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

合集下载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调控方法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调控方法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调控方法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消化道内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维持肠道健康、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调控肠道微生态可以对免疫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1.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最大的器官,70-80%的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肠道中。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免疫系统的调节。

首先,肠道微生物通过参与身体的免疫应答来调控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能够诱导和维持人体的免疫平衡,抵御有害微生物的入侵。

某些益生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可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阻止致病菌的侵入,抑制炎症反应。

此外,肠道微生物还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来影响免疫应答,如通过调节B细胞和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来实现抗原特异性免疫。

其次,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反馈机制。

免疫系统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以维持肠道的稳态。

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因子,如抗菌肽和免疫球蛋白,能够抑制某些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也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免疫细胞还能通过释放促炎和抗炎因子来影响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和活性。

2. 肠道微生态的调控方法了解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调控方法来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首先,饮食调节是调控肠道微生态的关键。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食物纤维是肠道微生物的重要能源,可通过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此外,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发酵乳制品、酸奶和粗粮等,可以增加有益菌在肠道中的数量,对免疫功能有积极影响。

其次,益生菌的补充是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活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益生菌的补充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此外,益生菌还能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态是指在人体肠道内生存着的微生物群落,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与人体共生,形成稳定的共生状态。

但是,当微生物群落失衡时,也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肠道微生态的构成肠道微生态是由大肠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其中以大肠杆菌为最主要的菌群。

这些微生物可以协助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以及维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

此外,肠道微生物对于免疫系统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少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保持肠道免疫系统的活跃性,有效地防止细菌的侵袭。

而过多的有害微生物则会破坏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二、肠道微生态与疾病当肠道微生态失衡时,微生物群落中的有害微生物数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肠道感染的风险。

而肠道感染会导致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肠胃炎等疾病。

除此之外,肠道微生态失衡还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问题。

其中,肥胖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与微生物失衡有关的健康问题。

微生物失衡可能会导致人体吸收热量的能力提高,从而诱发肥胖。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研究发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居住在人体肠道中。

有研究显示,修改肠道微生态可以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三、如何维护肠道微生态的平衡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方法:1.饮食:饮食对于肠道微生态的健康至关重要。

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酵母菌、乳酸菌等益生微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群落,使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

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建议选择所需疗程最短的抗生素,并注意在服药期间和服药后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3.减少压力:压力会对肠道微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减少压力,进行有益的锻炼和休息,可以帮助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重要 作用的“新器官”,许多种类的 细菌已经进化并适应在人类肠道 中生存和生长。
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织反映了微 生物及宿主水平上的自热选择, 促进了这个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的 相互协作和功能的稳定。
根据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分:
01
02
03
优势菌群 (90%↑)
➢ 与宿主互为共生关系的 共生性细菌,终生伴随 宿主;
3
4
5 干扰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6
7 营养及代谢作用
①参与B族的合成 ②促进机体对蛋白质消化吸收 ③减少血氨的来源 ④参与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 ⑤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非消化性 低聚糖等
益生菌能增加黏液的分泌, 保证屏障的完整性
竞争性排除 病原微生物
①产生不利微环境,降低肠道pH值 ②物理(空间位阻效应)阻断可用 的细菌受体位点抑制病原菌的黏附 ③与病原菌争夺必须的营养物质和 能量来源
➢ 定制肠道的概率很小, 但数量超过正常范围 就会扰乱肠道微生态 平衡而致病
肠道菌群的分类(分5个门)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1
变形菌门 3
(Proteobacteria) 放线菌门
4
(Actinobacteria)
拟杆菌门 2 (Bacteroidetes)
疣微菌门
5
(Verrucomicrobia)
益生元作用
01
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及繁殖 02
产生短链脂肪酸
03
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及 04
促进钙、镁、铁、锌等
血氧、保护肝脏
矿物元素的吸收
05
改善肠道黏膜免疫
06
改善胃肠功能
益生元与益生菌的关联性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与IB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 关。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等手段,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缓解IBD症状。
肠道微生态与代谢性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道微生态与肥胖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肠 道微生态的改变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某些细菌种类的增多或减少会影响能量吸收 和代谢,从而导致肥胖。调节肠道微生态有 助于改善肥胖症状。
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发展和治疗。
肠道微生物组与心血管疾病
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03
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关 系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微生态与腹泻病
腹泻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研究表明,通过 补充益生菌等手段调节肠道微生态,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
肠道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有关。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可以改 善过敏症状,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04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和治 疗
饮食调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有利于肠道微生 态的平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
类。
16S rRNA基因测序
利用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了 解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
代谢组学
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了解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相 互作用。
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随机分组,对试验组给予干 预措施(如益生菌、益生元等),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规治疗, 观察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和临床效 果。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肠道微生态指的是肠道内各种有益细菌、有害菌以及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它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保护人体抵抗外界致病菌入侵方面,还可以影响肠道中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免疫肠道内滋生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与人体的肠道黏膜形成了一个微生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肠道免疫系统随着肠道微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肠道内的有益菌可以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同时还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保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

肠道内的哺乳动物细胞和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着。

肠道细胞表面含有一些受体,这些受体可以识别微生物分泌的分子。

当有害微生物进入体内时,哺乳动物细胞可以通过分泌一些免疫因子,如肠道抗菌肽等来杀灭这些有害微生物。

而有益细菌则会分泌一些物质来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

有益菌还可以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更新和修复,提高肠道的代谢能力以及防止肠道感染。

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衡会引发肠道免疫反应,刺激体内炎症的产生。

当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时,会引发胃肠道炎症反应、机体氧化压力升高等不适症状,增加机体感染的风险,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肠道微生态与精神免疫肠道微生态与身体健康的联系除了与肠道免疫有关,还与精神免疫密不可分。

人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神经元,以及与大脑相似的感觉传导系统。

这种通过肠道内神经系统与大脑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被称为肠脑轴,而肠道微生态平衡与这种系统的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并不只和肠道疾病和肠道免疫有关,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有关的代谢产物与肠脑轴有关,因此在肠脑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肠道有益菌可以将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分解为能够被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以供人体吸收消化。

肠道微生态课件:肠道健康从调理肠道微生态开始

肠道微生态课件:肠道健康从调理肠道微生态开始
肠道微生态课件:肠道健康从 调理肠道微生态开始
肠道微生态是指肠道内存在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调理 肠道微生态,可以改善肠道健康,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肠道微生态的意义
肠道微生态指的是肠道内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密切关联, 对人体的消化、免疫和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免疫力的增强 • 调节体重和新陈代谢 • 改善心理健康
调理肠道微生态的方法
1
饮食调理
通过摄入富含益生菌和纤维的食物,
服用益生菌
2
如酸奶、蔬菜和全谷类食品,来促进 健康的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口服益生菌的补充剂来增加益
3
避免使用抗生素滥用
生菌摄入。
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医嘱并注
肠道微生态的定义
肠道微生态是指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和相互关系。良好的肠道微 生态平衡有益于人体健康,而微生态紊乱则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和免疫失 调。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影响。它们参与食物消化、免疫调节、维持 肠道屏障功能等,对心血管、免疫系统和精神健康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意维护肠道健康。
生活习惯调理
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肠 道微生态,保持肠道健康。 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 间。
减压放松
长期紧张和压力会对肠道 微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因 此放松和减压对维护肠道 健康很重要。
定期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 道蠕动和循环,对肠道微 生态的平衡有正面影响。
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性在日常生 活中的体现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论文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论文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论文引言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肠道内大量存在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论文将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肠道微生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

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及功能人体肠道微生态主要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其中细菌数量最多,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微生物在肠道中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包括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合成维生素、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等。

此外,肠道微生态还参与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等生理过程,并对心血管、代谢和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健康产生影响。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联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多种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肠道微生态失调有关。

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导致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从而引发肠道炎症反应,进一步损害肠道黏膜。

此外,肠道微生态还与肠道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与肠道黏膜发生互动,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和癌症发生。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肠道微生态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一方面,肠道微生态可以诱导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并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发挥。

另一方面,肠道微生态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的失调与许多免疫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态与代谢健康肠道微生态对人体代谢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群落中的某些菌株可以参与食物的降解和吸收,从而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态能够调节能量吸收、血糖调节、脂肪酸代谢等多个代谢途径,从而影响人体的代谢健康。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与干预针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与干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它们在肠道中起到重要的生态平衡和功能调控作用。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下面就来详细讨论一下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一,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物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帮助人体吸收和消化食物。

同时,肠道微生物还能产生维生素K、B族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物质。

如果肠道微生态失衡,会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如便秘、腹泻等。

因此,保持良好的肠道微生态对维持消化系统健康非常重要。

第二,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约70%的免疫细胞都分布在肠道。

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持免疫平衡。

它们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同时还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

如果肠道微生态失衡,免疫系统的功能将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第三,肠道微生态与心脑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最近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胆固醇代谢、血压调节等,进而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如增加益生菌的摄入,可以降低血脂、调节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肠道微生态与精神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肠道微生物与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状态,提高精神健康水平。

总之,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保持良好的肠道微生态对于维护消化系统健康、免疫系统健康、心脑血管健康和精神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的机制,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字数:508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5-107 CFU/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回肠
107-108 CFU/g 拟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韦荣球菌
6
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
同一个人群不同个体肠道菌群在各个分类学层次存在 明显差• 别4个年龄相仿的美国人,从大
类门的水平进行分析:
梭形菌 厚壁菌
由肠道菌群分解食物中的肉 毒碱和其他营养物质产生代 谢物——三甲胺-N-氧化物 (TMAO) •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空腹 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没有 心衰的受试者 • 随其基线浓度的升高,
14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密切相关
过多的营养物质改变肠菌群,削弱肠屏障,产生内毒素血症,激发炎 症通路
15
正常肠菌群在肠道中的作用
抑制有害细菌生
营养物质利用

:利用不消化
保护肠黏膜屏障
功能
的多糖产生有
16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成为疾病预防治疗的新靶点
• 微生态平衡对于维持健康状况起重要作用 • 从微生态角度出发制定新的诊断方法、预防以及重要
治疗策略应运而生
17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
18
正常的肠道微生态
•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是动态平衡且相对稳定 • 微生态系统组成: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微环境 • 肠道微生物群主要由肠道菌群构成,包括3大类: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104 CFU/g 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空肠
• 拟杆菌、
• 放线菌(包 括柯林斯菌 和双歧杆菌 等益生菌)
• 变形菌门
• 和疣微菌
结肠
1010-1011 CFU/g 拟杆菌 杆菌
双歧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与机体共生的 生理性菌群
潜在的 条件致病菌群
侵入性病原菌群
微生态 生理状态
Round JL, Mazmanian SK. Nat Rev
炎症
19
肠道微生态与各功能相关
肠菌群与代谢、免疫、感染和炎症之间相互影响
20
重症患者的肠道微生态
• 严重的疾病和创伤,如脓毒血症、严重创伤、烧伤等发生时, 肠道是一个重要的损伤靶器官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改善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新靶点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肖桂珍
1
目录
01 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 02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 03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策略
2
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
3
肠道微生态成为研究热点
文献数/ 篇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1858 2100
1396
从这个基因集中可以估计人肠道中存 在约1000到1150种细菌
2015年10月28日到11月6日,8天 ,《自然》、《科学》、《细胞》三 大杂志对微生物研究,发表了6篇重 磅论文
5
消化道的细菌组成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人类肠道菌群 主要分为五类 :
• 厚壁菌门
十二指肠
103-104 CFU/g 拟杆菌
பைடு நூலகம்
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
• 不同地理区域有明显差别:居住在北纬较冷地区人群肠道内厚壁 菌较多,且肠道厚壁菌的比例随个体所处纬度增加而增大,或许 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北方的人比较魁梧
厚壁 拟杆
肠道内厚壁菌门多 于拟杆菌门,导致 更有效吸收食物中
8
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
寒冷导致小鼠肠道菌 群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12
营养素与肠道微生态影响机体代谢
中枢机制
食欲,饱腹感 能量消耗 代谢功能
免疫 细胞
胃肠 激素
传出 神经元
肝 胰脏
胃肠道组织
胃肠道管腔内
营养素
肠道微生态
胆汁酸
能量平衡 代谢功能
黏液层
肠道微生态、黏液层、胆汁酸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结合影响体内新陈 代谢和能量平衡
13
肠道微生态可预测心血管风险
• 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预测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
厚壁菌门 放线菌
拟杆菌门
变形菌门
无壁菌门
结果:1、大城市老年人肠道厚壁菌门、无壁菌门和放线菌显著高于长寿村; 2、大城市老年人肠道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显著增高
11
肠道微生态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多发性硬化 肥胖
风湿性 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炎症性肠病
Koboziev I, et al. Free Radic
有层
粘膜
Shimizu K, et a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1
重症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 入选病例:N=25,严重SIRS, CRP >10 mg/dL, ICU治疗 2天+
• 由于缺血、药物、机体应激等因素的影响,肠道微生态严重紊 乱、肠屏障功能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
• 这些因素促使菌群移位、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导致全身 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伴发肠道微生态严重紊 乱和肠运动功能障碍,则患者的致死率提高
大鼠出血性休克30分钟
后盲肠部位细菌侵犯固
高倍视野下细菌跨大肠
961
621
583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pub
年份
以” gut microbiome”为关键词 ,在pubmed上检索文献
4
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新认识
2010年3月4日,人体肠道元基因组 研究(MetaHIT)计划的研究小组公 布阶段性重大成果,引起世界的关注
− A个体拟杆菌大约占60% ,厚壁菌占35%左右,其 余为放线菌等
拟杆菌
− B和C个体,是该队列的典
放线菌
型,厚壁菌大约占80%,
拟杆菌大约占18%,其余
• 进一步分析B和为C个放体线的菌厚等壁菌进行种 (species) 水平−的D个分体析梭,形则菌两大者约的占差2别0%就
Lozupone CA, et al. Natu很re大. 2,0给来1几2肠挑乎道战每微个,生家厚物族壁群(f菌病am占理ily7生)5都理%有左研差右究别,带其 7
将“寒冷微生物群” 移植给无菌小鼠,肠 道、绒毛和微绒毛的 长度增加→ 体重增加
Cell. 2015 Dec 3;163(6):1360-74
9
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
肠道菌群改变可以是肥胖的直接原因
10
肠道微生态在延长寿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 方法:大城市与长寿村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的研究,共纳入 69例长寿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9.96±11.14岁)和40例大城 市的老年人(平均年龄53.00±8.47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