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阅读材料一、二,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 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 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庚子纪事》
材料四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 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材料三、四反映义和团对待洋人的态度是 什么?
材料五 孙中山评价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 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 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 消灭的”。 材料六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 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 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五、六说明义和团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既然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那么此后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上策”是什么?
李默然
1927年12月21日—2012年11月8日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 三元里抗英 军民
维护 左宗棠收复新疆
国家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主权
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上述斗争可以分为 两大类型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台 湾 军 民 痛 击 日 本 侵 略 军
1895年5月—10月 抗击日军50000余 人 打死打伤32000余 人 击毙北白川宫能久 亲王和山根信成少 将
材料一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 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 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 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 肆虐同群。 ——《拳匪纪事》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 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问: ⒈诗中的“去年”是指哪一年? 答:1895年 ⒉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⒊“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 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⒋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 概况如何?
6.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的决战
(1)爆发: 1894年(甲午年) 林、 叶 邓 (2)经过:丁、 刘 (定)、 (致) (经)(靖) (3)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李鸿章的避战妥协策略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2、反割台斗争 1895.5-10
1895. 5
1)背景: 台湾保卫战 2)经过: 义军(领导) 3)抗日力量: 黑旗军(领导)
大甲溪
太
4)败因: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清政府的腐败
曾文溪
平
1895. 10
洋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徐骧在中弹倒下时仍高呼:“大丈夫为国 捐躯,死而无憾!”
第二课 (人民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政府官兵英勇反抗: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
人民大众反抗运动: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一、三元里抗英
1、原因:
⑴英军入侵(根因) ⑵清政府卑躬屈膝 ⑶中国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 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3、经过、结果及意义:
5.失败
败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教训:
6、意义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暴露清政府腐朽卖国本质,促进中国人民觉醒。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

汉朝以后的历代 政府从来没有放弃 对新疆的管理。唐 朝时中央先后设立 了安西都护府和北 庭都护府,有效地 巩固了西北边疆。 这充分说明这两个 都护府管辖的广大 新疆地区是中国的 领土。
清朝时在伊犁 设置伊犁将军, 统治新疆全境。 这也说明新疆属 于中国。
1.背景: (1)国际:二鸦后,西方列强 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出现 新危机。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 国 军 民 维 护 国 家 主 权 的 斗 争
政府官兵 英勇抗敌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 人民群众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自发组织
义和团反帝运动
一、三元里抗英(鸦片战争期间)
1.原因:
(1)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 (2)人民自发组织,抗击侵略者。 (3)导火线: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2. 特点 第一次; 自发性
★共同特点: 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
★结论: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 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历史不会忘记,三元里的呐喊
历史不会忘记,左宗棠的视死如归
历史不会忘记,甲午风云的悲壮
历史不会忘记,台湾无声的哭泣
——瓦德西对德皇威廉二世说
(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 服。”“经过那次血战,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 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孙中山
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历史 意义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加速了它的灭亡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 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 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 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扶清灭洋”口号的理解
1.体现了反帝的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面对日本割占台湾,各界人士态度如何?
(1)全国人民坚决反对 (2)台湾人民悲痛万分,誓死保卫台湾 (3)清政府严禁大陆人民援助台湾军民
台 湾
1895年5月---10月
军
抗击日军50000余
民
台北
人
痛
击
台中
日
本
侵
台南
略
打死打伤32000余 人
日军主将北白川宫 能久亲王山根信成 在台被杀
军
爱国诗人丘逢甲兵败内渡后仍念念不忘恢复故土,作诗倾诉对台 湾沦陷的无比愤慨,如《往事》等,真切而感人肺腑。台南人 连横是清末民初史家,著有《台湾通史》,以大量史实证明台湾 自古是中国领土,充满国破家亡之痛,写下悲怆沉郁《台南》。
你认为:中华民族没有被列强灭亡的主要 ★原结因论有:哪中国些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
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中
国
本政
课 知
府
左宗棠 收复新 疆
军 民 维
识官
护
结兵
国
构
黄海海
家
战
主
权
的
斗
争
人
三元里人民抗英
民
大
反割台斗争
众
自
义和团反帝运动
发
组
织
巩固练习——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五、义和团反帝运动
从材料中概括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原原材因因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 之横((,11)未)有191甚世9于世纪今纪末日末,者列。,强列掀强起掀瓜起分瓜中分国的中狂国潮的,狂中潮国,民 族中危国机民空族前危严机重空。前严重。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二192世)纪洋末,教洋势教力遍布活山动东猖。甲獗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基本要求】
1.知道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概述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 的斗争事迹。
3.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 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爱国官兵
黄海大战
人民大众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
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
精神; 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
彻底胜利。
★结论: 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课堂训练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 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2.“……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 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 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 万人数……”此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

课题: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编号06 备课人范圣奇使用时间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学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事迹教学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方法前后联系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讲授新课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3、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
专题二 第二节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第二节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
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
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原因:
英军入侵,清政府卑躬屈膝。
2、过程:1841年5月…… 3、意义:书本P29.最后一段
3、结果
1பைடு நூலகம்84年,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 控制。
三、中国军民反抗日本侵略
——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⑴爆发: 日军蓄谋已久(大陆政策);清军仓促应战。 ⑵经过: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率兵英勇抗击 ⑶结果: ①直接: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主力 尚存; ②最终: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令“避战自保”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反割台斗争: ⑴背景:
《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澎给日本。
⑵经过: 义军(邱逢甲、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⑶结果: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 全部沦陷。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口号:扶清灭洋 3、发展概况
⑴1898年兴起于山东; ⑵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血腥镇压义和团,1900年 义和团转移到直隶; 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抗击,并发展到京 津地区,达到高峰。
3、结果:
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最终失败。 4、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5、意义: ⑴⑵…… ⑶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五、对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认识: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 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 要原因。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坚忍而求胜。--左宗 棠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 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 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 及其邻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 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 (日美侵略台湾)。 (2)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 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
①1875年被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6年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近急战”的 策略,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 ③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 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④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 军务,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 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 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给整个世界。”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
你如何评价左宗棠?你还知道左宗棠的其他事迹吗?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遭到悬挂美国 国旗的日本舰队的偷袭,海战开始。——日本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2)经过——爱国官兵英勇抗日 1)海军提督丁汝昌身受重伤仍指挥将士迎战阻截北洋舰队返航的日本舰队。 2)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和将士们英勇奋战,重炮击中日旗舰“松岛”号,使其 弹药库爆炸。 3)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和两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4)靖远舰管带叶祖珪代替旗舰集队,与日舰战斗。 (3)结果:历时五小时,日舰率先逃离战场,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 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从海陆两路 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 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 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义和团揭贴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你怎么看? 爱国性:
⑴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⑵“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
抗
争
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政府官兵的英勇反抗:
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三元里抗英 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人民大众的反抗运动: 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 义和团运动
★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让历史告诉未来:
本课学习的启示
想一想、议一议:
学习本节内容后,根据自己的感悟谈一你 的体会,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 无外交、以史为鉴、与时俱进、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改革是立国之本、开放是强国之 路、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屈
辱
史
(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三元里村门口
红鬼,白鬼,黑鬼,俱由内鬼; 将军,制军,抚军,总是逃军。 -----民间联语
三元里人民群众发出《申喻英夷告示》, 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 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 各乡惨毒之害也!” -----人民版教科书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出现 新危机。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 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 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清政府实行卖国政策,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 任,只能挺身而出。 ③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五 ) 义 和 团 运 动
原因: 直接原因:洋教势力危害百姓,反洋教斗 争高涨 序幕:1898年 赵三多 冠县 “扶清灭洋”口号 性质:农民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斗争 过程: 山东—直隶—京津
(三)黄海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的决战
1.战争爆发 甲午战争爆发,中日在朝鲜交战,北洋舰 队在黄海与日军舰队遭遇,海战爆发。 爆发特点 日军突然偷袭---蓄意挑起 2.黄海海战的经过:丁,刘,邓,林,叶 3.黄海海战的结果
双方互有损伤,日军舰队率先撤退,北洋水师损失较大, 但主力尚存(直接结果),
“经远”舰管 林永升 带 “靖远”舰管 叶祖珪 带
船体下沉仍坚持作战到最后
代替旗舰集队,继续战斗
“东沟海战天如墨,泡轰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 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 邓世昌 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 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并说“吾立 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 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 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 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 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 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 林永升
战后,李鸿章“避战自保”,命北洋水师躲进威海卫港 内,不许巡海迎敌,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后来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最终结果)。
黄海海战中杰出的民族英雄
人物 丁汝昌 职 位 事 迹
海军提督
身受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 代为指挥,英勇奋战 率舰奋力撞击日舰“吉野”
“定远”舰管 刘步蟾 带 “致远”舰管 邓世昌 带
主要斗争
(
清政府态度: 剿灭—招抚—剿灭 结果及其原因: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意义: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 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 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浴血战斗
清军与义 和团在廊 坊阻击八 国联军
揭 开 了 近 代 中 国 人 民 反 侵 略 斗 争 的 序 幕
(一)三元里抗英
• • • • •
• •
• • •
1、背景: (1)英军的侵掠——根本原因 (2)清政府卑躬屈膝——直接原因 (3)广大人民内在的民族反抗精神 (4)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 里抢劫 2、经过:1841、5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牛栏岗 《申谕英夷告示》 3、结果:英军迫使广州知府余保纯强行解散了抗英队 伍。 4、特点与意义 特点:自发性 意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是中国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 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精神。
台 湾 军 民 痛 击 日 本 侵 略 军
1895年5月---10月
台北 台中 抗击日军50000余 人 打死打伤32000余 人 日军主将北白川宫能久 亲王山根信成在台被杀
台南
爱国诗人丘逢甲兵败内渡后仍念念不忘恢复故土,作诗倾诉对台 湾沦陷的无比愤慨,如《往事》等,真切而感人肺腑。台南人 连横是清末民初史家,著有《台湾通史》,以大量史实证明台湾 自古是中国领土,充满国破家亡之痛,写下悲怆沉郁《台南》。
刘公岛的呜咽
2
当年的北洋舰队亚洲排第一,世界排第八,更有着远 东绝无仅有的排水量七千多吨、300多毫米主炮的铁甲巨 舰——定远、镇远(要知道,之后整整一百年,中国再也 没有过如此的巨舰,直到买了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才算 勉强追平)。 ...... 结果呢,不可思议!海陆军无一胜绩,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丢掉了朝鲜、台湾,并赔了两亿六千万两白银! 那可是日本六年的国民收入呀,那笔钱足够把全世界的铁 甲舰都买回来了! —— ——《再论中国和日本》猛犸的BLOG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 鸦片战争 第二次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抗日战争 鸦片战争 侵华战争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 反 义和团 抗 全 海 割 反帝运动 日 民 海台 救 族 战斗 亡 抗 争 日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 让台湾及澎湖列岛。 2.经过:台湾保卫战的两支主力: (1)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 (2)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台湾沦陷原因:力量的悬殊,政府的腐败。
3.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 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 篇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2、左宗棠收复新疆: 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武力+外交 过程:1876年 1877年 1878年 1880年 1881年 1884年 ①1875年被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6年率军西征,收复北疆大部。 ③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 用阿古柏分裂的阴谋。 ④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 务,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 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新疆设立行省(1884)
思考:这次战争给你哪些启示?
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败给日本?
• 1、对比:日本的开放与中国的闭关自守;中国政
府的腐败与日本政府的进取;日本领导者重视发展
军事力量,而中国的皇室则贪图享受;(结合资料: 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而日本皇室则把钱省 出来购买军舰);日本的战船武器比中国先进。 •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主要原因) • 3 、了无论海防还是塞防,都 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可缺少的,因此应该并 重;李鸿章的观点说明了他在面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主 张妥协。两人的争论实质上是战与和的争论。
■甲午中日战争■
清
丰岛之战
进
平壤之战 主力尚存
政
日
中日损失相当 黄海海战
本
攻
府
全军 覆灭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3、收复的原因:
(1)阿古柏的实力不及清政府。 (2)在战争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3)反侵略斗争,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支持。 (4)广大爱国官兵奋勇作战,挫败了侵略者
哈密市政府全力拯救左公柳 嘉峪关黑山石刻:左宗棠石像
2、海防与塞防之争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发生新危机, 西北边疆和东南边疆同时告急,围绕着如何解决危机, 清政府内部出现争论。 (2)内容:面对西北和东南并起的严重领土危机,清政 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 于西北塞防,左宗棠认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力主驱逐阿 古柏,收复新疆。
落后性:
⑴ “扶清” 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⑵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略 者和外来近代文明)。
中
本 课 知 识 结 构
爱国将 领抗英
政
国 军 民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维 护 国 家 主 权 的 斗 争
人 民 大 众 自 发 组 织
府 官 兵
左宗棠 收复新 疆 黄海海 战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阅读材料,归纳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