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流程和分类104页PPT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死因监测培训课件

(医学课件)死因监测培训课件
准化程度。
数据的完整性
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并及时上 报,以避免漏报和误报。
数据的可比性
制定统一的疾病诊断和编码标 准,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技术发展与数据收集
01
02
03
电子化病历系统
建立电子化病历系统,提 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 性。
移动设备的应用
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数据收 集,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 和实时性。
数据的利用价值
评估健康状况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死亡水 平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
的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流行病学指标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疾 病流行趋势和变化情况,为制定 和调整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 据。
评价干预措施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干预 措施的有效性,为优化资源配置和 提高防控效果提供参考。
死因报告与数据质量评估
死因报告
撰写死因监测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数据和结果,说明监测工作的 实施情况和分析结果。
数据质量评估
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时效性等方 面,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对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和改进。
03
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和利用
撰写死因监测报告,向上级主管部 门报告,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死因推断的方法
临床诊断
病理学诊断
根据死亡前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医学知 识,对死因进行推断。
通过解剖尸体,观察器官病变和病理学改变 ,对死因进行推断。
流行病学分析
法医学鉴定
通过对疾病流行情况的分析,结合死者个体 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对死因进行推断。

死因监测流程介绍和分类(ppt 104页)

死因监测流程介绍和分类(ppt 104页)

2020/9/5
36
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
a, b, c(ch),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sh), t, w, x, y, z(zh)
第一部分:疾病、损伤的性质 第二部分:损伤的外部原因 第三部分: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
2020/9/5
37
❖进行网络直报。
2020/9/5
15
网络报告
2. 报告程序、时限
❖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 络报告。(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 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 码。)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 证明书》7天内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报出。
❖(2)院外死亡,应当建立村(居)委会、乡镇 (街道)、县(区)逐级死因数据报告网络,由 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向乡镇卫生院或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报告死亡数,防保人员和 临床医生负责开展死因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死亡 20医20/9学/5 证明书,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 3 信息。
工作职责--疾控机构
对ICD-10的说明
如何使用ICD-10
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
统计报告
ICD发展史
2020/9/5
34
第三卷: 字母顺序索引
编译说明
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
基本结构
编码号
交叉查找
2020/9/5
35
编译说明_(11)
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 1、尘肺 - 见 肺尘埃沉着病 2、鸦片 - 现译名 阿片 3、霉菌 - 见 真菌 4、矽肺 - 现译名 硅沉着病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PPT课件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PPT课件
行再编码处理。 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直接用作根本死因 总之,这是一个分步进行,但又是综合的判断外理过程。
37
2021/6/10
修饰规则
选择的死亡原因对于卫生统计 来说,不一定是最有用和信息丰 富的情况。例如:选择了衰老、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等一些 全身性疾病,这并不比选择一个临床 表现、老龄化或疾病的结果更有用。
⑥不要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全身衰”等。
22
2021/6/10
例1:Ⅰ (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b) 门静脉高压 (c) 肝硬变
(d) 乙型肝炎
例2:胃癌
23
2021/6/10
例3: Ⅰ (a)肝功能衰竭
(b)胆管梗阻 (c)胰头癌
例4 :Ⅰ (a)外伤性休克
①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 (a)由(b)引起 (b)由(c)引起 (c)由(d)引起;
②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21
2021/6/10
特殊项目
③ (a)行至少要填写一个疾病;
④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到(d) 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⑤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 (e)、(f)等行。
29
2021/6/10
特殊项目
2、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指第Ⅰ部分报告的疾病 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时间单位为:分、小 时、天、周、月或年),如询问不清,可以不填。
3、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Ⅰ部分报告的主 要疾病最高级确诊的单位。
4、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实行 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心电 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死亡原因调查和推断PPT课件

死亡原因调查和推断PPT课件

死亡证应填报为:Ⅰ(a)慢性心功能不全 (b)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病
-
32
(五)咯 血
1.死因调查
(1)应询问死者生前有无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史 (2)近期有无明显消瘦史(有无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可能) (3)死前一段时间有无咯血、痰中带血等症状 (4)如果近期有咯血,应询问有无就诊; (5) 若就诊,应询问诊疗情况。
死亡原因调查与推断
-
1
主要内容
死亡原因调查的概况 死亡原因的调查与推断程序 常见死因调查与推断举例说明
-
2
一、死亡原因调查的概况
1. 调查范围:在家死亡和其他场所死亡个案,
无就诊记录或就诊史不详
2. 部门核对死亡名单时发现未报告的死亡个 案。记录信息不全,无法准确填报。
3.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不准确
孕产妇病:无明确具体的疾病名称
(5)仅填“来院已死”、“死因不明”、 “暴死”、“猝死”、“老衰”
-
5
(6)损伤或中毒事故:无外部原因 (7)所填根本死因复杂
(8)在家死亡者报告单上亡报告单上的项目有漏填、错填、 所填情况有疑问
-
6
分析: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死前有胸闷等症状。猝死原因 考虑为“冠心病 心源性猝死”。
死亡证应填报为:Ⅰ(a)心源性猝死 (b)冠心病
Ⅱ 高血压病
-
19
例2.男性,52岁。既往患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10年。长期服 用扩管、利尿药治疗,心功能控制良好。近日无左右心 功能不全症状加重表现出现。20分钟前吃饭时突然意识 丧失,呼之不应。
(2)死前出现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咳喘、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浮肿、尿少等)
(3)有无就诊;若就诊,还应询问诊疗情况。

死因监测ppt课件

死因监测ppt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死因监测 也在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以提 高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02
死因监测的方法和流程
死亡登记制度
建立和完善死亡登记制度,确保所有死亡个案都能被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 培训登记人员,提高登记质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定期对死亡登记数据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死亡原因调查
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收集死亡登记、调查、推断和分 类等环节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完
整性。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提取有用的信息。
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 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死亡率。
03
死因监测的指标和评价
死亡率、死亡比和死因构成
01
02
03
死亡率
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 的强度,是衡量一个地区 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智能化预警与预测
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预警和预测模型,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 及时发出预警和预测。
THANKS
感谢观看
1 2
建立完善的死亡登记制度
确保所有死亡个案都能及时、完整地登记。
数据质量评估与审核
定期对死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 错误和遗漏。
3
数据反馈与更新
及时反馈数据结果,对登记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和 修正。
加强死因监测与其他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跨部门合作
01
加强与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共享相关数据和资源。
对死亡个案进行调查,了解死者的基 本情况、既往病史、死亡时的状况等 信息。
对死因推断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死因 推断的准确性。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死 因推断的依据。
死因推断和分类

死因监测课件

死因监测课件
❖ 医疗机构指定专人每天收集医院内《死亡证》第二联寄(送)医院 所在地的县(区)疾控机构,并作好交接记录。
❖ 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 ❖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7天内
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 为完成网络报告。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国家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监测与调查/
干预与管理
❖ 死因监测 ❖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 肿瘤登记报告 ❖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
国家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死因监测
❖ 目标 ❖ 内容和方法 ❖ 任务 ❖ 流程及步骤 ❖ 质量控制 ❖ 考核和评价
死因监测--目标
❖ 建立和完善死因监测系统 ❖ 掌握居民死亡情况 ❖ 确定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 为确定慢性病防控优先领域,制订政策和评价干
死因监测—流程和步骤
死因监测—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
▪ 建立死因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体系:制订完善质 量控制工作制度、标准流程、评价标体系,规范 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死因诊断准确和死亡案例报告 完整。
▪ 网络报告资料质量控制:通过网络对死因监测数据进 行及时审核,对各报告地区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 期通报,督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死因监测—内容和方法
❖ 完善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 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 ▪ 培训工作制度 ▪ 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制度 ▪ 档案管理制度
❖ 建立和完善工作网络
▪ 各级疾控中心;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 公安、民政、妇幼、计生部门
❖ 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

儿童死亡监测死因诊断分类教学课件ppt

儿童死亡监测死因诊断分类教学课件ppt

状况有关。
03
临床评估
医生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儿童死亡诊断流程
收集病史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 病史、家族史、生长发育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尿 液等实验室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 生命体征、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X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以帮助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儿童死亡诊断的注意事项
遵循诊断标准
医生需要遵循国际和国内的相关诊断标准,以确保诊断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注细节
诊断过程中需要关注细节,例如症状出现的顺序、伴随 症状等,这些细节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
内容结构
该教学课件包括课件封面、目录页、正文内容和结尾总结等部分。正文内容 按照儿童死亡监测死因诊断的流程和知识点,分为概述、死亡原因分类、诊 断标准与方法、监测数据分析和案例分享等五个部分。
教学课件的教学目标与方法介绍
教学目标
该教学课件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儿 童死亡监测死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 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 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儿童死亡预防与控制的社会责任
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 和法规,为儿童提供良 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同 时加强对公共卫生的投 入和管理。
家庭责任
家长应当关注儿童的健 康状况,提供良好的家 庭环境和照护,及时发 现和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
社会组织责任
各类社会组织应当积极 参与儿童健康事业,发 挥各自的优势,为儿童 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死因监测概述》课件

《死因监测概述》课件

死因监测的挑战
1 指标不完善
受到经济、文化、医疗水平、人口构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死亡数据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2 数据不准确
死因结果数据的不准确性和缺失,使死因监测面临误差的风险。
3 监测系统不完备
监测系统建设在数据质量、人员专业水平、技术设备及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和局限。
结论
公共卫生的核心工作
死因监测是公共卫生的核 心工作之一,是促进公共 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 段。
3
数据交换
建立各省、市、县间的数据交换机制和联合实施专业技术培训。
死因监测的应用
医院管理
通过死亡原因监测,医院可 以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医疗 事故的发生。
公共卫生规划
了解人口死因结构分布特点, 判断某些死因是否存在社会 性、环境性或行为性诱因, 以制订规划和政策。
社会监测
较为全面地了解本地区或全 国死亡原因分布情况,及时 发现死亡率发生异常变化的 可能性,提示各级福利部门 及时采取措施。
死因监测的定义
通过调查收集、分析死亡 事件的原因、方式、与疾 病联系等信息,为促进公 众健康和预防疾病提供科 学依据的监测系统。
死因分类标准
根据死因原因的不同,可 将死因划分为自然死亡、 非自然死亡和似自然死亡 等三大类别。
死因监测的目的
疾病预防
发现人群中潜伏的疾病,制定 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预防疾 病的发生。
数据分析
对死亡事件进行分析,获得量 化数据,为政府提供灵活的公 共卫生规划和科学的政策制定 提供支持。
研究疾病
借助死因监测,研究疾病的发 病机制、流行规律和病因等方 面,为深入了解疾病提供帮助。
过纸质的死因证明、死亡报告等方式进行。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因监测流程和分类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