.5软件平台建议配置清单5.4网络总体设计
5.4.1网络带宽要求
5.4.2核心网络设计
5.4.4接入网络设计
5.4.5无线接入设计第六章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6.1安全体系设计原则
6.2应用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6.2.1网络系统安全
6.2.2主机系统安全
6.2.3操作系统安全
6.2.4数据安全
6.2.5应用系统安全
6.2.6系统管理
6.2.7监控管理第七章项目管理与实施方案
7.1概述
7.2工程项目管理
7.2.1项目组织与管理
7.2.2工程质量控制
7.2.3风险管理
7.2.4进度控制
7.2.5沟通机制
7.2.6项目管理技术与工具
7.3项目实施方案
7.3.2系统测试方案
7.3.3系统集成工作安排
7.3.4现场实施工作安排
7.4项目进度安排
7.4.1总体进度安排
7.4.2一期进度安排
7.4.3二期进度安排
7.5人员安排第八章客户培训方案
8.1培训方式
8.1.1课堂培训
8.1.2现场培训
8.1.3技术转移
8.2培训层次
8.2.1培训层次
8.2.2培训建议
8.3培训课程
8.4培训计划第九章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9.1服务介绍
9.2服务承诺
9.3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体系
9.3.1服务机构
9.3.2服务响应
9.3.3服务内容
9.3.4服务方式
9.3.5服务流程
9.3.6质量保证第十章系统运行与维护方案
10.1概述
10.2本地化服务的内容与分类
10.2.1硬件系统维护
10.2.2平台软件维护
10.2.3应用软件维护
10.3系统维护时间实例说明
10.4系统维护的组织与管理
10.4.1维护组织设计
10.4.2维护人员组成
10.4.3维护工作管理第十一章附录实施人员资历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