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既可以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引发疾病。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与微生物相关的健康问题和解决方法。
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积极影响1. 消化系统微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质,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这些微生物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肠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2. 免疫系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早期接触到多样性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正常发育,提高免疫力,预防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哮喘、湿疹等有关。
3. 心理健康微生物与人类的心理健康也存在关联。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脑轴向与大脑相互作用,影响情绪、认知和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1. 传染病微生物是引发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引发各种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这些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 抗生素耐药性过度和滥用抗生素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原本可以治疗的疾病变得难以控制,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治疗难度。
3. 环境污染微生物也可以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例如,水体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可以引发水源性疾病;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导致食物污染,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应对策略1. 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预防微生物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普及正确的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如勤洗手、合理使用抗生素、饮食卫生等,可以减少微生物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2.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肠道微生物是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组成。
在人体内,肠道微生物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肠道微生物和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1. 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保护作用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人体内,肠道微生物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维持肠道屏障、促进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保护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护人类健康。
首先,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有益的代谢产物,例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帮助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促进人体健康。
其次,肠道微生物可以与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联系,形成肠道黏膜屏障,减少有害物质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保护人体免受外界有害因素的侵害。
此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保护作用,阻止致病菌的侵袭。
2.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当肠道微生物数量或种类发生改变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例如肥胖症、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肠道微生物失衡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还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例如,婴幼儿期久病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调,使得其在成年后更易患病。
3.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干预随着对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深入,不断涌现出多种干预策略,帮助人们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健康和平衡。
首先,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肠道微生物。
例如,饮食中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有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坚持全谷物饮食,在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次,人们可以通过益生菌等微生物的补充来帮助调节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可以扮演有益的角色,帮助改善肠道微生物构成。
人体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人体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体肠道中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肠道微生物是指定居于人类肠道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和微生物群落。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1.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群落,其数量和多样性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免疫系统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肠道微生物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增强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能力。
(2)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肠道微生物能够分解人体无法消化的食物,从而提供给人体需要的酶和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3)参与代谢和能量调控肠道微生物与人体代谢和能量调控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物能够分解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脂类代谢,影响人体能量的利用和储存。
2.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肠道炎症、炎症性肠病、乳糖不耐症、肥胖症、脑部疾病等。
(1)肠道炎症炎症性肠病是一类长期反复的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症等。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炎症性肠病有密切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失衡,容易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肠道炎症的加剧。
(2)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是指人体内缺少乳糖酶,无法消化乳糖而导致的肠胃不适和腹泻等症状。
研究发现,乳糖不耐症与肠道微生物失衡有关。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物可产生乳糖酶,但当微生物失衡时会导致乳糖分解能力下降。
(3)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肠道微生物失衡的情况下,可能改变肠道内的代谢和能量利用。
肠道微生物失衡还可能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肥胖症的发生。
(4)脑部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心理行为、情绪、认知发生关系。
浅谈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浅谈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肠道微生物是指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帮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肠道微生物可以代谢并分解人类无法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食物成分,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同时,它们还能合成和分泌大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和K,帮助人体摄取必要的营养素。
2.维护肠道免疫系统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产生有益菌群、维护肠道黏膜健康、抑制有害细菌等方式,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并且通过肠道黏膜屏障,防止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人体。
3.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紧密联系。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可能与一些神经系统相关性疾病和心理问题有关,如焦虑症、自闭症、抑郁症等。
4.调节身体代谢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对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非常重要。
它们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并影响体重控制、糖代谢、饱腹感等多个方面。
另外,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也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如炎症性肠病、过敏等。
因此,维护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饮食调节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取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
避免食用过多加工食品和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有害成分的食品。
2.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以免破坏肠道微生物平衡。
3.适当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适当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增强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维护肠道健康。
总之,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护肠道微生物平衡,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微生物与人类肠道健康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肠道健康的关系人类肠道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在肠道中形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被称为肠道菌群。
这些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肠道菌群在人类的消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食物的分解和吸收过程,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以消化的物质。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等有益物质,提供能量给我们的肠道细胞,并改善肠道环境。
其次,肠道菌群还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适当的菌群组成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抵抗感染。
相反,不良的菌群组成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引发炎症相关疾病。
此外,肠道菌群还对人类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具有影响。
肠道与大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肠脑轴。
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和代谢神经递质和神经活性物质,如多巴胺和谷氨酸,可以影响人类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紊乱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
除了上述作用,肠道菌群还与人体的代谢调节、营养吸收、抗肿瘤作用等方面密切相关。
它们可以影响人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调节血糖、血脂和能量平衡。
同时,一些肠道菌群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为了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来提供肠道菌群所需的营养。
此外,注意避免使用过量的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避免过度消毒和过度清洁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道菌群的稳定。
总结起来,微生物与人类肠道健康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良好的肠道菌群组成对于促进消化、增强免疫、维护心理健康和调节代谢等方面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肠道菌群的调节和维护,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以维持肠道的健康。
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加深,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肠道微生物是指居住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与人类的肠道形成共生关系,它们在人类的营养代谢、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人类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群落包括大肠杆菌等常见的细菌,以及众多的非致病细菌。
这些菌群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与人类共存共生,彼此之间的作用关系密不可分。
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的几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肠道微生物对人类营养代谢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以分解保肝、纤维素等物质,使其更容易被人类吸收并转化为能量。
另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合成必需氨基酸、维生素K等物质,为人类提供营养。
第二,肠道微生物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人类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特别是在入侵菌等病原微生物进入人类体内时,肠道微生物可以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避免机体受到侵害。
第三,肠道微生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消化道-脑轴路的方式,与人类大脑产生联系,从而影响人类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可以导致人类情绪、认知等方面的变化,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二、肠道微生物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多种机制,这些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肠道微生物和人类共同参与营养代谢。
肠道内的细菌可以代谢人类不能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物质,将这些物质转化为营养素,使其可以为人类所利用。
此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合成人类体内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物质,为人类提供营养。
第二,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包括充血球菌、乳酸菌等多种益生菌,其中有许多即墨是免疫系统的调节剂。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肠道微生物是指存在于人类肠道道生物群体,其中包含有益菌、中性菌和致病菌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护肠道黏膜屏障,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密切关联着人体健康的多方面因素。
肠道微生物和身体健康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与人类身体关系密不可分。
首先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在肠道微生物中,有许多能够分解食物中难以消化的物质缓慢释放出营养,如纤维素和多醣类物质。
这些材料对人体消化系统健康的作用非常重要。
同时,肠道微生物还具有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人体的肠道黏膜屏障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肠道微生物存在于黏膜屏障上,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不受损伤。
此外,肠道微生物还能够释放有益物质,如维生素、短链脂肪酸和抗生素等,能够帮助人体抵抗疾病。
肠道微生物与消化肠道微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的难以消化的物质,并且能够通过它们自身代谢的过程中释放能量。
此外,肠道微生物还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使这些成分更易于吸收。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道循环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肠道微生物能够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力,加快消化速度,帮助人体摆脱食物垃圾物质。
健康的肠道细菌群体也能够帮助减轻腹胀和便秘等不适症状。
肠道微生物与免疫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养成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体有助于人体健康。
肠道微生物能够参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
微生物有助于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并避免炎症。
此外,它们还能够产生抗生素和抗炎性分子,帮助免疫系统应对多种疾病。
健康的肠道细菌群体有助于加强免疫抵抗能力。
肠道微生物与脑功能在人体消化系统的作用之外,肠道微生物还能够影响人体的脑部,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功能。
肠道微生物通过在肠道中产生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脑中的神经细胞。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情绪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肠道菌群的奥秘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肠道菌群的奥秘在人体的深处,有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生态系统,它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肠道菌群。
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然肉眼不可见,却在我们的消化、免疫乃至心理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肠道菌群是由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组成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它们在肠道内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与宿主——也就是我们人类——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这些微生物不仅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还参与合成维生素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素。
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帮助我们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然而,肠道菌群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不良的饮食习惯、抗生素的滥用、压力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菌群失衡,这种现象被称为“肠道菌群失调”。
失调的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探索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益生菌是有益的活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它们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而益生元则是益生菌的食物,如膳食纤维,它们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长。
此外,粪便微生物移植(FMT)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在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中显示出显著效果。
这种方法通过将健康人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患者的肠道中,以重建一个健康的肠道菌群。
总之,肠道菌群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健康领域。
通过理解和管理这些微小的共生伙伴,我们或许能够找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新途径。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的奥秘将逐渐被揭开,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很多人认为,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和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即便有关也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但事实上,微生物和人类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我们身体的表面和内部,尤其是在肠道里,不为人知地“居住”着许多微生物。
在人体内,渺小的微生物最有“发言权”。
我们体内有2公斤重的细菌,但是其中只有大约20%可以被培养和研究。
绝大多数的“人体房客”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也还不被理解。
1、基本概念及综述
1.1 肠道微生物的定义:是一类生长在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多变的生态系统。
这是在已发现的生态系统中细胞密度最高的系统之一。
该系统中积聚着大量的微生物,同时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紧密地接触在一起。
人类肠道微生物:即生长在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
1.2 肠道微生物的类别: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正常菌群,第二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为外籍菌群。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约为1014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过路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1.3 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在人类胃肠道内的细菌可构成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
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杀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氏阳性需氧菌。
小肠微生物的构成介于胃和结肠的微生物结构之间。
近端小肠的菌丛与胃内相近,但常能分离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
远段回肠,厌氧菌的数量开始超过需氧菌,其中大肠杆菌恒定存在,厌氧菌如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都有相当数量。
在回盲瓣的远侧,细菌浓度急剧上升,结肠细菌浓度高达1011~1012 CFU/mL(CFU即colony 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细菌总量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
其中厌氧菌达需氧菌的103~
104倍。
主要菌种为粪杆菌属、双岐杆菌属和真杆菌属。
2、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
2.1 正常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
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
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排毒作用。
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4、抗肿瘤作用。
能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
5、抗衰老作用。
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
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
生态平衡时,正常肠道微生物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
2.2 过路菌群的危害:过路菌群会在人体内停留,与正常菌群争夺营养和空间,如果过路菌群在正常菌群弱势的情况下进入人体,就会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是腹泻、血样便、胃肠穿孔等。
2.3 破坏正常肠道微生物的原因:正常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形成平衡的生态关系,不会轻易被打破,但是生态失调可因慢性病、癌症、手术、辐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引起。
3、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3.1 肠道微生物控制体重:21世纪肥胖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疾病,在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对其成因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最近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是肥胖的一大诱因,其对于肥胖的贡献通过与人体的共生和共进化来体现。
肠道微生物能降解代谢许多人体不能消化的多糖,提供给宿主额
外的能量,而宿主为微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以及厌氧环境,二者形成合作互利的共生关系。
微生物的种类和相互比例与肥胖密切相关,优势菌群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并且在肥胖和非肥胖者中存在数量差异,这一差异能够复制并转移的。
同时,肠道微生物在和人类长期的共生关系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群落组成方式,并且以亚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弹性表达来应对宿主和群落水平上的选择压力。
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宿主能量的平衡来诱发肥胖。
3.2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关系:新芬兰一个研究项目中,一种专用于细菌菌群的快速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方法被用于分析肠道样本中的细菌组成。
此方法具有具有快速、可靠的特点,并有很高的数值解析率的特点,同时获得有关肠道菌群的比较全面的数据。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特性,并探索不同的食物和添加剂对肠道微生物区和动物机体消化率的影响。
他们将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用于揭示微生物区的菌群组成与肠道健康状况和动物生长情况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平衡(Microbial Balance Index,MBI)指作为一个该微生物菌群强化理论可行性验证的指标。
3.3 微生物与宿主的共同进化:研究人员对范围广泛的哺乳动物的粪便进行了取样,通过对每一样本中所分离出的微生物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员对存在于每种动物肠道中的属于不同门类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进行了梳理分析。
在同一种系的哺乳动物中,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相互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别,这与它们是生活在野外或是在动物园中没有关系,就人类而言,其肠道微生物群落与那个人是吃肉或是素食者也没有关系。
但是,不同种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确实存在差别。
一般来说,那些食肉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的差异最小,而食草动物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则最大。
研究人员报告说,人类肠道微菌群中存在的多样性在杂食性灵长类中是相当典型的。
这些结果表明,肠道微菌群的进化是哺乳类动物在适应以植物为基础食物的成功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4 肠道内新微生物的发现:人体的湿润部位至少活跃着2000种细菌。
应用最新科技手段,研究者已经有了惊人的发现。
长期以来,胃被看作一片“不毛之地”,因为胃的黑暗角落里存在着盐酸液体。
除了幽门螺杆菌能忍耐这里的环境,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一直把这里视为禁区。
然而当研究者用新型探针窥视23名来自纽约的健康测试者的胃部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128种不同细菌
活跃在胃壁的粘液里;其中的百分之十是科学界此前完全陌生的。
尤其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发现了耐辐射球菌科的成员:这种细菌以顽强的生命力著称,到目前为止只在滚烫的温泉和核材料仓库里发现过。
在所有发现的微生物中,有62%属首次露面。