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卷·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a卷)

合集下载

安徽第一卷2023-2024九年级数学

安徽第一卷2023-2024九年级数学

安徽第一卷2023-2024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题目总体评价安徽第一卷2023-2024九年级数学试卷在难度和题型设计上较为合理,整体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九年级数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题技巧。

试卷在题目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科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深入思考。

二、具体题目分析1.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设计了包括有理数、方程与不等式、平面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等在内的各种类型题目,其中既有计算题,也有推理题,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设计了一些结合生活实际的题目,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填空题部分填空题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利用综合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计算题部分计算题部分紧密通联教材内容,涉及到了面积、体积、方程与方程组、几何旋转等多个知识点,难度适中,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4. 解答题部分解答题部分涉及海伦公式、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较为深入的数学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 部分选择题难度较大部分选择题的难度偏高,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挫折和压力,建议在难度上进行适当调整,照顾学生的学习情绪。

2. 部分解答题题目设置不够清晰部分解答题的题目设置不够清晰,可能存在歧义,建议在出题时尽量做到题目清晰明了,避免引起理解上的困惑。

3. 缺少实际应用题试卷中缺少一些真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建议在题目设计时增加一些真实场景下的数学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总结总体而言,安徽第一卷2023-2024九年级数学试卷在题目难度、题型分布和知识点考查上做到了相对均衡,并且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答案

合肥一中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1-5. BCBCA 6-10. BACCA11-15. CABCB 16-20. BCBAA第二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21-25. DCDDA 26-30. BACDC 31-35. BBCAB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12.5分)36-40. GBEFD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41-45. CABAD 46-50. CBDAB 51-55. CBACD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15分)56. was staged 57. tickets 58. When 59. paid 60. a61. traditional 62. to explore 63. has built 64. who 65. with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满分15分)略第二节(满分25分)略部分答案详解:A篇【导语】语篇类型:应用文主题语境:人与社会文章呈现了四部电影的网络评语。

21.D. 细节理解题。

根据题干“ a natural disaster”定位到All That Breathes一节中第一句“Thecarefully-made documentary All That Breathes is set in the climate catastrophe of the failing river and crowded neighborhoods of New Delhi.” 可得答案为D。

22.C. 细节理解题。

根据题干定位到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和Abbott Elementary两节,在这两节的最后都有“— Aisha Harris”字样,说明两段评语为同一人所写,可得答案为C。

2023安徽省高考卷

2023安徽省高考卷

2023安徽省高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满分28分)1. ()4分2. ()4分3. ()4分4. ()4分5. ()4分6. ()4分7. ()4分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满分20分)1. ()4分2. ()4分3. ()4分4. ()4分5. ()4分三、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6分,满分18分)1. ()6分2. ()6分3. ()6分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满分30分)1. ()10分2. ()10分3. ()10分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4分,满分28分)1. ()14分2. ()14分一、选择题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2. “大跃进”运动发生在哪个年代?()A. 1950年代B. 1960年代C. 1970年代D. 1980年代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波尔D. 海森堡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5.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西班牙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A. 《汉律》B. 《唐律疏议》C. 《大清律例》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填空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年。

3. 《论语》是____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的一部言论集。

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

5.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1. 王安石变法2. 五四运动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2. 请简要介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 请阐述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

五、论述题1. 论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认识。

六、计算题(共3题,每题10分,满分30分)1. ()10分2. ()10分3. ()10分七、应用题(共2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1. ()15分2. ()15分八、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1. ()10分2. ()10分九、实验题(共2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1. ()10分2. ()10分十、作文题(共1题,满分20分)1. ()20分六、计算题1. 已知函数f(x) = x^2 2x + 1,求f'(x)。

2024年安徽省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安徽省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

)1.《说苑·政理》记载李悝答魏文侯时认为:“食有劳而禄有功。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倡导:“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

据此可知,两者都()A.维护贵族特权B.提倡重农抑商C.主张奖励军功D.赞成改革变法2.下图分别是秦和西汉的形势示意图。

对比图1、图2可知()图1 图2A.秦朝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B.西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与台湾地区联系不断加强D.西汉放弃了秦朝的郡县制3.宋朝益州知府薛田在《成都书事百韵》中描述:“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该诗()A.反映了南宋四川纸币的流行B.说明纸币成为当地唯一货币C.佐证了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D.表明商业突破了空间的限制4.观察下图,陆上丝绸之路几次重大变化的原因在于()A.航海技术的发展B.经济重心的南移C.朝贡贸易的需要D.政治局势的变动5.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便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同时也使“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

”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市舶机构B.推行行省制度C.各地建立驿站D.修建交通网络6.1862年恭亲王奕訢创办京师同文馆,1876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创办福州电气学塾,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创办,1887年广州水陆师学堂创办。

这些新式学堂()A.终结了科举选才制度B.类型单一很难实现预期C.立足培养实用性人才D.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7.晚清时期、新文学品种——“理想小说”出现。

下表两部作品共同()作品及成书时间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艺评论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作品、现象、思潮、人物等进行描述、阐释和评价的行为。

文艺评论作为感性与理性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学术与社会的连接,通过关系性言说实现对话和调适目的。

描述绝不是对作品的重复,而是对作品的文本提取和转译。

描述什么,不描述什么,首先是一个选择提取的过程。

评论家根据他的理解、目的以及趣味进行选择,通过理性文本的方式进行描述。

这个理性文本可以是文字、语音、图画、视频等等。

这些理性文本本身也可能是艺术形态,如果其中的逻辑含量不足,就可能成为艺术再创作,失去评论的本意。

描述的过程,是信息提取和语义呈现的过程,也是信息遗漏和语义屏蔽的过程。

评论家的感受力、概括力、表达力的不同,让这个描述结果有很大不同。

专业的文艺评论将依据一定的理论进行阐释,把理性文本的蕴藏的意思与意义展示出来。

理性认知具有更深刻、更普泛的理论力量,是对规律的把握和启发,因而阐释会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创作奥妙,掘进审美意义,进而达成艺术创作鉴赏深层实现的目的。

同时要看到,理论则是固化的认知工具,是依据对一定时代、一定地域的实践的提炼而形成的,产生于特定环境,是对那个时代问题的回答,运用到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地域的作品时,可能会出现强制阐释和过度阐释的现象。

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是对阐释工作的一个提醒。

评价是文艺评论最具主观色彩的环节。

描述与阐释尽管具有浓厚主体色彩,但毕竟客观性是其外在要求。

评价由于依据的是主体尺度,会因为评论家的个体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学术追求、研究专长以及趣味、偏好、身份、环境等等的不同,对作品价值的判断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因素同样对描述和阐释发生影响,但不会像评价如此直接。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0分)(1)爱国是永恒的话题。

曹刿因“ , ” (《曹刿论战》)而主动“请见”,献计献言。

辛弃疾的“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愿望。

(2)学校举办“我爱记诗词”比赛,用意不在评出奖次的高低,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 ,”,学校的真正用意在于让同学们认识诗词的美,让同学们在诗词中感受王维笔下“ , ” (《使至塞上》)的“千古壮观”的塞外风光,欣赏苏轼眼里“ , ” (《饮湖上初晴后雨》)如“绝色美人”的西湖美景。

2.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

《离骚》尤其是千古流传的杰构。

他是个富于感情的人,那一腔è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 “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是一片一段的,没有篇章可言。

这和人在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 “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叫叫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什么组织的。

篇中陈说唐、虞、三代的治,桀、纣、羿、浇的乱,善恶因果,历历分明;用来讽刺当世,感悟君王。

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 “zhǎn 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

他又将贤臣比作香草。

“美人香草”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影响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很大。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24 届高三届合肥一中最后一卷数学

2024 届高三届合肥一中最后一卷数学

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2,3)a = ,(1,3)b −,则2a b −= ( )A .2B .3C .4D .52.已知复数z 满足(1)2z i i ⋅+=−,则=z ( ) A .i 2321+ B .i 2321− C .i 2321−−D .i 2321+−3.已知焦点在x,焦距为 ) A .2213x y += B .2219x y += C .22197x y +=D .2213628x y += 4.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14S =,32a =,则4a =( )A .1B .23或-1C .23− D .23−或15.已知α为三角形的内角,且cos α=, 则sin 2α=( )A C D6.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坐成一排参加高考调研,若甲不在两端且甲乙不相邻的不同排列方式的个数为( ) A .36种 B .48种 C .54种 D .64种 7.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各顶点在同一球面上,若2224AD AB BC CD ====,PAB ∆为正三角形,且面PAB ⊥面ABCD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133π B .16πC .523π D .20π8.过(0,)M p 且倾斜角为((,))2πααπ∈的直线l 与曲线2:2C x py =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A B作曲线C 的两条切线12,l l ,若12,l l 交于N ,直线MN 的倾斜角为β,则tan()αβ−的最小值为( ) ABC.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叔宋显立二叔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

谁家粮食丰收了,没地儿装了,找二叔到家打个麦柜,箍个腰盆;哪家的闺女要出嫁了,请二叔到家做一套嫁妆;或是哪位老人年纪大了,请上二叔和几个木匠给老人收一副料,预备着……只要谁请到他,他一准儿去。

他做出来的木活没话说,村里村外都竖大拇指。

我小时候,常常看二叔做木工活儿,他疾速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桠,直击那些厚厚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的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可二叔一直娶不到媳妇儿。

为啥?除了家里穷之外,关键二叔个子矮。

三十来岁的人了,个头不到一米六,比我当时还矮一大截子呢。

但臂膀是壮实的,一双粗糙的大手与身高极不成比例,倒是很有劲儿。

做木活时,两手抓起刨子,几个来回,木头就开了花。

分家时分给他两间靠山根的土房子,阴暗潮湿,谁愿意嫁给他啊。

后来,倒也是天不绝人,二叔三十二上娶到了二婶。

二婶模样很俊,瓜子脸,皮肤白净,辫子上扎着根红毛线绳,穿着花布的确良的衫子,就是一双大眼睛总是流漏出悲哀的神色。

我记得结婚当天二婶还给我吃了两颗糖,家里来了几个亲戚邻居,放了一挂鞭炮,简单的吃了一顿擀面条,算是明了人,他们就那样结了婚。

有一天,二婶正在用簸箕簸黄豆,突然就倒在了地上,簸箕撂倒一边,黄豆撒了一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第一卷·2015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A卷)英语试题命题统稿: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英语研究室本试卷分第Ⅱ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Brother and sister.B.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C. Pop star and fan.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talking about?A. A telephone.B. A refrigerator.C. An elevator.3. 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at on the Internet?A. Computers.B. Cameras.C. Telescopes.4.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A. At 3:35.B. At 4:25.C. At 4:35.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tailor’s.B. At a laundry.C. At a clothing stor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卷或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much does the same house near the river cost?A. $20,000.B. $40,000.C. $80,000.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new house?A. It has two bedrooms.B. It has a two-car garage.C. The living room has a ten-foot ceiling.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y does the man want a new suit?A. To attend a wedding.B. To go to an interview.C. To attend a funeral.9. What color does the man want?A. Black.B. Brown.C. Grey.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last candidate’s avoiding making eye contact?A. She was impolite.B. She was nervous.C. She was unprofessional.11. What makes the last candidate fail the interview?A. Her resume.B. Her work experience.C. Her meeting performance.12. What position is the last candidate looking for?A. A secretary.B. A manager.C. An accountant.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ere is the man going to have dinner tonight?A. At his neighbor’s house.B. At his boss’s house.C. At his teacher’s house.14. What kind of food might the man have tonight?A. French food.B. Spanish food.C. Italian food.15. Which kind of wine does the man decide to take?A. Wine from China.B. Wine from France.C. Wine from New Zealand.16.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Chardonnay?A. It’s a white wine.B. It’s a brighter wine.C. It’s a cheaper wine.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o nicknamed Jack Ma?A. Bill Gates.B. AP.C. Alibaba Group.18. How many times did Jack Ma tak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A. Two.B. Three.C. Four.19. When did Jack Ma first experience the Internet?A. In 1999.B. In 1995.C .In 1988.20. Where did Jack Ma first found Alibaba?A .In his apartment.B.In a college.C.In Seattle.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Assign of wealth concentration(集中),number of dollar millionaires globally has risen by 164 percent since 2000, with 41 per cent of them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A.a;aB. the;theC. a;theD./;the22.At the 10th Asia-Europe Meeting summit held in Milan, Italy,Premier Li Keqiang_____Asi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to maintain peace and security and stable development.A.called upB.called forC.called atD.called out23.Only whenseriously illin bed last year.A.was he;did he stayB.he was;he stayedC.he was;did he stayD.was he;he stayed24. My cousin was admitted to QinghuaUniversity last autumn. It is 2017she graduates.A. beforeB. sinceC. thatD. when25. According to a British survey,working hours and home-working opportunities are the top concerns for working mothers.A. cautiousB. abstractC. flexibleD. creative26.your feet on the ground, and your thoughts will be at lofty(巍峨的) heights.A. To keepB. KeepingC. KeptD. Keep27. —I’m thinking of the program tomorrow. I’m afraid I’ll forget the words.—! I’m sure you’ll make it.A. Take it easyB. Never mindC. Take your timeD. No problem28.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our city.—, but traffic is really a tough problem.A. That’s not trueB. I couldn’t agree moreC. Not exactlyD. Don’t mention it29.he always thinks about ishe can do more to help others.A. What; whatB. What; howC. How; whatD. When; how30. It was in the houseTom was born 12 years agowe had a birthday party for him yesterday.A. where; thatB. where; whereC. that; thatD. that; where31. —I’ll go to Sydney for a visit this summer holiday.—Well, by then, youblue sky and fresh air almost every day.A. will have enjoyedB. will be enjoyingC. will be enjoyedD. are going to enjoy32. —How unbelievable! Tomfail in the maths exam!—He deserves it. After all, he played too much this term.A. shouldB. wouldC. mustD. shall33. I am not rich like Bill Gates, otherwise Ithe Irish castle that day.A. should not buyB. should not have boughtC. would have boughtD. would buy34. The measure was launched in 2014 that couples are allowed to have a second child______one parent is an only child.A. in order thatB. so thatC. now thatD. on condition that35. All the rubbish will be sent, not.A. recycling; buryingB. to recycle; to buryC. to be recycled; to be buriedD. being recycled; being buried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