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随着人类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重视,人们对其研究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入。
肠道微生物组是指包含大量微生物的生态系统,涵盖了1,000多种细菌属,其中包括成千上万的生物专门生存于人体肠道内。
这种结构与功能繁复的肠道微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本篇文章将概述这一兴趣络绎不绝的领域的一些趋势和进展。
第一部分:肠道微生物组的健康重要性肠道微生物的双重性质有助于延伸研究的范围。
正常情况下,它是人体内的有益微生物。
它能够参与大量获益人体的活动。
比如在维生素和氨基酸的代谢演变中起到关键作用,消化食物,并保持肠道的黏膜完整,这些过程中只是体现了微生物对人体的好处。
微生物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代谢特征,例如抗菌素的合成,并能对各种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被破坏时,微生物就会成为道路提供细菌的侵略,从而引起疾病和不适感。
严重的紊乱症状可以包括脾气暴躁,抑郁心情,免疫感觉减弱,体重稳定不在采取,以及代谢难以调节。
长期的肠道微生物失调也被认为是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根本原因,例如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等疾病。
总之,肠道微生物组对人类健康和康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很多不同的疾病方案和预防方法中探讨、了解肠道微生物群落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目前的研究和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从事者已经在对人类微生物和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的性质、抑菌素和菌群以及菌群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喜欢人口学归纳分析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食物、公共健康项目以及循环模式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人员可以发现该微生物组的穿戴区是持久的,但它也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比如饮食、使用抗菌素等编写。
在人类微生物组方面还有着无限的潜力。
与此同时,最近发展出来的细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也被广泛用于研究菌群。
肠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进展

肠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进展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器官,其中的微生物群落被称为肠道微生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微生态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肠微生态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研究进展。
1. 肠微生物多样性与健康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是评估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多样性较高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健康状态呈正相关。
具有较低多样性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与一些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肥胖症等相关。
因此,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关键。
2. 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肠道微生物通过与宿主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可以刺激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并帮助人体抵抗疾病。
例如,某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3. 肠道微生物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最近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次级胆汁酸等,可以影响人体的代谢过程,并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如阿克曼氏菌和乳酸菌等,被认为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血压,从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4.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健康的关联近期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神经传递物质,如γ-氨基丁酸和血清素等,影响脑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维持良好的肠微生态可以改善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疾病的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中存在着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异常。
5.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性疾病的相互关系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能够参与食物代谢、能量平衡、胰岛素敏感性等过程,并对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
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食物降解,增加能量吸收和储存,从而导致肥胖症的发生。
人类肠道菌群研究的新进展

人类肠道菌群研究的新进展在过去的几年中,人类肠道菌群研究已经成为了科学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
人类肠道菌群是指人体内大肠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这个微生物群落对人类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近的新进展为人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认知并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
一、人类肠道菌群研究进展人类肠道菌群研究自2012年宣布开展以来一直在不断进步。
在世界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努力下,关于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渐揭示了人类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1.1 肠道菌群与身体健康研究发现,人类肠道菌群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肠道菌群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防止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同时,肠道菌群也可以帮助身体吸收营养,并保护肠道黏膜防止遭受细菌、毒素的侵扰。
此外,肠道菌群还可以调节人体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对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非常有帮助。
1.2 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关联。
肠道菌群可以影响人类的情绪和心态,从而对情绪障碍类疾病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有些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性。
1.3 肠道菌群与疾病在不断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人类肠道菌群与高血压、肥胖病、肠炎、结肠癌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肠道菌群的构成以及如何维持一个健康的肠道菌群,对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1.4 肠道菌群变化科学家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数据表明,肠道菌群变化与年龄、饮食、环境和心理压力等有关。
这些变化也与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分布有关,对肠道菌群稳定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挑战。
二、新进展:脆杆菌的在人体内的作用近几年,脆杆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最早被发现并得到研究的肠道菌之一。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脆杆菌在人体内的作用可能比以前设想的更重要。
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脆杆菌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
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即肠道微生物,它是人类体内最为庞大的微生物群落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正常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10^14)个微生物,其中包括数千种不同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肠道、皮肤、口腔、泌尿系统等部位。
在这些细菌中,大多数是有益的,并对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吸收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人类肠道菌群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起初,人们只是对一些肠道细菌的分类、数量和分布进行了一些简单研究。
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手段更新,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也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肠道菌群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例如,有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以预测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开始意识到人体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以肠道菌群为重点研究的整体健康观念。
二、肠道菌群对人体代谢的影响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及数量可以影响人体内多种代谢反应的进行。
例如,有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以促进人体吸收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调节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
肠道菌群也可以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丁酸、丙酸等,这些物质对维护肠道健康和整体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些研究表明,慢性肠道疾病、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异常有关。
这些研究的发现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四、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分析人类肠道微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许多生理和代谢上的帮助。
例如,一些能够在人体内产生叶酸和维生素K的肠道细菌,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血液凝固机制的稳定性。
此外,肠道细菌还能够分解多种不易被人体消化的食物成分。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与IB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 关。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等手段,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缓解IBD症状。
肠道微生态与代谢性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道微生态与肥胖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肠 道微生态的改变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某些细菌种类的增多或减少会影响能量吸收 和代谢,从而导致肥胖。调节肠道微生态有 助于改善肥胖症状。
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发展和治疗。
肠道微生物组与心血管疾病
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03
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关 系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微生态与腹泻病
腹泻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研究表明,通过 补充益生菌等手段调节肠道微生态,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
肠道微生态与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有关。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可以改 善过敏症状,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04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和治 疗
饮食调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有利于肠道微生 态的平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
类。
16S rRNA基因测序
利用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了 解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
代谢组学
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了解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相 互作用。
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随机分组,对试验组给予干 预措施(如益生菌、益生元等),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规治疗, 观察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和临床效 果。
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近来,众多研究表明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大脑”,肠道健康和微生态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的肠道内,存在着数万亿的微生物群落,如今关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肠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微生态的定义、肠道微生态的组成、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探讨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态的定义微生态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群落,而在肠道,这些微生物群落中含有大约1000种不同的细菌菌株,包括常见的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等,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肠道微生态的组成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肠道内的生态系统,是由宿主本身与肠道内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共同构成的。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巨大。
例如,多种有益菌可以协同起来和一些有害菌互相制约,保持肠道的平衡,从而减少患肠道相关疾病的风险。
三、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身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人体各种疾病,如乳糖不耐症、功能性肠病、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肥胖等。
除了上述的疾病,肠道微生态失衡还可能导致脑部功能紊乱,进而出现某些情绪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
同时,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恢复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微生态调节剂可以起到减轻抗生素使用引起的腹泻、防治肠胃炎和便秘等问题。
四、微生态的调节针对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此过程,主要是通过饮食和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调节。
在饮食方面,良好的饮食结构,应高膳食纤维、低脂肪、高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保持足够的饮水和运动,都有利于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与此同时,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肠道微生态调节的重要手段。
预生物、益生菌和共生菌等微生物制剂是促进肠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预生物和益生菌的作用在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黏膜的健康和抵御有害菌侵害。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人体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共生的一种生态系统。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各类微生物,数量可达到数百万亿个,在整个人体细胞数中占据很大比例。
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态相关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其他生物信息学手段,深入研究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和功能,发现了其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组成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复杂多样,主要由肠道细菌组成。
肠道细菌包括厌氧菌、乳酸菌、类芽孢杆菌以及一些真菌和病毒等。
其中,厌氧菌是肠道微生态中的主要成员,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等。
此外,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抗生素使用等多种因素。
此外,人体肠道微生态还受到免疫系统的控制和调控,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状态。
二、人体肠道微生态的功能人体肠道微生态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
人体肠道微生态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分泌和活化状态,维持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在维持人体免疫平衡和预防炎症和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人体肠道微生态还能够参与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代谢。
肠道微生态可以分解和转化人体无法利用的营养物质,例如纤维素、肠道激素,甚至一些抗生素等,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其他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另外,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例如维生素K和短链脂肪酸等,进一步促进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再者,人体肠道微生态参与调节人体代谢状态。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微生态与肥胖、代谢综合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黏膜渗透性,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影响体重和代谢疾病的发生。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进展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于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因为它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是指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在肠道内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关系复杂的生态系统,现在被认为是人类身体的“第二个基因组”。
肠道微生物群长期以来对人类的健康、疾病发病机制、治疗甚至是药物研发等各方面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一、肠道微生物群是人类身体的第二个基因组人类的身体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肠道菌群是人类身上的最主要微生物群体之一。
人类肠道内大量微生物生活,包括细菌、寄生虫、真菌等。
过去人们认为,人体肠道是无菌的,然而现在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健康人,肠道中的细菌也达到了10亿个/毫升,形成了一个菌群丰富且复杂的生态系统,被誉为“肠道生态系统”或“第二个基因组”。
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身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例如与免疫系统相关、产生维生素和小分子代谢产物、调节免疫应答和代谢功能等等。
据研究发现,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群数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约1000种不同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群体,大多数的细菌都处于静止状态,仅有10%的微生物处于可增殖状态,这意味着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具有独特性。
二、肠道微生物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成果显示,它与人类的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肠道微生物群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的机制相关联,这表明,保持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步。
另外,肠道微生物群还在人类身上扮演着调节免疫应答的角色。
它也与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肠-脑通讯的方式影响情绪和行为。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维护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肠道微生物群调控人类健康的作用在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中,一项研究为人们发现了肠道微生物群的一项重要化学作用——呼气气味的生产,成为本不为人知的肠道-肺轴(gut-lung axis)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肠道微生态最新研究摘要:人体肠道中含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中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
肠道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而微生物也发挥许多有利于人体的功能。
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比例随着人体的年龄、饮食习惯等变化而变化。
肠道微生态存在微生态平衡和微生态失调两种状态。
微生态调节剂可调通过其中的益生菌和(或)其代谢产物对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区进行调整,使其从失调状态到保持平衡状态。
随着微生态制剂的迅速发展,益生菌的使用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对人体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展开综述。
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对肠道微生态的进行分析及展望。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微生态制剂;益生菌The latest study of the human gut microecologicalAbstract:In the human intestine,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microorganisms. These microbes form the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ut i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microbes , and microbes is so beneficial to human. The typ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will change when human’s age or eating habit was change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has two states, one is microecological balance and the other is microecological disturbance. Microecological can be regulated from disturbance to balance by useing probiotic and ( or ) its metabolit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cologics,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using probiotic are of concern. The research of human gut microecological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using of microecologics were been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 analysis and prospect about gut microecological were giving out.Key words: gut microecological; microecologics; probiotics;1 人体肠道微生态的概况人体内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庞大,组成复杂。
按照正常微生物群在微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空间不同,通常将人的微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类:口腔微生态系统、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泌尿道微生态系统、生殖道微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系统和呼吸道微生态系统[1,2]。
人类消化道内蕴藏有约1×1014个活细菌,即100万亿个细菌细胞,然而人体细胞总数也不过1×1013个,即消化道内细菌总数比人体细胞总数还多10倍,其种类有100种以上[3,4]。
而在周庆德等[5-7]研究表明,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肠道中,定植着60—400种不同的微生物,其总数可达百万亿个,已证实动物粪便干重的1/3左右为细菌。
从菌种及分布方面,人体肠道栖息着的菌属主要包括有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类杆菌属,真杆菌属等,虽然整个肠腔内都存在大量细菌,但分布、浓度不一。
空肠段细菌含量很低,通常少于104~105/ml,包括乳酸杆菌、酵母菌和厌氧链球菌等;回肠段,特别是回肠末端细菌浓度为106~107/ml,以革兰氏阴性的专性或兼性厌氧杆菌为主;结肠段细菌数量远远大于小肠,约为1011~1012/ml,,98%以上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包括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如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肠球菌及不同种的肠杆菌科细菌[8-10]。
目前基于16srRNA的基因的分析表明[11,12],人类肠道中分离的微生物大概有1800个属,16000个物种倍型、36000种菌株单倍体型,其中98%的微生物只属于4大类:厚壁菌(占64%)。
拟杆菌(占23%)、变形菌(占8%)和放线菌(占3%)[12,13]。
对个体长期监测数据显示,成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种类上变动较少[12,14-17]。
若从人体微生物菌群随时间推移而建立过程来看,根据迟明等[2,18]人研究,新生儿体内是个无菌微生境。
出生后48h的肠道菌群由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组成,其中大肠杆菌是优势菌。
新生儿1周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大增,取代大肠杆菌成为新的优势菌。
断奶后,以双歧杆菌、类杆菌、芽孢杆菌和链球菌为主要肠道菌群进驻人体。
这样成人的生理微生物菌群模式建立起来。
2 肠道微生态的功能及其失衡带来的影响2.1 肠道微生态的功能按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人体内的微生物可分为益生菌、致病菌、无害菌[2]。
微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细菌协同作用,因此,物种的组成和丰富度越高,系统能流通路线越多,系统的功能越强[12,19]。
根据张亮[12]等人的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只要表现为互利关系时,宿主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营养,而微生物就会对宿主有以下六方面的回报。
首先最直接的贡献是为宿主提供营养物质。
如人体内不能合成B族和K族维生素,而肠道微生物承担起这一工作。
其次,肠道微生物刺激肠道组织的发育。
第三,肠道微生物对刺激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
而Cani等[20,21]进一步提出了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潜在药物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第四,肠道微生态系统影响宿主能力代谢。
而O’Hara 等[21,22]认为,肠道微生态是一个代谢器官。
第五,肠道微生态系统协助宿主降解有毒物质。
第六、肠道微生态系统影响宿主生殖活动和寿命。
2.2 肠道微生态失衡带来的影响微生态平衡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动态的生理性组合,这个组合是指在共同宏观环境条件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各级生态组织结构与宿主体内、体表的相应的生态空间结构正常的相互作用的生理性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结构和存在状态就是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是指正常微生物之间及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态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8,23]。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肠道的微生物菌群总数和比例相对比较稳定,保持在平衡状态。
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出现渐进式改变。
当遇到内外环境突然改变,如饮食改变,接受药物治疗等,肠道微生物态平衡被打破,此时,微生物的总数和比例发生较大的改变,当肠道内的益生菌减少,致病菌等增加时,将引起人体各方面的健康问题。
从生物分类学以及功能构成两个方面的观点来看,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与许多复杂的疾病有关联并起促成作用[24,25]。
有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与厚壁菌门的增加以及相对低富足的拟杆菌门有关[25-31]。
克罗恩病的研究显露,该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区[25,32]的整体多样性有重大性的减少以及在微生物的组成方面有所改变[25,33]。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的研究显示,病人肠道中的厚壁菌门的比例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种类大大地减少[25,34]。
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肠癌高发区与低发区人群在肠道菌群组成方面有很大的差别[35]。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成分和分布发生改变,与健康对照着有很大区别,包括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比例减低[36]。
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由于近年来采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破坏了小儿正常肠道功能菌群的平衡,打破了各个菌群间的正常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产生了许多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疾病[37]。
此外,各方的研究也显示,人体肠道微生态的变化与人体急慢性腹泻、便秘、肿瘤性疾病、肝脏疾病、机体免疫力、胃肠功能、皮肤疾病以及人体亚健康亚健康有一定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的失衡,特别是益生菌种类和比例的减少,引起消化道不能正常发挥功能,随后导致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如何有效、持久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益生菌在肠道内保持一定优势,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方面。
3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又称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因子[21]。
微生态制剂可分为三大类: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38]。
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区,使其菌群组成由失调恢复到平衡状态。
而微生态制剂主要是靠其中含有的益生菌和(或)其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微生态制剂具有抑菌、免疫、抗肿瘤、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38]。
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BCT)已证明益生菌可有效治疗急性腹泻,缩短腹泻病程,特别在婴幼儿更为明显[39-41]。
在微生态制剂治疗AAD荟萃分析中,卢丽莉[37,42]从现有的临床证据认为,益生菌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有效。
使用的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可补充被抗生素杀灭的肠道正常菌群,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比例。
杜春明等[43]通过让符合条件的成年志愿者食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试验得出:益生菌与益生元均可增加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可使肠道内肠杆菌数量下降。
还有一系列关于证实微生态制剂的在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功效的试验,特别是在医学领域,微生态制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关于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微生态制剂发展迅速,益生菌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如何进行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
郑跃杰等[37,44]在研究中提到,在目前这个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不断增多、广泛使用抗生素及超级耐药性细菌传播的时代,益生菌菌种引起感染和传播耐药性的潜在危险性应该受到关注。
根据刘勇等[45]的研究,对菌株作出正确的鉴定是益生菌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对于人体和动物的益生菌菌株而言,对其特性的体外研究必不可少。
在近年来,研究者在对健康人群、特定的年龄群体、高危人群以及免疫不健全病患者等不同代表类型的人群进行的相关实验。
研究者发现健康志愿者在服用Bifidobacterium longum 46和B.longum 2C后对肠道健康并没有产生不良影响[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